图书介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2005【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编辑部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原子能出版社
- ISBN:750223761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259MB
- 文件页数:496页
- 主题词:工程物理学-中国-2005-年报-英文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200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5
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学科研究进展&谭华5
1-1 树脂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爆炸容器的研制&胡八一等7
1-2 冲击加载下金属Cu和Al表面微喷射效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陈其峰等7
1-3 爆轰波对碰驱动下金属圆管膨胀变形特性研究&张崇玉等8
1-4 稠密氢的压力离解&陈其峰等9
1-5 流体He-Ne混合物高温高压下物态方程研究&陈其峰等9
1-6 铝、铜、钨剪切模量和屈服强度与压力和温度的相关性&彭建祥等10
1-7 激光辐照下静止及旋转充压柱壳结构变形的对比分析&袁红等11
1-8 铂的热物态方程&向士凯等11
1-9 内聚变形下金属圆管内表面速度初步测量&李雪梅等12
1-10 无氧铜等熵卸载路径的实验研究&宋萍等13
1-11 强激光辐照下纯铝动态力学响应和层裂的数值模拟&王永刚等14
1-12 强激光辐照下纯铝动态力学响应和层裂的实验测量与分析&王永刚等15
1-13 延性金属层裂模型比较&王永刚等16
1-14 无钴合金钢的冲击响应实验与层裂断裂研究&桂毓林等17
1-15 带尾翼的翻转型爆炸成形弹丸的三维数值模拟&桂毓林等17
1-16 球缺药型罩爆炸成形弹丸数值模拟&庞勇等19
1-17 高压作用下不同形状气腔压缩过程的二维数值计算&柏劲松等19
1-18 强爆轰驱动二级飞片的分析&文尚刚等20
1-19 金属Zr中自间隙子扩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祝文军等21
1-20 超弹性、黏弹性和非局域弹性决定橡胶的动态断裂&王文强等21
1-21 非对称射流形成的几何理论—封闭条件和正碰撞&石艺娜等22
1-22 三维相容拉氏流体动力学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张树道等23
1-23 铁的冲击相变引起的复杂动力学行为数值模拟&刘文韬等24
1-24 动能弹侵爆效应的数值模拟&梁龙河等25
1-25 层裂损伤发展过程的数值分析&张凤国等25
1-26 网络起爆炸药驱动飞片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何长江等26
1-27 滑移爆轰驱动下钢筒的层裂&熊俊等27
1-28 动态断裂的数值模拟&熊俊等27
1-29 复杂接触碰撞问题的自动算法&周海兵等28
1-30 激光驱动阻抗匹配实验的冲击波传播稳定性模拟&罗平庆等29
1-31 钽的层裂实验数值模拟&江松青30
1-32 磁压对级联爆磁压缩脉冲发生器性能的影响&董志伟等31
1-33 提高级联爆磁压缩脉冲发生器功率放大能力的新途径&于翠影等32
1-34 爆炸磁通压缩发生器爆炸管动力学过程研究&杨显俊等33
1-35 周培基抛射角公式的改进&秦承森等34
1-36 多光纤技术检测平面波透镜输出波形&何松伟等35
1-37 泰勒杆试验对材料动态本构参数的确认和优化确定&吕剑等36
1-38 激光二极管激光点火实验研究&蒋明等36
1-39 殉爆试验研究&王翔等37
1-40 组合式电磁粒子速度计实验方法的研究及应用&李志鹏等38
1-41 一个描述强激光驱动飞片高速运动的Gurney模型&朱励38
1-42 利用BP神经网络对大直径SHPB杆弥散效应的修正研究&朱励39
1-43 铜材料等熵稀疏线实验测量&黄秀光等40
1-44 激光直接驱动状态方程实验等熵稀疏靶的制作和测量&叶君建等41
核物理与等离子体物理45
核物理与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研究进展&郑志坚45
2-1 相对论有界原子正能态波函数的归一化问题&孟续军47
2-2 含温有界超自洽场原子模型下电子定容热容的计算&孟续军47
2-3 含温有界原子模型下电子离子碰撞激发自电离截面的理论研究&田明锋等48
2-4 等离子体原子能量的精确计算&朱希睿等49
2-5 时间相关的粒子输运问题散射源抽样方法&邓力等50
2-6 BNCT物理剂量蒙特卡罗程序系统MCDB的研制&邓力等51
2-7 激光束能量不平衡和瞄准误差对辐照均匀性影响的随机模拟&朱森昌等52
2-8 多束激光球靶耦合中能量沉积的均匀性&朱森昌等53
2-9 双层钨丝阵的Z箍缩动力学过程&宁成等53
2-10 “强光”1号装置上部分Z箍缩实验结果的物理分析&宁成等54
2-11 含温有界相对论超自洽场原子结构计算&孟续军55
2-12 大面积中子闪烁探测器阵列设计&陈家斌56
2-13 飞秒激光尾场加速电子研究&谷渝秋等56
2-14 CHBr梯度薄膜的XPS分析&冯建鸿等57
2-15 ICF靶的精密微加工技术&黄燕华57
2-16 电磁内爆靶制备技术&刘德斌等58
2-17 X光条纹相机时标系统研制&黄翼翔等59
2-18 成像板(IP)在激光等离子体诊断中的应用&董建军60
2-19 “神光”-Ⅱ装置的Thomson自散射研究&蒋小华等60
2-20 时间分辨三通道软X光光谱仪研制&胡昕等61
2-21 超强激光超热电子Kα特征线方法研究&黄文忠62
2-22 飞秒激光与气体靶相互作用背向受激Raman散射研究&焦春晔等63
2-23 527nm激光辐照盘靶散射光角分布研究&况龙钰等63
2-24 混合喷流等离子体中激光尾场加速高能电子&刘红杰等64
2-25 基于PXI总线的ICF活化法中子产额测量系统&梁志远等65
2-26 “神光”-Ⅱ装置X光背光源及背光透视照相技术&刘慎业等65
2-27 辐射驱动内爆燃料界面示踪观测研究&缪文勇66
2-28 高灵敏度多通道激光能量卡计&苏春晓等67
2-29 长脉冲351nm激光与腔靶相互作用受激Raman散射研究&王传珂等67
2-30 用于激光等离子体中X射线测量的单光子计数型CCD标定&张双根等68
2-31 晶体谱仪定量研究&韦敏习等69
2-32 内爆靶丸示踪元素X光线谱及其时间特性&杨国洪等70
2-33 X光电离室标准探测器研制及应用&易荣清等71
2-34 北京同步辐射3B3中能束线X光探测系统性能研究&易荣清等71
2-35 X射线单能成像技术及其应用&张继彦等72
2-36 中低Z材料的辐射烧蚀特性&张继彦等73
2-37 长脉冲三倍频激光与腔靶耦合研究&李三伟等73
2-38 超强飞秒激光驱动的准单色硬X射线源&洪伟等74
2-39 紫外263nm探针光下的Au等离子体参数测量&王哲斌等75
2-40 脉冲中子测量中用长计数器校准闪烁探测器的方法&艾杰等76
2-41 用修正三梯度法测量强流脉冲束时间分辨发射度&杨国君等77
2-42 渡越辐射在强流电子束诊断中的应用&杨国君等78
2-43 高能通量脉冲电子束作用下钽靶破坏初步研究&朱隽等79
2-44 强流脉冲电子束轰击下回喷靶材速度测量与数值模拟&朱隽等79
2-45 “神龙”1号电子束质心运动测量研究&江孝国等80
2-46 强流电子束束心横向运动调谐技术研究&章文卫等81
2-47 丝阵靶箍缩等离子体软X射线辐射能谱研究&蔡红春等81
2-48 平行面多金属钨丝Z箍缩实验研究&黄显宾等82
2-49 多通道自击穿水开关测试方法研究&夏明鹤等83
2-50 不同驱动电流和电极尺寸下的等离子体开关性能&陈林等84
2-51 100kA微秒导通时间等离子体断路开关研究&陈林等84
2-52 空间电荷限制流与传导电流的定量关系&宋盛义85
2-53 用离焦4f差分干涉仪测量稠密等离子体壳层电子密度分布&陈光华等86
2-54 阳加速器传输线的电路模拟&宋盛义87
2-55 CFBR-Ⅱ堆自发裂变中子本征分布有效系数计算&杜金峰等88
2-56 缓发中子法测量裂变产额&郑春89
2-57 快堆超瞬发爆发脉冲中子全波形测量&刘晓波等90
2-58 脉冲时间序列采集器研制&刘晓波等91
2-59 电子逃逸效应对PIN探测器γ灵敏度的影响研究&杨建伦等91
2-60 国产YAlO3:Ce晶体对γ射线的探测能力初步测量&胡孟春等92
2-61 “强光”-1 Z箍缩DD中子发射实验研究&蒋世伦93
2-62 软X射线辐照ST401闪烁体线性发光特性研究&宁家敏等94
2-63 高能中子照相的数值模拟研究&章法强等94
2-64 软X射线光导纤维传输特性&秦义等95
2-65 高灵敏度的高能中子照相系统&章法强等96
2-66 266nm激光探针分幅成像系统设计及阶段性实验结果&王真等96
2-67 中子厚针孔成像的数值模拟&陈法新等97
2-68 丝阵内爆轴向同步性研究&李林波等98
2-69 “强光”-1号丝阵Z-箍缩实验&许泽平等98
2-70 四种屏蔽材料的中子屏蔽性能研究&朱传新等99
2-71 3~5 MeVγ射线测量核裂变数的可行性&胡广春等100
2-72 用235U核裂变法测量水泥反射体中252Cf中子源反照中子&温中伟等101
2-73 ns-200中子发生器束流光学系统模拟计算&祖秀兰等102
2-74 15 MPa氘氚玻璃微球靶充气工艺研究&李海容等102
2-75 球柱组合装置及圆柱形装置内的中子能谱测量&安力等103
2-76 圆柱形茋晶体探测器效率各向异性研究&安力等104
2-77 源与装置短距离条件下的中子本底谱实验研究&安力等105
2-78 用互功率谱法测量300#反应堆瞬发中子衰减常数&段世林等106
2-79 三维稳态中子输运数值计算程序的研制&刘永康106
2-80 氚靶中氚活度的X射线测量技术研究&孙洪伟等107
2-81 利用X射线激光进行腔靶辐射等离子体的诊断尝试&王琛等108
2-82 金锥对靶背向超热电子分布的影响&熊俊等109
2-83 利用X射线激光开展激光烧蚀R-T不稳定性研究&王琛等109
2-84 大功率电子加速器研制&何小海等110
2-85 固态脉冲电源的实验研究&张亚斌等111
2-86 采用蒙特卡洛计算和γ能谱法测量管道中235U滞留量的方法&吴伦强等112
2-87 单片机芯片X射线不同角度辐照效应研究&牟维兵等112
工程学科117
工程学科研究进展&武振有117
3-1 基于振动试验实测响应数据的支架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李健等119
3-2 库存装备寿命及可靠性研究&金碧辉119
3-3 一种离心试验用精确多分力测试装置的设计&洪建忠等120
3-4 镁、铝合金板结构件阻尼性能对比&范宣华等121
3-5 支架系统隔振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周桐等122
3-6 六自由度液压振动台建模研究与仿真&严侠等123
3-7 时频分析及其在振动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中的应用&田光明等123
3-8 支架结构可靠性鉴定试验方法&彭忠明124
3-9 45#钢的J-C损伤失效参量研究&陈刚等125
3-10 基于逆运动学原理的电缆安装过程仿真&魏发远126
3-11 电缆虚拟布线中的信息模型分析&魏发远127
3-12 楔环连接结构参数化有限元优化设计研究&黄鹏等128
3-13 拉伸载荷下楔环连接壳体的应力解析&黄鹏等129
3-14 应力状态对TC4钛合金失效应变的影响&陈刚130
3-15 A3钢钝头弹撞击45#钢板破坏模式的数值模拟&陈刚等131
3-16 刚性弹侵彻动力学中的第三无量纲数&陈小伟等132
3-17 细长薄壁弹体的屈曲破坏研究&陈小伟等133
3-18 A3钢柱形弹撞击45#钢板的三种破坏模式&陈小伟等134
3-19 高温SHPB中试件与导杆接触传热的数值分析&颜怡霞135
3-20 冲击拉伸试验中试件几何尺寸(长径比)的研究&徐伟芳等136
3-21 Taylor实验中参数的敏感性分析&黄西成136
3-22 珠胶结构性复合材料等效力学性能参数&胡艳辉等137
3-23 柱形容器在水下爆炸环境下的动力学效应&陈忠富138
3-24 高侵彻能力的先进钻地弹概念设计&陈小伟等139
3-25 弹丸穿钢靶姿态变化规律实验&余春祥139
3-26 不同头形弹丸对加筋板穿甲的数值模拟&杨世全等140
3-27 可控旋转离散杆战斗部技术&孙传杰等141
3-28 细长弹丸侵彻钢靶屈曲破坏的数值模拟研究&屈明等142
3-29 爆炸载荷对混凝土的毁伤效应分析方法初步研究&梁斌等143
3-30 汽封找中测试系统的设计&杜寿兵等143
3-31 基于SLS技术的快速砂型铸造技术&李凤春等144
3-32 金属粉末直接选区激光烧结热应力场有限元模拟&沈显峰等145
3-33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金属粉末直接激光烧结成形区域预测&沈显峰等146
3-34 自成型微细电极制备技术&周林147
3-35 有限元方法在涡流传感器设计中的应用&孙朝明等148
3-36 不锈钢圆薄片零件的CMP实验研究&舒行军等148
3-37 编码投影仪镜头畸变分布研究&张勇斌等149
3-38 随机变量和模糊变量组合时的模糊可靠性设计&何英等150
3-39 高速铣削对工件表面质量影响规律的实验&孔金星等150
3-40 抛物线曲面上内槽高效率铣削加工技术&岳晓斌151
3-41 非接触法在线测量和调整圆柱轴线同轴度研究&蒋家东等152
3-42 γ辐射对钢-铅-钢环氧树脂粘接件黏接强度的影响&杨强等152
3-43 铝合金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滕文华等153
3-44 普通铣床搅拌摩擦焊技术&狄欧154
3-45 用于动平衡机的球面气体轴承及其内部压力分布研究&赵午云等155
3-46 精密细深孔系挤压珩磨技术&陈荣155
3-47 板弹簧贮存中性能及几何尺寸变化规律研究&刘俊156
3-48 声发射技术在裂纹监测中的应用&谢东华等156
3-49 自动循环喷砂放射性去污应用技术研究&赵东157
3-50 不锈钢表面等离子喷涂层组织及耐磨性能&税毅等158
3-51 铀表面离子束辅助沉积碳改性层工艺研究&梁宏伟等159
3-52 Be/CuCrZr热等静压扩散连接性能和界面特征&王锡胜等160
3-53 W-Fe-Ni合金车削残余应力正交试验研究&陈杰等160
3-54 W-Mo合金车削型面误差控制技术&迟永刚等161
3-55 钨合金壳体的超声检测及缺陷分析&谢东华等162
3-56 放射性污染管道水下切割解体技术研究&屈卫波等163
3-57 放射性焚烧灰渣熔融固化实验研究&张朝彬等163
3-58 压缩光栅的导模共振研究&杨春林等164
3-59 高功率激光薄膜及相关检测技术&马平等165
3-60 原型KDP晶体的涂膜技术&陈宁等165
3-61 大口径高陡度非球面加工技术研究&鄢定尧166
3-62 大口径光学元件高效精密磨削技术&雷向阳等167
3-63 大口径超薄元件加工技术&刘义彬等167
3-64 大电流两电极气体开关研究&赖贵友等168
3-65 高效光学加工技术研究&王健等169
3-66 固定式大口径阵列透镜架的研制&周海等169
3-67 HR-2钢精密零件表面磁力研磨磨粒加工机理研究&李建国等170
3-68 数据采编器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和仿真加工&曾强等171
3-69 提高过载开关抗振能力的设计技术&胡军等171
3-70 浅水爆炸对水中结构的破坏效应仿真研究&成伟等172
3-71 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王晓丽173
3-72 超声法标定不同载荷下PBX-9003试件的声弹性参数&杨占锋等173
3-73 炸药与金属的静摩擦系数测定及静态夹紧力研究&刘维等174
3-74 水射流切割炸药的安全性研究&钟树良175
3-75 电爆装置抗电磁脉冲辐射性能研究&周美林等176
3-76 电爆管内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祝明水177
3-77 聚砜平面波透镜研制&尹锐等177
电子学与光电子学181
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学科研究进展&苏毅181
4-1 CCD在飞秒激光辐照下的损伤研究&江继军等183
4-2 强激光束辐照下窗口材料热力效应数值模拟&王伟平等183
4-3 利用动态反射法对手性液晶Bragg反射的分析&张大勇等184
4-4 用阈值函数分析粒子场同轴全息非线性记录对再现像的影响&叶雁等185
4-5 高速粒子场同轴Fraunhofer全息数据处理系统研究&罗振雄等186
4-6 1.06μm CW连续激光辐照TiO2/SiO2/K9薄膜元件温升规律研究&周维军等187
4-7 强流脉冲电子束时间分辨测试技术研究&汪伟等188
4-8 FJZ-1000型超高速转镜分幅相机及其应用&李剑等189
4-9 测量脉冲大电流的四光路光学电流传感器技术&邓向阳等189
4-10 两种光纤探针在冲击波作用下的时间响应特性&王荣波等190
4-11 精密延时高压脉冲电源&刘云涛等191
4-12 一种基于约束共轭梯度的闪光照相图像重建算法&景越峰等192
4-13 有效线吸收系数能谱效应综合法研究&刘进等193
4-14 影响X光源特性的参数研究&刘军等194
4-15 闪光照相底片成像非线性校正技术研究&管永红195
4-16 一种新型全光纤速度干涉仪&翁继东等196
4-17 全光纤速度干涉仪数据处理方法&翁继东等197
4-18 背冷式二极管激光器叠阵封装技术&李奇峰等197
4-19 基于IGBT并联应用的脉冲电流源设计&王沐等198
4-20 S波段宽带大功率连续波耦合腔行波管三维模拟设计&李文君等199
4-21 X波段耦合腔行波管束波互作用&李文君等199
4-22 C波段驻波加速管的物理设计与冷测调试&柏伟等200
4-23 1.2 MeV强流加速管研制&王汉斌等201
4-24 L波段HPM脉冲压缩双路合成实验&和天慧等202
4-25 热容激光器非均匀泵浦激光介质的热力学数值模拟&胡浩等203
4-26 S波段9 MeV驻波加速管微波冷测及调整&陈亚男等203
4-27 砷化镓负电子亲和势光阴极的性能&潘清等204
4-28 一种基于热离子二极管的大功率微波探测器&陈代兵等205
4-29 纳秒脉冲下变压器油击穿特性实验&陈志刚等206
4-30 UWB高功率脉冲产生技术&陆巍等206
4-31 MV级重复频率三电极气体开关的优化&罗敏等207
4-32 重复频率长脉冲强流电子束源实验&谭杰等208
4-33 伺服控制系统的研制&李才阳等209
4-34 Blumlein型螺旋脉冲形成线的设计与实验&曹绍云等209
4-35 高发射电流密度二极管&张永辉等210
4-36 S波段强流长脉冲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的实验&雷禄容等211
4-37 C波段MILO输出微波的模式诊断&陈代兵等211
4-38 C波段磁绝缘线振荡器的理论与实验&郭焱华等212
4-39 L波段400 W固态功放模块研制&卢朝政等213
4-40 干扰激励源的研制&季蓉等214
4-41 可折叠超宽带天线&石小燕等215
4-42 大型精密光学平台振动隔离技术&陈涛等216
4-43 节流孔参数对空气弹簧隔振效果的影响&陈涛等216
4-44 射流发生器二维射流模型的模拟计算&闫锋217
4-45 光学平台支撑致稳系统设计及仿真分析&叶长春等218
4-46 大口径元件反射率的镜面扫描精密测量系统&易亨瑜等219
4-47 表面热透镜法测量光学薄膜弱吸收验证实验&黄祖鑫等220
4-48 变遮拦比法校准光束质量测量系统&田小强等220
4-49 发散或汇聚光波场衍射传输数值仿真方法&叶一东等221
4-50 畸变光束的焦斑质心位置&高学燕等222
4-51 一种空间加密的弱光阵列探测器研制&庞淼等223
4-52 高功率密度叠阵二极管激光器封装技术&高松信等224
4-53 高平均功率二极管泵浦薄片激光技术&姚震宇等224
4-54 基于以太网控制的DL驱动电源脉冲同步机研制&郑旭峰等225
4-55 中红外光参量振荡技术&鲁燕华等226
4-56 高功率二极管激光器模块可靠性&高松信等226
4-57 热容模式下激光介质工作条件的优化&蔡震等227
4-58 高功率叠阵二极管激光器光束整形&武德勇等228
4-59 声光调Q DPL和频产生钠激光技术&马毅等228
4-60 边界层引射式扩压器实验总结&蔡光明等229
4-61 电子产品CAPP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杨光育等230
4-62 100ps高速瞬态取样器&陈宇晓等230
4-63 多功能可变电压半导体桥起爆装置的设计&李华梅等231
4-64 超宽带地下通讯实验研究&任柯昱等232
4-65 中子产额的可视化计算&石磊等232
4-66 石英绝缘片在火花离子源中的应用&唐平瀛233
4-67 潘宁离子源引出束流的数值仿真&向伟234
4-68 遥测系统中的信息保密技术&罗启彬等235
4-69 直扩信号分数采样滑动相关盲同步方法&张伟等236
4-70 X波段宽带测频相关器技术研究&邓磊等237
4-71 基于DRFM的雷达回波模拟技术&肖汉波等237
4-72 基于MEMS的体声波滤波器技术&唐孝明等238
4-73 80196单片机IP研究与FPGA实现&白广治等239
4-74 复杂电子学系统嵌入式计算控制体系结构研究&马卫东等240
4-75 小口径介质加载圆锥喇叭特征方程求解&简荣华241
4-76 遥测、应答共用器设计&李林翠242
4-77 背腔双频微带天线研究&王军242
4-78 一种电子封记的设计与实现&高杨等243
4-79 两步法制备高浓度硼深扩散薄膜工艺&唐海林244
4-80 基于CAN的某实时系统的控制与通信技术研究&陈春艳245
4-81 一种新的不确定扰动系统的非线性建模方法研究&周敏等246
4-82 超宽带电磁脉冲对孔的耦合效应&谢泽元等247
4-83 对COIL设计的一些考虑&李守先等248
4-84 高功率容量透镜型同轴波束旋转天线的研究&徐福锴等248
4-85 光学材料/薄膜激光热力损伤特性理论研究&陈发良等249
4-86 磁绝缘线振荡器中高阶模式的产生与传输&孙会芳等250
4-87 孔耦合自由电子激光光腔的模式分析与三维模拟&窦玉焕等251
4-88 表面处理技术提高熔石英光学元件损伤阈值&蒋晓东等252
4-89 “神光”-Ⅲ原型装置首束达标高强度三倍频实验研究&王成程等252
4-90 KDP晶体光学均匀性检测实验&程晓锋等253
4-91 强化处理对三倍频化学膜层稳定性的影响&赵松楠等254
4-92 大口径晶体精密装校工艺研究进展&唐灿等254
4-93 激光损伤阈值单脉冲激光测量方法研究&胡建平等255
4-94 相干干涉成像系统设计&徐建程等256
4-95 SG99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光传输放大模拟系统和设计应用&粟敬钦等257
4-96 “神光”-Ⅲ原型装置放大器束间增益分布特性&贺少勃等258
4-97 Yb磷酸盐玻璃薄片激光器热效应及输出特性&刘建国等258
4-98 原型装置基频光能量平衡控制实验&胡东霞等259
4-99 “神光”-Ⅲ原型装置片状放大器ASE效应实验研究&陈远斌等259
4-100 原型装置波前补偿技术研究进展&胡东霞等260
4-101 基于双Blumlein成形线的高压脉冲源的研制&唐军等261
4-102 高功率激光波前径向剪切干涉测量技术&秦兴武等262
4-103 高功率激光焦斑的无畸变放大成像测量技术&秦兴武等263
4-104 高可靠紧缩型单脉冲驱动电光开关&张雄军等263
4-105 新型集成光学多路光脉冲产生系统&王建军等264
4-106 干涉仪系统传递函数检测&柴立群等265
4-107 三种波长强激光束对石英基片损伤机理对比&黄进等265
4-108 高功率激光放大器系统可靠性研究&杨东等266
4-109 射频微波相位及群时延测试方法&王建忠等267
4-110 高方向性定向耦合器测试技术研究及不确定度分析&王建忠等268
4-111 建立信号发生器检定标准装置及测试方法研究&魏翔文等269
4-112 频谱分析仪检定装置完善及建标&魏翔文等270
4-113 线位移传感器静态技术指标测试方法&冉铮惠等271
4-114 时间相位调制脉冲的三次谐波转换研究&季来林等271
化学与化工275
化学与化工学科研究进展&陈银亮275
5-1 超细RDX和HMX比表面积测试&陈娅等278
5-2 BTF与PVB的相互作用&左玉芬等278
5-3 TEX的热分解特性&左玉芬等279
5-4 FOX-7的热性能&付秋菠等280
5-5 雷管装药在老化过程中的相容性及其性能变化研究&陈捷等281
5-6 3-氨基-4-酰胺肟基呋咱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王军等282
5-7 3-氨基-4-酰氯肟基呋咱的制备及反应性研究&王军等283
5-8 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的合成及晶体结构&王军等284
5-9 3,4-二(氨基呋咱基)氧化呋咱的合成及晶体结构&王军等285
5-10 TATB生产中甲苯、丙酮再利用研究&刘晓东等286
5-11 JOB-9003炸药表面丙烯酸酯涂层研究&李茂果286
5-12 含二氮杂奈酮结构PUI的制备&张长生等287
5-13 聚二甲基硅氧烷/SiO2杂化材料的合成&田春蓉等288
5-14 HMX/RDX混合物的热行为研究&常昆等288
5-15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泡孔微细化研究&周秋明等289
5-16 爆炸逻辑单元研究&罗华平等290
5-17 微波场中TNT、HMX的热效应&左军等291
5-18 GI-920炸药热分解对爆轰性能影响模拟研究&高大元等291
5-19 JB-9014炸药热分解对爆轰性能影响的模拟研究&高大元等292
5-20 低感高能炸药配方研究&刘世俊等293
5-21 3,3′-二氨基-4,4′-偶氮呋咱及其氧化偶氮呋咱的热性质研究&李洪珍等294
5-22 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的合成&李海波等294
5-23 ANPZ DMSO(1∶1)晶体结构&李海波等295
5-24 CL-18的热性能研究&徐容等295
5-25 半球形炸药部件压制成型模具关键尺寸设计&马华东等296
5-26 JOB-9003,B-9014炸药老化规律&徐涛等297
5-27 老化装置气氛采集及检测技术&余堃等297
5-28 贮存环境下炸药含水量及释放物研究&余堃等298
5-29 水下武器用含铝炸药配方研究&兰昌义等299
5-30 电爆管X射线无损检测&杨存丰等299
5-31 玻璃包覆铜丝的制备及结构研究&周秀文等300
5-32 三甲基硅烷化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研究&陈素芬等301
5-33 表面侵蚀对玻璃微球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张占文等302
5-34 超低密度聚乙烯泡沫的制备&罗炫等302
5-35 可加工疏水SiO2气凝胶制备技术&任洪波等303
5-36 C60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王衍斌等303
5-37 高分子溶液相图计算与低密度泡沫材料结构控制&徐嘉靖等305
5-38 UV/TiO2悬浮液光催化降解梯恩梯废水及产物分析&陈海燕等305
5-39 电子束辐照处理甲苯废气实验研究&褚海林等306
5-40 利用GBJ-202型甲醛分析仪监测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张晔等307
5-41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研究&陈伟华等308
5-42 BHP废液回收再生技术实验&柳丽卿等308
5-43 钒电池正极电解液的稳定性&常芳309
5-44 大量岩石样品中铪的无载体分离纯化&姜涛等309
5-45 导电涂层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正极初始效率的影响&杨固长等310
5-46 6Li2CO3稳定同位素示踪剂的制备&姜涛等311
5-47 大量铀样品中痕量钚的分离纯化&傅中华等311
5-48 联合电解催化交换系统H-D-T体系演示试验计算分析&夏修龙等312
5-49 水溶液中Am(Ⅲ)在玻璃器壁上的吸附&肖成建等313
5-50 色谱分离氢同位素技术研究&官锐314
5-51 氘、氚水的催化交换演示实验&罗阳明等314
5-52 含浓缩铀的废水处理工艺&汪涛315
5-53 低熔三元氯盐粉末特种材料灭火剂的研制&何小波等315
5-54 三种疏水催化剂耐氚辐照稳定性初步研究&但贵萍等316
5-55 放射性废物的碱矿渣-黏土复合水泥固化工艺&石正坤等317
5-56 核设施退役中的个人防护&田军华等318
5-57 环境水样中痕量铀钚ICP-MS测定技术研究&曾敏等319
5-58 Sr,Cs在不同产地黏土中吸附性能研究&康厚军等319
5-59 Co掺杂TiO2光催化剂的光吸收性能&刘秀华等320
5-60 碱硬锰矿晶格固化Cs的研究&石正坤等320
5-61 含锶极低放废物处置的地球化学工程屏障研究&康厚军等321
5-62 241Am污染金属部件化学的去污实验&谭昭怡等322
5-63 尿中钚的分析&李烨等322
5-64 γ射线外照射诱发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姜林等323
5-65 117mSn-TTHMP的制备及生物性质研究&何佳恒等324
5-66 氚化钛膜中氦泡的形成与热扩散行为&王海峰等325
5-67 惰性气体对铀床及LaNi5床回收氢同位素的影响&王维笃等326
5-68 升温和恒温热解吸动力学测试方法的比较&黄刚等326
5-69 高温解析后氚化钛中氚残留量测量方法&程贵钧等328
5-70 AxBy型镧锕系化合物热力学性质的定量构性关系研究&陆春海等328
5-71 涂钯硅藻土(Pd/K)的吸氢动力学&雷强华等329
5-72 光助芬顿法预处理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梁志荣等330
5-73 双柱周期逆流法分离氢同位素实验研究&朱新亮等330
5-74 超临界CO2去除铀表面吸附水的测量技术&张广丰等331
5-75 中放废液临时处理装置清洗去污技术研究&张惟332
5-76 杂质气体对钯柱氢氘排代性能的影响&张桂凯等333
5-77 可燃核废物燃烧产生的放射性废物中核素的分析方法研究&张灏等334
5-78 废水组分对离子交换树脂影响&任俊树等335
5-79 铀-铌合金中氮含量的测定&武红英等335
5-80 交流阻抗谱研究铀铌合金在水溶液中的钝化过程&蔡定洲等336
5-81 脉冲红外法测定铍粉中氧含量及其分量研究&卞敏等336
5-82 铀与CO的程序升温反应行为&郑少涛等337
计算机与计算数学341
计算机与计算数学学科研究进展&吴志杰 王双虎341
6-1 扭曲网格上扩散方程9点格式的构造与分析&袁光伟344
6-2 多块数据场多分辨体绘制&王弘堃344
6-3 JADLib用户手册&宋磊等345
6-4 集群环境中影响NFS文件系统带宽因素的测试与分析&曹立强等346
6-5 并行体绘制一些问题的解决&袁斌347
6-6 基于Itanium 2的分子动力学程序性能优化&张宝印等348
6-7 有向图并行计算中一种的新的优先级策略&张爱清等348
6-8 短距离作用势分子动力学并行计算研究&曹小林等349
6-9 数值模拟数据访问接口研究与开发&陈虹等350
6-10 一种针对复杂区域的结构网格生成方法&姚彦忠等350
6-11 一维MLSPH计算方法研究&温万治等352
6-12 一种新的非结构四边形网格生成方法&王瑞利等352
6-13 大口径自锻弹丸的欧拉数值模拟&冯其京等353
6-14 SPH方法精度改进及界面处理方法&王裴354
6-15 基于整体输运的VOF方法&刘超等355
6-16 三维多介质弹塑性流体力学整体求解欧拉方法程序的优化与并行&李征等355
6-17 空腔靶大变形问题的网格构造&勇珩等356
6-18 VICON程序的并行设计&李艳357
6-19 多介质可压缩欧拉方程的RKDG有限元方法&蔚喜军358
6-20 RTSV-P:面向并行计算的远程跟踪驾驭系统&曹轶等359
6-21 钚/二氧化钚及钚/三氧化二钚的氢化反应计算研究&张永彬360
6-22 蒙特卡罗方法定量研究水在二氧化钚表面吸附行为&陈丕恒等361
6-23 铀表面Al/Ti复合镀层热应力分布研究&董平等362
6-24 温度贮存试验可视化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郑澎等363
6-25 分子动力学空间分解并行计算中的负载平衡方法研究&肖永浩等364
6-26 基于CAD的VR多层次细节模型生成技术研究&赵瑛峰等364
6-27 基于Linux Cluster的零基管理技术研究&平永红365
6-28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软件残留缺陷预测模型&郑翠芳等366
6-29 基于三维空间的数据手套交互控制技术研究&罗斌等367
6-30 MRTG在单位内部网中的应用&程立雪368
6-31 部署IEEE 802.1X实现局域网接入控制&刘树坤等369
6-32 网络安全事件分析技术研究&高行宇370
6-33 组件GIS在科学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彭芳等371
6-34 硬盘软故障修复&张锦文372
6-35 科学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技术&彭芳等373
6-36 基于J2EE的应用框架技术研究&陶以政373
6-37 基于Louts Domino/Notes的文档编辑并发控制&宋涛374
6-38 基于场景的企业级信息系统测试案例设计方法&薛振伟等375
6-39 基于快速原型法的MIS软件迭代测试流程&戴红雁376
6-40 内部网络安全信任平台设计探讨&姜建国378
6-41 “神光”-Ⅲ原型装置能源模块电流异常性判断算法研究&唐钟379
6-42 示波器组件设计及实现&周小伟379
6-43 温度自动校准集散控制系统&贾桂华等380
6-44 装配仿真系统中装配运动引导方法&吴昌盛等381
6-45 基于遗传算法的图像模式识别&吴祉群382
6-46 基于环形缓冲区的实时系统负载平衡技术&王亚军等383
6-47 监督式模糊分类器及其在焊接热裂纹判别中的应用&夏伯才等384
6-48 基于SSL的嵌入式安全传输系统&孙颖铭等385
6-49 基尔霍夫方程组行处理法&韩卫华等385
6-50 齐次线性方程组基础解系列处理法&韩卫华等387
军备控制391
军备控制学科研究进展&龚建391
7-1 钚材料对称性属性的γ测量技术研究&刘素萍等393
7-2 钚材料的生产时间测定&龙开明等393
7-3 擦拭样品中铀微粒模拟样品的分离技术&杨天丽等394
材料397
材料学科研究进展&梅军397
8-1 Ta-12W合金表面涂层与U-Nb合金之间的摩擦性能&白彬等400
8-2 表面处理改善贮氢合金吸放氢性能研究&桑革等401
8-3 LaNi4.7Al0.3纳米储氢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氢容量研究&李启寿等401
8-4 充氚不锈钢中的氦行为&赵雅文等402
8-5 钚中氦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敖冰云等404
8-6 Al-Si合金与HR-2钢的热等静压间接扩散连接研究&李强等405
8-7 纳米Mg-Ni合金的热力学性能&熊义富等406
8-8 金属Ce及Ce-La合金表面性质的XPS研究&罗丽珠406
8-9 Pd含量对Mg-Ni合金相形成及贮氢性能的影响&桑革等407
8-10 爆炸喷涂Al2O3涂层的阻氢性能研究&郭淑兰等408
8-11 FPLAPW方法研究a-铀(001)面的基态性质&李赣等408
8-12 77W-17Mo合金的组织与性能&冷邦义等409
8-13 添加Co,La对90W-Ni-Fe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冷邦义等410
8-14 LDA方法研究压力对氢化锂电子结构和性质的影响&陆春海411
8-15 涡流检测信号的小波分析处理技术&何文艳412
8-16 磁控溅射法制备含氦铝膜及其结构分析&贾建平等413
8-17 因子分析技术在铀与CO,O2反应俄歇分析中的运用&杨江荣等414
8-18 PMMA杆中波传播系数实验研究&郭历伦等415
8-19 锻造变形量对新型耐高温抗氢脆合金性能和组织的影响&谭云等416
8-20 热处理对锆钒合金靶物相的影响&郝万立等417
8-21 金属Ti中He泡生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孙铁英等417
8-22 钛-氚反应的动力学特性&黄刚等418
8-23 钛吸氕、氘和氚的热力学同位素效应研究&黄刚等419
8-24 氚化锆时效早期的XRD分析&梁建华等421
8-25 氚化钛的时效行为研究&周晓松等421
8-26 光学亚表面损伤探测及后处理技术&陈宁等422
8-27 微波等离子体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初步研究&张继成等423
8-28 脉冲电沉积制备铜纳米晶块体材料的研究&杨敏等424
8-29 纳米晶体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罗江山等424
8-30 纳米铝氮化反应的温度特性&韦建军等425
8-31 薄膜物理与制备技术研究进展&何智兵等426
8-32 超声化学法制备纳米WO3掺杂聚苯乙烯及其表征&付志兵等427
8-33 对乙烯基苯甲酸的聚合工艺&方瑜等428
8-34 磁控溅射法制备金/钆柱腔工艺研究&许华等428
8-35 hcp和bcc结构金属铍高压性质的第一原理研究&宋红州等429
8-36 自旋-轨道耦合系统中的自旋流新定义&张平430
8-37 金属铍薄膜及原子氢吸附的第一原理计算研究&张平等431
8-38 陶瓷金属化涂层厚度的XRF法检测研究&曾敏等432
8-39 等离子喷涂复合涂层的贮存寿命评估&赵洪超等432
8-40 95氧化铝陶瓷晶粒细化及性能研究&黄晓军433
8-41 电子束作用下陶瓷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特性&雷杨俊等434
8-42 陶瓷/金属封接应力的数值计算与分析&金大志等435
8-43 奥氏体不锈钢的激光精密焊接&杨家林等435
8-44 砂型铸模的快速制备技术&杨家林等436
8-45 超声底波的成像方法研究&李建文437
8-46 HR-2钢薄壁件的激光热导焊研究&雷华东等438
8-47 5A06铝镁合金的电子束焊接性研究&雷华东等438
8-48 铅合金铸件的金属型低压铸造&邱义伦等439
8-49 电爆炸丝法制备纳米Al2O3粉末&伍友成等440
8-50 填充高聚物PDMS/白炭黑体系的分子模拟&王丽莉441
8-51 硅橡胶及其填充改性的红外光谱模拟&王丽莉442
8-52 含氟聚合物在TATB表面的吸附行为&刘建等443
8-53 黏结剂老化对JOB-9003炸药蠕变性能的影响&周红萍等443
8-54 温度对聚氨酯泡沫力学性能的影响&温茂萍等444
8-55 含塑料基底复合挠性炸药的力学性能&温茂萍等445
8-56 高聚物黏结炸药受载过程机械损伤的声发射评价&张伟斌等446
8-57 某种TATB基炸药的力学性能&蓝林钢等447
8-58 聚苯硫醚反应性共混体系的增韧研究&陈晓媛等448
8-59 Parylene真空沉积用于炸药部件表面涂层技术研究&王翕等448
8-60 TNT基炸药机械加工用切削液的缓蚀作用&李海波等449
8-61 有机蒙脱土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王建华等450
8-62 聚氨酯涂层针孔缺陷的形成原因&杜自卫等451
附录 2005年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题目455
热门推荐
- 243975.html
- 73265.html
- 3683910.html
- 933741.html
- 1933007.html
- 3458151.html
- 1965300.html
- 3489065.html
- 2293875.html
- 34256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0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26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97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16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9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77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18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90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02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7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