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矛盾观的演变【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古代矛盾观的演变
  • 韦感恩,陈荣冠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2631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矛盾观的演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古代矛盾观的形成1

第一节 原始思维的演进和史前时期的矛盾思想胚胎2

一、原始思维的演进2

二、史前时期的矛盾思想胚胎5

第二节 古代“五行”学说中的矛盾思想因素11

一、原始五行观念的产生,是古人认识事物差异性的开端11

二、史伯“五行相杂说”的提出13

三、史墨的“五行相胜说”17

四、“五行生胜说”的出现19

第三节 古代“阴阳”学说中的矛盾思想因素21

一、原始“阴阳”观念中的差异性思想胚胎21

二、《易经》中的差异性思想23

三、伯阳父“阴阳相迫”观念中的对立性思想25

四、史墨“物生有两”和范蠡“阴阳转化”观点中的矛盾关系思想27

第四节 孔子的“中庸”矛盾方法论30

第五节 古代矛盾观的第一个理论体系39

第二章 中国古代矛盾观由消极到积极的演进53

第一节 墨、孟、庄诸子的矛盾观点53

一、墨家的矛盾观点54

二、孟子的对立统一思想60

三、庄子的对立统一思想63

第二节 黄老学派对《老子》矛盾观的改造66

一、“阴阳备物”的矛盾普遍性观点66

二、对立面“两相养,时相成”的矛盾同一性思想69

三、“敌者生争”的矛盾斗争性观点71

四、“极而反,盛而衰”的矛盾转化思想73

第三节 荀况的对立统一思想76

第四节 以斗争为特色的韩非的矛盾观88

第五节 《易传》尚刚的矛盾观101

第三章 中国古代矛盾观的平缓展开和发展114

第一节 《吕氏春秋》的矛盾观115

第二节 《淮南子》的矛盾观129

第三节 正宗神学和无神论者的矛盾观143

一、董仲舒对古代辩证矛盾观的形而上学改造144

二、扬雄《太玄》体系中的矛盾观148

三、王充和王符的矛盾思想152

第四节 自然科学中阴阳矛盾观的运用159

一、张衡“浑天说”中对阴阳矛盾观的运用160

二、炼丹术中对阴阳矛盾学说的运用162

三、医学中对阴阳矛盾学说的运用165

第五节 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矛盾观177

一、韩愈对朴素矛盾观的运用178

二、柳宗元的矛盾观187

三、刘禹锡的矛盾观199

第四章 中国古代矛盾观的纵深发展205

第一节 宋初道学唯心主义的矛盾观206

一、周敦颐“太极”说中的矛盾观206

二、邵雍象数学中的矛盾观211

第二节 程颢、程颐的矛盾观213

一、“理必有对待”、“道无无对”、“万物莫不有对”214

二、“对待”与“交感”219

三、“物极则反”、“世故迁易,革之至大”223

四、“处得中道”与“格物致知”226

第三节 王安石道气一元论中的矛盾观231

一、“道立于两”与本末“二者其为道一”232

二、五行“皆各有耦”、“耦之中又有耦”234

三、五行“相生相克”与天道“新故相除”236

第四节 张载唯物主义气化论中的矛盾观241

一、“天地变化,二端而已”241

二、“一物两体”246

三、阴阳之气,“相兼相制”,“感而后有通”251

四、“天之生物也有序”257

第五章 中国古代矛盾观的最高成就261

第一节 朱熹唯心主义理学体系中的矛盾观263

一、“太极生阴阳”“一阴一阳者理也”、“阴阳者造化之本”264

二、“一分为二”266

三、“天地间物,未尝无相对者”270

四、“亘古亘今生生不穷”274

第二节 叶适、罗钦顺和王廷相唯物主义的矛盾观279

一、叶适的“一两相济”的矛盾统一观279

二、罗钦顺“不有两则无一”的矛盾观282

三、王廷相“气化论”中的矛盾观286

第三节 方以智唯物主义自然哲学的矛盾观294

一、“火弥两间,体物乃见”,“惟火有二”295

二、“阴阳即太极”298

三、“一而二,二而一”、“三即一”300

四、“格通外内”,“不妨矛盾”309

第四节 王夫之对中国古代矛盾观的重要贡献314

一、“盈天地之间,惟阴阳而已矣”316

二、“一之体立,故两之用行”321

后记324

主要参考书目3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