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赵永乐主编;王勇等撰写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410001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50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565页
- 主题词:管理会计-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组织行为学篇2
内容简介2
第一章 导论3
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性质3
一、组织的概念3
二、行为的概念4
三、组织行为学的概念5
四、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6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概况7
一、组织行为学的起源7
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7
三、我国组织行为学的发展8
四、组织行为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9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0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10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1
第二章 个性与个体行为17
第一节 个性17
一、个性概述17
二、个性的基本理论19
三、个性测量技术20
第二节 气质与情绪20
一、气质的概念与应用20
二、情绪的概念与应用21
三、情绪的相关理论22
第三节 知觉23
一、知觉的概念与特征23
二、影响知觉的因素25
三、归因理论25
第四节 态度26
一、态度的基本概念26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28
三、工作满意度29
第五节 学习与强化29
一、学习的概念与类型29
二、强化的概念与类型30
第三章 激励35
第一节 激励学说35
一、激励的含义35
二、激励的一般过程36
三、激励的作用及其必要性36
四、与激励程度有关的因素37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38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38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40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41
一、佛隆的期望理论41
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42
第四节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44
一、强化理论44
二、挫折理论46
第五节 激励机制与激励方法47
一、激励机制的概念47
二、激励机制的建立47
三、激励方法48
第四章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53
第一节 群体及其类型53
一、群体的定义53
二、群体的功能54
三、群体的类型54
第二节 群体发展55
一、群体发展的模型55
二、群体中的角色56
三、群体规范57
四、群体凝聚力58
第三节 群体决策59
一、群体绩效59
二、群体决策的利与弊59
三、群体思维与群体转移60
四、群体决策技术61
第五章 团队的建设与管理66
第一节 团队的相关概念66
一、团队的定义66
二、团队与群体66
三团队的特征67
第二节 团队的类型67
一、解决问题型团队67
二、自我管理型团队68
三、多功能型团队68
第三节 高绩效团队的建设68
一、工作团队的规模68
二、团队成员的能力69
三、多样化的团队角色69
四、团队的具体明确的目标70
五、高效的领导70
六、适当的绩效评估和奖酬体系70
七、相互信任的精神71
第六章 冲突与沟通74
第一节 冲突74
一、冲突的相关概念74
二、冲突的类型和原因75
三、处理冲突的方法76
第二节 谈判77
一、谈判的基本概念77
二、谈判的类型78
三、有效谈判的技能78
第三节 沟通79
一、沟通及其分类79
二、沟通的障碍81
三、有效沟通的技能82
第七章 权力与领导86
第一节 组织中的权力86
一、权力的定义86
二、权力的基础87
三、权力与领导88
第二节 领导的相关概念88
一、领导的定义88
二、领导的作用88
三、领导与管理89
第三节 领导理论的发展90
一、领导特质理论90
二、领导行为理论90
三、领导权变理论92
四、领导理论的最新发展94
第八章 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100
第一节 组织及组织理论100
一、组织的基本概念100
二、组织的基本原则101
三、组织的基本理论102
第二节 组织结构103
一、组织结构的概念103
二、决定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103
三、组织结构的一般形式104
第三节 组织设计106
一、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106
二、组织设计的内容107
三、组织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108
四、组织设计与员工行为109
第九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114
第一节 组织变革114
一、组织变革的概念及其目的114
二、组织变革的动因和阻力115
第二节 组织变革的类型、模式和方法117
一、组织变革的类型117
二、组织变革的模式119
三、组织变革的方法和策略120
第三节 组织发展122
一、组织发展的概念122
二、组织发展干预方法124
三、我国组织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组织的特点126
第十章 组织文化132
第一节 组织文化的概念132
一、组织文化的概念132
二、组织文化的内容和结构133
三、影响组织文化的因素135
第二节 组织文化的作用135
一、组织文化的积极作用136
二、组织文化的消极作用137
第三节 组织文化的分类138
一、不同工作作风的组织文化类型138
二、不同国家、地区的组织文化类型139
第四节 组织文化的建设143
一、组织文化建设的内涵143
二、组织文化建设的原则144
三、组织文化建设的步骤和途径145
第五节 学习型组织146
一、学习型组织的概念146
二、学习型组织的特点147
三、五项修炼——创建学习型组织147
参考文献152
人力资源管理篇154
内容简介154
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概况155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55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155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156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类型157
四、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157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体系、目标与职能158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体系158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160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160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161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西方的发展161
二、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的发展163
三、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164
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166
第二章 人力资源170
第一节 人力资源概述170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170
二、人力资源的特点171
三、人力资源的类型与人力资源政策172
第二节 人力资本174
一、人力资本的内涵174
二、人力资本的特征175
三、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物力资本176
第三章 人力资源规划178
第一节 人力资源规划概述178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178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79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179
四、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180
第二节 人力资源规划基本程序180
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181
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181
三、进行人力资源供需方面的分析比较182
四、制定人员供求平衡计划政策和措施182
五、人力资源规划实施、评估与反馈183
第三节 人力资源预测183
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183
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186
三、平衡供给和需求189
第四节 人力资源规划编制与控制190
一、人力资源规划编制190
二、人力资源规划控制191
第四章 工作分析196
第一节 工作分析概述196
一、工作分析的基本概念196
二、工作分析的作用197
第二节 工作分析程序198
一、准备阶段198
二、计划阶段199
三、分析阶段200
四、描述阶段202
五、运用阶段202
六、控制阶段202
第三节 工作分析方法203
一、问卷法203
二、观察法205
三、访谈法206
四、工作日志法206
五、关键事件法207
第四节 职位说明书编写207
一、职位说明书的内容207
二、职位说明书的编写原则209
第五节 工作设计211
一、工作设计的含义211
二、工作设计的原则212
三、工作设计的作用212
四、工作设计的类型与方法212
第五章 员工招聘217
第一节 招聘概述217
一、招聘的概念217
二、招聘的意义218
三、招聘的基本程序218
第二节 人员招募219
一、人员招募的含义与程序219
二、人员招募来源220
三、人员招募方法221
第三节 人员的选拔223
一、人员选拔的含义与作用223
二、人员选拔的内容224
三、人员选拔方法225
第四节 人员的录用与招聘评估235
一、人员录用235
二、招聘评估236
三、招聘小结239
第六章 员工培训242
第一节 员工培训概述242
一、培训的基本概念242
二、培训的意义242
三、培训的类型243
四、员工培训系统模型244
第二节 培训需求分析245
一、组织分析245
二、人员分析246
三、任务分析246
第三节 培训计划制定247
一、培训计划构成要素247
二、培训计划编制步骤248
第四节 培训实施248
一、实施培训248
二、培训的方法249
三、培训预算的测定及使用251
第五节 培训成果的转化253
一、培训成果转化的含义253
二、培训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253
第六节 培训效果评估255
一、培训效果评估的作用255
二、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255
三、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256
第七章 职业生涯管理259
第一节 职业生涯与职业生涯管理的概述259
一、职业生涯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内涵259
二、职业生涯管理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260
三、职业生涯的成功261
第二节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262
一、职业锚理论262
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265
第三节 职业生涯规划268
一、个人职业生涯规划269
二、组织职业生涯规划270
第四节 职业生涯管理中的问题271
一、职业生涯管理中的角色问题271
二、多重职业生涯路径272
三、技能老化问题272
四、裁员问题273
五、现实震动现象273
六、压力管理273
第八章 绩效管理277
第一节 绩效管理概述277
一、绩效及绩效管理概念277
二、绩效管理原则278
三、绩效管理意义279
第二节 绩效管理系统流程279
一、绩效计划279
二、绩效辅导282
三、绩效评价283
四、绩效反馈面谈287
第三节 绩效管理实施289
一、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289
二、绩效评价实施290
三、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291
第四节 绩效管理的主要模式291
一、360度评价291
二、关键绩效指标293
三、平衡记分卡模式295
第九章 薪酬管理300
第一节 薪酬管理概述300
一、薪酬及其管理的基本概念300
二、薪酬公平理论301
三、影响薪酬设定的因素302
第二节 薪酬设计303
一、薪酬设计原则303
二、薪酬设计程序304
第三节 工资制度308
一、工作工资制308
二、能力工资制309
三、结构工资制310
第四节 奖金、津贴及福利311
一、奖金311
二、津贴312
三、福利313
第十章 劳动关系管理319
第一节 劳动关系管理概述319
一、劳动关系319
二、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321
三、劳动关系管理及其基本内容321
第二节 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制度322
一、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依据322
二、劳动合同管理制度323
三、劳动争议管理制度323
第三节 劳动合同管理325
一、一般劳动合同管理325
二、集体谈判和集体劳动合同管理332
第四节 劳动争议管理335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与分类335
二、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336
三、劳动争议的处理336
法规附录3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3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350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356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365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366
集体合同规定367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373
最低工资规定377
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380
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382
失业保险条例385
工伤保险条例389
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397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399
参考文献401
领导科学篇404
内容简介404
第一章 导论405
一、领导学的产生与学科特点405
二、企业领导学的研究对象406
第二章 领导理论407
第一节 领导特质理论407
一、领导特质理论的内容407
二、领导特质理论的应用409
三、领导特质理论的评价409
第二节 领导行为理论409
一、勒温的三种极端理论410
二、密歇根大学与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410
三、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领导)方格理论411
四、领导行为理论的应用412
五、领导行为理论的评价412
第三节 领导权变理论413
一、费德勒模型413
二、赫西—布兰查德的情境理论414
三、路径—目标理论416
四、领导者参与模型417
五、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418
第四节 关于领导的最新理论420
一、领导归因理论420
二、领导魅力理论420
三、领导的缓冲器、替代品与放大器理论421
四、事务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421
五、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422
第三章 领导概述424
第一节 领导424
一、领导的概念424
二、领导的特点425
三、领导的四要素426
四、领导的性质427
五、领导的作用427
第二节 领导的内容428
一、领导的基本职能428
二、选才与用人430
第三节 领导的体制435
一、领导体制的内容435
二、领导体制的类型435
三、领导体制的作用436
第四节 领导的结构436
一、领导结构的概念436
二、正式结构437
三、非正式结构438
四、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的关系438
第五节 领导与管理438
一、领导与管理的区别439
二、领导与管理的联系439
第四章 领导主体442
第一节 领导者442
一、领导者的概念442
二、领导者的类型443
三、领导者的三重规定性446
四、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450
第二节 被领导者451
一、被领导者的概念451
二、被领导者的特征451
三、被领导者的类型452
四、被领导者的作用452
第三节 领导主体452
一、领导主体的概念452
二、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453
第五章 领导环境457
第一节 领导环境与领导系统457
一、领导环境457
二、领导系统458
第二节 企业领导环境的分类458
一、企业的宏观环境458
二、企业的行业环境分析461
三、企业内部条件分析463
四、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467
五、企业的环境状态467
第三节 领导驾驭环境的方法468
一、经常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468
二、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469
三、增强控制环境的能力469
四、提高利用环境的能力469
五、自觉、能动地改造环境470
第六章 领导方法与领导效能472
第一节 领导方法472
一、领导原则472
二、领导方法473
三、领导技能479
第二节 领导效能482
一、领导效能的概念482
二、领导效能考评的指标483
三、领导效能考评的原则483
四、领导效能考评的类型484
五、领导效能考评的方法485
第七章领导者的角色488
第一节 领导者的角色488
一、领导者的角色488
二、关于领导者角色的观点488
第二节 战略制定者489
一、领导者的核心角色是战略的制定者490
二、制定战略的技巧491
第三节 信息沟通者492
一、有效信息沟通492
二、领导者在沟通中的角色493
三、有效沟通的技巧494
第四节 危机处理者495
一、突发事件是造成危机的主要原因495
二、处理危机的原则496
三、处理危机的程序与技巧496
第五节 企业文化的创建、维持与变革者497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及功能497
二、企业文化的创造者499
三、企业文化的维持者499
四、企业文化的变革者500
第六节 企业领导者的其他角色501
一、领导者的导师501
二、追随者501
三、企业资源的配置者501
第八章 领导者的素质505
第一节 个体领导者的素质505
一、领导者素质的概念505
二、领导者素质的特点505
三、领导者素质的结构506
四、领导者素质的内容507
五、提高领导者素质的方法512
第二节 集体领导者的素质514
一、领导集体和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概念514
二、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特点515
三、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内容515
第九章 领导决策519
第一节 领导决策概述519
一、决策的概念519
二、决策的分类520
三、决策原则与方法522
第二节 领导者的决策程序523
一、发现问题,确定目标523
二、制订方案,进行论证524
三、综合评估,方案选优525
四、慎重实施,反馈调节526
第三节 领导决策体制结构528
一、信息系统528
二、支持系统530
三、智囊系统531
四、决策系统(中枢系统)535
第十章 领导创新538
第一节 领导创新538
一、领导创新的动因与本质538
二、领导创新活动的要点539
第二节 领导创新的内容539
一、观念创新539
二、制度创新540
三、组织创新540
四、文化创新541
第三节 领导创新方式与创新的实现542
一、领导创新的基本方式542
二、领导创新在企业中的实现543
第四节 企业领导创新的意义543
一、适应环境的需要544
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544
三、企业发展创新的需要545
四、提高领导效能的需要545
五、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需要546
参考文献549
后记550
热门推荐
- 1395114.html
- 1318412.html
- 3675781.html
- 2385318.html
- 3673010.html
- 1398823.html
- 2189932.html
- 3503150.html
- 1528985.html
- 13966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1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36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95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77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06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12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03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74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4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5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