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问题丛书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中国特色的宏观控制体系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经济问题丛书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中国特色的宏观控制体系研究
  • 刘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22861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745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7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问题丛书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中国特色的宏观控制体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子1

第一节 宏观调控概念的形成与发展1

第二节 宏观调控与国家干预的关系4

第二章 宏观调控的实践历程6

第一节 尝试性的宏观调控(1979—1981年)7

第二节 犹豫不决的宏观调控(1985—1986年)9

第三节 硬着陆的宏观调控(1988—1989年)12

第四节 软着陆的宏观调控(1993—1996年)14

第五节 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1998—2002年)24

第六节 未雨绸缪的宏观调控(2003—2004年)32

第七节 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2008年以来)37

第八节 总体认识和建议43

第三章 宏观调控的经济理论基础4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与宏观调控46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理论与宏观调控52

第三节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与宏观调控57

第四节 陈云的综合平衡理论与宏观调控64

第四章 宏观调控的法理基础75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法哲学基础75

第二节 宏观调控的实定法学基础82

第三节 宏观调控的历史法学基础92

第四节 宏观调控的技术法学基础106

第五章 宏观调控的理念与范式115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理念之争115

第二节 中国宏观调控理念的形成118

第三节 中国宏观调控范式的形成125

第六章 宏观调控的两种基本范式——基于中美两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案例131

第一节 中美宏观调控的差异132

第二节 宏观调控的范式之争及其本质的解读147

第三节 中美政府宏观调控范式的理论概括149

第七章 宏观调控的目标选择153

第一节 中外调控目标选择的差异性154

第二节 对若干宏观调控重要目标的再认识159

第三节 对宏观调控目标与手段的机制化建设认识167

第八章 宏观调控的战略理念172

第一节 全球视角的发展观与发展战略172

第二节 发展理论的转型与变通发展战略181

第三节 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发展战略实践197

第四节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战略210

第五节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迫切性222

第九章 宏观调控中的规划调控239

第一节 新时期规划的性质239

第二节 规划体系的创新241

第三节 规划内容的创新247

第四节 各级各类规划的衔接与整合251

第五节 国家规划的社会参与制度254

第六节 区域规划的创新257

第七节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创新265

第十章 宏观调控中的财政调控273

第一节 传统的财政政策及其转型273

第二节 面向供给管理的财政政策281

第三节 政策工具的选择:以减税促进就业的验证297

第四节 促进民生的财政政策307

第五节 代际公平视角下的财政政策318

第六节 我国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研究333

第十一章 宏观调控中的金融调控351

第一节 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环境变化因素分析352

第二节 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分析380

第三节 货币政策与债券价格的相关性分析393

第四节 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的相关性分析404

第五节 2009年的宽松货币政策及其时滞分析416

第六节 总结435

附录 宏观经济数据444

第十二章 宏观调控中的产业调控453

第一节 传统产业调控形成机理和弊端454

第二节 产业调控转型的理论依据:循环经济478

第三节 基于循环经济的中国产业政策转型路径分析516

第四节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业政策体系528

第十三章 宏观调控中的区域调控535

第一节 区域调控的含义535

第二节 中国区域调控政策演变545

第三节 区域调控与绩效566

第四节 我国宏观调控区域划分的科学性探讨569

第五节 宏观调控的区域利益协调591

第六节 区域调控政策与市场机理协同603

附录 划分经济区域所用21个指标的离散系数625

第十四章 宏观调控中的央地政府关系628

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主客体关系及其作用628

第二节 宏观调控实施过程中的央地政府关系特征633

第三节 中央与地方政府宏观调控权的配置与划分635

第四节 央地关系制度创新的必要性与原则638

第五节 央地关系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640

第六节 构建央地政府调控协同的长效机制657

第十五章 宏观调控对企业的影响672

第一节 宏观调控与企业的关系673

第二节 宏观调控对企业的影响:2008—2010年的案例674

第三节 三个典型案例剖析695

第四节 对有关“国进民退”之争的解读7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