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管理哲学新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管理哲学新论
  • 杨伍栓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9115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7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管理学:哲学-概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管理哲学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管理哲学的定义和特点1

一、管理哲学的定义1

二、管理哲学的特点3

第二节 管理哲学的产生4

一、管理实践的发展需要管理哲学4

二、管理哲学的产生是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6

第三节 管理哲学在哲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社会作用12

一、管理哲学的理论地位12

二、管理哲学的社会作用14

三、管理哲学的理论启示——应该加强对哲学应用的研究15

第四节 西方哲学与现代管理17

一、实证主义哲学对管理的影响18

二、实用主义哲学对管理的影响20

三、分析哲学对管理的影响23

四、科学哲学对管理的影响25

五、结构主义哲学对管理的影响27

六、哲学人类学对管理的影响30

第五节 中国古代哲学家的管理思想33

一、孔子及儒家以“仁”为本的管理思想33

二、老子及道家的“自然无为”的管理思想36

三、墨子及墨家倡导“兼爱”的管理思想38

四、孙子及兵家着重“奇正形胜”的管理思想39

五、《管子》“轻重有术”的管理思想41

六、法家“抱法处势”的管理思想43

七、王夫之“理势合一”的管理思想45

第一章 矛盾统一体中的管理主体48

第一节 管理主体的概念和性质48

一、管理主体的概念48

二、管理主体与认识主体的关系52

三、管理主体系统的组成成分和作用52

四、管理主体的特点54

第二节 管理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57

一、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58

二、具有专和博的知识素质59

三、掌握正确的哲学理论61

四、管理主体应具备的能力素质62

五、管理主体应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坚强的意志63

第三节 管理主体系统各要素的关系65

一、管理主体系统各要素的对立统一65

二、管理主体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结合的量变质变关系66

第四节 管理的主体间性67

第二章 矛盾统一体中的管理客体70

第一节 管理客体和管理客体系统70

一、管理客体的含义70

二、管理客体性行质/74

三、管理客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80

四、管理客体系统80

五、管理客体系统的属性与生产方式的关系81

第二节 人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82

一、人为什么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82

二、重视人的需要是管好人的关键83

三、注重研究人性理论,搞好企业管理87

四、领导行为理论与企业管理91

第三节 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关系94

一、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相互区别与对立94

二、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相互依赖、相互统一95

三、管理主客体的交互作用96

第三章 科学的思维方法与现代管理99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99

一、矛盾分析的思维方法99

二、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思维方法100

三、联系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101

四、过程论的思维方法102

第二节 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103

一、归纳和演绎相统一的方法103

二、分析和综合相统一的方法106

三、抽象和具体的方法109

四、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111

五、批判性思维方法114

第三节 自然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114

一、系统方法115

二、比较方法和动态方法121

三、信息论的思维方法123

四、控制论的思维方法124

五、定性思维和定量思维相统一的方法125

六、复杂性思维方法129

第四章 管理决策中的哲学问题130

第一节 决策的概念、特征和分类130

一、什么叫决策?130

二、决策的基本特征133

三、决策的基本类型133

第二节 现代管理决策的一般程序135

一、现代管理决策的一般程序135

二、管理决策思维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140

第三节 科技革命与决策优化系统142

一、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142

二、科技革命对管理决策的影响144

三、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意义和方法146

第四节 科技革命与决策方法、决策思维149

一、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的发展150

二、科技革命促进了决策思维方式的变化151

第五章 管理运动过程中的哲学问题153

第一节 管理计划的映构过程及重要作用153

一、管理计划的映构过程153

二、管理计划的作用156

第二节 组织中的辩证法157

一、组织的定义和作用157

二、组织的哲学依据158

三、组织中的矛盾关系158

第三节 管理控制过程中各环节的辩证关系169

一、管理控制的定义、内容和特点169

二、管理控制过程的辩证关系171

三、管理控制过程的意义172

四、管理过程中的激励原理173

第六章 管理协调中的哲学问题175

第一节 协调在管理中的含义和类型175

一、协调的含义175

二、协调和调和176

三、协调的哲学依据176

四、协调的类型179

五、协调的作用180

第二节 管理协调的基本原则180

一、管理协调的原则180

二、协调与发展182

第三节 协调的手段183

一、法律法规政策协调及组织结构调整183

二、优化组合的协调方法184

三、会议协调及现场协调185

四、激励手段的应用186

五、感情沟通协调方法189

六、道德、舆论、教育、启发等协调方法189

第七章 管理伦理论191

第一节 伦理道德的内容和作用191

一、伦理道德的含义191

二、伦理道德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192

三、伦理道德与人性理论194

第二节 管理伦理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作用195

一、管理伦理的含义195

二、管理伦理与一般伦理学、管理心理学的联系和区别197

三、管理伦理的重要作用200

第三节 管理模式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化203

一、管理模式的变化203

二、管理模式转化的伦理学依据206

三、“以人为中心”管理模式的启示207

第八章 管理价值观209

第一节 价值和管理价值210

一、价值与管理价值的区别和联系211

二、管理价值的特点215

三、管理价值体系217

第二节 管理价值观在管理中的作用218

一、管理价值观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218

二、管理价值观的转变及其意义220

三、现代管理实践活动中要重视批判错误的价值观222

第三节 管理价值目标225

一、“真”、“善”、“美”的科学含义226

二、“真”在管理价值目标中的地位228

三、管理道德与管理效益229

四、管理中的“美”价值230

五、“真”、“善”、“美”的辩证统一是管理的价值目标232

第九章 管理哲学视野中的企业价值观235

第一节 企业价值观概述236

一、企业价值观的概念界定236

二、当前企业价值观研究的进展分析244

第二节 企业价值观的作用与构成249

一、企业价值观的作用249

二、企业价值观的构成254

三、企业价值观与几个相关概念的比较260

第三节 企业价值观建设的理论基础264

一、两种意义的价值概念265

二、企业价值观:两种意义的价值概念统一的契合点270

第四节 企业价值观的理想建构及其意义273

一、企业价值观的理想建构273

二、从企业价值观理解一般价值观276

第十章 管理认识论282

第一节 管理认识论的划分何以可能282

一、为何要进行管理认识论的划分283

二、管理认识论的划分依据和标准286

第二节 管理理性主义和管理经验主义288

一、管理理性主义和管理经验主义的提出288

二、评价管理理性主义和管理经验主义292

三、调和管理理性主义和管理经验主义296

第十一章 经济管理中的哲学问题300

第一节 经济管理与哲学300

一、管理与经济管理300

二、哲学和经济管理302

三、经济管理者应该具有哲学素养305

第二节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哲学问题306

一、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对立统一307

二、开放与封闭的对立统一308

三、宏观经济管理的地位及其变化310

四、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坚持正确的发展观311

第三节 企业管理中的哲学问题314

一、企业管理中的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314

二、企业的利益与责任的辩证关系315

三、《孙子兵法》和营销管理315

第四节 经济管理中的伦理道德问题319

一、伦理道德与经济伦理道德和管理道德319

二、经济管理与伦理道德320

三、经济管理的道德评价问题321

四、经济管理中几个重要的伦理道德问题323

第五节 东西方文化与经济管理思想327

一、文化大背景与经济管理思想327

二、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经济管理思想的比较328

三、日本现代管理模式——东西方文化的融合330

第十二章 社会管理中的哲学问题332

第一节 社会哲学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影响332

一、社会学初创阶段的哲学流派与社会学理论流派的产生333

二、两大社会学阵营的出现及其不同的社会哲学理念339

第二节 社会哲学对中国社会学理论发展及社会管理的影响342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哲学对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影响342

二、社会学重建之后的发展过程343

三、社会学与社会管理343

第十三章 教育管理中的哲学问题346

第一节 教育管理矛盾运动中的主体和客体347

一、教育管理主体和客体在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347

二、教育管理主客体论347

第二节 教育管理与社会生产方式350

一、社会生产方式的哲学含义350

二、教育管理对于生产方式的重要影响作用351

第三节 教育管理与人本主义哲学353

一、人本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理念353

二、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理念与我国教育管理改革354

第四节 教育管理与人的自由355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由观355

二、教育管理与人的自由358

第五节 个人意识、群体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与教育管理360

一、社会意识的哲学内涵360

二、教育管理在个人意识、群体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形成中的作用362

第十四章 蔡元培哲学思想与教育管理365

第一节 蔡元培的哲学思想365

一、蔡元培生平365

二、蔡元培的主要哲学思想367

第二节 蔡元培的教育管理思想371

一、蔡元培所倡导的教育宗旨371

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管理思想373

三、师生结合,组建社团,开展学术研究的教育管理思想376

四、兼容中西的文化融合教育管理思想377

五、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教育管理思想380

第十五章 城市管理中的哲学问题(一)——城市管理主体384

第一节 现代城市的定义、特征和类别384

一、关于城市的定义384

二、现代城市的主要特征386

三、矛盾特殊性与城市的类别389

第二节 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390

一、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390

二、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392

第三节 城市管理主体的组织形式——城市政府的体制393

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政府体制393

二、我国城市政府的体制397

第四节 城市管理主体的要素——市长在现代城市管理中的作用397

一、市长的主要任务和作用397

二、保证市长作用的条件398

第十六章 城市管理中的哲学问题(二)——城市管理客体401

第一节 城市规划管理401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401

二、城市规划的意义401

三、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程序402

四、城市规划的计划前研究及基础资料的搜集和整理406

第二节 城市经济管理407

一、城市经济管理的概念407

二、城市经济管理的意义408

三、城市经济管理的职能409

四、城市经济管理的方法411

第三节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415

一、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和内容415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415

三、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417

第四节 城市环境管理418

一、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418

二、城市环境污染的危害419

三、城市环境的主要问题420

四、城市生态环境423

五、城市环境的保护管理426

第五节 城市管理与法制建设431

一、城市法制的基本内容431

二、我国城市法制建设434

第十七章 乡镇行政管理的主体和客体442

第一节 乡镇行政管理的主体442

一、乡镇行政组织442

二、乡镇行政领导450

第二节 乡镇行政管理的客体453

一、乡镇经济行政管理453

二、乡镇政务管理457

三、乡镇文化管理460

主要参考文献465

后记4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