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植物志 第1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27166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044页
- 文件大小:133MB
- 文件页数:10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植物志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植被及其植物区系1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条件及其植被类型1
第二节 雨林、季雨林5
第三节 常绿阔叶林15
第四节 落叶阔叶林27
第五节 针阔叶混交林36
第六节 寒温针叶林41
第七节 高山灌丛、高山草甸51
第八节 山地冻原54
第九节 草原57
第十节 荒漠70
参考文献76
第二章 中国蕨类植物区系78
第一节 中国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79
第二节 中国蕨类植物的区系成分80
第三节 中国蕨类植物的区系分区及其与邻近地区的联系85
第四节 中国蕨类植物区系的起源91
第五节 中国蕨类植物区系的特点92
参考文献93
第三章 中国裸子植物区系95
第一节 苏铁科95
第二节 银杏科98
第三节 柏科99
第四节 杉科102
第五节 松科106
第六节 罗汉松科110
第七节 竹柏科 和叶枝杉科111
第八节 三尖杉科113
第九节 红豆杉科114
第十节 麻黄科116
第十一节 买麻藤科117
参考文献119
第四章 中国被子植物区系121
第一节 木兰纲——木兰亚纲125
木兰科125
第二节 木兰纲 ——番荔枝亚纲129
番荔枝科129
肉豆蔻科132
第三节 木兰纲——八角亚纲133
八角科133
五味子科135
第四节 木兰纲——金鱼藻亚纲137
金鱼藻科137
第五节 木兰纲——睡莲亚纲137
莼菜科138
睡莲科138
芡科138
第六节 樟纲——樟亚纲139
樟科139
莲叶桐科142
第七节 樟纲——蜡梅亚纲142
蜡梅科142
第八节 樟纲——金粟兰亚纲143
金粟兰科143
第九节 胡椒纲——马兜铃亚纲144
马兜铃科144
帽蕊草科145
大花草科146
第十节 胡椒纲 ——胡椒亚纲146
三白草科146
胡椒科147
第十一节 石竹纲——石竹亚纲148
商陆科148
紫茉莉科148
吉粟草科149
番杏科150
仙人掌科150
马齿苋科151
落葵科152
粟米草科152
苋科153
藜科155
裸果木科159
石竹科159
第十二节 石竹纲——蓼亚纲162
蓼科162
第十三节 石竹纲 ——白花丹亚纲164
白花丹科164
第十四节 百合纲——泽泻亚纲165
泽泻科165
黄花蔺科166
水鳖科167
花蔺科168
岩菖蒲科168
水蕹科169
眼子菜科169
川蔓藻科170
水麦冬科170
冰沼草科170
茨藻科171
波喜荡科171
大叶藻科171
丝粉藻科171
角果藻科172
第十五节 百合纲——霉草亚纲172
霉草科172
第十六节 百合纲——天南星亚纲172
菖蒲科172
天南星科173
浮萍科176
第十七节 百合纲——百合亚纲177
金刚大科177
百部科177
薯蓣科177
箭根薯科179
重楼科179
菝葜科180
铃兰科181
天门冬科183
龙血树科184
龙舌兰科185
山菅兰科185
芦荟科185
吊兰科186
知母科186
萱草科186
玉簪科187
风信子科187
百子莲科187
葱科187
石蒜科189
朱蕉科190
肺筋草科190
百合科191
秋水仙科194
油点草科194
藜芦科195
鸢尾科195
鸢尾蒜科196
仙茅科196
水玉簪科197
腐蛛草科198
兰壳198
第十八节 百合纲——凤梨亚纲201
芒苞草科201
田葱科201
雨久花科202
第十九节 百合纲——姜亚纲202
芭蕉科202
兰花蕉科203
姜科203
闭鞘姜科206
竹芋科207
美人蕉科207
第二十节 百合纲——鸭跖草亚纲208
鸭跖草科208
黄眼草科210
谷精草科211
第二十一节 百合纲——灯心草亚纲212
鞭藤科212
帚灯草科212
刺鳞草科213
灯心草科213
莎草科215
第二十二节 百合纲——禾本亚纲217
禾本科217
黑三棱科224
香蒲科225
第二十三节 百合纲——棕榈亚纲226
棕榈科226
露兜树科230
第二十四节 毛茛纲——莲亚纲231
莲科231
第二十五节 毛茛纲——毛茛亚纲231
木通科231
大血藤科233
防己科233
毛茛科235
星叶草科238
南天竹科238
狮足草科238
小檗科239
鬼臼科239
第二十六节 毛茛纲——芍药亚纲240
芍药科240
第二十七节 毛茛纲——罂粟亚纲240
罂粟科240
角茴香科241
紫堇科242
第二十八节 金缕梅纲——昆栏树亚纲243
昆栏树科243
水青树科243
连香树科243
领春木科243
第二十九节 金缕梅纲 ——金缕梅亚纲244
金缕梅科244
悬铃木科246
第三十节 金缕梅纲——桦木亚纲246
壳斗科246
桦木科249
木麻黄科253
马尾树科254
胡桃科254
杨梅科256
黄杨科257
虎皮楠科258
第三十一节 蔷薇纲——五桠果亚纲258
五桠果科258
旌节花科259
山茶科259
五列木科262
毒药树科262
藤黄科262
金丝桃科263
沟繁缕科266
金莲木科266
辛木科266
钩枝藤科267
猪笼草科267
金刀木科267
刺篱木科267
西番莲科270
十齿花科272
堇菜科272
葫芦科273
秋海棠科277
四数木科279
杨柳科279
瓣鳞花科280
柽柳科281
山柑科282
白花菜科284
十字花科285
木犀草科301
辣木科302
第三十二节 蔷薇纲——锦葵亚纲302
杜英科302
半日花科304
椴树科305
龙脑香科307
斜翼科308
梧桐科308
锦葵科311
木棉科313
榆科314
桑科317
大麻科325
伞树科325
荨麻科325
大戟科328
毒鼠子科334
瑞香科334
第三十三节 蔷薇纲——石南亚纲335
猕猴桃科335
水东哥科337
桤叶树科337
杜鹃花科337
岩高兰科340
岩梅科341
安息香科341
山矾科344
山榄科345
肉实树科347
柿科347
紫金牛科348
报春花科351
第三十四节 蔷薇纲——蔷薇亚纲353
扯根菜科353
景天科353
虎耳草科355
茶藨子科357
鼠刺科360
小二仙草科361
川苔草科361
蔷薇科361
梅花草科364
茅膏菜科367
山龙眼科367
胡颓子科368
第三十五节 蔷薇纲——桃金娘亚纲370
桃金娘科370
柳叶菜科372
菱科374
千屈菜科374
石榴科376
海桑科376
八宝树科376
隐翼科376
使君子科376
谷木科378
野牡丹科378
第三十六节 蔷薇纲——芸香亚纲382
省沽油科382
瘿椒树科382
无患子科383
七叶树科386
槭树科386
伯乐树科387
橄榄科388
漆树科389
九子母科392
泡花树科392
清风藤科393
牛栓藤科394
苏木科395
含羞草科395
蝶形花科396
芸香科402
苦木科406
海人树科407
楝科408
马桑科410
第三十七节 蔷薇纲 ——牻牛儿苗亚纲411
亚麻科411
粘木科412
古柯科412
酢浆草科412
牻牛儿苗科413
薰倒牛科415
蒺藜科415
骆驼蓬科416
白刺科416
凤仙花科416
金虎尾科417
远志科418
黄叶树科419
卫矛科420
心翼果科421
红树科421
冬青科422
茶茱萸科423
鼠李科424
火筒树科427
葡萄科427
刺茉莉科430
檀香科430
铁青树科432
赤苍藤科432
青皮木科433
山柚子科433
桑寄生科434
槲寄生科436
蛇菰科437
锁阳科439
第三十八节 蔷薇纲——山茱萸亚纲439
多香木科439
绣球花科439
托叶假樟科441
山茱萸科442
蓝果树科443
马蹄参科444
珙桐科444
八角枫科444
桃叶珊瑚科445
烂泥树科445
杜仲科446
青荚叶科446
五加科446
伞形科450
海桐花科455
荚蒾科456
接骨木科457
五福花科458
忍冬科458
缬草科461
双参科462
川续断科462
蓟叶参科463
第三十九节 蔷薇纲——菊亚纲464
五膜草科464
楔瓣花科464
桔梗科464
半边莲科468
草海桐科469
花柱草科469
睡菜科470
菊科470
第四十节 蔷薇纲——唇形亚纲505
木犀科505
钩吻科509
马钱子科509
髯管花科510
度量草科510
龙胆科510
茜草科512
香茜科517
夹竹桃科517
杠柳科522
萝藦科523
茄科525
旋花科529
菟丝子科532
花荵科532
田基麻科533
破布木科533
紫草科534
醉鱼草科537
幌菊科538
玄参科538
列当科542
苦苣苔科543
紫葳科547
胡麻科550
角胡麻科550
茶菱科551
苦槛蓝科551
爵床科551
狸藻科560
车前科562
透骨草科562
马鞭草科563
六苞藤科563
海榄雌科564
牡荆科564
唇形科568
水马齿科573
杉叶藻科573
参考文献574
第五章 中国植物资源584
第一节 植物资源的利用584
1.1 植物资源、环境和人类584
1.2 植物资源的利用585
第二节 中国植物资源的特点587
2.1 植物种类众多,资源植物丰富587
2.2 森林类型多,木本植物丰富588
2.3 草原面积大,类型多,牧草资源丰富588
2.4 栽培植物种类多,品种资源丰富589
2.5 园林花卉资源著称于世界589
2.6 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590
第三节 中国植物资源类别分述591
3.1 纤维植物资源591
3.2 淀粉植物资源593
3.3 油脂植物资源594
3.4 蛋白质(氨基酸)植物资源596
3.5 维生素类植物资源598
3.6 糖类和非糖甜味剂植物资源599
3.7 植物色素资源600
3.8 芳香植物资源601
3.9 植物胶和果胶植物资源604
3.10 鞣质植物资源605
3.11 树脂类植物资源606
3.12 橡胶和硬橡胶植物资源608
3.13 药用植物资源609
3.14 园林、花卉植物资源610
3.15 其他类植物资源612
第四节 植物资源及其化学产物在植物类群中的分布与地理环境条件的关系613
4.1 植物化学产物在植物类群中的分布614
4.2 植物化学产物与地理分布的关系617
4.3 植物化学产物与植物个体发育环境条件的关系619
第五节 中国在植物资源利用方面的贡献622
5.1 中国在农作物方面的贡献622
5.2 中国在果树方面的贡献635
5.3 中国在药用植物利用方面的贡献643
5.4 中国对世界园林花卉利用方面的贡献645
5.5 中国在其他植物资源利用方面的贡献646
第六节 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648
6.1 植物原料的开发问题648
6.2 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650
6.3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652
6.4 植物资源的理论研究与任务654
参考文献656
第六章 中国植物采集简史658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采集史658
1.1 外国人在中国的采集史659
1.2 中国植物分类学开拓者的采集史692
参考文献703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采集史704
2.1 全国性的较大型和重要的植物调查和标本采集705
2.2 地区性考察和标本采集711
参考文献732
第七章 《中国植物志》编研简史733
附件1:《中国植物志》历届正副主编与编委名单(1959—2004)737
附件2:各卷册出版时间及编辑、作者与绘图人员名单741
附件3:《中国植物志》获奖项目761
附录 水青树科767
中名索引771
拉丁名索引857
《中国植物志》科名索引1034
热门推荐
- 430248.html
- 585292.html
- 1120407.html
- 1338469.html
- 3402152.html
- 2366361.html
- 1881237.html
- 1130404.html
- 2143729.html
- 31728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3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15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88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11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28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19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4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76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01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3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