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体制与基本经济制度 新编政治经济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经济体制与基本经济制度 新编政治经济学
  • 郝敬之主编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108796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体制与基本经济制度 新编政治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生产关系的划分1

一、政治经济学的对象1

(一)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生产关系1

(二)生产关系划分为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4

二、经济制度6

(一)经济制度:全部生产关系的总和6

(二)基本经济制度:劳动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7

三、经济体制10

(一)经济权能体制: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10

(二)经济运行机制:不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11

(三)经济体制的总体12

第二节 生产关系的演变14

一、生产力的要素和历史形态14

(一)生产力的要素14

(二)生产力的历史形态16

二、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演变20

(一)原始社会20

(二)奴隶制社会21

(三)封建社会23

(四)资本主义社会24

(五)社会主义社会26

三、经济体制的历史演变27

(一)经济权能体制的演变27

(二)经济运行机制的演变33

第三节 生产关系的当代形态40

一、两种基本经济制度40

(一)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40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41

二、市场经济体制42

三、两种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统一43

(一)市场经济下的两种经济制度43

(二)两种制度下的市场经济体制44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5

第二章 商品和企业47

第一节 商品和货币47

一、商品47

(一)商品二因素47

(二)商品形态49

(三)商品价值量54

二、货币59

(一)货币的本质59

(二)货币符号64

(三)流通货币量67

第二节 企业和企业活动72

一、企业规定72

(一)企业是社会化生产条件下的经济单位72

(二)企业是自主经营的经济主体74

(三)企业是从事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的经济法人76

(四)企业的动机是赢利77

二、企业类型和企业形式79

(一)企业类型或产业划分79

(二)企业形式81

三、企业的生产和再生产87

(一)商品生产过程88

(二)企业的再生产91

四、企业资金的循环和周转95

(一)资金循环96

(二)资金周转99

五、企业收入104

(一)销售收入104

(二)纯收入104

(三)利润的分割107

第三章 市场和市场运行109

第一节 市场和市场服务业109

一、市场109

(一)市场规定109

(二)市场分类111

二、市场服务业121

(一)商业121

(二)银行业124

(三)证券交易的中介服务129

第二节 市场机制及其功能132

一、价值和价格133

(一)价值规律133

(二)市场价值133

(三)生产价格136

(四)市场价格138

(五)生产要素价格140

二、供给和需求145

(一)需求145

(二)供给147

(三)供求规律148

(四)供求平衡150

三、竞争152

(一)企业竞争152

(二)部门内的竞争153

(三)部门间的竞争155

(四)竞争规律156

四、市场功能157

(一)配置社会资源157

(二)推动技术进步159

(三)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160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再生产和宏观经济调控162

一、社会再生产162

(一)社会总资金运动162

(二)社会总资金的简单再生产165

(三)社会总资金的扩大再生产167

二、社会经济失衡171

(一)商品经济基本矛盾和市场机制自发性171

(二)结构失衡174

(三)总量失衡177

三、国家宏观经济调控180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规定180

(二)财政调控手段182

(三)金融调控手段185

(四)国民经济计划化188

第四章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90

第一节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190

一、资本主义原始积累190

(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191

(二)少数人货币财富的积累192

二、劳动力商品194

(一)劳动力商品的价值194

(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195

三、货币转化为资本196

第二节 资本主义剥削过程197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198

(一)使用价值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的生产198

(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201

(三)资本主义剥削程度和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203

二、资本主义工资208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208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209

(三)资本主义工资水平的变动和国民差异211

(四)工人阶级为提高工资而斗争214

三、资本主义再生产215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215

(二)资本主义占有规律217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220

四、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分割223

(一)流通的资本主义性质223

(二)剩余价值的分割225

第三节 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历史发展趋势228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29

(一)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占有形式的矛盾229

(二)资本集中和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230

(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33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36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般表现236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危机238

(三)资本主义生产过剩是相对生产过剩239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241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243

(一)所谓管理民主化243

(二)所谓社会福利制度244

(三)所谓人民资本主义246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47

四、资本主义历史趋势250

(一)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250

(二)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251

(三)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252

第五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25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254

一、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254

(一)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历史条件254

(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政治前提258

(三)没收大资本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260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261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263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265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271

(一)我国社会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客观必然性271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273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27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产和再生产276

一、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277

(一)社会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277

(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278

(三)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279

二、价值的生产和社会主义赢利281

(一)价值的生产281

(二)社会主义赢利283

三、社会主义再生产287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287

(二)社会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28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分配290

一、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290

(一)社会主义国民收入290

(二)国民收入的分配291

二、个人收入的按劳分配293

(一)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及其必然性294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295

(三)按劳分配的形式297

三、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的其他分配方式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298

(一)个人收入的其他分配方式299

(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301

第六章 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302

第一节 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302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302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概要303

(二)亚当·斯密305

二、现代微观经济学314

(一)现代微观经济学概要314

(二)阿弗里德·马歇尔317

第二节 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327

一、宏观经济学327

(一)宏观经济学概要327

(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331

二、宏观经济理论的当代流派339

(一)后凯恩斯主流学派340

(二)货币学报345

(三)供给学派35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357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要357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学说357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358

二、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贡献360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36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363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措施3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