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司法创新 从个案到法理的展开【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司法创新 从个案到法理的展开
  • 徐安住主编;甘德怀等撰稿(河海大学法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780185264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司法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司法创新 从个案到法理的展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司法创新之一:搜查回避——以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护为中心1

一、个案的引出1

二、刑法理论的变革与人道主义3

(一)我国古代的刑法思想及其对我国现代刑法的影响3

(二)刑法的功能及其任务6

(三)刑事政策的基本原则8

(四)刑罚的目的及其人道性12

三、刑事司法人道主义的实现14

(一)禁止酷刑14

(二)保障犯罪嫌疑人及犯罪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人权18

(三)刑罚个别化23

(四)刑事设施中的人道主义25

司法创新之二:引导侦查——以检警关系的法律调整为中心29

一、个案的引出29

(一)我国目前的检警关系32

二、侦查程序中的检警关系32

(二)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检警关系概况33

(三)两种检警模式的评析36

三、我国检警关系的调整37

(一)检警一体化38

(二)强化监督调控论38

(三)对我国检警关系模式的探讨39

(一)我国刑事诉讼中检警关系的合理性45

四、新型检警关系的法学思考45

(二)我国刑事诉讼中检警关系的负面效应46

(三)我国检警关系的改进48

司法创新之三:证据开示——以诉讼本质为中心54

一、个案的引出54

二、证据开示制度57

(一)证据开示制度的基本内涵57

(二)证据开示制度的基本内容62

(一)当事人对司法创新的体会66

三、构建我国新型审前程序和证据开示制度66

(二)证据开示制度和我国审前程序的改革68

四、诉讼本质与诉讼制度改革关系分析71

(一)诉讼的本质71

(二)刑事诉讼的特殊性与共性73

(三)诉讼本质对诉讼制度和程序的影响73

(四)诉讼参与人个体利益的观察74

司法创新之四:诉辩交易——以刑事审判简易程序改造为中心76

一、个案的引出76

二、诉辩交易制度79

(一)美国的刑事诉讼程序简介79

(二)诉辩交易的概念80

(三)法官对诉辩交易的审查原则及相关法律规则82

(四)美国诉辩交易存在的原因分析83

(五)诉辩交易在美国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情况85

三、司法创新的评析88

(一)诉辩交易存在的合理性和优点89

(二)诉辩交易的缺点90

(三)我国能否引进诉辩交易92

(四)现实可行的选择:积极推进多元化的简易程序改革95

四、由诉辩交易引发的联想:司法改革创新中的法律移植问题102

司法创新之五:不起诉听证——以听证制度为中心107

一、个案的引出107

二、不起诉听证程序的法理分析110

(一)听证程序的法理基础110

(二)不起诉的理由111

(三)不起诉听证的理由114

三、检察机关听证制度程序的理论思考114

(一)关于听证主持人115

(二)其他国家的预审制度和不起诉的听证程序116

(三)检察官的职责118

(四)听证参加人122

(五)关于听证的程序126

四、不起诉听证的理论思考131

(一)司法的科学性与民主性的冲突132

(二)司法听证程序理由的比较观点分析133

司法创新之六:社会服务令——以刑罚改革为中心138

一、个案的引出138

二、社会服务令和暂缓起诉140

(一)社会服务令140

(二)暂缓起诉146

三、司法创新的评价153

(一)长安区检察院对其创新做法的基本态度153

(二)持肯定观点的意见154

(三)持质疑观点的意见154

(四)暂缓起诉制度的诉讼法学分析155

四、刑罚改革的法学理论思考161

(一)暂缓起诉的启示:刑罚附随效果再思考161

(二)社会服务令的启示:刑罚改革的紧迫性165

一、个案的引出169

司法创新之七: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以公益诉讼为中心169

二、检察机关与民事公诉171

(一)公益诉讼的含义与特征172

(二)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理论争论175

(三)几个代表性国家的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实践182

三、完善我国公益诉讼的理论思考186

(一)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中的法律地位186

(二)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案件范围190

(三)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程序问题探讨195

四、由公益诉讼引发的联想:司法改革的社会基础198

司法创新之八:先例判决——以判例制度为中心200

一、个案的引出200

二、判例法与法典法的渊源及其理论基础201

(一)英美法系判例法的渊源及其理论基础201

(二)判例法的“遵从先例”原则204

(三)大陆法系法典法的渊源及其理论基础206

(四)中国古代的判例制度208

(五)先例判决的性质辨析209

三、统一司法标准:判例的作用与完善211

(一)判例制度的作用211

(二)判例制度的完善214

四、判例制度与司法解释功能分析219

司法创新之九:法官后语——以裁判文书改革为中心224

一、个案的引出224

(一)现行裁判文书存在的不足227

二、现行裁判文书存在的不足和不良后果227

(二)现行裁判文书不足的不良后果229

三、几项裁判文书改革措施的探讨231

(一)关于证据的说理232

(二)关于将合议庭不同意见写入裁判文书234

(三)关于裁判文书载明当事人的基本诉讼权利237

(四)关于法官后语239

四、裁判文书改革共性问题的思考242

一、个案的引出253

司法创新之十:律师起草法案——以法案起草和律师的社会作用为中心253

二、法案起草的立法学分析:立法的科学化与民主化255

(一)法案起草的定位255

(二)法案起草的基本内容258

(三)法案起草的要求264

(四)委托起草法案272

三、制度创新的社会评价275

(一)重庆市人大和相关部门的评价275

(二)作为起草法案的律师们的评价276

(三)其他人士的评价278

四、委托起草法案的法学理论思考279

(一)法案起草阶段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必须配备相应的制度保障282

(二)完善法案起草必须注意的技术上的问题284

五、律师社会作用的深度思考288

主要参考文献290

编后记2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