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动控制原理的MATLAB仿真与实践【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刘超,高双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9516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自动控制系统-系统仿真-Matlab软件-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自动控制原理的MATLAB仿真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MATLAB仿真简介1
1.1 MATLAB软件及其自动控制原理仿真1
1.2 基于MATLAB的编程2
1.2.1 基于MATLAB的语言编程2
1.2.2 基于MATLAB的Simulink模块编程9
第2章 线性连续系统模型的生成、转换与简化12
2.1 连续系统模型的生成12
2.1.1 生成模型的常用函数命令12
2.1.2 有理多项式分式传递函数模型的建立12
2.1.3 零极点传递函数模型的建立15
2.1.4 二阶系统模型16
2.1.5 其他模型的生成18
2.2 系统模型的转换19
2.2.1 常用模型转换的函数命令19
2.2.2 多项式传递函数模型与零极点增益模型之间的转换20
2.3 模型的变换与简化21
2.3.1 简单模型结构的变换与简化21
2.3.2 复杂模型结构的变换与简化33
2.4 习题与实验38
2.4.1 习题38
2.4.2 实验41
第3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44
3.1 时域分析的拉普拉斯变换法44
3.1.1 连续时间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44
3.1.2 时域函数的拉氏反变换法46
3.1.3 时域函数的部分分式展开法48
3.2 时域分析的函数命令54
3.3 习题与实验60
3.3.1 习题60
3.3.2 实验63
第4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65
4.1 根轨迹分析的基本思想65
4.2 根轨迹分析的函数命令66
4.3 根轨迹分析法69
4.4 增加零、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73
4.4.1 增加零点的影响73
4.4.2 增加极点的影响74
4.5 根轨迹法设计系统75
4.6 由开环根轨迹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77
4.7 习题与实验79
4.7.1 习题79
4.7.2 实验80
第5章 频率特性分析81
5.1 频域分析的函数命令81
5.2 频率特性绘制82
5.2.1 Nyquist曲线和Bode图82
5.2.2 闭环频率特性的Nichols(尼科尔斯)图87
5.3 频率特性分析90
5.3.1 稳定性分析90
5.3.2 系统性能指标的估算97
5.3.3 系统的频域设计101
5.4 习题与实验105
5.4.1 习题105
5.4.2 实验107
第6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108
6.1 线性系统校正概述108
6.2 串联校正109
6.2.1 串联超前校正109
6.2.2 串联滞后校正112
6.2.3 串联滞后-超前校正114
6.3 并联校正116
6.3.1 并联校正的一般方法117
6.3.2 综合法反馈校正118
6.4 前馈校正120
6.5 复合校正122
6.6 线性连续系统的PID校正123
6.6.1 PID校正的一般结构及其物理实现124
6.6.2 PID控制器的作用125
6.6.3 PID控制器的工程最优设计128
6.6.4 PID参数整定方法134
6.7 习题与实验138
6.7.1 习题138
6.7.2 实验141
第7章 离散系统分析与设计144
7.1 离散系统建模144
7.1.1 离散系统的模型表示144
7.1.2 离散系统传递函数模型的建立145
7.2 离散系统模型的转换146
7.2.1 利用专用函数命令转换146
7.2.2 利用Z变换实现离散序列模型转换147
7.3 离散系统分析150
7.3.1 离散系统响应151
7.3.2 离散系统稳定性判断154
7.3.3 采样周期与开环增益对稳定性的影响156
7.3.4 采样器和采样保持器对动态性能的影响157
7.4 离散系统设计159
7.4.1 离散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159
7.4.2 离散系统的PID设计方法160
7.4.3 数字控制器的实现161
7.5 习题与实验164
7.5.1 习题164
7.5.2 实验166
第8章 线性系统状态空间分析168
8.1 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与转换169
8.1.1 状态空间模型的生成169
8.1.2 状态空间模型的转换与化简175
8.2 状态模型的可控性、可观性及规范性181
8.3 状态模型的连接185
8.4 状态空间系统的动态分析186
8.4.1 状态空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87
8.4.2 状态空间系统的频域分析195
8.5 状态空间系统设计197
8.5.1 状态反馈与极点配置设计197
8.5.2 输出反馈与极点配置设计202
8.5.3 状态观测器设计203
8.5.4 降维状态观测器及状态反馈设计206
8.6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器设计209
8.7 状态空间系统的稳定性分析212
8.8 习题与实验215
8.8.1 习题215
8.8.2 实验217
第9章 基于Simulink的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222
9.1 Simulink的基本操作222
9.1.1 Simulink的启动及模块库的打开222
9.1.2 Simulink模型编辑窗口的启动223
9.1.3 Simulink仿真模型的编辑与保存224
9.1.4 系统仿真运行226
9.2 Simulink模块库及其分类227
9.2.1 输入模块227
9.2.2 输出模块229
9.2.3 功能运算模块231
9.3 基于Simulink的时域特性分析235
9.3.1 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235
9.3.2 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240
9.3.3 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244
9.3.4 稳定性与稳态误差247
9.3.5 Simulink在时域分析中的综合应用249
9.4 PID控制器设计256
9.4.1 比例(P)控制257
9.4.2 比例积分(PI)控制257
9.4.3 比例微分(PD)控制258
9.4.4 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258
9.4.5 PID控制器参数的整定261
9.5 离散系统的Simulink建模与分析265
9.5.1 离散系统的Simulink建模方法265
9.5.2 离散系统的Simulink分析268
9.6 状态空间的Simulink建模与分析269
9.6.1 状态空间的Simulink建模方法269
9.6.2 状态空间的Simulink分析272
9.7 习题与实验275
9.7.1 习题275
9.7.2 实验276
参考文献279
热门推荐
- 1111277.html
- 2121658.html
- 1046072.html
- 2496307.html
- 2995758.html
- 3196929.html
- 2174110.html
- 508469.html
- 1443859.html
- 9733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7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56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27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57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47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5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39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89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97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7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