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 上【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 上
  • 刘衍文主编;副主编蒋锡康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004473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725页
  • 文件大小:112MB
  • 文件页数:743页
  • 主题词:古典文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文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先秦文学3

概说3

第一章 原始歌谣和神话传说6

作品选读9

《吴越春秋》弹歌9

《山海经》精卫填海9

夸父逐日10

《淮南子》女娲补天11

提示 思考 练习11

第二章 诗歌13

第一节 诗经13

一、《诗经》概说13

二、《诗经》的思想内容15

三、《诗经》的艺术成就和影响20

作品选读24

《诗经·豳》七月24

《诗经·卫风》氓28

《诗经·秦风》蒹葭30

《诗经·小雅》采薇31

《诗经·大雅》生民34

提示 思考练习37

第二节 屈原和楚辞37

一、屈原的生平与理想37

二、屈原的作品38

三、屈原的文学成就和人格光辉40

四 楚辞的体裁特点和编集45

五、宋玉47

六、屈原和楚辞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47

作品选读49

屈原 离骚49

湘夫人72

提示 思考 练习73

第三章 散文78

第一节 散文的形成和发展78

提示 思考 练习80

第二节 历史散文80

一、《春秋》和《左传》80

二、《国语》和《战国策》83

作品选读86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86

子鱼论战90

崤之战92

《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97

《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99

荆轲刺秦王104

提示 思考 练习113

第三节 诸子散文113

一、《论语》和《孟子》113

二、《墨子》和《庄子》118

三、《荀子》和《韩非子》122

作品选读125

《论语》论学十则125

侍坐章127

《墨子》非攻(上)129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131

天时不如地利137

齐人有一妻一妾138

《庄子》逍遥游140

胠箧(142)《荀子》天论147

《韩非子》说难150

李斯 谏逐客书158

提示 思考 练习164

两汉文学169

概说169

第一章 辞赋173

第一节 赋的种类和汉赋的主要特点173

第二节汉赋兴盛的社会原因和文学渊源174

第三节 汉赋的发展过程和主要作家作品177

第四节 汉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80

提示 思考 练习182

第二章 散文187

第一节 两汉的政论文187

作品选读192

晁错 论贵粟疏192

王充自纪197

提示 思考练习207

第二节 司马迁与《史记》209

一、司马迁的生平、思想和著作209

二、《史记》的体例211

三、《史记》的思想内容213

四、《史记》的文学成就及影响216

作品选读220

司马迁 项羽本纪220

报任安书238

提示 思考 练习251

第三节 班固与《汉书》252

一、班固的生平252

二、《汉书》的体例和特点253

作品选读255

班固 霍光传255

提示 思考 练习261

第三章 乐府和文人五言诗263

第一节 汉乐府263

一、乐府的涵义、来源和类别263

二、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266

三、汉乐府民歌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69

作品选读271

战城南271

妇病行272

饮马长城窟行273

怨歌行274

辛延年 羽林郎274

提示 思考 练习277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279

一、文人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279

二、《古诗十九首》280

作品选读282

行行重行行282

涉江采芙蓉282

庭中有奇树283

迢迢牵牛星283

提示 思考 练习284

魏晋南北朝文学289

概说289

第一章 诗歌和乐府民歌297

第一节 建安诗歌297

一、曹操 曹丕 曹植299

二、王粲 蔡琰303

作品选读304

曹操 短歌行304

蒿里行306

步出夏门行 观沧海、龟虽寿307

曹丕 燕歌行309

曹植 白马篇310

送应氏311

赠白马王彪312

野田黄雀行315

王粲七哀诗316

蔡琰 悲愤诗317

提示 思考 练习321

第二节 正始与太康诗歌322

一、阮籍 嵇康323

二、陆机 潘岳 左思326

提示 思考 练习330

第三节 陶渊明330

一、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330

二、陶渊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332

三、陶渊明的影响337

作品选读338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338

归园田居(其二)339

饮酒339

桃花源诗并记340

读山海经344

提示 思考 练习345

第四节 南北朝文人诗歌345

一、山水诗与谢灵运346

二、七言诗与鲍照347

三、永明体与谢朓349

四、宫体诗的再评价352

五、北朝诗歌与庾信353

作品选读355

谢灵运 登池上楼355

鲍照 拟行路难357

代出自蓟北门行358

谢朓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359

庾信 拟咏怀360

提示 思考 练习361

第五节 南北朝乐府民歌362

一、南朝乐府民歌362

二、北朝乐府民歌365

作品选读367

无名氏 西洲曲367

子夜歌(二首)368

木兰诗369

敕勒歌371

提示 思考 练习372

第二章 辞赋及骈文374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辞赋374

作品选读376

王粲 登楼赋376

陶渊明 归去来辞并序379

鲍照芜城赋383

提示 思考 练习387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骈文388

作品选读391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391

丘迟 与陈伯之书396

吴均 与宋元思书402

庾信 哀江南赋序403

提示 思考 练习409

第三章 散文和小说411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散文411

一、诸葛亮 李密 王羲之412

二、范晔 郦道元413

作品选读415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415

诸葛亮 前出师表421

李密 陈情表425

王羲之 兰亭集序428

范晔 张衡传431

郦道元三峡(江水)437

提示 思考 练习439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440

作品选读442

《搜神记》李寄442

干将莫邪445

韩凭夫妇447

《世说新语》 周处448

石崇(二则)449

提示 思考 练习451

唐代文学455

概说455

第一章 诗歌460

第一节唐诗概貌460

一、唐诗的特点460

二、唐诗兴盛的原因463

三、唐诗的分期464

提示 思考练习467

第二节初唐诗歌469

一、初唐前期诗人469

二、初唐后期诗人470

作品选读473

王绩 野望473

骆宾王 在狱咏蝉473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474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475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477

提示 思考 练习477

第三节盛唐边塞诗派479

一、盛唐边塞诗派的形成及其创作特点479

二、高适 岑参 王昌龄481

作品选读483

高适 燕歌行483

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485

王昌龄 从军行(其一、其二)487

出塞488

长信秋词488

崔颢 黄鹤楼489

王之涣 凉州词490

提示 思考 练习491

第四节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493

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形成及其创作特点493

二、孟浩然 王维495

作品选读497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97

过故人庄498

王维山居秋暝499

渭川田家499

提示 思考 练习500

第五节 李白501

一、李白的生平和思想501

二、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503

三、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508

四、李白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510

作品选读511

李白古风(其十九)511

蜀道难512

行路难(其一)514

梦游天姥吟留别515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517

秋浦歌518

峨眉山月歌518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519

提示 思考 练习519

第六节 杜甫522

一、杜甫的生平和思想522

二、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525

三、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530

四、杜甫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533

作品选读534

杜甫 丽人行534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536

春望540

羌村三首541

垂老别54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44

秋兴八首(其一)545

登高546

登岳阳楼546

提示 思考 练习547

第七节 中唐前期诗人550

一、元结 顾况550

二、刘长卿韦应物552

三、大历十才子和李益553

作品选读555

顾况囝555

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556

韦应物 滁州西涧556

李益塞下曲557

提示 思考 练习557

第八节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558

一、白居易的生平和思想558

二、新乐府运动的兴起与白居易的诗论561

三、白居易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564

作品选读567

白居易 重赋567

上阳白发人569

长恨歌571

琵琶行575

赋得古原草送别579

钱唐湖春行579

提示 思考 练习580

第九节 中唐其他诗人582

一、韩孟诗派583

二、刘禹锡 柳宗元 李贺584

作品选读588

韩愈 听颖师弹琴588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89

山石590

孟郊 游子吟591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59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93

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594

渔翁594

江雪595

李贺 李凭箜篌引595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597

老夫采玉歌598

提示 思考 练习599

第十节 晚唐诗歌601

一、杜牧 李商隐602

二、皮日休 聂夷中 杜荀鹤604

作品选读606

杜牧 早雁606

泊秦淮607

山行608

李商隐安定城楼608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609

夜雨寄北610

皮日休 橡媪叹610

聂夷中 咏田家612

杜荀鹤 山中寡妇612

提示 思考练习613

第二章 散文615

第一节 初盛唐散文615

一、初唐散文615

二、盛唐散文616

作品选读617

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617

王勃 滕王阁序620

元结右溪记627

提示 思考 练习628

第二节 中唐古文运动629

一、古文和古文运动的兴起629

二、古文运动的基本理论631

三、韩愈、柳宗元的散文创作633

四、古文运动的影响636

作品选读637

韩愈 原毁637

送李愿归盘谷序639

张中丞传后序642

祭十二郎文647

师说651

杂说四654

柳宗元 三戒并序655

钻鉧潭西小丘记658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660

段太尉逸事状661

种树郭橐驼传668

提示 思考 练习670

第三节 晚唐散文672

一、古文运动的衰落672

二、晚唐小品文674

作品选读675

杜牧 阿房宫赋675

皮日休读《司马法》679

罗隐英雄之言680

陆龟蒙 野庙碑682

孙樵 书何易于686

提示 思考 练习690

第三章 传奇和变文692

第一节 唐代传奇692

一、唐代传奇的兴起和发展692

二、唐代传奇的思想和艺术695

三、唐代传奇的影响697

提示 思考 练习698

第二节 唐代变文699

提示 思考 练习701

第四章 唐五代词702

第一节 词体的一般常识702

提示 思考 练习706

第二节 词的产生、发展和民间词706

提示 思考 练习708

第三节 中晚唐文人词708

作品选读710

李白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710

忆秦娥(“箫声咽”)711

张志和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712

韦应物调笑令(“胡马”)713

白居易 忆江南(“江南好”)713

长相思(“汴水流”)714

温庭筠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714

梦江南(“梳洗罢”)714

提示 思考 练习716

第四节 五代词717

一、西蜀词717

二、南唐词719

作品选读721

韦庄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721

女冠子(“四月十七”)722

冯延巳 谒金门(“风乍起”)722

李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723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723

提示 思考 练习7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