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小学课堂教学策略【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小学课堂教学策略
  • 徐国平,黄向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750433942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41页
  • 主题词:都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小学课堂教学策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重建课堂1

第一章 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4

第一节 让人人参与课堂生活5

一、开展每个学生都能独立进行的活动5

二、开展合作型游戏6

三、开展以分享为取向的课堂交流7

第二节 缩小班级规模8

一、在班级授课制框架下改善课堂教学组织8

二、缓解传统强校招生压力11

三、严格控制招生人数11

四、扩大班级数12

第三节 加强课内个别辅导12

一、压缩集体授课时间,增加个别辅导时间13

二、加强个别辅导力量14

三、发动学生参与个别辅导15

四、在集体教学中相机实施个别辅导16

五、通过个别辅导教育全班学生19

第四节 分层教学20

一、作业分组制21

二、走班制25

三、活动分组制26

四、学科弹性升级制27

第五节 小组合作学习28

一、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29

二、小组成绩计分制31

三、小组游戏竞赛制31

四、小组协作个体化制32

五、合伙学习33

六、组合式小组学习34

七、小组调查35

八、分工合作制35

第六节 面向学困生的课堂教学36

一、降低课堂教学重心37

二、营造支持学困生的课堂气氛38

三、直观展示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40

四、从“外部操作”到“出声思维”再到“内隐思维”42

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44

六、把有难度的学习任务分解成学生可以胜任的更小的学习步骤45

第二章 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47

第一节 让学生在课堂中全面发展48

一、把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个体加以关怀和教导49

二、把学生当作社会成员加以关怀和教导49

三、发掘教学内容的多重教育价值52

四、发挥教学过程的教育价值52

第二节 在传授知识中发展能力55

一、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56

二、在知识呈现过程中兼顾能力的培养59

三、在知识总结过程中促进能力的发展62

第三节 在促进认知发展中兼顾情感需要64

一、采纳情境教学64

二、在角色表演中,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67

三、多元化的教学评价71

第四节 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76

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77

二、增强挫折承受能力80

第三章 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85

第一节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87

一、主动发展的学生87

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生活原则88

第二节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89

一、改善师生关系90

二、改善学生关系91

三、打破课堂沉闷91

第三节 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93

一、激发外部学习动机94

二、激发内部学习动机97

第四节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生活102

一、提供机会,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102

二、设计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导入104

三、创设问题情境105

四、重视学习指导108

五、设计探究性的学习活动112

六、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118

第五节 运用多种评价的方法121

一、以评促学,让学生主动思考122

二、合理运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122

三、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124

四、让学生参与评价124

第四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126

第一节 识字教学126

一、在识字过程中喜爱汉字127

二、在学习语言过程中轻松识字127

三、随课文识字131

四、巩固识字,克服遗忘132

五、先识后写、识写分离133

第二节 口语教学134

一、消除口语交际的心理障碍134

二、发挥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136

三、创设多种口语交际的途径136

四、规范学生的语言142

第三节 阅读教学150

一、以读为本,感悟语言150

二、以点带面,整合教材151

三、主动探究,自主研讨153

四、以读带写,以写促读155

五、知识融合,媒体应用159

六、开放课堂,拓展阅读160

第四节 作文教学161

一、激发写作欲望161

二、注重生活和语言的积累165

三、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166

四、把童真释放出来168

五、让学生自主批改作文169

第五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171

第一节 现代数学教育的新思维172

一、小学数学与建构教学172

二、数学生活化思想175

三、做数学思想178

第二节 数与计算的教学180

一、培养学生的数感181

二、重视算理的学习182

三、算法多样化187

四、加强估算188

第三节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191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展空间观念192

二、从实物中概括出基本的几何图形193

三、在动手操作中发展学生的几何认识194

四、从整体认识到局部探索195

五、从“摆数”面积到“学算”面积198

六、由特殊向一般发展200

第四节 实践与应用的教学203

一、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兴趣203

二、实施教学开放,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6

三、主动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208

第六章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212

第一节 词汇教学212

一、借助实物、教具来教单词213

二、建立词的音、形、义的联系214

三、在语境中理解词义214

第二节 口语教学216

一、在情境中开展口语活动216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口语训练219

三、布置一定的口语作业220

第三节 游戏教学221

一、字母教学游戏222

二、单词教学游戏222

三、句型教学游戏224

四、音标教学游戏226

第四节 情境教学227

一、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227

二、用游戏创设情境228

三、用简笔画创设情境229

四、用多媒体创设情境229

第七章 品德课教学策略231

第一节 运用权威教导学生232

一、运用教师自身的权威教导学生232

二、以学生心目中权威的话教导学生232

三、防止滥用和误用权威233

第二节 运用榜样示范学生234

一、树立榜样234

二、指导学生向榜样学习235

三、做向榜样学习的榜样236

四、现身说法,以身作则236

第三节 晓之以理237

一、合乎逻辑地说理237

二、启发学生探究行为的后果238

三、引导学生学会推己及人239

第四节 动之以情240

一、以理导情240

二、以行诱情240

三、以图育情240

四、以情激情241

五、以境生情241

六、以声传情241

第五节 设置两难问题激发道德探究242

一、编制道德两难故事243

二、设计系统的追问243

三、围绕道德两难问题开展小组讨论244

四、围绕道德两难问题开展团体辩论244

第六节 创设人际情境问题启发人际意识245

一、运用体验情境使学生获得道德体验246

二、运用体谅情境培养学生的道德敏感性248

三、运用后果情境启发学生的人际互动后果意识249

四、运用冲突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设身处地249

第八章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250

第一节 实验教学250

一、选择恰当的材料250

二、实验中教师要给予适当指导252

三、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实验探究活动中254

第二节 观察教学256

一、创设观察的情境257

二、指导观察方法257

三、精心组织观察活动258

第三节 实践活动260

一、多渠道搜集资料260

二、开展小课题研究261

三、调查自然与社会现象262

四、召开“新闻发布会”和“辩论会”262

第九章 体育、音乐、美术课堂教学策略265

第一节 小学体育教学265

一、在积极的状态下运动266

二、在运动中培养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268

三、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69

第二节 小学音乐教学272

一、感受音乐、欣赏音乐273

二、开展多样化的视唱练歌训练274

三、重视歌曲教学276

四、表现音乐,发展个性276

第三节 小学美术教学278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278

二、在体验中学习造型艺术280

三、让学生自由地想像与创作281

第十章 教学-研究-专业发展一体化探索283

第一节 一场教例研讨会284

一、学生知识基础分析与教学目标设定284

二、课堂导入问题285

三、算法多样化问题287

四、出声思维问题290

五、计算诀窍问题291

六、总结与反思293

第二节 一份教例分析报告293

一、活动课题的提出294

二、活动课设计295

三、活动过程296

四、总结与反思301

第三节 教例研究程序303

一、教例生成304

二、教例研讨307

三、教例分析报告313

四、理论创新314

五、教例创新315

第四节 教例研究中的教师专业发展316

一、在教例研究中分享教育经验317

二、在教例研究中更新教育观念318

三、在教例研究中改善教学行为320

四、在教例研究中学会研究321

五、在教例研究中体验教书育人的乐趣321

后记3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