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霍松林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庆祝霍松林教授八秩华诞及从教六十周年筹备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5481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165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11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霍松林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辑 自述3
自传3
金婚谢妻(七律七首)(新声新韵)17
八十述怀七律二十首(新声新韵)21
谈谈我的师承关系32
谈一些学习经历38
关于练基本功48
“断代”的研究内容与非“断代”的研究方法56
学术研究的简要汇报62
浩气由来塞天地,高标那许混风尘——霍松林先生学术传略 尚永亮83
第二辑 治学83
霍松林先生治学门径管窥 孙明君103
霍松林著作系年 胡主佑114
第三辑 评论205
《新编全唐五代文》序 钱仲联205
《新编全唐五代文》序 程千帆208
霍松林先生的文艺理论研究述评 陈志明210
评《唐宋诗文鉴赏举隅》 薛天纬237
博观细察赏佳篇——喜读《唐宋诗文鉴赏举隅》 吴功正243
研究、还原、再创造——从《唐宋诗文鉴赏举隅》说到古典诗歌鉴赏中的一些问题 罗宗强255
居高视远抉微探幽——谈霍松林先生的诗文鉴赏 韩幼公267
《唐音阁吟稿》序 钱仲联280
《唐音阁吟稿》序 刘君惠282
《唐音阁吟稿》序 程千帆284
《唐音阁诗词集》序 (纽约)成应求286
《唐音阁诗词稿》序 (新加坡)张济川288
才识胆力 大气包举——读霍松林先生的《唐音阁吟稿》 吴调公290
一代骚坛唱大风——评霍松林先生《唐音阁吟稿》 王钟陵300
终南晴翠扑眉来——评霍松林教授《唐音阁吟稿》 丁芒318
霍松林教授和他的《唐音阁吟稿》 王澍325
一个学者型诗人成功的逻辑之链——评霍松林先生《唐音阁吟稿》 林涛334
学古善化启来轸以新途——读霍松林先生《唐音阁吟稿》 侯孝琼344
“时代风云越汉唐应有鸿篇凌百代”——评霍松林先生《唐音阁诗词集》 许志刚350
唐音阁歌行“大气”探源 王亚平357
琴趣无弦有会——读《唐音阁词稿》札记 熊盛元372
读《唐音阁词诗集》札记 刘梦芙383
巨钟重铸振唐音——欣读《唐音阁诗词集》 韩梅村410
台版《唐音阁词诗集》跋 姚蒸民423
《唐音阁词诗集》在台再版记 冯国璘424
关于《金婚谢妻(新声新韵)》的通信 杨金亭426
推行新声韵创造新辉煌——浅谈霍松林新声新韵《金婚谢妻》 罗昭彬429
关于两首新诗的信 杨忠431
关于两首新诗的第二封信 杨忠432
优美的青春之歌——谈霍松林先生中学时代的新诗436
富丽堂皇 声情并茂——西安钟楼长联赏析 易生440
意境深远气势磅礴——西安钟楼长联赏析 史军443
霍松林先生的书法艺术 李正峰446
草圣薪传是此翁——霍松林先生的诗与书(节) 钟明善449
学者书家霍松林 周学敏456
霍松林《论书诗》译述 《书法教育报》458
评《中国古典文学声情掇萃》 林曼舒459
第四辑 忆念465
甲、友人部分465
我爱霍先生 吴功正465
记霍松林先生 董丁诚468
大家风范——记霍松林教授在常德的几件小事 杨杰 叶志芬473
拳拳桑梓情——记霍松林先生对天水师专的关心和支持 李宇林480
聆听唐音阁 陈冠英485
美好的回忆 龚光戎490
回忆霍松林先生对我的提携和指导 魏义友493
回忆霍松林老同学的少年时代 魏念祖498
“半亩园”里的读书声 王劲501
乙、门人部分507
难忘师生情——献给霍松林先生八十华诞 张炬507
回顾霍先生与我半个世纪的师生交谊 贺新辉511
忆念霍老师 田天佑 段国超 程正江517
春风化雨润心田——霍松林先生的教学艺术 师长泰521
背诵 李天芳527
高直耸秀仰青松 王巨才530
恩师霍松林 弓保安536
投师霍门 杨恩成539
书缘常记师生情 杨军542
先生之德,山高水长——霍师门下受业记 魏崇新554
提携指导恩情深,关爱教诲益终生——记恩师霍松林先生二三事 李延年557
师门回忆 邓小军563
学霍师说 陈桐生572
师门求学记 刘怀荣574
霍师 霍门 我 徐子方579
长安的我,我的长安——《中古士人生活研究》后记 范子烨587
绚丽的太阳花 张海沙589
霍门受业记 王素美592
悠悠秦川情 马茂军601
师道悠悠 史小军604
欲推后浪兼天涌——记我的博士导师霍松林先生 祝菊贤608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张强616
信任与鞭策——回忆受业二三事 刘锋焘619
“严”字当头 张新科623
立雪琐记 李浩628
走向高山 李乃龙629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在霍门求学的感受 傅绍良634
五津望三秦梦萦唐音阁 田耕宇638
一段往事 周相录641
唐韵悠扬唱大风——小记著名古典文学专家霍松林教授 李卫东643
贺信 中共天水市委书记王洪宾天水市市长 张津梁659
第五辑 祝贺659
贺信 天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661
贺霍松林教授八秩华诞暨执教六十年大庆663
甲、诗(以收到先后为序)663
易森荣先生七律二首663
宋景昌先生七律一首664
刘人寿先生五律一首664
郑文先生七律一首664
羊春秋先生七律一首664
袁第锐先生五律一首664
赵玉林先生七绝四首665
蔡厚示先生五律一首665
周本淳先生五绝一首665
李汝伦先生七律三首666
薛天纬先生七古一首667
(台湾)陈庆煌先生七律一首668
(台湾)林恭祖先生五古一首669
叶钟华先生五律一首669
星汉先生七律一首669
刘梦芙先生七律一首669
〔美国〕谭克平先生七律二首670
熊东遨先生七律一首670
张佑民先生七律一首670
徐中秋先生七绝一首670
(香港)叶玉超先生七绝一首671
颜景常先生七绝二首671
唐昭学先生七律一首671
毛大风先生五古一首672
〔美国〕成应求先生集杜五律一首672
〔日本〕棚桥篁峰先生七绝一首672
〔新加坡〕张济川先生七律一首672
林从龙先生七绝四首673
胡守仁先生七律一首673
林岫先生七绝一首673
张志烈先生七绝一首673
(台湾)陈子波先生七绝一首673
侯孝琼先生七律一首674
王文英先生七绝四首674
宋谋瑒先生七律一首674
阮宗道先生七律一首675
匡一点先生七律十二首675
朱金城先生七绝二首677
陈雪轩先生五律一首677
姚奠中先生五绝一首678
庄严先生七绝三首678
刘秋华先生五律一首678
东篱香先生五绝一首678
徐味先生七绝一首679
贺苏先生五绝二首679
贺捷先生五绝二首679
吴柏森先生五律一首679
鞠国栋先生五律一首679
刘梦芙先生七古一首680
何堃先生五绝一首681
吴北如先生七绝一首681
宋亦英先生七绝二首681
梁鉴江先生五律一首681
黄用旦先生七律一首682
周毓峰先生七律二首682
姚公骞先生七律一首682
王蛰堪先生七绝一首682
曹明贤先生五律一首683
张结先生七绝一首683
叶元章先生五律一首683
杨金亭先生七绝一首684
史鹏先生五律一首684
陈国安先生七绝三首684
胡遐之先生七律一首684
李祁望先生七古一首685
满大启先生七绝三首685
熊盛元先生七律三首685
童明伦先生五言排律十韵686
庄严先生七律一首686
郑雪峰先生五言排律三十八韵687
张桂生先生七律一首688
赵仲才先生七古一首688
孙传松先生五律一首689
苏仲湘先生七律一首689
伏家芬先生七律一首690
谢叔颐先生七律一首690
谢守清先生七绝一首690
王延龄先生七律一首690
胡迎建先生七律一首690
叶钟华先生七律二首691
欧阳鹤先生七律一首691
梁鸿年先生七律一首691
曾有才先生七律一首692
黄志豪先生七律一首692
陈焕文先生七绝二首692
张弩先生七律二首692
匡金华先生七律一首693
龙赞宇先生七律一首693
钱明锵先生七律一首693
卢前先生五绝一首693
李金香先生七绝一首694
尚永亮先生七律一首694
张进义先生七律一首694
李曙初先生七律一首694
胡又来先生七绝二首695
陈祥耀先生七律一首695
孙钢先生七律一首695
方授楚先生七律一首695
王春霖先生七律二首696
谢宠先生七律一首696
尹贤先生五律二首696
熊鉴先生七律一首697
凌朝祥先生五律一首697
段晓华先生七律一首697
朱帆先生七绝一首698
胡喜成先生七律一首698
张树刚先生七绝二首698
袁本良先生七律一首698
熊作华先生七律一首699
原学玉先生七律一首699
易兆鸿先生七律一首699
徐仁政先生五律一首699
王维第先生五律一首700
陈图渊先生七律一首700
陈大慧先生七绝一首700
刘瑞清先生七律一首700
萧蒂岩先生七律一首701
于钟珩先生七绝一首701
黄泛先生七绝四首701
王百谷先生五律一首701
吴绍烈先生五绝一首701
何兆一先生七绝一首701
陈嘉棣先生七律一首702
王惠中先生七律一首702
谭雪纯先生七律一首703
蒋雪先生七律一首703
萧瑶先生五律一首703
邬伯饶先生七绝一首704
唐世政先生七律四首704
曾仲珊先生七绝二首705
王俨思先生七律一首705
易祖洛先生七律一首705
谭修先生七律一首706
许占梅先生七律一首706
但仲廉先生七绝三首706
戴盟先生五绝一首707
杨叔子先生五律一首707
李育文先生七绝一首707
蒋碧昆先生七绝一首707
李寿冈先生七律一首707
魏义友先生七律一首708
郭扶正先生七绝二首708
罗昆禾先生七绝一首708
焦多福先生七绝四首708
陈玉琳先生七律一首709
姚笃行先生七律一首709
黄念三先生五律一首709
周笃文先生七律一首710
萧粤生先生七律一首710
赵鼎新先生七律三首710
曾道吾先生七律一首711
董晴野先生七律一首711
杨杰、叶志芬先生七绝四首711
中国韵文学会、中国韵文学刊编辑部七古一首712
唐甲元先生七绝二首712
杨鸿章先生七律二首713
乔树宗先生七律一首713
韩曙东先生七律一首713
郭芹纳先生七绝一首713
李善阶先生七律一首713
李雄飞先生七律三首714
李莲先生七律一首714
李明智先生七绝一首715
田石先生七绝一首715
方永利先生七律一首715
朱英杰先生七律一首715
张金立先生七律一首715
王巨农先生《水调歌头》一首716
乙、词(以收到先后为序)716
蔡圣波先生七律一首716
雷珍民先生七律一首716
王澍先生《玉楼春》一首717
丁芒先生《永遇乐》一首717
常振励先生《浣溪沙》二首717
王亚平先生《金缕曲》一首718
杨怀武先生《临江仙》一首718
陶杰先生《菩萨蛮》一首719
苏者聪先生《临江仙》一首719
白雉山先生《唐多令》一首719
黄拔荆、林丽珠先生《鹧鸪天》二首719
周明道先生《千秋岁引》一首720
张海沙先生《千秋岁引》一首720
钱志熙先生《减字木兰花》一首720
邝工先生《八声甘州》一首721
林家英先生《浣溪沙》一首721
祖保泉先生《水调歌头》一首721
赵连珠先生《鹧鸪天》一首722
李广超先生《菩萨蛮》一首722
欧阳觉吾先生《踏莎行》一首722
邬伯饶先生《玉楼春》一首722
黄立中先生《醉蓬莱》一首723
江民全先生《沁园春》一首723
刘泽宇先生《念奴娇》一首723
钟树梁先生《东风第一枝》一首724
刘麟先生《踏莎行》一首724
江斌先生《江城子》一首724
韩曙东先生《水调歌头》一首725
王文学先生《金缕曲》一首725
弓保安先生《水龙吟》一首726
丙、曲727
李廷华先生《自度曲》一首727
任本命先生长联728
梁东先生长联728
(台北)任汉平先生四言联728
钟振振先生七言联728
丁、联(以收到先后为序)728
唐稚松先生七言联728
〔美国〕潘力生先生七言联729
童怀章先生七言联729
邱星先生九言联729
曹菁先生长联729
杨卓仁先生长联729
刘征先生五言联729
黄志豪先生长联730
黄梦明先生七言联二副730
王玉祥先生长联730
周笃文、段葆祥先生十言联730
毕彩云先生五言联730
李般木先生七言联730
中国常德诗墙修建委员会长联731
中国常德诗墙修建委办公室七言联731
李民仓先生五言联731
茹桂先生长联731
姚笃行先生七言联731
熊作华先生十言联732
徐惠先生八言联732
赖汉屏先生长联732
吴宝森先生五言联732
林家英先生七言联732
王兆鹏先生十一言联732
丁林先生十一言联732
王邦建先生七言联733
李立新先生长联733
童明伦先生长联733
黄正南先生长联733
刘瑞清先生长联733
毛谷风先生长联733
鞠国栋先生八言联734
吴恒泰先生七言联734
钟明善先生五言联734
包秉民先生九言联734
李成海先生十一言联734
张过先生九言联734
古为今先生长联735
黄念三先生十一言联735
赵安志先生六言联735
秦子卿先生长联735
〔新加坡〕张济川先生七言联735
林岫先生七言联735
曹伯庸先生七言联736
叶浓先生七言联736
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等三诗受主探实 张志烈739
甲、友人部分739
第六辑 论文739
“强韵”考论 余恕诚 张柏青759
读常见书札记(三则) 周本淳778
论杨万里诗风的转变过程 莫砺锋792
中国词话与诗话之由合而分及其意义 刘庆云813
面向21世纪——中华传统诗词的生命力 张文勋826
乙、门人部分835
《楚辞小史》论纲 陈桐生835
“香草美人”与“双性同体”比较研究 刘怀荣847
《楚辞》在西汉之世的传播和接受略论 尚永亮865
唐前史传与辞赋 张新科889
西汉帝王与经学 张强910
20世纪建安文学研究反思 孙明君932
说“雅量”——中古士人的一种文化品格 范子烨947
寻找精神家园与回归生命本真——魏晋南朝诗歌归根意象的文化透视 祝菊贤963
唐诗在当时的传播 杨军 李正春985
论唐诗人与道士交游的范型及其诗学意义 李乃龙1006
唐人叠石小考 李浩1022
杜甫疏救房琯墨制放归鄜州考——兼论唐代的墨制 邓小军1031
《元稹集》误校考略 周相录1072
论柳永新声创作与宋词之繁荣 程瑞钊1083
一位向慕先进文明的女真霸主——金海陵王完颜亮论评 刘锋焘1101
论元代著名理学家吴澄的“人为贵”思想 王素美1125
从情系人生到兴亡空幻——白朴心态历程剖析 徐子方1145
后记1164
热门推荐
- 3623632.html
- 3907072.html
- 1025839.html
- 1282018.html
- 3067691.html
- 1411876.html
- 1224999.html
- 1900283.html
- 712222.html
- 22826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9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6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02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00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23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25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03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20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72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8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