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秘书学概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秘书学概论
  • 陆瑜芳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2839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秘书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秘书的涵义和职业特征1

一、秘书的涵义1

二、秘书的类别和层次3

三、秘书的职业特征5

第二节 秘书工作的内容、特点和作用7

一、秘书工作的内容7

二、秘书工作的要求8

三、秘书工作的性质与特点9

四、秘书工作的作用10

五、秘书长、办公厅(室)主任的任务12

第三节 秘书学的涵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3

一、秘书学的涵义和研究对象13

二、秘书学研究的兴起14

三、秘书学研究的发展方向16

四、秘书学研究的方法与方式17

第四节 我国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18

一、我国秘书工作职能的转变19

二、我国秘书工作方式的转变21

第二章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28

第一节 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和早期发展28

一、秘书与秘书工作的起源28

二、奴隶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29

三、封建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30

四、近代中国的秘书工作35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秘书工作37

一、建党初期的秘书工作37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秘书工作38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秘书工作39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秘书工作39

五、新中国的秘书工作40

六、改革开放时期的秘书工作40

第三节 外国秘书工作概况42

一、欧美秘书工作的起源与发展42

二、外国秘书工作的特点和趋势43

第三章 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与工作要求50

第一节 秘书工作机构的设置50

一、秘书工作机构的设置原则50

二、秘书工作机构的名称与组织形式51

第二节 秘书工作机构的地位与性质52

一、秘书工作机构的地位52

二、秘书工作机构的性质53

一、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54

第三节 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与工作要求54

二、秘书工作机构的工作原则与要求56

三、秘书工作机构成员58

第四节 秘书部门和人员的管理59

一、秘书部门和秘书人员管理的内容和要求60

二、秘书人员的自我管理62

第四章 秘书的素养65

第一节 秘书的知识和能力65

一、秘书的知识结构65

二、秘书的能力要求66

第二节 秘书的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68

一、理论修养68

二、思想作风69

三、职业道德70

一、个性心理72

第三节 秘书的心理和性格72

二、气质与性格74

三、性格要求75

四、心理调适77

第四节 秘书的性别特征79

一、性别的性格、职业特征79

二、女性秘书的自我保护81

第五节 秘书的培训与考核83

一、秘书的培训83

二、秘书的职业资格鉴定84

三、秘书的考核87

第五章 秘书的社会活动与人际关系89

第一节 秘书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地位89

一、秘书的社会活动89

二、秘书的社会地位90

第二节 秘书的角色意识91

一、社会角色和角色活动91

二、秘书的角色意识92

第三节 秘书人际关系的内容、方式与准则93

一、人际关系的内容与方式93

二、秘书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96

第四节 秘书主要人际关系的处理要求99

一、秘书与主管上司的关系99

二、秘书与一般同事的关系103

三、秘书的其他业缘关系104

第六章 日常工作(上)106

第一节 办公室管理106

一、办公室管理的作用106

二、办公室的布局与布置107

三、办公室管理的内容与要求108

第二节 通讯工作110

一、电话接打110

二、邮件收发112

第三节 接待工作114

一、接待工作的类型与方式115

二、接待工作的原则与要求117

三、接待工作的程序与内容118

第四节 日程安排120

一、日程安排的原则和要求120

二、订约事宜121

三、差旅事宜122

第七章 日常工作(下)123

第一节 督查工作123

一、督查工作的作用123

二、督查工作的原则和程序124

第二节 保密工作126

一、保密的概念与意义126

二、保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127

第三节 印信工作129

一、公章的样式、种类和刻制129

二、公章的保管和使用131

三、电子签名和电子印章132

四、介绍信的保管和使用135

第四节 值班工作135

一、值班工作的组织形式135

二、值班工作的基本任务136

三、突发事件的处理137

四、值班工作的制度与要求138

一、信息工作的意义与作用140

第一节 信息工作140

第八章 信息与调查研究140

二、秘书收集信息的主要内容和形式141

三、信息工作的程序和方法145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含义和作用149

一、调查研究的含义149

二、调查研究的作用149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内容、类型与方法151

一、秘书调查研究的内容151

二、调查的类型152

三、调查的方法154

四、研究的方法157

五、调查研究的程序和步骤160

第一节 秘书写作概述164

一、秘书写作的内容164

第九章 秘书写作164

二、秘书写作的特点165

三、秘书写作的过程166

四、秘书写作的表现手法172

第二节 秘书写作的原则和要求173

一、秘书写作的原则174

二、秘书写作的要求174

第十章 文档管理180

第一节 文书处理概述180

一、文书处理的内容与要求180

二、文书处理工作的组织181

三、文书处理工作的基本原则与要求181

第二节 公文的行文规则181

一、公文的行文关系181

三、公文的行文规则182

二、公文的行文方式182

第三节 公文办理程序183

一、收文办理程序183

二、发文办理程序185

第四节 公文立卷186

一、公文立卷的概念与意义186

二、公文立卷的组织187

三、公文立卷的原则与方法187

四、公文立卷的准备188

五、案卷的组合189

六、编目成卷190

七、案卷归档191

第五节 文书整理归档新规则192

一、文书整理归档新规则的主要内容192

二、文书整理归档工作改革的意义194

三、文书整理归档的基本程序和方法195

第六节 电子文档管理196

一、电子文件的特征197

二、电子文档管理的技术条件199

三、电子文档管理的组织和技术安全措施202

四、电子文档的处理程序和方法204

第十一章 会议组织211

第一节 会议概述211

一、会议的涵义与作用211

二、会议的要素212

第二节 会前准备216

一、会议计划和成本预算216

二、文件准备217

三、会场准备218

四、会议议程、程序的拟定221

五、会议通知的发送222

第三节 会间工作223

一、会场的组织与服务223

二、会议信息的收集与编发225

三、会议记录的制作227

四、会议文件的起草228

第四节 会后工作229

一、会后事务229

二、会议文书立卷230

三、会议传达230

四、会议催办231

第五节 会议组织列举231

一、工作会议232

三、联席会议233

二、代表会议233

四、学术会议234

五、记者招待会235

六、报告会235

七、座谈会236

八、国际会议237

九、签约仪式237

十、电话、电视会议239

第十二章 信访工作241

第一节 信访工作概述241

一、信访工作的要素、职责和任务241

二、信访工作的作用243

三、信访工作的原则244

四、信访工作人员的守则247

一、受理、登记249

第二节 信访工作的程序与方法249

三、承办、交办、转办251

二、立案、呈批251

四、调查、处理252

五、催办、回告253

六、审查、结案254

七、复信、督查和督办255

八、总结、综合研究256

九、立卷256

第三节 企业信访工作257

一、充分信任,及时处理257

二、奖励投诉,提高效益258

三、跟踪调查,负责到底259

四、做通工作,挽回信誉260

一、沟通的含义、作用与特点261

第十三章 沟通与协调261

第一节 沟通261

二、沟通的类型和方法263

三、沟通的障碍和克服方法264

第二节 协调概述266

一、协调的涵义266

二、协调的作用267

三、协调的特点268

四、协调的原则270

第三节 协调的内容、步骤与方式271

一、协调的内容271

二、协调的步骤283

三、协调的方式、方法和策略285

主要参考书目2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