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闫佳,王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589094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毛泽东思想-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最新成果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2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3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4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5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7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7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8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0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11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进程11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2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4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5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15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6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8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19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19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20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22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25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25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25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26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28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28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30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31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31
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31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33
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34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37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37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37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38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39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39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42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43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43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45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48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51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51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51
二、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52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经验总结54
一、社会主义改造道路54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57
三、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成就与意义5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60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60
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60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63
第一节 社会主义本质63
一、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63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64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6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67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67
二、发展是硬道理68
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69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70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7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深刻认识7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7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75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7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79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7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80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8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83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83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85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88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88
一、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认识过程88
二、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90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92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92
二、“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93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93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95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95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95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96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99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9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0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0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102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03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0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05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105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06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107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09
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09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111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13
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15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16
六、统筹区域发展117
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18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21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121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21
二、人民民主专政123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24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26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27
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28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30
一、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30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32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133
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33
二、发展中国特色民主政治135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38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38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3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14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141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42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意义142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143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144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146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146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147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47
二、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149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150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5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含义153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时代背景153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和基本特征154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156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157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57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158
第十二章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63
第一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163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163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内涵164
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165
第二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166
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66
二、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的意义167
第三节 台湾问题和对台政策168
一、台湾问题的产生及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主张的提出168
二、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任务170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174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174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74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77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179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81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181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183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83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187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187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187
二、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层次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190
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191
四、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193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194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194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195
三、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195
四、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196
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199
一、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199
二、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200
三、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201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202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06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06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206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09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210
第二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11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11
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13
第三节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14
一、加强党的建设214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15
三、加强党内民主建设216
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218
热门推荐
- 692431.html
- 2028766.html
- 1466689.html
- 2169293.html
- 3070668.html
- 415738.html
- 683275.html
- 1761995.html
- 2064727.html
- 696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0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82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76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45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8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44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90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21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00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