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退化机制与生态恢复【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退化机制与生态恢复
  • 宋永昌,陈小勇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8887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08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523页
  • 主题词: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退化机制与生态恢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1章 绪论3

1.1 引言3

1.2 生态系统退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4

1.3 生态系统退化与生态恢复5

1.4 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退化研究方案7

1.5 小结18

参考文献19

第2章 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退化类型和动因22

2.1 引言22

2.2 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现状22

2.3 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退化类型25

2.4 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退化动因分析29

2.5 小结33

参考文献33

第二篇 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结构受损退化39

第3章 常绿阔叶林退化植物群落类型及其特征39

3.1 引言39

3.2 研究方法39

3.3 受损常绿阔叶林退化植物群落类型40

3.4 受损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的区系组成72

3.5 受损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77

3.6 受损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的生活型谱特征79

3.7 受损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的功能型结构81

3.8 小结与讨论85

参考文献86

第4章 常绿阔叶林退化过程中群落光环境与优势种生理生态特征89

4.1 引言89

4.2 研究方法89

4.3 退化过程中群落内环境的变化93

4.4 主要优势种的生理生态特性101

4.5 小结与讨论111

参考文献113

第5章 常绿阔叶林优势种栲树的生殖生态117

5.1 引言117

5.2 研究地与研究方法117

5.3 栲树的生殖物候119

5.4 栲树生殖成熟年龄大小与分布122

5.5 栲树果实生长动态124

5.6 小结与讨论130

参考文献134

第6章 常绿阔叶林优势种栲树种子散布与幼苗更新139

6.1 引言139

6.2 研究方法140

6.3 栲树的种子散布144

6.4 种子库151

6.5 幼苗库153

6.6 小结与讨论159

参考文献161

第7章 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栲树种群的遗传组成165

7.1 引言165

7.2 材料与方法166

7.3 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栲树种群的遗传变化169

7.4 不同演替阶段栲树种群的交配系统170

7.5 小结与讨论171

参考文献173

第8章 常绿阔叶林退化过程中土壤的养分库176

8.1 引言176

8.2 研究方法177

8.3 常绿阔叶林不同退化阶段土壤养分库和碳库动态180

8.4 常绿阔叶林不同退化阶段土壤有机氮的矿化184

8.5 小结与讨论188

参考文献192

第9章 常绿阔叶林退化过程中土壤与植物系统的相互作用196

9.1 引言196

9.2 研究方法197

9.3 常绿阔叶林退化过程中凋落物的养分归还特征202

9.4 常绿阔叶林退化过程中细根的养分归还特征212

9.5 不同退化植物群落的N/P化学计量特征217

9.6 常绿阔叶林退化过程中主要优势种的养分利用策略221

9.7 小结与讨论229

参考文献231

第10章 常绿阔叶林退化过程中的土壤动物群落238

10.1 引言238

10.2 研究方法239

10.3 常绿阔叶林退化过程中的土壤动物群落特征242

10.4 环境因子的变化与土壤动物群落259

10.5 土壤动物的分解功能及动态261

10.6 小结与讨论273

参考文献279

第11章 常绿阔叶林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285

11.1 引言285

11.2 研究方法286

11.3 不同退化阶段群落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季节动态287

11.4 不同退化阶段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及其生化作用强度291

11.5 不同退化阶段群落中土壤酶活性294

11.6 结果与分析298

参考文献300

第12章 常绿阔叶林退化过程中的菌根302

12.1 引言302

12.2 研究方法303

12.3 常绿阔叶林退化过程中主要优势种的菌根305

12.4 常绿阔叶林退化过程中菌根的变化308

12.5 小结与讨论314

参考文献315

第13章 常绿阔叶林昆虫类群及其对植物叶片的取食特性319

13.1 引言319

13.2 研究方法320

13.3 常绿阔叶林及其退化群落的昆虫多样性和区系成分322

13.4 常绿阔叶林不同退化阶段叶片虫食分析324

13.5 小结与讨论332

参考文献333

第三篇 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景观受损的退化339

第14章 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片断化的监测与评价339

14.1 引言339

14.2 材料与方法339

14.3 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景观格局343

14.4 天童地区常绿阔叶林片断化346

14.5 千岛湖区常绿阔叶林片断化348

14.6 讨论与结论350

参考文献352

第15章 常绿阔叶林片断化对植物群落组成和更新的影响355

15.1 引言355

15.2 材料与方法356

15.3 常绿阔叶林片断化与植物群落组成359

15.4 岛屿苦槠种群结构及其更新361

15.5 讨论364

参考文献367

第16章 常绿阔叶林片断化对红凉伞种群遗传组成的影响371

16.1 引言371

16.2 材料和方法372

16.3 常绿阔叶林片断化对红凉伞种群遗传变异的影响374

16.4 讨论378

参考文献380

第四篇 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与恢复试验385

第17章 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退化评价的指标与模型385

17.1 引言385

17.2 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退化的基本特征386

17.3 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退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86

17.4 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退化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391

17.5 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退化的评价模型394

17.6 小结与讨论396

参考文献397

第18章 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受损生态阈值401

18.1 引言401

18.2 常绿阔叶林结构受损的生态阈值402

18.3 常绿阔叶林景观受损的生态阈值407

18.4 种群生存力分析410

18.5 小结412

参考文献413

第19章 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干扰与恢复定位实验416

19.1 引言416

19.2 实验方案417

19.3 样地背景调查419

19.4 恢复两年间的生境变动425

19.5 两年间植物群落的自然恢复426

19.6 播种与移苗的人工恢复实验438

19.7 小结与讨论445

参考文献447

第20章 浙江天童地区常绿阔叶林的生态恢复452

20.1 引言452

20.2 天童地区次生马尾松林恢复为常绿阔叶林的实践452

20.3 次生灌丛恢复为常绿阔叶林的试验456

20.4 小结与讨论458

参考文献459

第21章 城区裸地常绿阔叶林的快速重建461

21.1 引言461

21.2 人工裸地上“近自然型”常绿阔叶林的重建理论462

21.3 上海常绿阔叶林快速生态恢复与重建463

21.4 结语466

参考文献467

第22章 总结469

22.1 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现状与退化特征469

22.2 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退化的动因和机制470

22.3 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与生态阈值476

22.4 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恢复策略与措施477

参考文献478

附录一 天童国家森林公园木荷米槠林生物量484

参考文献492

附录二 浙江天童昆虫名录4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