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邢莉,邢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157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725页
- 文件大小:305MB
- 文件页数:749页
- 主题词:蒙古族-游牧民族-民族文化-研究-内蒙古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上篇19
第一章 内蒙古草原游牧文化的生态解读19
一 追逐水草游牧的生活方式19
(一)移动——牧人生活方式的选择21
(二)草原的生态特征与牧人的生态理念24
(三)牧人生活的节律与草原生态时间29
二 蒙古族游牧文明的标志性符号37
(一)车、马、帐是蒙古族游牧文明的标志38
(二)车、马、帐的整体结构维系了游牧社会43
(三)车、马、帐是牧人生存智慧的表征47
三 蒙古族游牧文明标志性的精神文化符号50
(一)蒙古语:游牧文化的镜像50
(二)长调:游牧生活的绝唱58
(三)史诗:牧人文化精神的表述64
(四)长生天:牧人的深层信仰71
四 对游牧文化的评估76
(一)游牧文化的价值77
(二)游牧文化的非自足性86
第二章 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变迁的历史坐标93
一 明代:游牧文化变迁的肇始期93
(一)内蒙古区域内形成的汉族板升聚落94
(二)农耕文化在土默特一带的兴起97
(三)内蒙古区域内部变化的动向101
二 清代:游牧文化变迁的转型期106
(一)农业文化圈、半农半牧文化圈的形成与二元体制的建立106
(二)盟旗制度的建立与游牧距离的缩小113
(三)喇嘛庙的建构与定居态势的形成118
(四)草原城市商贸文化的拓展128
三 民国时期:游牧文化变迁的确认期141
(一)蒙古族内部变革的新思路141
(二)内蒙古区域四个文化圈的形成与互动145
(三)蒙古族多种生计方式的出现与牧业观念的转变148
四 游牧文化的衰微期:定居家庭牧业的产生155
(一)制度文化变迁的背景156
(二)马文化符号的衰微和转型167
(三)内蒙古区域的城镇化179
第三章 游牧文化变迁的外在动因184
一 汉族移民与内蒙古人口的增长184
(一)清代与民国时期农耕民族移民的类型与动因185
(二)1949年后向内蒙古地区的移民198
二 内蒙古区域的开垦与游牧文化的变迁204
(一)清代的开垦与清政府的放垦政策204
(二)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继续开垦208
(三)1949年后的开垦与新建设218
三 农进牧退与草原生态环境的退化223
(一)草原生态问题的提出224
(二)草原生态环境的严峻与农业开垦240
(三)草原生态状况的严峻与草场的过度使用245
第四章 内蒙古区域农耕生计方式与半农半牧生计方式的构建251
一 内蒙古区域农耕村落文化的形成251
(一)汉族移民的定居与村落文化的形成251
(二)内蒙古人口的增加和密集264
(三)土地所有制的变迁275
二 蒙古族生计方式的重构——蒙古农民社会的形成283
(一)游牧民的流动与生计方式的抉择283
(二)从蒙古包到定居房屋的变迁292
(三)部分蒙古族向农耕生计方式的嬗变299
三 蒙古族农业的生活方式——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烟台营子村为个案309
(一)烟台营子村概况309
(二)烟台营子村落生活的农业传统315
(三)1947年以后农业的发展319
四 半农半牧生计方式的形成与变迁322
(一)蒙古族内部的迁移和人口的叠加322
(二)半农半牧生计方式的形成与蒙汉杂居326
(三)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照克图嘎查生计方式描述341
第五章1947年后内蒙古区域游牧业生计方式的变迁350
一从1947—1980年蒙古族游牧生计方式的变迁351
(一)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的互助合作时期351
(二)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人民公社化时期357
二 从游牧到定居362
(一)当代牧人生活描述——以锡林郭勒盟乌里雅斯太镇等牧区访谈为实证363
(二)当代牧人生活节律描述377
(三)当代牧业的社会组织——牧业社区382
三 文化转型中牧业生计方式的变迁386
(一)目前保护草原的重大举措的实施387
(二)牧业生产技术的变迁391
(三)牧人商品意识的增强和消费习俗的变迁398
(四)牧人保护草场的新生产经营模式405
下篇413
第六章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413
一 农牧两种不同文化模式的冲突413
(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414
(二)农牧两种文化的冲突与民族冲突419
(三)农牧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贫富冲突424
二 从蒙汉族际婚看蒙汉文化的融合与变迁430
(一)蒙汉通婚的初期——汉族“随蒙古”的阶段432
(二)蒙汉通婚的中期:互相选择的阶段440
(三)当代蒙汉通婚:具有规模的阶段448
三 蒙古族命名习俗的汉化倾向与族群认同463
(一)蒙古族命名习俗的文化特征464
(二)蒙古族命名习俗的汉化倾向467
(三)蒙汉通婚家庭的汉语命名倾向与蒙古族族别选择480
第七章 敖包祭祀文化的变迁489
一 敖包祭祀的神圣性与生态功能489
(一)牧民对敖包的阐释490
(二)敖包祭祀文化的神圣性494
二 蒙古族敖包祭祀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以2006年5月13日乌审旗敖包祭祀为个案502
(一)清代以来敖包祭祀文化的变迁502
(二)敖包形制的传承与变迁504
(三)敖包祭祀仪式的传承与变迁507
三 当代敖包祭祀的民间组织与传统的建构——以2008年7月东乌珠穆沁旗白音敖包祭祀为个案515
(一)白音敖包祭祀与民间组织的建构516
(二)敖包祭祀组织的话语权519
(三)敖包祭祀与民间权威的表述522
(四)文化个体与民间组织的互动527
第八章 蒙古族“那达慕”的变迁532
一 那达慕是蒙古民族的节日532
(一)那达慕与“耐亦日”533
(二)那达慕节日的文化特质537
(三)那达慕节日的时间选择547
二 那达慕的传承与建构——以2006年7月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建旗50周年举办的那达慕为个案550
(一)2006年7月东乌珠穆沁旗旗庆那达慕符号阐释550
(二)那达慕传统的新建构559
三 那达慕核心符号的传承、衍化与族群认同561
(一)那达慕在当代的传承562
(二)那达慕符号的衍化570
第九章 蒙古族过年习俗的变迁579
一 当代蒙古族过年习俗的多元形态580
二 过年习俗文化符号的变迁585
三 过年习俗中人文精神的传承与族群的文化边界593
第十章 成吉思汗祭祀仪式的变迁605
一 祭祀文化空间及祭祀象征物的变迁606
二 民族国家时期的新建构612
三 祭祀仪式的传承与族群认同620
(一)成吉思汗祭祀文化时间的传承620
(二)达尔扈特的传承与变迁622
(三)鄂尔多斯祭祀成吉思汗的民间语境625
(四)成吉思汗龙年大祭的传承与变迁627
第十一章 庙会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以巴林右旗荟福寺2007年农历六月十五日 “大祝愿法会”为个案641
一 荟福寺庙神圣空间的重新建构641
(一)历史传统与荟福寺及庙会的建构645
(二)民间信仰与荟福寺及庙会的构建648
(三)荟福寺及庙会重构的民族国家叙事651
(四)荟福寺及荟福寺庙会的重建是僧侣阶层的要求653
二 当前荟福寺庙会的民间叙事——以内蒙古巴林右旗2007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庙会为个案655
(一)民众信仰仪式的文化传承656
(二)对庙会仪式的文化阐释665
三 荟福寺庙会文化的传承与变迁670
结语687
主要参考书目711
后记722
热门推荐
- 2482103.html
- 3612903.html
- 1823602.html
- 3168150.html
- 2885102.html
- 3286885.html
- 3193749.html
- 2727769.html
- 672137.html
- 21158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68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1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32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21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03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66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41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85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2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