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正义理论及其实践价值【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正义理论及其实践价值
  • 柳平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6999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正义理论及其实践价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构建经济正义理论的当代努力1

一 发掘传统:现代新儒家的经济正义理论1

二 借鉴西方:带有罗尔斯主义色彩的经济正义理论10

三 回到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经济正义论15

四 本书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内容21

第一章 正义的基本理论:概念、主题与价值诉求24

第一节 正义的概念内涵24

一 正义即美德24

二 正义即应得26

三 正义即功利(或效用)27

四 正义即权利28

五 正义即(社群的)善31

第二节 经济正义的主题34

一 经济正义的主题34

二 自由市场与国家功能35

三 马克思主义正义论的视角38

第三节 经济正义的价值诉求39

一 经济正义的自由价值诉求39

二 经济正义的平等价值诉求40

三 正义理念与发展路向43

第二章 马克思经济正义理论遗产的整理45

第一节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经济正义理论的重读45

一 法律还是道德:解读马克思经济正义的不同视角46

二 公正交易还是劳动剥削:考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道德属性52

三 阶级利益还是普适价值:探寻马克思正义原则的道德诉求55

第二节 当代中国对马克思经济正义理论的解读58

一 马克思如何看待正义:批判抑或超越58

二 哪种正义问题:劳动正义还是分配正义61

三 何种正义原则:平等还是自由63

第三节 马克思经济正义理论遗产的再整理65

一 正义的主题:社会基本阶级结构66

二 正义原则的运用:否定的批判与超越的构建69

三 正义的准则与诉求:“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72

第三章 当代社会的公平正义原则77

第一节 公平正义:当代中国之社会价值选择77

一 第一重转变:从效率优先到公平为重77

二 第二重转变:从收入分配到经济制度84

三 第三重转变:从功利效用到公平正义87

第二节 公平作为基本正义原则90

一 公平正义原则的价值内涵90

二 公平正义原则下的自由市场93

三 公平正义原则下的政府功能96

第四章 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和价值准则100

第一节 市场运行的伦理基础100

一 市场经济与道德约束100

二 正义在市场伦理中的优先性103

三 公平竞争与公平分配:经济正义的两个层次105

第二节 以公平看待发展:一个规范视角108

一 公平的规范视角109

二 过程层面:自由开放的发展过程112

三 程序层面:公平透明的经济规则114

第三节 生产力标准及效率标准辨析117

一 效率标准及其与公平正义的差别117

二 生产力标准的历史功勋及其内在缺陷120

三 生产力标准与价值标准相容性的争论124

四 构建复合性价值标准体系的诸种努力127

第五章 经济系统的支撑机制131

第一节 公平竞争:价值创造的市场原则131

一 市场过程的创造性132

二 市场机制的互惠性137

三 市场正义的实践限度141

第二节 公平分配:利益协调的社会原则143

一 公平分配的领域143

二 公平分配的核心诉求:权利平等146

三 权利平等与社会转型148

第三节 公平分配与公共利益:一个社会保障角度150

一 社会保障制度的正义性150

二 公共财政民生保障支出的成就与不足152

三 改善民生保障制度的初步思考159

第六章 经济正义与和谐社会161

第一节 公平正义的建构性作用161

一 正义价值的基础性161

二 公平正义的首要性163

三 正义构建作用的有限性166

第二节 公平正义的工具性作用之一:生产属性169

一 经济自由与财富增长170

二 社会机会与经济效率175

三 平等发展与消除贫困179

第三节 公平正义的工具性作用之二:分配属性184

一 收入分配和富国裕民184

二 城乡失衡与成果分享188

三 经济需要与物质救济192

第七章 历史唯物主义:经济正义的哲理基础196

第一节 经济正义原则的历史属性196

一 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性与规范性的统一196

二 正义理论的历史形式和历史属性200

三 正义实践的社会环境和时代限度203

第二节 经济正义的物质基础205

一 达致正义的物质基础和经济系统206

二 制度正当的重要性212

第三节 公平正义的“中国范式”215

一 “中国范式”:从理想到现实215

二 坚持公平竞争,释放发展活力218

三 坚持公平分配,达致社会和谐220

参考文献223

后记2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