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著作权保护法律理念与裁判方法【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孔祥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5858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著作权-审判-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著作权保护法律理念与裁判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利益平衡机制与基本法律生态3
第一节 网络著作权保护利益平衡的新取向3
一、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3
二、利益平衡的历史脉络5
三、利益平衡转变的革命性9
第二节 网络著作权保护利益平衡的新架构10
一、三种利益架构的平衡机制10
二、利益平衡的双向性14
三、立法与司法的利益平衡21
四、利益平衡的局限性22
第三节 利益的实质性与法律表达的形式性22
一、利益平衡中理念与规则的关系22
二、理念依靠规则来落实27
三、正确对待利益的实质性与表达的形式性29
四、理想与现实的差距34
第四节 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基本法律生态35
一、为什么强调法律生态35
二、法律保护生态中的“互联网精神”38
三、法律适用要维护互联网法律生态44
第二章 信息网络传播行为51
第一节 司法实践中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51
一、围绕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实践争议51
二、流行界定溯源53
三、对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评价54
第二节 作品提供行为与网络服务提供行为55
一、法定分类已很清晰55
二、与2000年司法解释有关分类的关系56
三、网络服务提供行为的信息网络传播属性59
第三节 两类行为划分的法律和法理分析60
一、从积极权能与消极权能的角度分析61
二、行政法规的分解式规定62
三、与条约规定及其解读的关联关系64
第四节 两类行为的划分标准及制度建构价值67
一、法律标准与技术标准之辨67
二、新司法解释的逻辑结构70
三、两种行为划分的制度建构价值70
四、开放性法律适用的方法论价值72
第三章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范围77
第一节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界定77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界定77
二、信息网络的范围78
三、与条约规定的联系79
第二节 交互性与非交互性的争议81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与交互性传播81
二、非交互式传播引发的法律调整困惑83
三、司法实践中的歧见85
第三节 如何考量法律的适用问题91
一、法律适用的基本思路92
二、法律适用考量因素的深度分析93
第四章 避风港制度与责任限制101
第一节 “避风港”制度101
一、专设限制责任的“避风港”条款101
二、免责事由与抗辩事由104
三、“避风港”规则的适用105
四、网吧经营者的特殊避风港106
第二节 “通知与移除”规则109
一、“通知与移除”规则与过错归责109
二、我国法上的“通知与移除”规则111
三、“通知与移除”规则与承担赔偿责任的关系113
四、对于“通知”的要求115
第五章 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区分123
第一节 划分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来由123
一、司法实践中的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123
二、划分两者的意义125
三、从条约规定看两者的划分127
四、美国法上的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129
第二节 我国法上的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137
一、我国区分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必要性137
二、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归责差异139
三、直接侵权、间接侵权与共同侵权的关系142
第六章 提供行为与直接侵权155
第一节 提供行为概述155
一、提供行为的含义155
二、各种特殊的提供行为156
第二节 合作提供行为与共同侵权158
一、实践中的合作行为159
二、司法实践中的态度和争议161
三、合作行为与共同侵权163
第三节 选择提供行为167
一、实践中的审查编辑等行为167
二、选择提供行为169
第四节 “快照”服务与提供行为170
一、快照服务的种类170
二、快照服务与内容提供行为172
三、快照服务与合理使用181
四、“三步检验法”的适用183
第五节 提供行为的推定187
一、司法实践中的处理方式187
二、司法解释的规定及其运用189
第七章 间接侵权的过错归责195
第一节 间接侵权适用过错归责195
一、避风港与过错归责的关系195
二、过错归责的具体定位与改造199
第二节 过错的形态:“明知”与“应知”200
一、“知道”与“明知”、“应知”的关系200
二、“应知”与“有合理理由知道”202
第三节 知道、应知与具体知情203
一、国外法上的“具体知情”203
二、我国法律中的“具体知情”211
三、不能以一般知情替代具体知情219
第四节 “红旗标准”、重大过失与过错判断222
一、当前实践中的分歧222
二、“红旗标准”意义上的过失判断标准223
三、“红旗标准”与侵权法上注意义务的关系224
第五节 过错的具体判断226
一、过错判断的考量因素227
二、司法解释规定的考量因素的具体运用229
第六节 特定经营模式意义上的过错243
一、问题的提出244
二、国外的新动态244
三、对我国相关问题的思考247
第七节 自我保护与不主动审查249
一、权利人的自我保护249
二、实践中对于是否主动审查的歧见252
三、不负主动审查义务255
四、不负主动审查的其他意义257
第八章 技术中立与侵权行为认定的关系263
第一节 一种重要的理念和规则263
一、技术中立与工具中立263
二、技术与著作权制度的关系264
第二节 索尼案与技术中立规则265
一、索尼案的缘起266
二、索尼案的有关背景268
三、索尼案的影响273
第三节 技术中立的恰当运用275
一、技术中立与使用行为的不中立275
二、我国司法对于技术中立的基本态度276
三、我国司法中技术中立的实际运用277
四、国外判例及条约的一些态度282
第四节 技术标准与法律标准287
一、服务器标准与用户感知标准之争287
二、美国判例对于两种标准的分析和适用288
三、我国司法实践中采纳的判断标准291
四、由事实标准向法律标准的回归298
附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303
后记307
热门推荐
- 3471099.html
- 2222839.html
- 3008197.html
- 1774515.html
- 3230813.html
- 2271238.html
- 2797974.html
- 769348.html
- 2565634.html
- 25647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18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3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85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22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28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27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28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01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10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3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