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科鉴别诊断学 第18版【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德)Walter Siegenthaler编著;苗懿德,陆再英主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2598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972页
- 文件大小:335MB
- 文件页数:10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内科鉴别诊断学 第18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鉴别诊断3
1 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般特点 W.Siegenthaler,M.Vogt und G.Siegenthaler-Zuber 3
内容目录3
鉴别诊断3
疾病和鉴别诊断4
1.1 鉴别诊断的基础4
确立诊断的实际做法5
对检查结果和鉴别诊断的正确评估6
医生方面的问题7
导致误诊的种种因素7
病人方面的问题8
疾病的发病率9
1.2 可能影响鉴别诊断的因素9
性别10
年龄10
地理分布12
季节和天气12
生活习惯12
饮食习惯12
1.3 按照疾病的分类鉴别13
除外或确立疾病13
种族和民族13
职业13
肿瘤14
免疫性疾病14
退变14
感染14
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15
副癌综合征15
代谢性疾病17
植物神经功能性疾病18
精神障碍18
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18
单基因遗传疾病19
染色体异常19
外因性精神病19
遗传性疾病19
过敏20
多基因遗传疾病20
中毒21
2 病史、临床表现和重要的客观症状 W.Siegenthaler,J.Steu rer und M.Vogt23
个人史24
家族史24
2.1 病史24
概述24
中枢性尿崩症26
尿崩症26
2.2 临床表现(直觉)26
2.3 重要的主观症状26
渴或烦渴26
原发烦渴26
Ⅰ型糖尿病27
糖尿病的定义27
肾性尿崩症27
糖尿病27
继发性糖尿病28
妊娠糖尿病28
MODY28
2型糖尿病28
非葡萄糖性糖尿29
糖尿的鉴别诊断29
葡萄糖耐量低减29
糖尿病患者的长期观测指标29
糖尿病的远期并发症29
呕吐30
食欲亢进30
多尿30
食欲30
食欲减退30
咳嗽31
呃逆31
吞咽障碍31
疲劳32
咯血32
咳痰32
失眠33
睡眠障碍33
性功能障碍34
心悸34
嗜睡34
瘙痒34
女性乳房疼痛35
继发闭经35
生殖障碍35
闭经35
原发闭经35
嗅觉和味觉障碍36
疼痛36
3 重要的客观症状 W.Siegenthaler,M.Vogt und G.Siegenthaler-Zuber39
3.2 体位和姿态41
3.1 姿势41
巨人症42
3.5 外貌42
3.3 步态42
3.4 体质42
激素紊乱44
原发性骨生长障碍44
马凡氏综合征44
矮小44
家族性矮小45
其它障碍45
肥胖症46
消瘦47
男子乳房发育症48
Paget病(变形性骨炎)48
Turner综合征49
促性腺激素分泌过低的性腺功能减退49
侏儒综合征49
促性腺激素分泌过多的性腺功能减退49
花环状血管50
蒙道尔氏病(线形静脉炎)50
3.6 手51
3.7 面部52
Horner综合征,眼球内陷55
眼球突出55
3.8 眼睛55
眼睑56
眉毛56
晶状体57
角膜57
巩膜57
瞳孔运动障碍58
瞳孔58
虹膜58
3.9 耳59
眼球运动功能59
玻璃体59
视网膜59
红眼病59
牙齿的变化60
3.11 口腔60
3.10 鼻60
舌61
口腔粘膜的变化61
牙龈的变化61
3.13 语言和声音62
3.12 气味62
皮肤黄染65
发红65
语言障碍65
3.14 皮肤65
皮肤的颜色65
苍白65
色素紊乱66
红斑和皮疹68
天疱疮样皮肤病69
疱疹样皮肤病69
结节样皮肤病71
斑疹样皮肤变化(斑块)71
丘疹样皮肤病71
脓疱样皮肤病72
紫癜73
荨麻疹样皮肤病73
皮肤溃疡73
皮肤硬化74
皮肤紧张度的变化74
毛细血管扩张74
代谢障碍75
伴有典型皮肤变化的内科疾病75
免疫疾病引起的皮肤变化77
肿瘤引起的皮肤变化77
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皮肤变化77
血液疾病影响的皮肤变化78
药物副作用和毒性作用引起的皮肤变化78
神经性皮肤疾病79
肝病引起的皮肤变化79
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皮肤变化79
心脏疾病引起的皮肤变化79
感染时皮肤的变化81
脱发82
3.15 毛发82
指甲形状和结构的变化83
3.16 指甲83
多毛症和男性化83
包素沉着障碍83
指甲颜色的变化85
4 发热(状态) R.Weber,R.Lüthy,A.Fontana W.Siegenthaler89
发热89
鉴别诊断93
病史及临床检查93
4.1 总论93
感染性疾病95
4.2 没有局部症状的发热95
不明原因的发热95
住院病人96
非感染性疾病96
斑丘疹样皮疹97
瘀点与紫癜97
4.3 有伴发症状的发热97
发热与皮疹97
细菌性皮肤感染99
荨麻疹99
小疱与脓疱99
小结节状皮疹99
红斑99
分枝杆菌引起的皮肤感染100
伴有皮疹的病毒性疾病101
立克次氏体101
关节炎103
发热与关节痛或骨痛103
发热与局部淋巴结肿大105
发热与全身淋巴结肿大105
骨髓炎,椎间盘炎105
发热与淋巴结肿大105
淋巴结炎106
原因不明的淋巴结病107
颈部肿胀108
腮腺肿胀108
发热伴面部或颈部肿胀108
细菌性脑膜炎109
脑脊液检查109
发热,头痛和脑膜炎109
浆液性脑膜炎111
脑炎113
发热与神经疾患113
真菌性脑膜炎113
原虫或蠕虫引起的脑膜炎113
伴发性脑膜炎113
细菌性扁桃体炎与咽炎114
发热与感冒症状114
脑脓肿114
感冒115
非细菌性咽炎115
鼻窦炎116
流感(粘病毒)116
肺炎117
发热,咳嗽与胸痛117
中耳炎117
会厌炎117
气管炎117
结核118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119
非感染性疾病120
心包炎,心肌炎120
诺卡氏菌病120
肝后性黄疸121
肝性黄疸121
发热与黄疸121
肝前性黄疸121
消化道感染122
发热与腹泻122
发热与脾脏肿大122
腹腔内感染124
发热与腹痛124
内脏脓肿125
腹腔内脓肿125
腹膜炎125
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126
女性急性单纯性尿道炎126
特殊病因的腹腔内感染126
发热,排尿困难与尿频126
尿道炎126
菌血症127
败血症127
急性复杂性肾盂肾炎127
前列腺炎127
发热与败血症127
系统性炎性反应127
常见的败血症致病菌128
败血症的来源及潜在因素128
心内膜炎129
发热与心脏疾患129
巨细胞病131
病毒感染131
4.4 伴有多器官症状的发热131
埃尔利希氏体病132
Lyme氏病132
蜱咬伴发的感染132
性传播疾病133
巴贝斯虫病133
梅毒(梅毒螺旋体)134
布鲁氏菌病(羊波状热杆菌,牛流产杆菌,猪布鲁氏菌)135
人畜传染病135
沙眼衣原体135
弓蛔虫病136
旋毛虫病(旋毛线虫)136
钩端螺旋体病(肾钩端螺旋体病[Weil氏病]与其它血清型)136
弓形体病(龚迪氏弓形体)136
虫媒病毒感染137
动物咬伤后的其它感染137
狂犬病137
急性HIV感染138
HIV感染与艾滋病138
有症状的HIV感染,艾滋病139
无症状的HIV感染139
机会性病毒感染141
免疫抑制时的感染141
机会性真菌感染142
机会性细菌感染142
旅游及热带病143
组织胞浆菌病(荚膜组织胞浆病)143
区域性真菌病143
球孢子菌真菌病(粗球孢子菌)143
疟疾144
血吸虫病145
利什曼病(黑热病原虫)145
淋巴性丝虫病146
其它热带病147
黄热病147
组织丝虫病147
登革热147
全身免疫性疾病,脉管炎,胶原病148
局部或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48
4.5 免疫性疾病的发热148
自身免疫性疾病148
巨细胞动脉炎(Horton颞动脉炎,风湿性多肌痛)149
侵犯大血管149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结节性全动脉炎或结节性多动脉炎)150
侵犯中等血管150
紫癜-关节痛-肾炎-综合征152
高敏感性血管炎152
侵犯小血管152
Wegnener肉芽肿152
变态反应性肉芽肿(Churg-Strauss)15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53
硬皮病(进行性,弥散性或全身性硬皮病以及进行性,系统性硬化或PSS)155
局限性硬皮病156
嗜酸性粒细胞性筋膜炎(Shulman综合征)157
成人硬皮病(Buschke病)157
肌皮炎(多发性肌炎)158
Sharp综合征,Overlap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58
免疫缺陷159
4.6 反复发生的发热性疾病159
体液免疫缺陷(B-细胞缺陷)160
细胞免疫缺陷(T-细胞缺陷)162
混合型体液与细胞免疫缺陷163
巨噬细胞系统缺陷164
补体系统缺陷164
内分泌障碍性发热165
“PFAPA”综合征165
4.7 各种非感染性疾病的发热165
周期性发热165
家族性地中海热165
苯胆醇酮热165
高IgD综合征165
肿瘤性发热166
慢性疲劳综合征166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发热166
假性发热167
变态反应性发热167
组织分解性发热167
溶血性发热167
噬红细胞细胞病-综合征167
血管形成和栓塞性血管炎性发热167
寒战168
体温曲线168
4.8 在鉴别发热性疾病时各项检查的意义168
C-反应蛋白(CRP)169
血沉速度169
炎性指标169
白细胞的情况170
血象170
嗜酸性粒细胞的情况171
淋巴细胞的情况172
单核细胞的情况172
5 头面部疼痛及神经痛 K.Hess177
疼痛177
5.2 症状性头痛178
5.1前言178
蛛网膜下腔出血179
缺血性脑损害180
颈动脉/椎动脉管壁剥离180
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180
脑出血180
脑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181
急性阻塞性脑积水181
硬脑膜下血肿182
垂体卒中182
癫痫发作183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83
脑脊液减少综合征(低颅压综合征)183
肿瘤和假性脑瘤(慢性颅压增高综合征)183
巨细胞动脉炎及其他血管炎183
眼、耳、鼻、牙齿及颌面疾病时的头面部疼痛184
颈源性头痛184
创伤后头痛184
无先兆的偏头痛185
5.3 特发性头痛185
内科原因所致的头痛185
基底型偏头痛及其他特殊类型的有先兆的偏头痛186
有先兆的偏头痛186
轰鸣样头痛,疲劳性头痛及与性活动有关的头痛187
丛集性头痛(Graupel头痛,Bing-Horton头痛)和慢性发作性偏侧头痛187
紧张性头痛187
枕大神经/枕小神经痛188
特发性及症状性舌咽神经痛188
5.4 头部神经痛188
特发性及症状性三叉神经痛188
5.5 所谓的非典型性面痛189
创伤性神经痛、痛性感觉缺失及中枢性面痛189
颅神经综合征时少见的神经痛/神经痛型的疼痛189
6 胸部疼痛 O.Hess und W.Vetter191
心绞痛193
6.1 心脏性疼痛193
心绞痛的分类194
冠心病心绞痛195
心衰和心肌肥厚时的心绞痛197
心肌梗塞198
心包炎与心包积液201
功能性心脏不适204
心律失常20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05
主动脉真性动脉瘤205
6.2 大血管病引起的疼痛205
胸腔积液206
干性胸膜炎206
6.3 胸膜引起的疼痛206
黄甲综合征引起的胸腔积液208
胶原病引起的胸腔积液208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208
恶性胸腔积液208
腹部疾病引起的胸腔积液208
粘液水肿性胸腔积液208
乳糜胸209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胸膜炎209
恶性淋巴瘤210
胸膜良性肿瘤210
假性乳糜胸,胆固醇胸膜炎210
肺梗塞性胸膜积液210
胸膜肺炎引起的胸膜积液210
脓胸210
胸膜新生物210
胸膜间皮瘤210
胸膜肉瘤210
自发性气胸211
6.6 肌肉和骨骼引起的疼痛212
6.5 关节和脊柱引起的胸痛212
6.4 肋间神经痛212
“Slipping-rib”或Rib-tip综合征213
Tietze综合征213
6.7 食道引起的疼痛213
6.8 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213
SAPHO综合征213
乳腺癌214
Mondor病214
7 腹痛 D.Moradpour,R.Ammann und H.E.Blum215
7.2 急性腹痛217
7.1 腹痛概述217
急腹症218
机械性肠梗阻220
肠梗阻220
肠源性疼痛220
麻痹性肠梗阻223
腹膜引起的疼痛224
急性阑尾炎224
腹主动脉瘤226
骼动脉盗血征226
腹膜炎226
血管性疼痛226
肠系膜血管栓塞和腹绞痛226
脾脏引起的疼痛227
门脉系统血栓227
中毒和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腹痛228
腹膜后纤维化228
腹膜后疼痛228
肝卟啉症229
咔啉症229
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症231
胸部疾病232
全身疾病引起的腹痛232
7.3 慢性和慢性复发性腹痛233
急性胃炎234
胃和小肠引起的腹痛234
刺激性胃(功能性消化不良)235
慢性胃炎235
溃疡病236
胃溃疡237
十二指肠溃疡237
作为其他疾病表现的溃疡238
胃癌239
溃疡病后期并发症239
罕见的胃部疾病242
返流性食管炎243
食管裂孔疝243
胃手术后不适244
由结肠病变引起的疼痛245
胆石症246
胆道和肝脏引起的疼痛246
胆石症为其他肝病的线索247
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248
无结石和无炎症证据的胆道症状248
胰腺疾病250
急性胰腺炎252
慢性胰腺炎253
胰腺占位性病变255
胰腺囊肿256
胰腺癌256
8 四肢和脊柱的疼痛 W.Siegenthaler259
8.1 概述260
9 血管性疾病引起的疼痛 U.Hoffmann,A.Bollinger261
动脉阻塞性疾病262
9.1 动脉性疾病262
闭塞性动脉硬化(动脉硬化)266
巨细胞性动脉炎267
结缔组织疾病267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67
血管中层硬化268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68
Takayasu动脉炎(无脉症,主动脉弓综合征)268
医源性动脉阻塞268
腘动脉压迫综合征268
囊性血管外膜退行性病变268
纤维肌性动脉结构不良268
栓子阻塞269
梭状和袋状动脉瘤270
动脉瘤270
肌性动脉干痉挛(麦角中毒)271
功能性血管疾患271
动静脉性动脉瘤271
肢端发绀和青紫272
雷诺氏现象272
糖尿病性微血管病273
9.2 末梢循环疾病273
红斑性肢痛273
血管球瘤274
网状及葡萄状青斑274
结缔组织疾病所致微小血管病274
缺血性溃疡274
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275
9.3 静脉疾患275
复发性手指血肿275
胫前综合征275
深部骨盆及下肢静脉血栓276
上肢静脉血栓277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278
原发性静脉曲张278
9.5 血管性神经肩带压迫综合征280
9.4 淋巴管疾病280
9.7 外伤后苏德克氏萎缩(外伤性急性骨萎缩)281
9.6 多动腿综合征281
10 关节疾病的疼痛 P.Greminger,B.A.Michel,G.Siegenthaler-Zuber283
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多发性关节炎)285
10.1 炎性风湿性关节疾病285
Sj?gren综合征286
成人的Still病286
Felty综合征286
青少年慢性关节炎287
强直性脊椎炎(贝去特洛夫病)288
概述288
脊柱关节疾病288
反应性关节炎(Reiter综合征)289
牛皮癣性关节炎289
小肠结肠炎性关节病290
风湿热290
难于区分的脊柱关节疾病291
Sapho综合征291
Behcet综合征291
痛风性关节炎292
代谢性关节疾病292
高脂蛋白血症293
软骨钙盐沉着症(假痛风)293
类脂质病295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SH)295
褐黄病(夺碱质尿)296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病297
关节病298
10.2 退行性关节疾病298
血色病298
Wilson病298
血液病的关节病变298
症状性关节炎298
过敏性关节炎298
感染后关节炎298
新生物旁关节炎298
脊柱退行性关节病,畸形性脊柱退行性关节病300
10.3 软组织风湿病302
间歇性积液302
内分泌紊乱并发的关节病302
神经系统疾病并发的关节病302
各种疾病并发的关节病302
关节肿瘤302
软骨疾病302
肩周炎303
关节周围疾病303
纤维肌痛症303
其他局限性关节周围疾病304
11 骨骼疾病的疼痛 W.Vetter und H.Vetter305
骨转移307
11.1 局部的病灶样骨骼病变307
良性肿瘤308
成骨性肿瘤308
骨肿瘤308
良性肿瘤309
成软骨性肿瘤309
恶性肿瘤309
骨髓性肿瘤310
恶性肿瘤310
恶性肿瘤310
结缔组织(纤维)瘤310
良性肿瘤310
良性肿瘤312
血管性肿瘤312
巨细胞瘤(破骨细胞瘤)312
骨坏死313
骨纤维结构不良313
恶性肿瘤313
其他肿瘤313
肿瘤样病变313
畸形性骨炎(Paget病)314
炎症性骨骼疾病314
增生性骨关节疾病315
继发性骨质疏松316
原发性骨质疏松316
11.2 脊柱疾病的疼痛316
11.3 全身骨骼病变316
骨质疏松316
支持组织遗传性疾病的骨质疏松317
废用性骨质疏松317
内分泌疾病所致的骨质疏松317
维生素D代谢紊乱的骨软化病318
骨软化病318
长期肝素治疗所致的骨质疏松318
恶性肿瘤所致的骨质疏松318
其他继发性骨质疏松318
骨软化病的其他原因319
药物引起的骨软化病319
磷缺乏的骨软化病319
酸中毒所致的骨软化病319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320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全身性纤维性骨营养不良)320
骨营养不良320
11.4 组织细胞蓄积性疾病的骨骼表现321
骨肥大性疾病321
Gaucher病322
Abt-Letterer-Siwe综合征322
嗜伊红性肉芽肿322
Hand-Schüller-Christian病322
肥大细胞病323
12 水肿 U.Hoffmann,A.Bollinger,W.Siegenthaler 327
水肿327
心功能不全时的水肿328
12.1 全身性水肿328
低蛋白血症性水肿329
内分泌障碍所致的水肿330
肾小球肾炎时的水肿330
特发性水肿331
药物所致水肿331
电解质紊乱时的水肿331
硬皮病时的水肿331
糖尿病时的水肿331
12.2 局部性水肿332
原发性淋巴水肿333
淋巴水肿333
静脉水肿333
继发性淋巴水肿334
先天性血管发育不良335
炎性水肿335
脂肪水肿335
缺血性和缺血后水肿336
阵发性非遗传性血管性水肿336
过敏性水肿(速发)336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336
人为因素所致水肿337
高度所致的局部性水肿337
营养障碍性水肿337
13 贫血 G.Keiser,K.Rhyner341
血液系统症状341
贫血的概述、定义和分类343
缺铁性贫血348
缺铁性贫血和其他低色素/小细胞性(铁代谢所致)贫血348
13.1 非溶血性贫血348
其他低色素/小细胞性(铁代谢所致)贫血350
巨幼细胞性贫血352
定义、概述352
巨幼细胞性和非巨幼细胞性(其他大细胞性)高色素性贫血352
恶性贫血354
罕见的巨幼细胞性贫血355
叶酸缺乏性贫血355
症状性(非真性)恶性贫血355
再生障碍性贫血356
再生障碍性和其他正细胞性贫血356
非巨幼细胞性(大细胞性)贫血356
伴网织红细胞增多356
无网织红细胞增多356
全血细胞减少的鉴别诊断357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57
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57
骨髓恶性肿瘤浸润时的继发性贫血358
肾性贫血358
幼红细胞生成减少(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358
先天性红细胞生成障碍性贫血(CDA)358
出血性贫血358
13.2 溶血性贫血359
内分泌障碍所致贫血359
蛋白缺乏性贫血359
口形红细胞增多症360
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360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360
红细胞膜缺陷360
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球形细胞贫血)360
血红蛋白病361
丙酮酸激酶缺陷症361
红细胞酶病361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361
血红蛋白病362
β-海洋性贫血364
海洋性贫血364
镰状细胞性贫血364
温抗体型AIHA366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366
α-海洋性贫血366
获得性溶血性贫血366
同种抗体所致溶血性贫血367
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367
冷抗体型AIHA367
红细胞破碎综合征368
其他原因引起的的溶血性贫血368
药物所致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68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Marchiafava-Micheli)369
化学物质、毒素及物理因素所致溶血性贫血369
感染所致的溶血性贫血369
脾功能亢进370
严重低磷血症时的急性溶血性贫血370
14 白细胞系统疾病,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 G.Keiser,R.Streuli373
伴或不伴脾肿大的全身性淋巴结病375
局部性淋巴结病375
14.1 伴反应性淋巴结病和/或脾肿大的疾病375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76
概述376
14.2 白细胞系统的肿瘤性疾病376
概述376
白血病376
概述376
急性白血病376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37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383
慢性白血病383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384
毛细胞白血病(Hairy cell leukemia=HCL)38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386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387
骨髓增生综合征387
恶性淋巴瘤388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388
骨髓纤维化(骨髓的组织转化)388
霍奇金淋巴瘤(Morbus Hodgkin)389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91
MALT淋巴瘤394
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395
Mantel细胞淋巴瘤395
多发性骨髓瘤396
异型球蛋白血症396
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398
概述399
组织细胞增生症,沉积病399
15 出血和血栓 K.Rhyer und R.Streuli403
15.1 概述405
临床检查的意义407
病史的意义407
出血性疾病分类407
诊断407
实验室检查408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Von-Willebrand病)410
血友病甲和血友病乙410
15.2 凝血性疾病410
先天性凝血性疾病410
抗凝血411
维生素K缺乏症411
纤维蛋白原异常411
获得性凝血性疾病41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12
去纤维蛋白综合征412
血小板减少症413
15.3 血小板异常413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1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14
血小板增生障碍414
血小板过早破坏414
湿疹、血小板减少、反复感染综合征(Wiskott-Aldrich综合征)415
May-Hegglin血小板异常415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HITⅠ型/Ⅱ型)415
血小板分布异常和稀释作用415
血小板病(功能异常)415
先天性血小板功能异常415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Bernard-Soulier综合征)415
血小板无力症415
血小板增多症416
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416
Sch?nlein-Henoch紫癜418
15.4 血管因素所致的出血性疾病418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Osler病)419
巨球蛋白血症419
异常蛋白血症420
坏血病420
过度弹性皮肤综合征(Ehlers-Danlos综合征)420
老年性紫癜420
临床检查的意义421
病史的意义421
感染421
15.5 血栓性疾病421
蛋白C缺乏症422
抗凝血酶缺乏422
实验室检查422
高胱氨酸血症423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423
蛋白S缺乏症423
活化的蛋白C(APC)抵抗及因子V病423
16 局限于颈部区域的疾病 H.Vetter und W.Vetter427
局限于颈部区域的疾病427
16.2 动脉病变428
16.1 静脉淤血428
概述428
炎症反应性淋巴结肿大429
16.4 淋巴结肿大429
16.3 颈椎病变429
肿瘤性淋巴结肿大430
16.7 颈动脉血管球瘤431
16.6 甲状舌管囊肿431
16.5 鳃原性的鳃裂囊肿431
16.10 甲状腺432
16.9 唾液腺肿胀432
16.8 迷走甲状腺肿432
功能诊断433
定位诊断433
巴塞多病434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434
内分泌性眼病和胫前粘液水肿435
甲状腺功能自主435
获得性(原发,继发和三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437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437
甲状腺功能减退437
单纯性甲状腺肿438
慢性甲状腺炎439
亚急性甲状腺炎439
甲状腺炎439
急性甲状腺炎439
16.11 甲状旁腺疾病440
甲状腺恶性肿瘤440
其他类型440
17 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 T.C.Medici445
呼吸系统症状445
17.1 咳嗽446
咯血447
17.2 咳痰447
氧耗量异常增加448
空气氧含量下降448
17.3 呼吸困难448
肺外因素引起的呼吸困难448
中枢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449
疲劳综合征和过度通气综合征449
急性和慢性贫血449
酸中毒449
呼吸衰竭的鉴别诊断450
肺原性呼吸困难450
端坐呼吸与心原性哮喘453
心原性呼吸困难453
限制性呼吸困难453
阻塞性呼吸困难453
支气管哮喘454
咽喉部疾病454
诊断及鉴别诊断454
临床表现454
诊断与检查456
特殊的哮喘形式457
慢性支气管炎458
急性支气管炎458
支气管炎458
小气道疾病和细支气管炎459
肺气肿461
作为伴随症状的支气管炎461
支气管扩张和囊性纤维变性465
膈肌麻痹和膈肌松弛467
18 肺部阴影 T.C.Medici und W.Siegenthaler469
18.1 结核性肺浸润472
原发性肺结核473
浸润型肺结核474
继发性肺结核474
结核球475
结核空洞475
纤维增殖型肺结核475
粟粒型肺结核476
18.2 炎性肺浸润477
非典型分枝杆菌肺病477
革兰氏阳性细菌性肺炎480
细菌性肺炎480
原发性肺炎480
革兰氏阴性细菌性肺炎481
流感病毒肺炎483
病毒性肺炎483
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性肺炎483
真菌性肺炎484
原发性非亲肺病毒肺炎484
腺病毒肺炎484
汉滩病毒肺炎484
理化性肺炎486
寄生虫性肺炎486
淤血性肺炎487
继发性肺炎487
放射性肺炎487
类脂性肺炎487
胆固醇性肺炎487
梗塞性肺炎—肺梗塞488
慢性肺炎489
细菌重复感染性肺炎489
支气管扩张性肺炎489
特发性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性肺炎491
Loeffler一过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性肺炎491
18.3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性肺炎491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性肺炎491
哮喘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492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性肺炎492
过敏性肉芽肿性脉管炎493
热带型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493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493
18.4 间质性肺病/肺纤维化494
嗜酸性粒细胞过多综合征494
间质性肺炎,原因不明的纤维化性肺泡炎,特发性肺纤维化495
胶原性疾病498
机化性间质性肺病498
Hamman-Rich综合征(急性间质性肺炎)498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500
矽肺501
尘肺501
硅酸盐肺503
卡波西肉瘤509
淋巴管性转移癌(癌性淋巴管炎)509
罕见的肺病509
肺泡细胞癌,支气管肺泡癌,细支气管癌,肺腺癌509
肺泡微结石病510
肺泡蛋白质沉着症510
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510
Goodpasture综合征510
抗磷脂综合征510
蜂窝肺511
淋巴管肌瘤(LAM)511
组织细胞增生症X511
孤立的圆形病灶512
恶性肿瘤512
18.5 肺部圆形病灶512
良性肿瘤513
棘球蚴病514
结核球514
炎性圆形病灶514
其它病因所致的圆形病灶515
动静脉瘤516
韦格纳(Wegener)肉芽肿(坏疽性肉芽肿)516
多发性圆形病灶516
转移癌516
结核空洞518
18.6 空洞型和囊性肺病518
误吸引起的肺脓肿519
肺脓肿519
其它病因引起的空洞和囊性病变520
肺囊肿520
细菌性肺炎并发的肺脓肿520
支气管阻塞性肺脓肿520
转移性肺脓肿520
18.7 肺不张522
18.8 (右肺)中叶综合征524
肺隔离征525
18.9 右心膈角区域的阴影525
19 肺门增大 T.C.Medici527
肺动脉扩张引起的肺门增大529
肺淤血529
19.1 双侧肺门增大529
结节病(Boeck病)530
结节病的诊断534
急性结节病(L?efgren综合征)534
其他器官结节病534
霍奇金与非霍奇金淋巴瘤535
肿瘤535
支气管肺癌536
19.2 单侧肺门增大536
白血病536
其他疾病引起的肺门淋巴结增大536
良性肿瘤540
类癌(神经内分泌癌)540
肺门淋巴结结核542
19.3 纵隔增宽543
纵隔肿瘤544
胸骨后甲状腺肿545
罕见的纵隔疾病547
坠积性脓肿,纵隔蜂窝织炎547
纵隔炎症547
20 心原性呼吸困难 W.Rutishauser,H.O.Hirzel,H.P.Krayenbühl551
心血管系统症状551
心脏扩大553
心脏本身的改变553
20.1 心原性呼吸困难的诊断和鉴别诊断553
20.2 心脏病和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征象553
心脏听诊555
剑突下搏动555
心尖搏动555
脉搏558
静脉压升高558
心电图558
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一般表现558
胸片559
非侵入性检查559
超声多普勒560
踏车试验561
心功能不全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561
体循环阻力增高引起慢性心脏压力负荷增加(高血压性心脏病)563
外周血管阻力或肺血管阻力改变导致心脏负荷增加563
20.3 心功能不全的鉴别诊断563
原发性机械性心功能不全563
肺循环阻力增高引起慢性心脏负荷增加(肺心病)566
外周血液消耗增加引起的容量负荷慢性增加(动-静脉瘘、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Paget病)570
心肌缺损后心肌纤维化(冠心病、心脏外伤、心肌炎后心肌纤维化)572
心脏病变引起的慢性心脏负荷增加572
心脏瓣膜病所致的慢性容量负荷和/或压力负荷增加573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75
主动脉瓣狭窄579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主动脉瓣下肌性狭窄)581
二尖瓣狭窄584
二尖瓣关闭不全588
三尖瓣关闭不全592
心包病变引起心肌舒张受限—缩窄性心包炎594
缓慢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容量负荷慢性增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94
三尖瓣狭窄594
扩张型心肌病596
原发性心肌病596
原发性代谢性心功能不全596
限制型心肌病597
肥厚型心肌病(梗阻性和非梗阻性)597
隐匿型心肌病597
内分泌性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肢端肥大症)599
继发性心肌病599
围产期心肌病601
神经系统疾病和肌病引起的心肌病601
浸润性心肌病(血色病、结节病、糖原累积病、法布里(Fabry)病601
营养性心肌病(维生素B1缺乏性心肌病)601
中毒性心肌病601
继发性限制型心肌病(淀粉样变性、类癌瘤)602
急性心肌负荷增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603
低钙血症和高钙血症603
药物引起的心功能不全603
急性和亚急性心功能不全(β受体阻滞剂、巴比妥类、氟烷和亚德利亚霉素)603
慢性心功能不全(吩噻嗪、三环类抗抑郁药、二甲麦角新碱)603
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心功能不全(低钾血症、低钙血症、高钙血症)603
低钾血症603
心肌炎604
21 紫绀 W.Rutishauser und H.O.Hirzel607
21.1 血红蛋白性紫绀608
中心性紫绀609
肺性紫绀610
心性紫绀-先天性心脏病611
动脉干永存613
大血管转位616
艾森曼格综合征617
法乐氏畸形618
艾勃斯坦(Ebestein)畸形619
动脉导管未闭和主肺动脉窗620
非原发性紫绀性心脏病620
室间隔缺损621
房间隔缺损623
肺静脉畸形引流624
肺动脉瓣狭窄625
神经血管性肩胛带综合征627
肢端紫绀、小腿红绀病及青斑627
周围性紫绀627
循环性周围性紫绀627
血液改变所致的周围性紫绀627
周围性局部紫绀627
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628
与O2结合力低下有关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628
21.2 高铁血红蛋白性紫绀628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628
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628
血红蛋白M病628
NADPH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628
21.3 假性紫绀629
硫化血红蛋白病629
22 心律失常 M.Rothlin und E.Fischer631
临床意义632
症状632
概述632
诊断方法632
窦性心动过速633
22.1 心动过速633
心律失常的分类633
房颤和房扑634
房性心动过速634
室上性心动过速634
房室结区的心动过速(房室结区参与的心动过速,译者注)635
室性心动过速637
窦房传导阻滞639
窦性心动过缓639
22.2 心动过缓639
房室传导阻滞640
早搏641
22.3 心律不齐641
室性早搏642
室上性早搏642
心房颤动644
心房扑动645
不规则的传导阻滞或双重心律646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Sinus-Syndrom)647
22.4 混合性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与心动过速联合出现647
与起搏器有关的心律不齐647
呼吸性心律失常648
23 高血压 U.Kuhlmann und W.Siegenthaler649
23.3 概述651
23.2 高血压的危害651
23.1 高血压的定义651
有否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史?652
23.4 高血压的诊断步骤652
是否需行特殊检查?653
一般的化验、肾脏及肾上腺的超声检查是否提示有继发性高血压?653
临床上有否继发性高血压的根据?653
23.5 原发性高血压654
肾血管性高血压655
一侧肾萎缩655
23.6 继发性高血压655
肾性高血压655
单侧肾实质性疾病655
一侧肾盂积水655
内分泌性疾病658
盐皮质激素性高血压659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onn综合征)660
高血压伴低钾血症的鉴别诊断662
ACTH非依赖(皮质醇增多症)性柯兴综合征664
ACTH依赖性柯兴综合征664
柯兴(Cushing)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664
Cushing综合征的临床表现666
嗜铬细胞瘤668
Cushing综合征的鉴别诊断668
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670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671
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672
肢端肥大症的临床表现674
肢端肥大症674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67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75
肢端肥大症的定性和定位诊断675
主动脉缩窄676
主动脉粥样硬化676
心血管疾病引起的高血压676
妊娠高血压677
搏出量或心输出量增加引起的高血压677
24 低血压 U.Kuhlmann und W.Siegenthaler679
原发性、继发性或三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680
内分泌性低血压680
24.1 原发性低血压680
24.2 继发性或症状性低血压680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艾迪生病)681
全垂体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686
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艾迪生危象686
慢性心血管性低血压691
心包积液691
少见的内分泌性低血压691
心血管性低血压691
急性心血管性低血压691
心原性休克和血管迷走综合征691
肾脏疾病所致的低血压692
低血容量性低血压693
感染-中毒性低血压693
神经源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去交感性低血压)693
原发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693
继发性神经源性低血压693
药物引起的低血压694
25 黄疸 D.Moradpour,R.Ammann und H.E.Blum697
胃肠系统症状697
肝脏吸收胆红素减少所致的黄疸699
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障碍所致的黄疸699
25.1 黄疸的一般鉴别诊断699
鉴别诊断的审定699
胆红素生成增加所致的黄疸699
胆汁分泌障碍所致的黄疸701
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化障碍所致的黄疸701
肝脏胆红素储存减少所致的黄疸701
临床症状702
胆汁淤积的检查项目704
肝细胞损害的检查项目704
实验室检查704
肿瘤标志物705
肝功能定量性试验705
肝细胞合成能力的检查705
尿液检查705
免疫球蛋白705
自身抗体706
非结合性血胆红素过多症707
单纯性非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707
肝炎血清学707
影像检查方法707
肝活检707
25.2 黄疸的特异性鉴别诊断707
病毒性肝炎708
结合性血胆红素过多症708
甲型肝炎709
乙型肝炎711
戊型肝炎712
丁型肝炎712
丙型肝炎712
酒精性脂肪肝713
酒精性肝病713
自身免疫性肝炎713
中毒性及药物性肝病713
酒精性肝炎714
肝硬化715
酒精性肝硬化715
腹水718
门静脉高压719
肝功能不全721
血色病722
肝脏代谢性疾病722
肝性脑病722
肝肾综合征722
肝肺综合征722
肝豆状核变性723
静脉闭塞病724
巴德-希阿里(Budd-Chiari)综合征724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724
肝静脉病变所致的肝病724
淤血肝724
肝内胆汁淤积725
胆汁淤积性黄疸725
重症感染性疾病时的肝内胆汁淤积726
术后黄疸726
妊娠黄疸726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727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727
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727
胆石阻塞728
肝外胆汁淤积728
胆管炎729
肿瘤阻塞729
肝肿瘤730
肝脏占位性病变730
肝脓肿731
肝囊肿731
26 吞咽困难 M.Fried,R.Ammann735
炎性狭窄737
纵隔病变737
26.1 机械性损害737
食管肿瘤737
膜和环738
失弛缓739
26.2 神经肌肉运动障碍739
Zenker憩室(岑克尔憩室)739
食管炎740
食管溃疡740
弥漫性食管痉挛740
26.3 粘膜损害(吞咽痛)740
27 腹泻 M.Fried,R.Ammann743
感染性及寄生虫性腹泻745
一般处置745
27.1 急性腹泻745
过敏性腹泻746
中毒性腹泻746
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伪膜性结肠炎)746
溃疡性结肠炎747
主要发生在结肠的肉眼可见的病变747
27.2 慢性腹泻747
概论747
性病性肛门直肠疾病748
直肠乙状结肠炎748
回结肠克隆病(节段性、溃疡肉芽肿性炎症)749
缺血性(小肠)结肠炎749
肠结核750
结肠癌751
小肠癌751
胶原性结肠炎及显微镜结肠炎751
憩室炎及憩室病753
结肠息肉753
精神性腹泻754
小肠粘膜乳糖酶缺乏754
结肠无肉眼改变的病变754
概论755
同化不良综合征(消化不良、吸收不良)755
热带性口炎性腹泻756
非热带性口炎性腹泻(特发性脂肪泻、幼儿脂性下痢)756
原发性口炎性腹泻综合征756
胆酸丢失综合征的脂肪泻757
消化不良和继发性口炎性腹泻综合征757
胃空肠结肠瘘758
Whipple病(肠源性脂肪代谢障碍)758
内分泌性肿瘤759
内分泌系统疾病759
胆囊结肠瘘759
内分泌相关性腹泻759
28 便秘 M.Fried,R.Ammann761
28.2 慢性(习惯性)便秘762
28.1 急性便秘762
28.5 巨结肠和巨直肠763
28.4 括约肌失弛缓763
28.3 暂时性便秘763
29 尿检验的病理结果及肾功能异常的表现 U.Kuhimann767
肾病症状767
尿颜色及尿PH值770
尿浓缩的测量770
29.1 肾功能损害的症状和表现770
尿液检查770
蛋白尿的分类及检验771
蛋白尿771
尿沉渣的显微镜检查772
肾脏疾病的血清免疫学诊断774
尿的微生物学检查774
清除率的临床应用775
血清中尿素及肌酐的浓度775
肾功能评价775
影像学检查776
用Cockcroft公式计算由血清肌酐值评价肌酐清除率776
29.2 双侧肾病777
肾活检777
肾小球肾病778
伴或不伴蛋白尿的肾小球血尿779
正常尿沉渣中单纯轻度的蛋白尿779
无症状蛋白尿和/或血尿779
感染及感染后性肾小球肾炎781
急性肾炎综合征781
急进型肾小球肾炎(RPGN)782
急进型肾小球肾炎及Goodpasture综合征782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GN)782
Goodpasture综合征786
肾病综合征787
糖尿病性肾病790
慢性肾小球肾炎790
遗传性肾炎(Alport综合征)791
先天性肾小球疾病791
急性药源性间质性肾炎792
急性间质性肾炎792
伴肾小球基底膜变薄的肾病792
弥漫性躯干血管化瘤(法布里病)792
指甲-髌骨综合征(遗传性指/趾甲发育不全)792
间质性肾病792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及眼葡萄膜炎综合征(TINU综合征)795
镇痛剂肾病(滥用镇痛剂引起的慢性间质性肾炎)796
慢性间质性肾炎796
慢性细菌性肾盂肾炎798
囊性肾病799
累及肾间质的其它疾病799
放射性肾炎799
巴尔干肾病799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800
多囊肾(先天性多囊肾)800
海绵肾801
肾囊肿802
不同病因的肾功能不全时肾脏的多囊变802
肾眼炎综合征802
肾前性肾衰(肾前性氮质血症)803
急性肾衰(ANV)803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804
肾性肾衰804
肾后性肾衰(梗阻性泌尿系疾病)804
由尿中排出物质的急骤增高伴或不伴少尿时的诊断步骤及鉴别诊断805
慢性肾功能不全807
血液系统的变化808
一般症状808
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808
神经肌肉系统的改变809
肾性高血压809
心血管系统的表现809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811
胃肠道症状811
皮肤改变811
肾性骨病811
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及鉴别诊断813
29.3 单侧肾脏疾病815
肾肿瘤816
孤立肾囊肿816
单侧肾萎缩816
孤立肾囊肿及肿瘤816
肾上腺样瘤817
单侧肾囊肿、多囊肾及肾肿瘤间的鉴别诊断818
肾母细胞瘤(Wilms瘤)818
尿路癌818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819
肾囊肿感染、肾内及肾周脓肿819
单侧炎症性肾脏疾病819
急性肾盂肾炎819
单侧肾积水及肾盂积脓820
尿路结核820
肾结石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821
尿石症临床821
尿石症及肾钙化821
30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U.Kuhlmann und W.Siegenthaler827
水、钠代谢紊乱的分类829
静水压及渗透压829
30.1 水、钠代谢紊乱829
体液的分布829
容量状态的评价830
临床检查831
病史831
正常血清钠性细胞外液容量增多832
正常血清钠性细胞外液容量不足832
实验室检查832
胸片及中心静脉压832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833
低钠血症833
ADH分泌过多综合征834
等容量性低钠血症834
低钠血症(<135mmol/l)的诊断步骤835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835
内分泌系统疾病835
其它原因835
等容量性高钠血症836
高容量性高钠血症836
高钠血症836
高钠血症(>145mmol/l)的鉴别诊断步骤837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837
细胞内液平衡紊乱时的低钾血症(全身总钾量正常)838
低钾血症(K+<3.5mmol/l)838
30.2 钾代谢紊乱838
细胞外液平衡紊乱时的低钾血症(全身总钾量减少)839
低钾血症的诊断步骤840
伴低血钾及血压正常/下降综合征840
伴低血钾高血压综合征840
高钾血症(>5.5mmol/l)841
高镁血症(Mg>1.3mmol/l)843
低镁血症(Mg<0.8mmol/l)843
高钾血症的诊断步骤843
30.3 镁代谢紊乱843
低血钙的鉴别诊断844
低钙血症(Ca<2.8mmol/l)844
30.4 钙代谢紊乱844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的高钙血症847
高钙血症的常见原因847
高钙血症(Ca>2.8mmol/l)847
恶性肿瘤患者出现的高钙血症849
药物851
其它内分泌疾病851
高钙血症的少见原因851
高钙血症的鉴别诊断及原因852
制动852
肾脏疾患时的高钙血症852
肉芽肿性疾病时的高钙血症852
30.5 磷代谢紊乱853
低磷血症(P<1.0mmol/l)855
酸碱平衡的几个次要的测量值856
30.6 酸碱平衡紊乱856
呼吸性酸中毒857
因外源性摄入或内源性合成酸增多造成的酸中毒858
代谢性酸中毒时的鉴别诊断858
呼吸性碱中毒858
代谢性酸中毒858
肾脏排酸减少引起的酸中毒859
经肾或胃肠道丢失碳酸氢盐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860
代谢性碱中毒861
31 神经性上肢、下肢、躯干疼痛 K,Hess865
神经系统症状865
31.1 导言与定义866
华伦贝格(Wallenberg)综合征867
德舍里纳-卢西(Dejerin-Roussy)综合征867
31.2 中枢性疼痛(大脑、脊髓)867
31.3 神经根病868
其他868
脊髓前动脉综台征868
神经根压迫综合征870
31.5 营养不良性疼痛871
31.4 神经丛损伤,多发性或单发性神经病871
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872
31.6 单侧神经性上肢疼痛的鉴别诊断872
31.7 单侧神经性下肢疼痛的鉴别诊断874
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875
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877
31.8 双侧神经性上肢和/或下肢疼痛的鉴别诊断877
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878
31.9 神经源性躯干疼痛的鉴别诊断878
32 眩晕 U.Schwarz,J.Steurer und R.Candinas881
一般情况882
眩晕的类型883
32.1 问诊883
眩晕的发生886
眩晕的持续时间886
32.2 眼球运动的鉴别诊断887
眼球运动系统的检查888
眼肌神经麻痹890
核上性注视麻痹891
眼球快动893
眼球震颤894
32.4 周围性前庭性眩晕896
高空性眩晕896
32.3 生理刺激性眩晕896
运动性眩晕896
良性发作性体位性眩晕(BPPV)897
美尼尔病898
急性一侧前庭神经局部病变(前庭神经炎)898
双侧前庭病变899
周围淋巴瘘899
血管性前庭神经压迫899
基底动脉性偏头痛900
中枢性病因900
外伤性眩晕900
32.5 中枢性前庭性眩晕900
恐怖型摇晃性眩晕901
精神性眩晕901
前庭性偏头痛901
前庭性癫痫901
本体感觉及多感觉性眩晕901
发作性构音障碍与共济失调901
直立性低血压902
非心原性眩晕902
内科性病因902
心原性眩晕903
恐怖症、焦虑症、过度换气903
33 晕厥状态 P.Greminger,W Siegenthaler,G.Siegenthaler-Zuber907
意识障碍的一般鉴别诊断908
心律失常909
33.1 心原性晕厥909
直立性调节障碍910
迷走神经性晕厥910
左心室排空障碍910
左心室充盈障碍910
33.2 血管性晕厥910
反射性血管因素910
颈动脉窦综合征911
压力性-加压后晕厥911
器质性血管因素(脑血管疾病)912
癫痫类型的划分与临床913
癫痫913
33.3 脑性晕厥913
行为异常的精神性发作915
发作性睡眠915
子痫916
34 昏迷状态 P.Greminger,G.Siegenthaler-Zuber917
低血糖性昏迷919
34.1 物质代谢障碍时的昏迷919
高渗透压性、非酸中毒性昏迷921
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性昏迷921
肾上腺性昏迷922
尿毒症性昏迷922
乳酸酸中毒性昏迷922
肝昏迷922
粘液水肿性昏迷923
甲状腺毒性昏迷923
垂体性昏迷923
药物、镇静剂和安眠药中毒924
34.2 外源性中毒时的昏迷924
高粘滞综合征的昏迷(异型球蛋白血症性昏迷)924
严重全身性疾病时的昏迷924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障碍时的昏迷924
氰化钾(氰氢酸)中毒925
溶剂中毒925
精神病药中毒925
止痛药和退热药中毒925
洒精中毒925
一氧化碳(CO)中毒925
颅内出血926
血管性病变926
阿托品中毒926
34.3 脑部疾患时的昏迷926
脑梗死(脑软化)927
静脉窦血栓形成928
单纯疱疹性脑膜炎928
肿瘤性病变928
感染性病变928
脑脓肿928
脑外伤引起的意识丧失929
外伤929
脑炎和脑膜脑炎929
35 发作性疾病 P.Greminger,G.Siegenthaler-Zuber931
35.3 体温升高发作932
35.2 痉挛发作932
35.1 伴有短暂性意识丧失的发作932
心血管系统疾病933
呼吸道疾病933
35.4 伴瘫痪的发作933
35.5 呼吸困难发作933
35.7 伴疼痛的发作934
35.6 伴恐惧的发作(惊恐发作)934
肢体疼痛935
腹痛935
头痛935
胸痛935
35.9 身体感觉不适的发作936
35.8 伴眩晕的发作(头晕发作)936
36 实验室生化鉴别诊断 U.Kuhlmann941
实验室生化鉴别诊断941
1-磷酸果糖醛缩酶(PFA)942
1,6-磷酸果糖醛缩酶(DFA)942
36.1 血清值942
白蛋白942
醛缩酶942
氨943
醛固酮943
α-淀粉酶944
碳酸氢根945
胆红素946
血糖947
钙948
胆碱酯酶(CHE)949
胆固醇949
氯化物949
铁950
补体系统950
总蛋白951
蛋白质951
β-球蛋白952
α1-和α2-球蛋白952
白蛋白952
α-,β-和γ-球蛋白和白蛋白953
γ-球蛋白953
游离脂肪酸954
铁蛋白954
α-甲胎球蛋白954
血红蛋白A?(糖化血红蛋白)955
血糖955
纤维蛋白原955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955
尿素956
尿酸956
钾957
补体系统958
肌酐959
肌酸激酶(CK)960
乳酸脱氢酶(LDH)961
铜961
脂类962
脂酶962
白细胞素-氨基肽酶(LAP)962
镁964
钠965
无机磷酸盐967
异型球蛋白967
酸性磷酸酶968
碱性磷酸酶968
类固醇969
肾素969
转氨酶970
TSH(促甲状腺素激素)和TRH(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试验971
热门推荐
- 2956884.html
- 2695530.html
- 3140283.html
- 1718273.html
- 2864661.html
- 1826164.html
- 3625666.html
- 2102013.html
- 3769293.html
- 20021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04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05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08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0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86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7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88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70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96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8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