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世纪地方科技管理概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新世纪地方科技管理概论
  • 曾庆炎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543828367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地方(学科: 科研管理 学科: 概论) 地方 科研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世纪地方科技管理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世纪科技发展趋势1

第一节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1

一、科技发展面临新的突破1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6

第二节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11

一、知识在经济增长中越来越重要11

二、科技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3

三、科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14

四、科技为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提供广阔前景16

五、科学技术研究日益成为一种社会化的产业17

第三节 以科技为主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17

一、科学技术改变国家安全的概念和构成18

二、高技术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19

三、科学技术渗透于综合国力各个要素20

四、技术跨越成为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的重要抉择22

第四节 中国科技发展动态24

一、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发展的强大动力24

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25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26

四、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27

五、地方科技管理进入新时期28

第二章 新世纪各国科技发展战略走向35

第一节 典型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35

一、美国用科技创新保持世界领先地位35

二、日本从技术立国转向科技创新立国37

三、欧盟全力打造“知识化社会”39

四、韩国努力建设“头脑强国”41

五、印度谋求做软件超级大国43

第二节 各国科技发展战略要点48

一、根据国情和时代特征制定科技发展战略48

二、根据自身优势确定科技优先发展领域49

三、加强软硬环境建设52

四、制定有效的科技人才战略53

五、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54

第三节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54

一、国家科技发展战略55

二、区域科技发展战略56

三、部分省市“十五”科技发展战略57

一、科研政策动向64

第三章 各国科技政策动向64

第一节 发达国家科技政策动向64

二、技术创新政策动向66

三、产业扶持政策动向68

第二节 新兴国家科技政策动向73

一、芬兰依靠创新实现经济快速74

二、澳大利亚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74

三、以色列科技政策走向76

四、新加坡科技政策动向78

五、韩国科技政策的调整79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科技政策动向80

一、巴西科技发展政策82

二、南非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83

三、古巴科技管理政策85

四、泰国科技调整转制政策86

五、埃及科技管理的转向89

六、印度科技管理动态90

第四节 中国科技政策动向90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91

二、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93

三、加快科技体制改革94

四、促进社会全面发展95

五、重视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调整96

一、国家宏观性与地方目标有限的一致性101

二、工作目标与管理开放的一致性101

第一节 一致性原则101

第四章 新世纪科技管理的原则101

三、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的一致性102

四、长远发展与近期目标的一致性104

第二节 遵循科技发展规律104

一、当今科技发展具有加速、交叉、渗透和融合趋势105

二、科学技术研究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07

三、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和综合化109

四、科技活动具有探索性、创造性、风险性和复杂性111

第三节 效益原则113

一、取得经济效益,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113

二、实现环境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115

三、兼顾社会效益,体现科学人文精神117

第四节 依法治科原则118

一、从地方实际出发,有步骤地加强科技立法119

二、加强科技司法和执法120

三、建立健全科技法律法规监督机制121

第五章 新世纪地方科技管理的特点123

第一节 科技目标的有限性123

一、科技管理的地方性,决定了目标的有限性124

二、科技资源的分散性,决定了目标的有限性126

三、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目标的有限性127

第二节 科技活动的创新性129

一、创新是科技活动的本质129

二、创新是国家对地方的要求131

三、创新是市场竞争的要求132

四、创新是社会持续发展的要求133

一、开放是地方科技管理的重要原理135

第三节 科技管理的开放性135

二、科技全球化浪潮要求实行开放136

三、地方科技条件较差,要求实行开放137

四、地方科技工作具有继承性,要求相互交流138

五、地方科技工作具有综合性,需要社会支持,多方合作139

第四节 科技业绩的实效性140

一、科技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140

二、科技管理对象的直接性142

三、科技成果的实效性143

第六章 新世纪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148

第一节 参谋决策职能148

一、参谋、决策的原理148

二、科学决策的原则149

四、科技厅局能力建设151

三、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参谋决策重点151

一、地方科技规划体系153

第二节 规划指导职能153

二、地方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的构建155

第三节 协调服务职能159

一、组织协调职能159

二、服务职能162

第四节 地(市)县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167

第七章 新世纪地方科技管理的任务169

第一节 地方科技管理的最大任务169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科教兴国战略确立169

二、科教兴国是新世纪国家重大战略170

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所面临的任务171

一、地方政府规定的基本任务175

第二节 地方科技管理的基本任务175

二、国家业务主管部门给予的任务177

第三节 地方科技管理的关键任务180

一、着力当好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参谋180

二、高度重视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182

三、科学配置三类研究,地方重在推广应用183

四、大力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技素质188

五、积极培养科技领导人才191

第四节 新世纪初地方科技管理工作重点194

一、用科技创新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强大动力194

二、用改革推动科技体制创新,建设地方科技创新体系197

三、加强原始性创新,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199

四、加强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200

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营造发展环境,优化资源配置201

第八章 新世纪地方科技创新体系202

第一节 科技创新的体系框架202

一、地方科技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依据202

二、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204

三、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208

第二节 知识创新体系209

一、知识创新体系的构成209

二、地方知识创新主体211

三、地方知识创新载体215

四、地方知识创新产业化217

第三节 技术创新体系217

一、地方技术创新理论218

二、地方技术创新体系及其特点220

三、加强地方技术创新的措施222

第四节 中介服务体系227

一、地方科技中介服务体系227

二、地方科技咨询233

三、技术市场235

四、生产力促进中心237

第九章 新世纪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39

第一节 抓源头,抢占科技制高点239

一、强化高等院校在知识创新中的主力作用240

二、进一步推进科研机构的结构调整241

三、大力支持重点科研基地建设243

第二节 促转化,加快基地建设244

四、不断加强产学研的联合协作244

一、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245

二、重视大学科技园、软件产业基地和其他科技创业园建设250

第三节 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55

一、确定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256

二、大力发展地方民营科技企业257

三、加大地方传统产业的改造与提升力度262

第四节 创环境,营造高新技术发展氛围268

一、进一步优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269

二、大力营造人文的创业氛围270

三、健全法制,优化人居场所273

第一节 科技发展政策环境275

第十章 新世纪地方科技工作环境275

一、制度高于技术是科技管理必须牢固树立的观念276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277

三、实施优惠税收政策279

四、落实金融扶持政策282

五、正确评价科技成果和进行奖励283

第二节 科技发展法律环境285

一、法律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和作用285

二、地方科技管理中的法律重点285

三、地方科技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289

第三节 科技发展社会环境290

一、社会环境的内容291

二、培养科技创新意识氛围292

四、形成栓心留人的机制和人才成长环境293

三、营造学术自由的思想空间和合作氛围293

五、为科技创新思维提供便利条件294

六、提高政策和法规的执法水平295

第四节 科技发展人文环境297

一、重视科技与人文的结合298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299

三、提高人文素质300

四、实施人性化管理301

五、高扬人文精神302

第十一章 新世纪地方科技资源配置306

第一节 地方科技人才资源开发306

一、地方科技人才的特征306

二、地方科技人才开发的重大意义308

三、地方科技人才开发策略311

第二节 地方科技资金资源配置315

一、地方科技资金投入315

二、地方风险投资319

三、证券融资325

第三节 地方科技物资资源配置329

一、地方科技系统国有资产的存量盘活问题329

二、科研仪器设备营运333

第四节 地方科技信息资源管理339

一、信息资源的含义及其配置339

二、地方科技信息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340

三、提高地方科技统计信息咨询业务能力342

四、提高科技档案和图书馆管理水平3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