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靖宇县志【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靖宇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2852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84页
- 文件大小:145MB
- 文件页数:544页
- 主题词:维多利亚女王(1819~1901)-传记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靖宇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大事记1
第一篇 建置29
第一章 位置面积29
第二章 建置沿革29
第一节 归属与建置29
第二节 地名沿革31
第三章 境域区划31
第一节 境域31
第二节 区划32
第四章 县城乡镇39
第一节 县城39
第二节 乡镇32
第二篇 自然环境46
第一章 地质46
第一节 地层46
第二节 构造47
第二章 地貌48
第一节 地势 山脉 山峰48
第二节 地貌类型49
第三章 气候50
第一节 气候类型50
第二节 气温51
第三节 日照幅射52
第四节 降水53
第五节 霜期54
第六节 相对湿度54
第七节 地温55
第八节 风力55
第四章 河流 湖泊56
第一节 河流56
第二节 湖泊58
第五章 土壤58
第六章 生物59
第一节 植被59
第二节 野生植物60
第三节 野生动物61
第七章 自然资源62
第一节 矿物资源62
第二节 水资源62
第三节 生物资源63
第八章 自然灾害63
第一节 低温冷害63
第二节 霜冻63
第三节 冰雹64
第四节 水灾64
第五节 龙卷风64
第三篇 人口65
第一章 人口变动65
第一节 自然变动65
第二节 机械变动65
第二章 人口密度与分布66
第一节 人口密度66
第二节 人口分布66
第三章 人口构成67
第一节 民族构成67
第二节 性别构成67
第三节 年龄构成68
第四节 文化构成69
第五节 职业构成70
第四章 人口再生产74
第一节 婚姻状况74
第二节 计划生育75
第三节 生育状况76
第四篇 农牧业79
第一章 土地开发利用79
第一节 土地开发79
第二节 农田基本建设81
第三节 土地管理81
第四节 农业区划81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83
第一节 土地改革83
第二节 互助合作84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85
第四节 生产责任制86
第三章 作物86
第一节 粮食作物86
第二节 经济作物89
第三节 蔬菜89
第四章 农技农艺91
第一节 农技机构91
第二节 耕作方法91
第三节 栽培技术92
第四节 种子改良93
第五节 肥料施用94
第六节 植物保护95
第五章 农机农具95
第一节 传统农具95
第二节 农具改革96
第三节 农业机械96
第四节 农机服务机构96
第五节 农机管理机构97
第六章 农业经营管理98
第一节 计划管理98
第二节 劳动管理98
第三节 财务管理99
第四节 物资管理99
第五节 收益分配99
第七章 畜牧100
第一节 畜禽种类100
第二节 饲养管理101
第三节 疫病防治104
第五篇 林业106
第一章 资源106
第一节 林相106
第二节 林业调查107
第三节 林种分布110
第二章 营林111
第一节 采种育苗111
第二节 植树造林112
第三节 抚育更新114
第四节 林业科研114
第三章 森林保护115
第一节 森林防火115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118
第四章 采伐118
第一节 森林开发118
第二节 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119
第三节 解放后的森林采伐122
第四节 采运工具123
第五章 林政123
第一节 机构沿革123
第二节 林权划分124
第三节 林政管理127
第四节 销售管理129
第六章 林场129
第一节 地方国营林场129
第二节 集体林场130
第六篇 水利 电力 水产131
第一章 行政机关与科技队伍131
第一节 行政机关131
第二节 科技队伍131
第二章 基层单位131
第一节 小营子水电站131
第二节 海岛水电站133
第三节 乡镇办小型水电站134
第三章 水利建设134
第一节 堤防工程134
第二节 水库塘坝135
第四章 水土保持135
第一节 水土流失135
第二节 治理136
第五章 电力管理136
第一节 电力概况136
第二节 发电供电137
第三节 安全管理137
第六章 水产138
第一节 水面138
第二节 主要水产138
第七篇 特产140
第一章 人参业140
第一节 山参140
第二节 园参143
第三节 人参加工149
第四节 林参间作152
第五节 参场概况153
第二章 种植业154
第一节 中草药154
第二节 食用菌156
第三节 浆果157
第三章 养殖业158
第一节 鹿158
第二节 貂159
第三节 田鸡159
第四节 蜜蜂160
第四章 采集业160
第一节 食用菌160
第二节 中草药161
第三节 山菜162
第四节 野果162
第五章 野生动物163
第一节 食肉动物163
第二节 食植物动物164
第三节 鸟类164
第八篇 工业165
第一章 工业体制165
第一节 个体私营工业165
第二节 全民工业166
第三节 集体工业168
第二章 工业门类169
第一节 造纸印刷工业169
第二节 煤炭工业170
第三节 建材工业170
第四节 木材制品工业171
第五节 机械工业172
第六节 电力工业174
第七节 化学制药工业175
第八节 纺织缝纫工业176
第九节 食品工业177
第三章 企业管理178
第一节 管理体制178
第二节 管理内容179
第九篇 交通 邮电181
第一章 交通181
第一节 道路181
第二节 运输185
第三节 交通管理187
第二章 邮政189
第一节 业务192
第三章 电信195
第一节 电报195
第二节 电话196
第四章 邮电机构198
第一节 靖宇县邮电局198
第二节 靖宇县乡镇邮电支局198
第十篇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200
第一章 县城建设200
第一节 辟城200
第二节 街道与桥梁201
第三节 房屋202
第四节 市政204
第五节 环境卫生206
第六节 街道绿化206
第七节 主要建筑206
第二章 村镇建设207
第一节 规划管理207
第二节 农村建房208
第三节 公共设施208
第三章 房产管理209
第一节 房屋普查209
第二节 公房分配与维修209
第三节 租金210
第四节 房屋交易210
第四章 环境保护211
第一节 环境污染211
第二节 治理措施211
第五章 建筑业211
第一节 建筑设计211
第二节 建筑工程公司212
第十一篇 商业214
第一章 商业体制214
第一节 个体私营商业214
第二节 集体商业215
第三节 国营商业217
第二章 商品购销219
第一节 日用工业品219
第二节 农副产品220
第三节 农业生产资料221
第三章 粮油商业222
第一节 粮食库所222
第二节 粮油购销223
第三节 粮食调运227
第四节 食盐230
第四章 物资230
第一节 机构设置230
第二节 物资供应231
第十二篇 工商 物价 标准计量235
第一章 工商235
第一节 集市贸易管理235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237
第三节 商标注册管理238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239
第五节 管理机构239
第二章 物价240
第一节 物价演变240
第二节 物价补贴241
第三节 物价管理241
第四节 管理机构242
第三章 标准计量243
第一节 管理机构243
第二节 计量管理243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244
第十三篇 财税 金融245
第一章 财政245
第一节 管理体制245
第二节 财政收入245
第三节 财政支出247
第四节 财政管理249
第五节 乡镇财政250
第六节 财务监督250
第二章 税务251
第一节 税制251
第二节 税收252
第三节 税收管理253
第三章 金融255
第一节 机构255
第二节 货币255
第三节 货币流通257
第四节 信贷257
第五节 储蓄259
第六节 债券260
第四章 保险261
第一节 保险种类261
第二节 保额保费261
第三节 防灾理赔261
第十四篇 党派群团262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262
第一节 机构沿革262
第二节 代表大会267
第三节 组织工作268
第四节 宣传工作269
第五节 纪律检查工作270
第六节 统一战线工作272
第七节 党校272
第八节 信仿工作273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274
第三章 群众团体274
第一节 工会274
第二节 共青团276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278
第四节 科协279
第十五篇 政权 政协280
第一章 权利机关280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280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281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284
第四节 提案处理285
第二章 行政机关286
第一节 濛江垦务局286
第二节 濛江州287
第三节 濛江县公署(县政府)287
第四节 伪濛江县公署288
第五节 人民政府289
第六节 基层政权293
第三章 人民政协295
第一节 组织机构295
第二节 委员会议295
第三节 工作活动297
第十六篇 公安 司法299
第一章 公安299
第一节 机构299
第二节 治安管理301
第三节 羁押看守303
第四节 消防304
第二章 检察304
第一节 机构304
第二节 刑事检察304
第三节 经济检察305
第四节 法纪检察306
第五节 林业检察306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306
第三章 审判307
第一节 机构307
第二节 刑事审判308
第三节 民事审判310
第四节 经济审判310
第五节 林业审判310
第四章 司法行政310
第一节 机构310
第二节 法制宣传310
第三节 民事调解311
第四节 公证工作311
第五节 律师事务311
第十七篇 民政 劳动 人事313
第一章 民政313
第一节 拥军支前313
第二节 优抚314
第三节 荣复转退军人安置316
第四节 社会救济317
第五节 婚姻登记319
第六节 收容遣送320
第七节 殡葬改革321
第二章 劳动321
第一节 劳动就业321
第二节 工资322
第三节 福利待遇324
第四节 劳动保护326
第五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26
第三章 人事327
第一节 人事机构327
第二节 干部编制327
第三节 干部录用328
第四节 干部构成329
第五节 干部福利329
第六节 人事监察331
第七节 干部精简下放333
第八节 干部离休退休退职334
第十八篇 教育 科技335
第一章 教育335
第一节 幼儿教育335
第二节 小学教育336
第三节 中学教育340
第四节 中等职业教育342
第五节 成人教育343
第六节 教师队伍344
第七节 教学设施345
第八节 教育经费345
第九节 勤工俭学346
第十节 教育管理机构347
第二章 科学技术347
第一节 科技队伍347
第二节 科研成果348
第三节 科技成果推广350
第四节 学术研究350
第五节 情报交流352
第六节 科技咨询352
第七节 地震测报352
第八节 学术团体354
第九节 科技管理机构355
第十九篇 文化 报刊 广播 电视356
第一章 文化事业机构356
第一节 文化馆站356
第二节 纪念馆357
第三节 图书馆室358
第四节 书店358
第五节 电影发行放映单位358
第六节 剧团358
第七节 群众文化活动场所359
第二章 群众文化360
第一节 群众文化工作360
第二节 群众业余文化活动361
第三章 文化艺术362
第一节 戏曲362
第二节 文学创作363
第三节 曲艺364
第四节 美术书法摄影剪纸364
第五节 民间文学365
第四章 图书 档案366
第一节 图书366
第二节 档案368
第五章 报刊 广播 电视369
第一节 报刊369
第二节 广播369
第三节 电视372
第六章 文物 古迹372
第一节 文物372
第二节 古迹372
第三节 革命历史遗址375
第二十篇 卫生 体育377
第一章 卫生377
第一节 医疗机构377
第二节 医疗卫生队伍380
第三节 医疗技术381
第四节 医疗设施384
第五节 中医中药384
第六节 卫生防疫387
第七节 妇幼保健391
第八节 医疗制度391
第九节 医药管理393
第二章 体育393
第一节 学校体育394
第二节 群众体育395
第三节 体育竞赛395
第四节 业余体校399
第五节 体育设施399
第二十一篇 军事400
第一章 兵役400
第一节 募兵 征兵400
第二节 志愿兵400
第三节 义务兵400
第四节 预备役400
第二章 驻军401
第一节 民国时期驻军401
第二节 东北沦陷时期驻军402
第三节 解放后驻军402
第三章 地方武装402
第一节 民国保卫团402
第二节 国民党保安队403
第三节 农民自卫队403
第四节 人民武装403
第四章 战事406
第一节 抗日斗争406
第二节 “四保临江”战役的战斗408
第三节 剿匪斗争408
第五章 兵祸 匪患409
第一节 兵祸409
第二节 匪患410
第三节 县大队二连叛变411
第六章 人民防空412
第一节 机构队伍412
第二节 人民防空宣传412
第三节 人防设施413
第二十二篇 抗联414
第一章 那尔轰根据地414
第一节 根据地抗日武装414
第二节 根据地党政组织415
第三节 根据地武装斗争416
第二章 重要会议418
第一节 城墙砬子会议418
第二节 一、二军会师419
第三章 抗联中期的战斗420
第四章 抗联末期的艰苦斗争421
第一节 艰苦生活422
第二节 杨靖宇殉国423
第三节 杨靖宇牺牲后的濛江426
第四节 抗联在濛江的最后活动426
第五章 抗联歌谣428
第六章 抗联故事434
第七章 抗联叛徒与日军罪行436
第一节 抗联叛徒436
第二节 日军罪行439
第二十三篇 社会441
第一章 人民生活441
第一节 农民生活441
第二节 职工生活442
第二章 民俗443
第一节 生活习俗443
第二节 婚姻习俗446
第三节 丧葬习俗448
第四节 节令习俗449
第五节 称谓习俗452
第三章 宗教453
第一节 伊斯兰教453
第二节 基督教454
第四章 方言 谣谚454
第一节 方言454
第二节 土语455
第三节 谚语456
第四节 民谣459
第五节 歇后语460
第五章 传闻轶事462
第一节 人参公主462
第二节 八宝兰子463
第三节 刘炮头杀狼精464
第六章 社会陋习464
第一节 迷信活动464
第二节 恶习陋俗464
第七章 社会新风465
第一节 喜事新办465
第二节 舍己救人465
第三节 敬老爱幼466
第二十四篇 人物467
第一章 人物传略467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474
附录482
一、告各地同胞书482
二、县志编修始末483
三、为接到濛江州关防开用日期由484
热门推荐
- 3809785.html
- 1948745.html
- 1307831.html
- 2558810.html
- 3255278.html
- 78869.html
- 2464866.html
- 3426061.html
- 2242021.html
- 5332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3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15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6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25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4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60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02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80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2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9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