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提升上海国际竞争力 2004/2005年上海发展报告【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王战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98326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248页
- 主题词:地区经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上海市-2004~2005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提升上海国际竞争力 2004/2005年上海发展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图2
绪.1 美国季度GDP增幅走势2
绪.3 美国的贸易逆差3
绪.2 俄罗斯和印度经济增长情况3
专栏4
绪.1 美国的贸易逆差4
绪.4 国际石油价格走势5
绪.2 石油价格与世界经济6
绪.5 2004年欧元兑美元汇率走势6
绪.6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物价增幅7
绪.3 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三次宏观调控8
绪.7 中国经济增长的回顾与展望9
绪.4 中国面临的各类金融型风险10
绪.1 上海第三产业增幅纵向对比11
绪.2 上海轻重工业的发展态势11
绪.8 过去10年中国的外汇储备11
表11
绪.3 上海合同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12
绪.9 上海投资的所有制结构12
绪.4 上海人口分布的现状13
绪.10 2004年以来上海商品库存的变化13
绪.11 2004年上海股市和房市交易量增幅14
绪.5 2004年上海利用外资增幅何以下降14
绪.12 上海利用外资周期示意图17
绪.13 上海第三产业增长的动力演变18
绪.6 上海生活成本和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19
绪.5 上海期货交易所产品交易基本情况20
绪.7 COREX技术简介21
绪.8 改造金山支线的三大好处22
绪.6 上海海外工程承包发展情况24
1.1 世界经济增长与世界城市的形成26
前言26
绪论26
第一章 提升国际竞争力26
第一节 未来发展的战略环境26
1.1 经济长周期理论27
1.1 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长周期27
1.2 能源问题28
1.2 上海吸纳的外国直接投资30
第二节 提升国际竞争力:上海后五年发展的核心32
1.3 城市竞争力的理论表述32
1.3 经济增长竞争力指数33
1.4 IMD的国际竞争力评估体系34
1.2 上海就业人口的学历35
1.5 城市竞争力评估36
1.3 上海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42
1.4 上海的外籍人士最担心的问题43
1.6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2004~2005年度全球竞争力排名44
1.7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2004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国际竞争力排行榜46
第三节 提升国际竞争力:战略举措48
1.8 国际区域协作的成功经验48
1.9 成功金融中心的特点52
1.10 新加坡吸引国际人才的经验54
第一节 创新的需求和迫切性60
2.1 中国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占世界比重的变化60
第二章 增强产业创新能力60
第二节 发展装备工业:结构创新的重点61
2.2 上海与临近城市制造业增长速度比较(1990~2003年)61
2.1 能源使用效率比较61
2.1 上海发展装备工业的条件62
2.3 各地居前3位的产业以及在全国所占的比重62
2.2 东北与上海装备制造业的总体状况比较64
2.4 上海与东北装备制造业的优劣势分析65
2.2 上海与东北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优劣条件比较66
2.5 上海与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战略比较69
2.3 上海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构想70
第三节 培育创意产业:产业创新的亮点74
2.4 创意美国75
2.5 工业历史建筑与上海创意产业发展76
2.6 文化创意人力资本与创意阶层的崛起80
第四节 加强品牌建设:产业创新的保障82
2.7 增强上海工业设计实力82
2.8 从美加净看上海品牌复兴85
第三章 如何发展现代服务业88
第一节 现代服务业:一个动态的分析框架88
3.1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89
3.2 国际上几个在先进服务业领先的国际城市的评定结果91
3.1 现代服务业跨国公司在“全球500强”中的比重92
3.2 纽约、伦敦、东京及巴黎服务业跨国公司之比较92
第二节 上海现代服务业:“短”在何处92
3.3 上海与东京、香港和新加坡服务产业比较93
3.4 上海市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比重变化94
3.2 2003年上海市服务业增加值与税收关系95
3.1 2003年上海市服务业内部结构与速度之关系95
3.3 2010年上海服务业的三种可能趋势96
3.3 2002~2003年上海市服务业就业结构变化96
3.4 1992年以来上海服务业增长变化趋势98
3.5 1992年以来上海服务业比重变化99
3.6 1992年以来上海服务业贡献率趋势99
3.4 上海服务业吸收外资与全国的比较100
第三节 问题的症结:主要制约因素101
3.5 上海第三产业发展的供给刚性与需求抑制102
3.6 服务业外包:新的趋势与浪潮105
3.7 上海人才资源总量及专业技术人员总量107
第四节 加速发展上海现代服务业:突破口与抓手108
3.8 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分布示意图111
3.7 服务业跨国转移的三种主要形式112
3.8 商务流程外包(BPO)的特征及作用113
3.9 商务流程外包(BPO)的主要形式115
第四章 培育现代产业集群118
第一节 产业集群:概念与特点118
4.1 产业集群实行专业化分工所具有的效率118
4.1 什么是产业集群119
4.2 产业的集群现象120
4.3 产业集群的分类122
4.1 十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产业122
4.4 产业因地缘而集中的原因124
4.2 产业集群的演进路径125
第二节 产业集群在上海的发展125
4.5 德国的产业集群126
4.6 产业集群机理127
4.7 瑞士的产业集群129
4.8 日本的产业集群130
第三节 发展产业集群:思路和对策130
4.9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特征131
4.10 意大利的产业集群132
4.11 美国的产业集群134
4.12 服务业与产业集群134
4.13 江苏产业集聚发展的五种类型137
5.1 城市发展阶段变化140
第五章 实现区县错位发展140
第一节 区县竞争力: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载体140
5.2 1981~2003年上海动拆迁面积与新建房屋面积走势图141
5.1 上海城市功能演变与结构转型142
5.4 上海19个区县人均GDP情况143
5.3 上海区县增加值和区级财政收入情况143
第二节 提升区县竞争力:矛盾及障碍143
5.2 上海区县发展不平衡的五种表现形式144
5.5 上海区县土地单位产出情况144
5.1 上海部分区县功能定位有所交叉重叠145
5.2 郊区工业园区主导产业比较145
5.6 上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46
第三节 提升区县竞争力:方向和思路147
5.3 区县发展不平衡影响上海国际竞争力的提升147
5.4 上海土地资源日趋紧张148
5.5 以提升文化竞争力为抓手,打造“海派黄浦”150
5.6 数字长宁有力地推动了长宁区的发展152
5.7 打造“知识杨浦”,服务上海“科教兴市”153
5.8 以建设反磁力中心为目标加快松江发展154
5.9 把嘉定建成中国的“底特律”154
第四节 提升区县竞争力:对策与建议156
5.10 将海港新城打造成“上海的横滨”156
5.11 赋予上海郊区区县“二级市”权力158
第六章 加快企业“走出去”160
第一节 企业“走出去”:现状与问题160
6.1 1990年以来主要年份上海对外承包工程情况160
6.1 上海对外经济合作情况(1990~2003年)161
6.1 上海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存在的问题162
6.2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制的演变163
第二节 企业“走出去”:思路和重点165
6.2 上海海外投资企业情况165
6.3 发达国家的资源战略166
6.4 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体制与政策168
6.5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体制与政策170
6.6 国际跨国公司海外扩张的经验174
第三节 企业“走出去”的战略举措176
6.7 国际上政府支持企业海外扩张的主要方式和措施176
6.8 台湾中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经验178
6.9 跨国公司的涵义和标准181
6.10 上海现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主要特点和功能182
第七章 推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186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战略意义186
7.1 世界六大都市圈186
7.2 “9+2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188
7.1 三大都市圈核心区域经济发展状况189
7.3 2002年沪苏浙制造业内部结构比较190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战略思路191
7.4 “长三角”的发展192
7.1 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193
7.5 长江三角洲14城市接轨上海的思路及城市定位194
7.3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城市体系196
7.2 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城市联系密切程度196
7.6 浙江省出台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197
7.7 江苏启动沿江开发战略198
7.2 中国长三角各城市区域位置图200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重点领域及思路200
7.4 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状况层次表202
第四节 问题与建议204
7.8 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五次会议205
7.5 苏南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工业状况206
第一节 出发点和战略意义208
第八章 建设长江“黄金水道”208
8.1 2000年长江流域各种运输方式运输运量比重表208
8.1 内河运输的优势209
8.2 长江干线货运量预测211
8.1 长江与国外发达内河航运的运力和技术指标对比213
第二节 长江“黄金水道”:现状与问题213
8.3 长江航运水系的基本概况214
8.2 重庆、武汉、南京港口基本情况表215
8.4 长江干线港口发展规划215
第三节 航运设施和航运服务标准化217
8.5 长江沿岸外贸集装箱出海通道及运输方式217
8.3 长江干线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219
8.4 长江流域外贸集装箱生成量预测表220
8.6 长江航运船队船型的现状及问题221
8.5 重庆——洋山运输方案表222
8.6 武汉——洋山江海联运运输方案表223
8.7 目前长江航运通关模式224
第四节 相关产业的发展225
8.7 长江新增运输船舶需求预测225
第五节 建立利益共同体226
8.8 电子数据交换平台的种类227
8.8 美国内河(密西西比河)航运与管理模式228
8.2 长江“黄金水道”利益共同体示意图229
8.9 欧洲内河(莱茵河)航运与管理模式230
热门推荐
- 1823959.html
- 1349476.html
- 490141.html
- 418810.html
- 1053361.html
- 2889344.html
- 3600432.html
- 2731193.html
- 446451.html
- 11904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46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7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90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75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45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07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48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67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08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