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开国省委书记、省长 上【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开国省委书记、省长 上
  • 文辉抗,叶健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东方出版社
  • ISBN:750603618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3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开国省委书记、省长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北京市委书记彭真1

一 “为了斗争,他们拿着命拼。”1

二 历史紧要关头,受命主掌东北局4

三 担任北京市委书记,一干就是18年8

四 “文化大革命”期间,彭真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打击14

五 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16

第二章 天津市委书记、市长黄敬25

一 爱好戏剧的黄敬成了出色的中共党员25

二 一二·九爱国运动的指挥员和战斗员28

三 战斗在冀中平原上32

四 重拳出击,治理首都门户天津37

五 毛泽东传话给病中的黄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42

第三章 河北省委书记林铁46

一 在冀中平原创造战争史上的奇迹46

二 领导冀中土改,支援平津战役49

三 出任河北省委书记50

四 主政河北的林铁抓出了一批影响全国的典型53

五 应林铁请求,毛泽东挥笔题了“一定要根治海河”55

六 一份实事求是的总结改变了林铁的命运56

第四章 山西省委书记、省主席程子华58

一 在晋察冀边区最困难时,程子华显示了领导政治、军事、经济工作的才华58

二 “门卫”原来是省主席63

三 担任“京官”的程子华奔波在经济建设主战场67

第五章 内蒙古自治区(原内蒙古分局)区委书记、区主席乌兰夫72

一 担任中共六大翻译的蒙古族青年72

二 “百灵庙暴动”造就了蒙古族的抗日劲旅74

三 促成内蒙古东西部统一,结束内蒙古数百年分裂历史77

四 主政内蒙古80

第六章 吉林省委书记刘锡五83

一 “不革命行吗?”站在革命潮头的刘锡五成了反动派的眼中钉83

二 身处逆境的刘锡五,把监狱当做特殊的战场和学校86

三 北方局的“干部之家”89

四 出任嫩江省委书记,经略东北显奇能91

五 主政吉林的刘锡五不畏权势,同高岗对着干94

六 “我是共产党员,死也是共产党员”97

第七章 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启龙99

一 出身贫寒与满门忠烈99

二 毛泽东给张启龙平反101

三 毛泽东说:佳木斯是“东北的延安”104

四 主政黑龙江107

五 听了张启龙的汇报,毛泽东兴奋地说:“很好,这样做,就有办法了”111

六 “将张启龙调离中央组织部,撤销副部长工作,下放到南京市任副市长是不妥当的”114

第八章 上海市委书记饶漱石118

一 陈毅对饶漱石说:“小黠大痴,小隙沉舟。你若一意孤行,必有翻船落水之日。”118

二 为一件小事,他夜闯中南海123

三 在个人私欲驱使下,饶漱石和高岗走到了一起129

第九章 浙江省委书记、省主席谭震林137

一 “云从龙,风从虎,虎啸生风撼山林,还是叫‘震林’好!”137

二 被官府通缉的谭震林无意中上了井冈山140

三 扣上“邓小平等反党活动同道”的帽子,经受了党内第一次考验141

四 突发的“瑞金事件”成了林彪“四人帮”诬陷谭震林的“证据”145

五 化装成大客商的谭老板出没在敌占区148

六 参与苏中七战七捷,率部激战淮海前线,指挥中集团率先渡江,解放战争立奇功150

七 脱下戎装的谭震林成了浙江党政一把手152

八 坐镇华东局,主持“打虎”155

九 “震林同志的确不整人,不搞阴谋,受过他批评的人不要误解。”157

十 深入农村调查,支持“三包一奖”,谭震林对农村、农民倾注了感情159

十一 “砍脑袋,坐监牢,开除党籍,也要斗争到底!”161

十二 “文字上可以改,但基本观点不能动。”晚年的谭震林卷入笔墨官司163

第十章 安徽省委书记、省主席曾希圣165

一 一门两虎将,曾氏兄弟火线入党165

二 破译敌台密码,我军情报工作的开拓者167

三 毛泽东说:“没有曾希圣的二局,就没有朱德和我了。”172

四 新四军中的“富七师”176

五 主政安徽十三载177

第十一章 福建省委书记、省主席张鼎丞182

一 有人讥笑他身上的旧长袍穿了三代182

二 张鼎丞拒绝了国民党福建省党部的委任状184

三 蒋介石布置八个正规军十多万人对付他八支旧枪的队伍186

四 毛泽东称赞他是模范的共产党员188

五 担任福建党政一把手192

六 “西湖小鼎”成了共和国的“大鼎”195

七 刚出“牛棚”,谢富治找他谈话,“你还是有罪的”。张鼎丞马上回答:历史将宣判我无罪!198

第十二章 江西省委书记陈正人202

一 与毛泽东同病相怜的人202

二 毛泽东点将,陈正人重返故土206

三 “打一个军民联合清剿顽匪的歼灭战”207

四 指挥经济战线的三大战役211

五 为袁文才、王佐平反昭雪213

第十三章 山东省委(原山东分局)书记、省主席康生217

一 在康生一生中,最光荣的事是参加了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217

二 整风运动大权在握,康生别出心裁提出一个公式:整风=审干=肃反,“三位一体”220

三 谁也不会想到,担任中共山东分局书记重任的康生,突然撂挑子不干了223

四 “理论权威”康生当上了中央“文化大革命”小组顾问,直至中央副主席225

第十四章 河南省委书记张玺230

一 “狱中青年里最好的一个”230

二 战斗在冀鲁豫根据地233

三 “三渡黄河移北岸,让与大军摆战场”236

四 奉命考察了河南的土改,傅作义、梁漱溟赞叹不已241

五 计划经济工作的奠基人之一247

第十五章 湖北省委书记、省主席李先念250

一 要解决难题,“找李先念去!”250

二 毛泽东高度赞扬:“李先念是将军不下马的”253

三 “背敌以对顽,背顽以对敌”,李先念灵活运用攻守策略,开辟华中敌后战场259

四 冲出蒋介石“钢铁防线”的两着妙棋262

五 新官上任,李先念扎扎实实烧了三把火265

六 李先念的“挡”、“排”、“蓄”治水三字经267

七 困难时期,中国的财政管家269

第十六章 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275

一 借别人的文凭考上省立三师,从此开始了他六十余年的革命生涯275

二 “三落三起”的师政委277

三 南下苏北显神通,北上东北展雄才283

四 主政湖南,终结湘西百年匪患287

五 “我不是你的救兵,是反兵”290

六 “在原则问题上,不能掺杂个人恩怨在里边”292

第十七章 广东省委(原华南分局)书记、省主席叶剑英295

一 叶县长怒斥道:“金钱买不动我的心!”令人将300块光洋悉数退回295

二 周恩来说:这个人我了解,可以吸收入党298

三 “叶剑英同志在关键时刻是立了大功的”302

四 叶剑英舌战群儒,蒋介石乱了方寸305

五 “为新政权呐喊,就是要有这么一股劲头!”毛泽东风趣地跟叶市长说309

六 叶剑英纵谈羊城接管311

七 “挺作南天柱”,羊城“领头羊”314

八 仔细看了叶剑英的报告,毛泽东说:叶帅找到了一个好方法319

九 当叶剑英走过来时,弥留之际的毛泽东眼睛突然一亮,轻轻地抬了抬手。“黑云压城城欲摧”,1976年10月,“四人帮”政变夺权迫在眉睫323

第十八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广西省)区委书记、主席张云逸326

一 百色起义中,他是邓小平的得力伙伴326

二 毛泽东高度评价:张云逸不愧为将才!329

三 执政返故土,成为广西军政首脑334

四 心底系人民,大义弃旧怨339

第十九章 四川省委书记、省主席李井泉341

一 李井泉扛着从河里捡来的步枪,参加了革命队伍341

二 统领游击队驰骋大青山343

三 毛泽东说:“你干得很好,为四川人民立了一大功!”345

第二十章 贵州省委书记苏振华353

一 毛泽东称赞他是工农知识化的典型353

二 与“老乡”苏政委并肩作战,纵队司令员杨得志如鱼得水356

三 苏振华恼了:“你们怕什么?人民是站在革命一边的,土匪翻不了天!”360

四 苏振华的治黔计划362

五 “苏振华有军队工作的经验,也有地方工作的经验,军队不用,我们用”366

第二十一章 云南省委书记宋任穷371

一 “我们开小差也要北上,那时候可不要因为开小差而开除我们的党籍”371

二 “冀南正是艰难时期,你回去了,干部战士多根主心骨”375

三 在贵州安龙就任云南省委书记后,与老搭档陈赓率军迅即入滇378

四 主政云南,精心筹划促发展382

第二十二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宁夏省)区委书记、主席潘自力387

一 力排众议,他不同意将许权中“永远开除党籍”387

二 杨虎城送他出国留学,福兮?祸兮?389

三 他两次爬雪山、过草地391

四 他下令烧烟,烧得满城烟香394

五 “阿訇”不是地主,斗争的重点应是“二地主”396

六 从省委书记到驻外大使,潘自力游刃有余399

第二十三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委(原新疆分局)书记王震402

一 在与许克祥军队较量中,工人纠察队长王震膝部中弹402

二 “毛泽东同志的意见是正确的!”王震不计个人安危,挺身而出404

三 南泥湾,王震和三五九旅一万多名勇士,一手拿枪,一手拿镐407

四 为抓王震,胡宗南下了一道奇特的命令:见到八路军的马夫、伙夫就抓!410

五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王震主动请缨率部进军新疆413

六 “你可不要小看了新疆,新疆比你过去经营的那个南泥湾要大得多哟!”415

第二十四章 北京市市长聂荣臻419

一 开国大典,聂荣臻是阅兵总指挥419

二 就在聂荣臻成为北京市第一任民选市长的当天,市人民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封闭妓院的决议423

三 “市长这个官我不想当,对科学技术工作我倒很有兴趣”426

四 毛泽东提出,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聂荣臻受命领导“两弹”的研制429

五 “两弹”攻关,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对西方来说,是神话般地不可思议”433

第二十五章 上海市市长陈毅440

一 毛泽东对陈毅说:担任上海市长如何?442

二 陈毅强调“不入民宅”,解放军要以严明的入城纪律作为送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444

三 陈毅市长亲手挂起“上海市人民政府”的牌子447

四 反动分子狂叫:“解放军可以打进上海,人民币则进不了上海!”陈毅决心打一场“经济战线上的淮海战役”451

五 台风、暴雨、大潮汐“三碰头”,陈市长临危不乱;封锁、血案、大轰炸“三威胁”,陈老总针锋相对455

六 陈毅对上海的工人说:“我们是归队来了!”他恭恭敬敬地向工人们鞠了一躬461

七 一些工商界知名人士说:我们认识共产党,就是从认识陈毅市长开始的465

八 上海文化界人士大聚会,陈毅说:“我也算知识分子出身”468

九 陈毅向中央连发六封电报,坦诚直言。毛泽东复电:“甚好,甚慰”474

第二十六章 河北省省主席杨秀峰480

一 “红色教授”投笔从戎480

二 杨秀峰的人格魅力成为发展革命力量的招牌483

三 主持查处开国第一大案486

四 邓小平在谈到杨秀峰时说:“‘文官不爱钱,武臣不怕死’,他兼而有之”489

五 一生鞠躬尽瘁,堪为后人楷模491

第二十七章 黑龙江省省主席于毅夫493

一 学生时代的于毅夫,“愿做个战场上的无名英雄”493

二 当“长期怕当亡国奴的事情到眼前”时,于毅夫意识到“只有找到共产党才是唯一的出路”496

三 周恩来对于毅夫说:只要东北救亡总会的牌子、《反攻》的牌子存在,蒋介石就很难出卖东北497

四 “贫苦清寒,自有乐在其中,我的名字决不能和特务连在一起”501

五 转战在黑山白水之间,于毅夫险遭敌人暗算;迎来新中国诞生,于毅夫成为黑龙江省首任省府主席503

第二十八章 江西省省主席邵式平507

一 新中国刚成立,邵式平就给李富春写了一封充满对老区人民深情的信507

二 在敌人眼中,邵式平是“邵阎王”;毛泽东则称邵式平是“地质学家成了军事家”511

三 邵式平走过一段弯路,毛泽东说:“性格豪放的邵大哥,不要老想过去,要多想将来”514

四 主政江西,邵式平干了几件惊人之事,周恩来感叹:“江西老表,气魄不小”517

五 解放不久,邵式平就亲自率团慰问老区人民;然而他回自己家乡,却是在七年之后520

第二十九章 河南省省主席吴芝圃523

一 二十出头的县委书记吴芝圃挑起了指挥农民暴动的重任523

二 冒着被捕、杀头的危险,吴芝圃战斗在敌人的眼皮底下526

三 两次经营豫皖苏边区,彭雪枫亲切地称他为“老母鸡”528

四 敢于负责,勇于认错,主政河南十余年的吴芝圃赢得了人们的敬重530

第三十章 湖南省省主席王首道534

一 王芳林、王一分、王首道,为革命他曾三易其名534

二 受到党内“最后严重警告处分”的湘赣省委书记537

三 从“左”字号监狱解救刘志丹542

四 “到南方去画一张红色的地图”546

五 东北财经“总管”550

六 湖南省政府第一任主席552

第三十一章 贵州省省主席杨勇556

一 从江西到陕北,杨勇三次中弹556

二 他导演的“吕梁三捷”成为成功战例558

三 纵横驰骋,转战中原560

四 在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席的岗位上564

五 打不赢美国鬼子,我不回来566

第三十二章 云南省省主席陈赓568

一 黄埔“三杰”之一,参加第二次东征时救了蒋介石的命,只因他是共产党员,蒋介石未敢重用568

二 情报科长“王庸”,神出鬼没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身陷囹圄以后,宋庆龄出面营救,蒋介石上阵说降571

三 美国大使馆武官卡尔逊称三八六旅是“中国最好的一个旅”577

四 神机妙算,痛歼“天下第一旅”;逐鹿中原,“朝蒋介石的胸膛上砍了一刀”579

五 数千里大追击、大迂回、大围歼,将五星红旗插到祖国西南最边陲582

六 主政云南,大刀阔斧创新业584

七 援越抗法,法国人成为陈赓手下败将;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成了美军的“伤心岭”586

八 创办“远东唯一”的军事工程学院590

第三十三章 甘肃省省主席邓宝珊593

一 伊犁起义,荣立战功593

二 蒋介石电令他绕道宁夏,邓宝珊说“我偏要走延安”595

三 打开傅作义的心结,架起北平和平解放的桥梁598

四 “蒋介石不信任你,始终不让你当甘肃省主席。我们让你回甘肃工作,献身桑梓”603

第三十四章 青海省省主席赵寿山608

一 从农家子弟到一军统帅,赵寿山的思想逐渐转轨608

二 巧斗蒋介石611

三 毛泽东亲自批示:赵寿山可作为中共特殊党员,党龄从“双十二”算起615

四 出任青海省政府主席619

第三十五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原新疆省)主席包尔汉622

一 考察德俄使他思想有了“决定性的变化”622

二 中国最大省的省主席626

三 治理新疆建奇功629

主要参考书目635

后记6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