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原文化大典 教育典 官学 选士【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原文化大典 教育典 官学 选士
  • 邓本章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482909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原文化大典 教育典 官学 选士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夏商周时期的中原官学7

第一节 禹都阳城与中原官学的产生8

一、中原官学的萌芽8

二、禹都阳城与中原官学的产生9

第二节 中原三代官学的发展、衰落与转型15

一、中原三代官学的发展15

二、东周中原官学的衰落与转型20

第三节 商周时期中原官学的教育思想25

一、伊尹的教育思想25

二、傅说的教育思想26

三、箕子的教育思想27

四、周公的教育思想29

第二章 秦汉中原官学的复兴与选士32

第一节 秦和西汉的中原官学33

第二节 东汉洛阳太学的创立与发展34

一、东汉洛阳太学的创立34

二、东汉洛阳太学的发展34

第三节 东汉太学的师生与教学36

一、东汉太学的五经博士36

二、东汉太学的博士弟子40

三、东汉太学的教学内容43

第四节 东汉的鸿都门学45

一、鸿都门学创设的历史条件46

二、鸿都门学的设置47

三、鸿都门学的历史意义50

第五节 东汉宫邸学与贵胄学51

一、君主和太子教育51

二、宫廷贵戚教育52

第六节 东汉中原郡国学校52

一、东汉中原郡国学校的建制53

二、东汉中原郡国学校的宗旨及特点55

第七节 贾谊的教育思想56

一、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56

二、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士子”教育思想57

三、首倡教师先悟乎道及教学过程最优化58

第八节 东汉中原的选士制度58

一、东汉察举科目的发展59

二、东汉察举制度的改革62

三、中原察举选土名人录64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官学的沿革与选士68

第一节 三国时期魏国的中原官学69

一、洛阳太学的恢复与整顿69

二、崇文观及律学的创立73

三、中原地区的地方官学73

第二节 西晋十六国时期的中原官学74

一、西晋时期崇儒的文教政策75

二、西晋时期洛阳中央官学的二学并立75

三、西晋十六国时期中原的地方官学79

第三节 北朝时期中原官学的多样化81

一、北魏时期的中央官学81

二、北魏时期中原的地方官学89

三、北齐时期中原的地方官学91

第四节 傅玄的官学教育思想与实践92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选士94

一、三国魏“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94

二、九品中正制的创设95

三、九品中正制的定型97

四、九品中正制的流弊与沿革99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中原官学与选士105

第一节 隋代的中原官学106

一、改制与兴学106

二、隋代中原官学107

第二节 唐代的中原官学111

一、东都洛阳的中央官学111

二、唐代国家职能部门的附属学校122

三、中原地方官学126

四、中外文化交流与留学生129

第三节 韩愈的官学教育思想与实践131

一、韩愈的教育活动131

二、韩愈的教育思想132

第四节 五代时期的中原官学135

一、后唐的官学135

二、后周的官学137

第五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中原选士137

一、隋代——科举制度的诞生138

二、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140

三、五代——承唐启宋的中原科举150

第五章 宋代中原官学的兴革与选士158

第一节 北宋的三次兴学159

一、庆历兴学159

二、熙宁、元丰兴学161

三、崇宁兴学163

第二节 宋代中央官学166

一、中央教育管理机构166

二、高等教育官学171

三、特殊教育官学175

四、专门教育官学177

五、职能部门附属官学185

第三节 宋代中原地方官学188

一、宋代地方教育管理机构188

二、宋代中原地方官学192

第四节 程颢、程颐的官学教育思想203

一、论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203

二、论教材和教学内容206

三、论认知过程与教学原则208

四、论“重整道德”及德育原则210

第五节 宋代中原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发展214

一、科举的类别、考试科目、内容与方法214

二、科举考试的一般程序216

三、完善科举考试制度,严防考试作弊218

第六章 金元明清(前期)时期的中原地方官学与选士222

第一节 金元时期的中原地方官学223

一、金代的中原官学223

二、元代的中原官学226

第二节 明代的中原官学229

一、中原的地方官学229

二、中原的社学234

三、中原的专门学校235

第三节 清代(鸦片战争前)的中原官学236

一、中原官学设置236

二、中原官学管理237

三、中原社学241

第四节 宋讷的官学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243

一、任职国子监,克举其职243

二、严立学规,严格训教244

三、教育思想247

第五节 金元时期中原科举考试的变革248

一、金代的科举考试248

二、元代的科举考试250

第六节 明清(前期)中原科举制度的僵化253

一、明代的科举考试253

二、清代(前期)的科举考试257

第七章 中原官学教育的近代化与科举制度的废除263

第一节 中原近代的学制改革264

一、封建旧学制改革的原因264

二、各级各类新学系统的形成266

三、河南省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267

四、河南省教育总会268

五、教育宗旨的厘定268

第二节 中原近代的新式学堂269

一、中原近代新式学堂概况269

二、中原近代的普通教育270

三、中原近代的师范教育280

四、中原近代的职业技术教育285

第三节 清末中原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废除290

一、清末在河南的最后两次全国会试290

二、清末中原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废除291

后记2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