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络千古裂变 理论演变与临床应用的断代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经络千古裂变 理论演变与临床应用的断代研究
  • 张建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24140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经络-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络千古裂变 理论演变与临床应用的断代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先秦两汉:经脉起源与理论固化3

第一节 仓公提出“经脉”理论3

一、问道经脉,仓公始作3

二、构建经脉,依据临床6

三、断代经脉,西汉中期10

第二节 提出经脉理论的实践基础12

一、《周易》:部位间顺序性关联12

二、俞跗:一拨之术14

三、扁鹊:脉学之宗15

四、医缓:膏肓与内脏器官16

第三节 提出经脉理论的理论基础19

一、形而下的观察:心有四支19

二、形而上的思考:缘督以为经21

第四节 出土医书与早期经脉理论24

一、湖南长沙马王堆医书24

二、湖北江陵张家山医简27

三、成都老官山汉墓《经脉书》27

四、出土经络模型29

第五节 《内经》经脉理论的多元模式34

一、“十二经脉”模式34

二、“十一经脉”模式38

三、“足六经脉”模式41

四、“十五络脉”模式44

五、“根溜注入”模式46

六、“七次脉”模式46

七、“气街”模式47

第六节 经脉理论的固化与完善49

一、《经脉》:十二经脉理论固化49

二、《难经》:完善和发展经络理论54

第二章 汉末晋唐:多元发展与理论汇聚63

第一节 伤寒六经与经络立场63

一、经络受邪与传经63

二、“伤寒六经”释64

三、“伤寒六经”辨67

第二节 病候学视角下的经脉理论69

一、汇集整理十一脉病候70

二、补充发展奇经八脉病候73

三、经脉-脏腑一体化认识74

四、从寸口脉辨经脉病候76

第三节 针灸学框架下的经脉理论80

一、经脉碎片的系统化80

二、《经脉》的诠释82

三、腧穴归经85

四、经脉“受病”与“脉动”88

第四节 病源学视角下的经脉理论93

一、经络运行气血94

二、经络损伤与病理95

三、外邪损伤经络96

四、对经典经络理论的引用99

第五节 诠释学视角下的经脉理论102

一、解构经络理论框架102

二、经脉术语辨析104

三、经脉作用诠释107

第六节 以脏腑为视角的经脉理论110

一、以脏腑理论为视角110

二、以临床运用为立场114

第七节 经脉阴阳,各随其类119

一、以脏腑理论为立场121

二、以图文并举为式122

三、以脉俞会合切入123

四、以经统穴与腧穴归经124

第三章 北南两宋:经络体系与理论重构131

第一节《太平圣惠方》:图像经络131

第二节《铜人腧穴图经》:以经脉统腧穴136

第三节《圣济总录》:经脉统论146

第四章 金元共识:治病当先识经络153

第一节 刘完素引领经络理论的临床运用153

一、病症辨治与经络分类153

二、药性认识与经络指导159

三、针灸治疗与经络指导159

第二节 张元素提出经络辨治和药物归经162

一、以经络脏腑为核心的临床辨治模式162

二、基于经络理论创新药物理论164

第三节 张子和提出“治病当先识经络”166

一、治病当先识经络166

二、疾病部位与经络联系168

三、针灸治疗与经络理论169

第四节 经络理论与病候认识170

一、胡元庆:痈疽分经诊治170

二、朱丹溪:十二经见证、合生见证173

第五节 经络理论与临床治疗178

一、李东垣:分经随病制方178

二、张壁:经络顺逆180

三、王海藏:经络拔原182

四、何若愚:经络流注183

五、窦汉卿:奇经八穴185

第六节 滑伯仁与十四经模式189

一、提出十四经模式189

二、循经考穴191

三、释物图章191

第五章 明清两季:运用深化与理论诠释199

第一节 明初分经诊疗集大成者——以楼英《医学纲目》为例199

一、临床经络辨证模式200

二、相关病症的经络诊疗201

三、基于临床,发展经络理论212

第二节 经络理论临床运用——以外科为例218

一、明初赵宜真与经络运用219

二、明代中期薛己与经络运用221

三、明代陈实功与经络运用232

四、清初祁坤与经络运用234

第三节 对经络理论的研究与反思240

一、《经脉》的研究与反思241

二、经络理论的拓展和发挥242

三、徐灵胎经络辨证的思考249

第四节 经络图象辨析:经脉图与经穴图255

第六章 清末民国:援释、汇通与质疑、回归267

第一节 援证和诠释267

一、援证267

二、诠释268

第二节 汇通与完善272

一、汇通272

二、完善274

第三节 质疑和否定278

第四节 反思与回归281

一、反思281

二、回归285

后记291

经络学术年表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