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佛教通史 第1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赖永海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721406394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21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42页
- 主题词:佛教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佛教通史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佛教东传与东汉、三国时期的佛教1
第一节 作为中国佛教源头的印度佛教1
一、原始佛教及其基本教义1
1.婆罗门教与沙门思潮2
2.释迦牟尼与佛教的创立6
3.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14
二、部派佛教28
1.经典结集与部派分裂28
2.部派佛教争论的主要问题36
三、大乘佛教的兴起及其发展46
1.小乘与大乘46
2.中观派的兴起50
3.瑜伽行派的兴起51
4.密教52
四、佛教对外传播54
第二节 佛教传入中土的路线、传说和史实56
一、佛教由天竺经西域向内地传播57
1.西域诸国及其与汉王朝的关系58
2.大夏和大月氏佛教61
3.安息和康居佛教63
4.龟兹佛教67
5.疏勒佛教71
6.于阗佛教74
二、佛教传入中土的传说与史实77
1.佛教初入汉地的传说78
2.伊存口授佛经82
3.楚王英奉佛86
4.永平求法88
三、佛教传入中土的三条路线92
第三节 东汉时期的佛教101
一、汉桓帝奉佛102
二、严佛调出家104
三、笮融建寺造像106
四、东汉佛教弘传的中心地域112
五、东汉佛教遗存117
第四节 三国时期的佛教125
一、曹魏佛教126
1.曹魏的宗教政策126
2.佛教在曹魏的流行情况129
3.戒律的传入132
4.朱士行西行求法137
5.佛教音乐的兴起139
二、东吴佛教141
1.东吴的宗教政策141
2.佛教在吴境的流行150
3.支谦154
4.康僧会158
三、蜀汉佛教163
第五节 东汉、三国时期的翻译活动165
一、东汉时期的佛典翻译166
1.佛教经典翻译的肇始166
2.安世高的佛典翻译168
3.支娄迦谶及竺朔佛的佛典翻译175
4.其他译师的佛典翻译181
二、曹魏时期的佛典翻译189
1.康僧铠的佛典翻译189
2.昙谛的佛典翻译190
3.白延、安法贤的佛典翻译192
三、东吴时期的佛典翻译193
1.维祗难、竺律炎的佛典翻译193
2.支谦的佛典翻译195
3.康僧会的佛典翻译200
4.支疆梁接的佛典翻译203
四、佛典翻译思想205
第六节 《四十二章经》和《理惑论》209
一、《四十二章经》的翻译和流传209
二、《四十二章经》的版本及其基本内容219
三、《理惑论》的作者和成书年代225
四、《理惑论》的基本内容231
第七节 汉魏时期两大佛学思潮238
一、安译经典与小乘佛教239
1.安译经典与佛教基本教义239
2.《阴持入经》与毗昙学250
3.《安般守意经》及其传承254
二、支娄迦谶所译经典与大乘般若学263
1.《道行般若经》263
2.《般舟三昧经》268
第二章 两晋时期佛教的传播272
第一节 西晋社会与佛教的传播273
一、西晋佛教的社会、文化背景273
二、帝王与佛教278
三、奉佛的士大夫和民众280
四、佛寺的修造与佛教的传播284
第二节 东晋社会与佛教在南方的传播293
一、东晋佛教的社会、文化背景294
二、东晋帝王奉佛298
三、士族奉佛307
四、佛教在建康的传播312
五、佛教在“三吴”的传播326
1.吴郡326
2.吴兴郡333
3.会稽335
六、佛教在荆州的传播350
1.武昌、竟陵351
2.襄阳356
3.江陵359
4.上明372
5.武陵、长沙377
第三节 十六国时期佛教在北方的传播381
一、北方十六国的更替与佛教政策381
二、后赵社会与佛教传播390
三、前秦社会与佛教传播401
四、后秦社会与佛教传播408
五、五凉、西秦社会与佛教传播414
六、三燕社会与佛教传播425
第三章 两晋时期的佛典翻译430
第一节 西晋时期的佛典翻译430
一、强梁娄至、安法钦的佛典翻译431
二、沙门无罗叉、竺叔兰的佛典翻译433
三、帛远、支法度的佛典翻译437
四、竺法护的佛典翻译440
1.竺法护的行历440
2.竺法护的译籍442
3.竺法护的译经地点448
五、聂承远、聂道真的佛典翻译450
六、法炬、法立的佛典翻译452
七、卫士度、支敏度、若罗严的佛典翻译456
第二节 十六国时期的佛典翻译459
一、前秦时期的佛典翻译459
1.昙摩持的佛典翻译460
2.昙摩蜱、鸠摩罗佛提的佛典翻译462
3.僧伽跋澄、昙摩难提的佛典翻译463
二、后秦时期的佛典翻译470
1.竺佛念的佛典翻译470
2.弗若多罗、昙摩流支的律本翻译474
3.佛驮耶舍的佛典翻译476
4.昙摩耶舍的佛典翻译479
三、圣坚与西秦译经482
四、前凉、北凉的佛典翻译485
1.支施仑的佛典翻译486
2.道龚、法众、僧伽陀的佛典翻译487
3.浮陀跋摩、道泰的佛典翻译488
4.智猛、法盛的佛典翻译492
5.昙觉等与《贤愚经》的集成493
五、昙无谶的佛典翻译499
1.昙无谶的行历499
2.昙无谶的译籍502
3.昙无谶的译经助手507
第三节 东晋时期的佛典翻译512
一、帛尸梨蜜、支道根的佛典翻译513
二、昙无兰、迦留陀伽、康道和的佛典翻译517
三、僧伽提婆的佛典翻译521
四、佛陀跋陀罗的佛典翻译527
五、昙摩、卑摩罗叉、竺法力的佛典翻译528
六、不明时代的佛典翻译家531
第四章 两晋时期的佛教僧团533
第一节 佛图澄及其僧团534
一、佛图澄的行历及其弘法活动534
二、佛图澄的外来弟子538
三、佛图澄的中土弟子540
1.竺僧朗540
2.竺法汰547
3.释法和552
4.佛图澄的其他弟子556
第二节 道安与道安僧团558
一、道安行历及其弘法活动559
二、僧尼规范的制订和译经思想566
三、道安的弟子568
1.昙翼、法遇569
2.昙徽、昙戒573
3.僧富、道立577
四、道安僧团的兜率信仰578
第三节 庐山慧远行历及其庐山僧团581
一、庐山慧远行历581
二、庐山慧远的佛学思想590
1.“神不灭论”与因果报应590
2.“法性”与“法身”594
3.慧远与罗什的佛学对话596
三、慧永、慧持597
四、庐山慧远的弟子605
1.道祖、僧迁、道流605
2.昙顺、昙诜、僧翼606
3.慧观、道温609
4.昙邕、僧济、法安612
5.僧彻、法庄、慧要等614
人名索引617
热门推荐
- 1931613.html
- 1921935.html
- 1633833.html
- 2801887.html
- 23500.html
- 1854197.html
- 51842.html
- 2020231.html
- 1503996.html
- 23790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66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6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09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67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90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35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26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4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15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7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