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后的天子门生 晚清进士馆及其进士群体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最后的天子门生 晚清进士馆及其进士群体研究
  • 李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5569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54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465页
  • 主题词:进士-研究-中国-清后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最后的天子门生 晚清进士馆及其进士群体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天子门生的恩荣与困境1

二、论题旨趣与研究范围4

三、相关研究回顾述评7

四、考察视角及研究方法18

五、征引史料说明19

第一章 进士、经史与西学——清末科举改制及癸卯、甲辰进士群体总论23

小引 千年科举的绝响23

第一节 对策与八股24

一、文体源流24

二、废八股、试策论的论议与曲折27

第二节 晚清改试策论及士子的因应31

一、改试策论的落实31

二、学校与考生的因应34

第三节 癸卯、甲辰两科会试考题与答卷分析39

一、借闱开封39

二、第一、第三场命题依据及试题简析39

三、第二场西学政治艺学策题分析43

四、考生应对西学政治艺学策举隅试析47

第四节 癸卯、甲辰两科会试考官与评核标准52

一、科举改制与考官的困境52

二、癸卯、甲辰科会试阅卷情形54

三、“圣贤矩矱”与“中体西用”56

第五节 癸卯、甲辰两科殿试对策略析58

第六节 癸卯、甲辰两榜进士:人数、籍贯及年龄统计分析64

一、两榜进士人数与清代历科比较64

二、两榜进士籍贯分布65

三、两榜进士年龄分布67

小结 新酒与旧瓶70

第二章 从庶常馆到进士馆——晚清议开官智、变革铨法与进士馆的创设73

小引 进士唱酬忆当年73

第一节 明清庶吉士制度及其变革74

一、庶吉士制度74

二、晚清庶吉士教育的变革77

三、癸卯、甲辰进士的朝考授职79

第二节 晚清“开官智”的动议与共识81

第三节 京师大学堂仕学院与仕学馆85

一、京师大学堂仕学院的筹设85

二、“壬寅学制”与仕学馆的开办87

第四节 仕学馆的教学与考试91

一、仕学馆课程与教材92

二、仕学馆教习与教学96

三、仕学馆考试与授职98

第五节 进士馆的开设与生源102

一、进士馆的开设102

二、进士馆生源问题及变通办法106

小结 学与仕之间110

第三章 官立、官办与官读——进士馆的课程设置、日常管理及教学活动113

小引 “老爷”式学生113

第一节 进士馆的课程设置114

第二节 进士馆的管理架构及管理制度117

一、进士馆管理架构及设员118

二、进士馆庶务、学务管理规制119

第三节 进士馆的师资力量121

第四节 进士馆管理与教学的困境129

第五节 进士馆毕业考试与授职奖励137

一、毕业考试情形138

二、考生名单、得分与授职统计139

三、授职情况分析144

第六节 进士馆的停办与改组147

小结“三位一体”的学馆152

第四章 天子门生的留学教育——日本法政大学与晚清进士集体东游的展开155

小引 从末科进士到高院院长155

第一节 西洋不如东洋:清末留日教育的兴起156

第二节 法政大学清国留学生法政速成科的开办161

一、速成科的开设及其旨趣161

二、速成科章程的变更及相关班级的开设163

第三节 法政速成科学生人数及晚清进士留学群体考论166

一、速成科学生人数考辨166

二、速成科学生类别及籍贯169

三、晚清留学大潮中的进士群体171

第四节 法政速成科的课程、师资及教学活动176

一、速成科章程变更与课程改革176

二、速成科师资队伍分析179

三、速成科汉文讲义及教科书的刊发181

四、速成科学术类课外活动简析183

五、速成科考试检验及学科程度试探186

第五节 进士留日经费、政治议题及速成科的停办190

一、进士留学经费及其经济状况190

二、“革命”与“立宪”问题195

三、“速”与“成”之间199

小结 遥望东土资津梁202

第五章 新学、新政与新业——进士馆学员归国考试及癸卯、甲辰进士晚清经历考察206

小引 太史苦编教科书206

第一节 重新“归班”:进士馆游学学员归国考试及授职奖励207

一、进士馆游学毕业考试章程的拟订与施行208

二、进士馆游学学员归国考试名单、成绩及授职210

第二节 服务教育:癸卯、甲辰进士与晚清书籍编译及新式学堂221

一、供职学部编译图书局222

二、译介其他新学书籍226

三、服务新式学堂230

第三节 厘革财政:癸卯、甲辰进士与清末财政清理234

第四节 襄赞法政:癸卯、甲辰进士与清末宪政改革240

一、癸甲进士与晚清修律及宪政编查240

二、谘议局及资政院中的癸甲进士245

第五节 宣统三年冬季《职官录》所见癸卯、甲辰进士任职251

一、京职任职情形252

二、地方职任职情形256

三、整体任职品级分析261

小结 变局中的分化265

第六章 民国、“敌国”与故国——辛亥后癸卯、甲辰进士的流动与志业试探270

小引 吾自著书君治国270

第一节 进退之间:“成功阶梯”的中断与延续272

一、辛亥前后的过渡与抉择272

二、《民国职官年表》及《民国职官年表外编》所见癸甲进士任职277

三、职场人脉:以《旅京同年录》的刊刻为例284

第二节 末代遗民:政治与文化身份的坚守与困境286

一、“恢复祖业”的尝试与挫败286

二、“海角孤臣”的退守与活动292

三、政治认同、文化身份与人际网络299

第三节 各随其志:癸卯、甲辰科三位进士的民国经历306

一、黄为基:“一无是处”的学生、官僚、律师、记者306

二、叶景葵:于金融、实业、藏书皆卓然成家311

三、袁嘉谷:左文、庄旨、释理、儒心314

第四节 癸卯、甲辰进士史部撰述事业举隅320

一、癸甲进士与光宣两朝编年史籍三种321

二、癸甲进士与《清史稿》的纂修印行325

三、癸甲进士与地方史志修纂330

四、癸甲进士个人史著代表举隅333

第五节 晚岁:1949年后的癸卯、甲辰进士337

小结 现实巨变与“意义世界”343

结语347

一、进士馆的创设及其旨归347

二、末代天子门生的际遇与浮沉349

三、转型时代的转型群体351

附录一 癸卯、甲辰进士基本信息汇总355

附录二 进士馆条规405

参考文献414

索引438

后记4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