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学大讲堂【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林予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
- ISBN:978750475589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19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国学-通俗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学大讲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课 台湾国学大师的教诲——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是“国故学”的缩写2
国学为捉妖打鬼,解放人心&胡适2
人生不完满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林语堂5
清明澄澈,此生做个自然人&南怀瑾7
把握生命的全局,提升生命的境界&傅佩荣9
拒绝荣华富贵,一生一世清修&徐复观11
嫉妒是产生种种罪业的根源&净空法师13
感悟舍得,拥抱幸福人生&星云大师15
第二课 古圣先贤的得失之道——人生如棋,落子无悔;世事若梦,缘起无常2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20
得失之心:做人应该轻得失,做事需要重选择21
塞翁失马: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23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无法选择出身,但可以选择命运25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停留也意味着失去27
坦然面对:生活再艰辛,也要坚强活下去29
君子之心:不计得与失,做人坦荡荡31
第三课 老祖宗为人处世的智慧——以出世之心做人,以入世之心做事34
难得糊涂:会装糊涂的人往往都是胜利者34
水以柔全,谷以卑安:凡事不要太过张扬,要低调36
以暴制暴留下的只有伤害:以德报怨,方能收获恩惠37
与人为善:与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40
胯下之辱:能屈能伸是大智慧41
第四课 百善孝为先——为人若是不知孝,不如禽兽实可怜44
扇枕温席:孝敬父母是与生俱来的职责44
负米养亲:尽孝必须要诚心实意45
弃官奉亲:为尽孝甘愿抛弃官爵47
亲尝汤药:愿意为父母付出一切48
埋儿奉母:尽孝会换来福报50
永言孝思:孝道永远是天下的法则52
第五课 中国人的仁爱智慧——以爱己之心爱人,以度己之心度人56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远不如雪中送炭56
朱冲送牛:仁爱是一种境界57
一饭千金:一点仁爱也价值连城59
子产放生:仁爱之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61
隋侯之珠:仁爱的心存在于举手投足之间63
第六课 上下五千年的帝王权术——坐稳皇帝宝座,必有雷霆手段66
正而不诡:齐桓公的帝王驭术66
昭君出塞:美女也是一种武器68
卧薪尝胆: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70
雅量治天下: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71
忠厚为君:深以刻薄为戒,每事当存忠厚73
第七课 闪耀世界的兵法谋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兵者诡道,谋而后动76
瞒天过海:薛仁贵哄帝渡海76
围魏救赵:逆向思维,独辟蹊径78
借刀杀人:假借别人的手去除掉对手79
暗度陈仓:正面迷惑,侧面突袭81
声东击西: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83
隔岸观火:静止不动,待敌瓦解85
第八课 品味圣贤的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耐得住寂寞与孤独88
嗟来之食:困境中也要活得有骨气88
完璧归赵:做人一定要有很强的责任感90
大夫一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92
不食无主之梨:做人必须有原则93
两袖清风:让廉洁常驻于心间95
第九课 赏读儒家的君子之风——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我心无愧98
鸿雁传书:绝不能失去自己的气节98
不为五斗米折腰:淡泊名利,活得自在99
季礼挂剑:信誉值得用生命去坚守101
慎独之道:你必须耐得住寂寞与孤独102
结草衔环:做人始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104
第十课 品读国学中的美德——心中要有一把不偏不倚的尺子10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不要只想着自己108
孔融让梨:懂得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别人109
曾子杀猪:谎言只会让明天更灰暗110
慎言慎行:一举一动都要谨慎112
知错能改:有过能改,善莫大焉113
第十一课 国学里的那片禅意——胸襟宽大条条都是大路,心意清净处处都是净土118
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贵有恒,金石可镂一念中118
放下“我执”:发脾气的人都是丑陋的119
智者自度: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121
如是我闻:人的心灵本来是纯净而无瑕的123
自我修行:生活中处处是道场125
第十二课 体味道家的风骨——道法自然必能功成名就,知足惜福方能逍遥自在128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急流勇退,明哲保身128
以管窥天:坚决克服自己的狭隘之心129
和光同尘:百忍成金,方能成大事131
少私寡欲:简单的快乐,用心地做“我”133
不居功,功自言:视不足为缺憾,方能进取134
第十三课 领略法家思想——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138
目不见睫:有自知之明,方能做人上人138
以镜观面,以道正己:走正道才能成功139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要小看那些不起眼的小事141
远水虽多,不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143
立志之难,在于自胜:成功者都是能战胜自己的人144
第十四课 修身治学——人性善的光辉会将自家的恶迹掩埋1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148
扫天下始于扫足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149
从善如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151
安步当车:活着应该有一种超然淡泊的心态152
牛角挂书:勤勉是通往成功的桥梁155
囊萤映雪:苦中作乐,努力读书157
第十五课 人生必须要有信仰——当你失去信仰的时候,你的世界正在坍塌160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任何时候你都得有梦想160
先忧后乐:大丈夫应该以天下为己任161
吾日三省吾身:时刻自省,才能让信仰之光不熄灭163
赴汤蹈火:就算再困难,也不舍弃信仰164
人生无常:生死有如昼夜一样平常166
附录 你不可不知的国学小常识169
【礼仪民俗】169
“三纲五常”是什么意思169
“五服之内是亲戚”的说法从何而来170
“天干地支”有什么作用170
宗庙是什么场所170
结婚时喝“交杯酒”的习俗是怎么回事170
为什么过春节时会把“福”字倒贴171
为什么把洞房花烛夜作为婚嫁礼仪的象征171
为什么七夕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171
中元节为何也叫“鬼节”172
“贴门神”的习俗是从何而来的172
为什么古人要折杨柳枝来送别亲友172
为什么腊月初八人们要煮“腊八粥”173
黄道吉日的由来是什么173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是怎样的173
为什么春节时长辈给晚辈“压岁钱”174
【官场典制】174
为什么古代把官府称为“衙门”174
古代官员的薪酬是根据什么制定的175
古代的“官”和“吏”的区别是什么175
顶戴花翎代表着什么175
“东西二厂”是什么意思176
“幕僚”充当什么样的角色176
御史大夫有什么职责176
尚书是什么样的官职176
南书房是军机处的前身吗177
古代的“三军”指的是哪三种军177
禅让制度是怎么回事177
【称谓由来】178
为什么称中国为“华夏”178
“四夷”是什么178
“三皇五帝”是什么179
何为社稷179
荔枝的名字从何而来179
皇帝的称呼从何时开始180
你了解秦始皇吗180
你知道什么是皇后吗180
“替罪羊”中的“羊”是替谁受罪180
为什么古人把妻子的父亲称呼为“丈人”181
为什么把妻子称呼为“老婆”181
为什么把带孩子改嫁的女人称为“拖油瓶”181
“两面派”的说法是怎么来的182
“丫头”这个词语是怎么来的182
为何古人用“黄花”来形容“闺女”182
“二百五”是对什么人的称呼183
“溜须拍马”为何是奉承讨好的意思183
何谓“赤县神州”,为何用它来代指中国183
什么是三宫六院184
两人斗嘴为何叫“抬杠”184
“马虎”的说法从何而来184
“纸老虎”一词是如何产生的185
“狗腿子”这个词跟狗有关吗185
“借光”借的是什么185
为什么古人用“盘缠”代指出门的花费186
【饮食文化】186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186
“豆腐脑”这道美食是怎么诞生的186
“豌豆黄”跟慈禧有什么关系187
“麻辣烫”最早是谁创造的187
粽子是怎么得来的187
谁发明了“臭豆腐”这种食物188
油条是怎么来的188
“烧卖”这个词是怎么来的188
“锅贴”有什么传说189
“春卷”和春天有关系吗189
“小笼包”是怎么诞生的189
北京烤鸭的起源是什么190
“宫保鸡丁”这道菜是怎么来的190
“狗不理”包子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190
“炒疙瘩”是怎么盛行起来的191
“糖炒栗子”是谁发明的191
【日常用品】192
火柴最早是中国人发明的吗192
伞是怎么来的192
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算盘的193
枕头是谁发明的193
为什么把青花瓷看作爱情的象征193
筷子是怎么来的194
你知道毛笔的由来吗194
最早的床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194
麻将是谁发明的195
世界上第一把锯子是谁发明的195
旗袍的由来是什么195
胭脂是谁发明的196
古代最早的铜镜是怎样走进人们的视野的196
是谁发明了弩196
“百褶裙”跟赵飞燕有什么关系197
为什么会有“胎发笔”197
古代的雨衣是用什么做的197
【宗教文化】198
“无事不登三宝殿”是什么意思198
“和尚”一词是怎么来的198
“六根清净”是什么意思198
“方丈”的本意是什么199
“施主”这个词是从何而来的199
“罗汉”是什么意思199
什么是“行脚僧”199
“敲木鱼”这个词是怎么来的200
“百衲衣”的由来是什么200
“莲花座”是怎么来的200
“极乐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201
佛教中的“因果报应”是什么意思201
“如来”是从哪里来的201
“四大天王”是哪四个202
“十殿阎王”是指哪些202
【字词含义】202
“韦编三绝”是怎么回事202
“坟”和“墓”有什么不同202
“一丝不挂”最初是什么意思203
“金屋藏娇”的典故出自哪里203
“悬梁刺股”说的是谁204
“凿壁借光”是什么意思204
什么是“一字千金”204
“才高八斗”这个词是怎么得来的205
“梦笔生花”这个词的由来是什么205
“江郎才尽”是用来形容什么的205
“余音绕梁”指的是谁205
“曲高和寡”的出处是什么206
“破镜重圆”是什么意思206
“吃醋”的典故是怎么来的206
为什么用“明日黄花”形容过时的事物207
“人面桃花”是形容什么的207
“倾国倾城”最早是形容谁的207
“破天荒”是什么意思208
“牛衣对泣”是用来比喻什么的208
“磨洋工”这个词是怎么得来的208
“混账”这个词的由来是什么209
“割席断交”是什么意思209
【国学经典】210
《菜根谭》说的是什么210
为什么《三字经》能成为蒙学之冠210
《百家姓》只有一百家吗210
《四库全书》是谁编纂的211
《西游记》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211
我国的第一部词典是什么211
我国的第一部字典是什么211
为什么把《红楼梦》列为“四大名著”之首212
《弟子规》为什么成为了中国古代学生的行为守则212
为什么《千字文》是中国古代儿童的习字书212
《小儿语》是一本什么样的书213
《声律启蒙》的内容是什么213
《唐诗三百首》只包含三百首唐诗吗214
【文学艺术】214
“楚辞”指的是什么214
“风骚”指的是什么214
绝句是从哪个朝代出现的215
“章回体”小说是什么样的小说215
“话本”是什么215
文学艺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215
“连环画”是怎么来的216
“报纸”是怎么产生的216
“相声”是如何形成的216
“小品”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217
“谜语”的由来是什么217
“秧歌”是什么时候出现的217
“木偶戏”是什么年代开始的218
为什么古人把“图腾”看成是守护神218
“打油诗”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盛行的218
“杂技”是怎样形成的219
古代的“酒令”是怎么来的219
热门推荐
- 2341208.html
- 3582382.html
- 2012082.html
- 509517.html
- 2710376.html
- 1041635.html
- 414724.html
- 2353305.html
- 1625138.html
- 38616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48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47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86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0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46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95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81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58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65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7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