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的三大三角洲【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的三大三角洲
  • 任美锷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43718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三角洲(学科: 概况 地点: 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的三大三角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自然地理特征1

第二章 经济开发5

第二篇 黄河三角洲8

第一章 黄河水文特征及下游河道变迁8

(一)水文特征8

(二)下游河道变迁11

(三)对黄河三角洲建造的影响14

第二章 老黄河三角洲18

第一节 自然地理特征18

(一)地质基础18

(二)地貌与海岸演变23

(三)气候特征26

第二节 海河水系和水文特征28

(一)行政区划及隶属沿革32

第三节 社会经济概况与开发历程32

(二)区域社会经济开发历程33

第四节 人口及其分布35

(一)人口发展概况35

(二)人口的分布与密度36

(三)人口构成特征37

第五节 土地利用与农业39

(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39

(二)农业发展概况40

(三)农业与土地利用分区43

第六节 矿产资源与工业44

(一)石油与天然气资源44

(二)盐场与海盐资源45

(三)主要工业概况46

(四)乡镇企业49

(五)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49

(六)工矿业发展前景50

(一)天津港51

第七节 海港51

(二)黄骅港54

第八节 天津都市的发展和地区城镇的形成54

(一)天津都市发展沿革和地域结构特征54

(二)解放后天津城市的发展和区域城市群体的形成59

(三)天津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方向与前景61

第九节 水资源问题64

(一)演变历史76

第一节 自然地理特征76

第三章 现代黄河三角洲76

(二)地貌概况77

(三)气候、土壤、植被81

第二节 开发简史82

第三节 人口85

第四节 土地利用与农业89

(一)土地利用89

(二)农业概况90

(三)农业各部门的发展92

第五节 矿产资源和工业93

第六节 交通运输(包括海港)97

第七节 城市和乡镇的发展101

第八节 黄河口水文特征及整治措施105

第四章 废黄河三角洲110

第一节 自然地理特征110

(一)三角洲形成过程110

(二)气候、土壤114

(三)滩涂和港口116

第二节 人口117

第三节 农业和土地利用119

第四节 工业124

第五节 城镇126

第三篇 长江三角洲129

第一章 自然条件129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的范围129

第二节 自然地理特征130

(一)长江河口的变迁136

第三节 长江河口和长江三角洲岸线的变迁136

(二)长江三角洲岸线的变迁139

第二章 水文特征143

第三章 社会经济概况157

第四章 人口160

第五章 农业和土地利用170

(一)土地利用170

(二)农业发展173

(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179

第六章 工业180

第七章 交通运输190

第八章 城镇发展198

第九章 发展前景215

第四篇 珠江三角洲219

第一章 范围及自然地理特征219

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的范围219

(一)地貌特征221

第二节 自然地理特征221

(二)岸线变迁224

(三)热带性气候227

(四)热带性动、植物231

第二章 珠江水文特征及主要水利问题233

第一节 珠江水系233

第二节 水文特征234

(一)水量丰富,洪涝易生234

(二)含沙量小,输沙量大235

(三)河床稳定,分支众多236

(四)潮汐为主的三角洲水文区237

第三节 八大口门237

(一)虎门238

(二)崖门238

(三)磨刀门238

(八)鸡啼门239

(六)横门239

(七)虎跳门239

(五)洪奇沥239

(四)蕉门239

第四节 主要水利问题240

(一)防洪是首要任务240

(二)排涝不能忽视241

(三)旱灾241

(四)咸潮242

(五)城市供水242

(六)河水污染243

(七)灌溉用水不足244

(八)航运水道不畅244

(九)防治措施245

第三章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与开发历程247

第一节 社会经济概况247

第二节 三角洲开发历程248

第三节 港澳同胞与海外华侨在三角洲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53

第四章 人口255

第一节 人口的历史变迁256

第二节 区外人口的移入259

第五章 农业及土地利用261

第一节 农业261

第二节 土地利用类型265

第三节 桑基鱼塘及其最近的变化266

第四节 水产养殖269

第五节 种花业271

第一节 主要工业及其发展272

第六章 工业272

第二节 乡镇企业的特点279

第七章 港口和内河航运282

第一节 海港282

第二节 河港287

第三节 便利的内河航运290

第八章 主要都市、乡镇293

第九章 香港与澳门307

第十章 经济特区——深圳和珠海市317

第十一章 今后发展展望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