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担保法律实务【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金融担保法律实务
  • 许先丛,陈正川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2718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08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28页
  • 主题词:金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融担保法律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保证1

第一节 保证人的主体资格1

一、概述1

(一)保证人的民事行为能力2

(二)保证人的代为清偿债务能力3

二、自然人的保证主体资格5

三、企业法人的保证主体资格10

(一)企业法人的行为能力10

(二)企业法人分支机构、内部职能部门的保证主体资格13

(三)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责任23

四、国家机关的保证主体资格29

(一)国家机关的性质、职责及资金来源29

(三)国家机关能否提供财产担保30

(二)国家机关能否担任保证人30

(四)国家机关承担民事责任的性质31

(五)国家机关承担损失的范围33

(六)国家机关承担责任的财产限制33

五、公益性法人的保证主体资格36

(一)公益性组织能否担任保证人36

(二)以公益为目的的非法人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能否担任保证人37

(三)特殊公益法人的保证人主体资格37

(四)公益法人能否提供其他形式的担保38

(五)非公益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法人的保证人主体资格39

(六)公益法人担任保证人如何承担责任39

六、其他组织的保证人主体资格41

第二节 保证方式43

一、保证方式的概念及其演变43

(一)一般保证45

二、两种保证方式的特征及其区别45

(二)连带责任保证47

(三)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的异同48

三、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推定及处理49

第三节 最高额保证56

一、最高额保证的特点57

二、最高额保证与普通保证的区别58

三、最高额保证的保证人责任58

第四节 保证期间58

一、概述58

二、保证期间的种类60

(一)一般保证期间和连带责任保证期间60

(二)约定保证期间与推定保证期间61

三、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关系68

四、合同无效对保证期间的影响74

五、最高额保证的保证期间的确定77

第五节 保证合同的形式及无效保证合同的认定与处理79

一、 保证合同的形式79

二、无效保证合同的认定和处理80

(一)主合同无效导致保证合同无效的处理81

(二)保证合同自身无效的认定与处理85

三、借新还旧对保证合同效力的影响102

(一)概述102

(二)借新还旧及其合同效力的认定105

第六节 保证人的抗辩权109

一、概述109

二、属于主债务人的抗辩权110

(一)撤销抗辩权110

(五)不安履行抗辩权111

(四)同时履行抗辩权111

(二)时效抗辩权111

(三)抵销抗辩权111

三、专属于保证人的抗辩权112

(一)合同无效的抗辩权112

(二)保证期间抗辩权113

(三)一般保证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114

(四)主合同变更保证人的抗辩权117

(五)借款人单方违约时保证人的抗辩权122

(六)借新还旧保证人的抗辩权125

(七)保证人对物的担保的抗辩权127

(八)物的担保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担保物灭失对保证人责任的影响132

第七节 企业改制后的保证责任134

一、概述134

三、企业分立时的保证人责任136

二、企业兼并(合并)时的保证人责任136

四、企业破产时的保证人责任和权利137

(一)债务人破产时保证人的责任137

(二)保证人的预先追偿权137

(三)保证人的通告抗辩权138

第二章 抵押150

第一节 抵押合同150

一、抵押合同当事人150

(一)抵押权人的条件150

(二)抵押人的条件151

二、抵押合同的形式156

三、抵押合同的签订158

四、抵押期间161

一、概述168

第二节 抵押登记168

二、抵押合同与抵押权169

三、抵押登记的效力170

(一)抵押登记效力立法例考察170

(二)我国法律关于抵押登记效力的立法原则171

(三)未登记抵押权的效力172

四、《担保法》第四十三条“第三人”的范围173

五、抵押登记机关174

(一)抵押登记的性质及抵押登记部门174

(二)抵押登记部门的审查权177

(三)登记机关的损害赔偿责任178

第三节 最高额抵押186

一、最高额抵押与一般抵押的区别186

二、最高额抵押担保范围的认定190

第四节 抵押权的实现191

一、抵押权实现的先决条件191

二、抵押权实现的方式192

(一)折价192

(二)拍卖193

(三)变卖195

三、流押契约的禁止性规定196

四、抵押物不足以清偿债权的处理199

(一)同一财产多个抵押权的处理199

(二)同一财产上并存数个担保物权的处理199

第五节 有关抵押的其他法律问题201

一、概述201

二、浮动抵押202

(一)浮动抵押的法律特征202

(二)世界各国对浮动抵押的法律规定203

(三)浮动抵押的利弊分析204

(四)浮动抵押制度与我国现行担保法律规定205

(五)建立浮动抵押担保制度的立法建议207

三、共同抵押208

(一)概述208

(二)共同抵押的种类208

(三)共同抵押与财团抵押的关系209

(四)共同抵押的登记209

(五)共同抵押的效力209

四、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性211

(一)概述211

(二)物上代位的成立的条件212

五、 重复抵押215

(一)概述215

(二)重复抵押的效力认定216

六、在建工程抵押218

(一)概述218

(二)在建工程抵押的条件219

七、预售商品房抵押(按揭或楼花)222

(一)概述222

(二)预售商品房的抵押登记223

八、船舶抵押227

(一)概述227

(二)船舶抵押权的法律特征228

(三)船舶抵押登记231

九、农村村民房屋抵押236

十、教育医疗设施抵押237

二、质押与抵押的区别239

一、概述239

第一节 质押与抵押、留置的区别239

第三章 质押239

三、质押与留置的区别240

第二节 质物的范围和出质登记241

一、质物的范围241

(一)动产质物241

(二)权利质的范围242

二、出质登记244

第三节 证券债权质押246

一、存款单质押246

(一)概述246

(二)单位定期存单的开立248

(三)存单的核押及挂失250

(四)存单质权的实现250

(一)可质押票据的种类253

二、票据质押253

(二)票据质押背书255

(三)票据质押关系的解除256

三、债券质押257

四、仓单和提单质押258

第四节 股权质押262

一、股份与股票262

二、股权出质263

三、股份质权的效力265

第五节 知识产权质押271

一、概述271

二、知识产权质押合同的登记及生效272

三、出质知识产权的转让限制273

二、不动产收益权质押275

第六节 其他权利质押275

一、 概述275

三、普通债权质押277

第四章 其他金融业务担保282

第一节 票据保证282

一、 概述282

二、票据保证与一般民事保证的异同点285

(一)票据保证与一般民事保证的相同点286

(二)票据保证与一般民事保证的不同点286

三、票据保证的格式要求290

四、票据保证的保证人资格291

第二节 信用证结算担保300

一、概述300

(一)信用证的概念、特征300

(二)打包放款301

(三)出口押汇302

二、开证保证金302

(一)概述302

(二)不得扣划或应当解除冻结开证保证金的情形303

(三)可以扣划开证保证金的情形303

三、信用证结算担保应当注意的问题303

第三节 银行对外担保304

一、概述304

二、对外担保的担保人资格306

三、对外担保的审批管理306

四、见索即付银行保函306

(一)保函的概念及种类306

(二)见索即付银行保函308

(一)备用信用证的概念和性质312

五、备用信用证312

(二)开证行的权利保障问题313

(三)开证行与受益人之间的法律关系314

第四节 银行卡担保314

一、概述314

二、信用卡保证316

(一)信用卡保证人担保范围的确定317

(二)发卡银行过错责任的划分319

第五节 留置和定金324

一、留置324

(一)留置的概念及特征324

(二)留置权成立的要件325

二、定金329

(一)定金的概念及特征329

(三)定金的种类330

(二)定金的识别330

(四)关于定金运用中的几个实践问题333

附录338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338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394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401

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417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438

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456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469

八、贷款通则486

本书参考资料504

后记5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