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凤凰三十年 1958-1988【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凤凰三十年 1958-1988
  • 王鸿勋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7805151636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凤凰三十年 1958-198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忆想和起点1

目录序言1

第一篇 “凤凰”出世带来了希望之光(1958.5~1966.4

第三篇 “凤凰”在春光中鼓翼(1976.10~1988.5

新厂牌在企盼中挂起(1) “三把鎯头起家”(3) 找到了新的“出路”(4) 最老车行的新生(6) 来之不易的荣誉8

第二篇 “凤凰”在“文革”中的艰难航程(1966.5~1976.10

第一节 坚实的第一步13

第一章 “凤凰”的诞生13

拉开经济改组的帷幕(13) 扫除思想障碍14

统一全厂福利(16) 加快归并步伐(16) 可喜的成效19

第二节 新路上的难题20

原因在哪里(20) “阿斯匹林车”21

第三节 “凤凰”商标诞生了22

不谋而合的设想(22) 登报征求商标23

“凤凰商标好”24

第四节 管理上的大胆实践26

不能甘心落后(26) 民主管理好(27) 经济核算从班组做起28

第五节 大炼钢铁的年代30

“大跃进”之风(30) “炼钢!炼钢!没有条件硬着头皮也要上”(31) 炼钢影响了自行车生产33

第六节 提高职工文化技术刻不容缓34

不让“老虎口”再咬工人手指(34) 训练班中育人才35

第七节 第一批大胆革新37

自己解放自己(37) 第一副“硬边车圈”的诞生38

第一节 确定赶超目标40

第二章 “凤凰”的羽毛逐渐丰满40

学一厂,赶一厂(40) 工时超一厂,成本赶天津42

第二节 克服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43

闯过难关(43) 天然气中取“宝石”(45) 四处寻找代用品(45) 千方百计利用和节约原材料46

第三节 蓬勃兴起的“双革”运动48

第一个革新高潮(48) 技术革新的“摇篮”50

第一个单机自动、半自动车间(51) 第一台电阻焊管机52

第四节 企业管理再跨进一步55

是老问题也是新问题(55) 人人参加管理,个个当家理财(56) 加强了成本管理57

第五节 关心职工生活,注重安全检查59

巧妇之炊让人满意(59) 群众动手搞卫生59

安全检查消除隐患61

第六节 贯彻“八字”方针63

精兵简政,支援农业(63) 贯彻“七十条”64

增产节约运动中挖掘潜力65

第七节 重视质量,开发品种66

敢于正视质量上问题(66) 开展“四比五查”69

调研为了提高(70) 第一只全链罩(71) 发展新品种72

第三章 “凤凰”起飞74

第一节 技术革新开辟了“凤凰”飞行的航道74

“专群结合”与“土洋结合”(74) 技革搞成自动化设备76

第二节 敢和“兰苓”比高低79

向国际水平进军(79) 攻克全链罩模具关83

第三节 内部找差距,出门学先进85

做学长处的有心人(85) 找出差距是为了消灭差距86

第四节 质量第一,不能第二88

“五定“保质量(88) “五定”见实效90

第五节 为用户服务,倾听用户意见92

消费者意见至高无上(92) 来自山区的一封信94

第六节 积极扩大出口量96

下降的原因何在?(96) 为扩大出口而出大力98

广交会上的内调外访99

第七节 扩大“凤凰”影响的宣传和服务101

广告也要丰富多彩(101) 宣传、服务和调研104

四面八方打开销路109

第一章 “凤凰”在如晦风雨之中113

第一节 被打乱的原定目标113

良好的生产基础(113) 一个充满信心的宏伟目标(114) 迈开坚实的步伐115

第二节 狂澜初起,挣扎向前116

风雨初袭中的生产(116) “凤凰”商标的风波118

一段可笑的插曲119

第三节 瘫痪中的领导机构120

夺权造成的混乱局面(120) 惊人的代价121

第四节 在困境中求发展122

务必重建领导机构(122) 质量摆上了议事日程(124) 造车工人的省悟125

第一节 “凤凰”元气初苏128

第二章 “凤凰”重振健翎128

“凤凰”初乘整顿之风(128) 为生产寻找突破“点”129

第二节 “凤凰”人争上游131

厂交会上的介绍(131)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133

全国质量评比六连冠134

第三节 希望中的旋涡起伏136

生产在曲折多变中(136) 质量上的波谷期138

“指鹿为马”的把戏140

第四节 “凤凰”在风浪中锻炼成长142

第五节 绚丽的“凤凰”迎向明天144

把她打扮得更美(144) “以花代线”,锦上添花146

第一章 “凤凰”飞上新征途151

第一节 为夺回时间“学大庆”151

新时期的起步(151) 学大庆中的浪花153

来自职工的心声(154) 学人之长,补己之短156

大庆式企业的鞭策156

第二节 千万不可自满,永保质量第158

六万八千辆,响亮的警钟(158) 重振旗鼓,逐鹿四海(160) 靠科学管理,保产品质量162

“王位”的友谊争夺164

第三节 “为人民服务”的春风165

全国第一支青年服务队(165) 三段“备忘录”166

青年服务队的燎原之势(167) 团中央领导的勉励168

第二章 “凤凰”在经济改革中升腾171

第一节 走挖潜、革新、改造的道路171

步步踏实的整顿(171) 合理调整场地布局173

充分发挥外力175

第二节 调整迈出的一大步:两厂合并176

来自中央的支持(176) “凤凰何日进山来?”178

三位厂长的呼吁(179) 一石激起千层浪180

“压力”带来了“动力”(182) 薄副总理对“凤凰”的关怀(183) “凤凰”有了用武之地(185) 原是两个厂,现力一家人186

第三节 一个技术改造的总体方案187

要正视原方案的不足(187) 意见的分歧188

“方案不能再拖了”(190) 拍板定案的第十五稿(191) 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方案192

技术改造,永向新途195

第三章 “凤凰”乘改革之风高飞197

第一节 改革的起步——扩大企业自主权197

要从集权中脱颖而出(197) “伸手”为了扩权,扩权为了搞活(199) “松绑”利于开拓200

赋予“凤凰”活力201

第二节 改革的继续——领导体制的改革202

变革的前奏(202) “六个还权”和“十个不讨论”(204) 厂长负责制的切实执行(207) 厂长决策程序的确定(208) 干部制度的改革208

目标管理的加强(210) 民主管理的实行210

第三节 改革的深化——经济承包责任制211

经济责任制的雏形(211) 经济、技术合同的签订(212) 综合承包合同的铺开(213) 分配制度的变更215

第四章 “凤凰”人在阳光下成长218

第一节 开发人才的途径——教育218

重视教育出成果(218) 职工教育的春天219

职工中专学校的兴办(220) 技工学校的作用221

职工业余中学的重任(222) 职工政治学校的新风224

第二节 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兴起226

知识浪潮的冲击(226) 追回学习韶光227

潜移默化之功228

第五章 “凤凰”飞出封闭圈230

第一节 跨省市联合的前奏230

第二节 第一个联合体——绍兴自行车总厂231

联合体建立的背景(231) 愿望变为现实234

第三节 “凤凰”的群体235

第四节 “凤凰自行车(集团)公司”喷薄而出236

第五节 “凤凰集团”向纵深发展239

第二次理事会(239) 第三次理事会240

第六章 “凤凰”飞向中外市场244

第一节 国内市场上的“凤凰”244

市场挑战是件好事(244) 加强市场观念245

健全情报机制(248) 市场中的“骄子”249

“凤凰”家族的繁荣(250)严防假“凤凰”鱼目混珠(251) 保障“凤凰”厂的合法权益252

第二节 国际市场上的“凤凰”253

“凤凰”车的出口实力(253) “凤凰”要立足于世界(255) 扩大创汇要“知己知彼”(257) 全国第一批自行车出口基地企业(258) 瞄准欧美市场(259) 出口创汇独占鳌头261

第七章 “凤凰”腾上更高云程262

第一节 企业从整顿中再跨大步262

企业整顿的号角(262) 整顿的突破口(263) 整顿成果喜人268

第二节 工业普查推动科学管理269

认清普查意义(269) 摸清“家底”,强化管理270

第三节 “凤凰”升上新台阶271

“企业上等级”试点(271) 质量管理更上一层楼(271) 降低物耗就是增产(272) 提高经济效益,加速“四化”(274) 通过国家级企业验收276

第八章 “凤凰”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278

第一节 “凤凰合作社”的兴办278

利于职工子女就业和社会安定(278) 解除职工后顾之忧(280) 合作社在曲折地挺进280

第二节 从“凤凰实业公司”到“金凤凰交电百货公司”282

出发点主要是为职工谋福利(282)用整顿得到信任282

第三节 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284

厂歌厂徽的诞生(284) “凤凰歌会”,百鸟朝凤(285) 兴趣协会,各呈奇葩(286) 纵横驰骋的球队288

第四节 提高职工福利289

职工住宅幢幢拔地而起(289) 生活设施、劳动环境大大改善(290) 工资福利令人向往291

第四篇 凤凰腾飞之奥秘第一章 艰苦创业——是“凤凰”哺育起飞的根基295

第二章 创牌争先——是“凤凰”一飞冲天的雄心299

第三章 出口创汇——是“凤凰”飞遍四海的云程305

第四章 求实创新——是“凤凰”高飞远航的关键309

第五章 造就人才——是“凤凰”一往无前的动力312

启示与展望315

值得重视的“企业模式”(315) 摆正“生产—基建”关系(317) 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319

附录:326

上海自行车三厂建厂三十年大事记326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364

历任行政负责人365

历任工会主席366

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367

历任总工程师367

历任总会计师367

历年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369

历年生产凤凰牌自行车产品一览表374

“风凰牌”自行车获奖汇集表377

上海自行车三厂获奖及证书汇集表379

上海自行车三厂武川路厂区沿革简况381

上海自行车三厂建厂基础单位(合作社、各中心厂)385

上海自行车三厂厂歌386

小跋3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