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地管理概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土地管理概论
  • 王印才,王万茂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501954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152页
  • 文件大小:2MB
  • 文件页数:163页
  • 主题词:土地经济学 土地管理法(学科: 基本知识 地点: 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土地管理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土地的概念1

一、土地的涵义1

二、土地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3

三、土地的特性5

第二节土地管理的客观必要性8

一、我国的土地资源概况、特点和问题8

二、土地规划方案的编制程序11

二、耕地在土地—人口—粮食三者关系中的地位16

第三节土地管理科学的概述21

一、土地管理科学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产物21

二、土地管理科学的任务和内容23

三、土地管理的科学体系24

四、土地管理的原则27

五、土地管理机构及其职责29

六、我国土地管理简史32

第二章土地经济学原理37

第一节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37

第二节土地的供给与需求39

一、土地的供给39

二、土地的需求39

第三节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与生产资源配合原理41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提出及其涵义41

二、马克思关于土地肥力和土地报酬的基本原理43

一、地租的由来、涵义和分类45

第四节地租与地价理论45

二、西方资产阶级地租理论47

三、马克思主义地租和地价原理48

四、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地租与地价51

第五节农业用地利用原理53

一、耕地利用原理53

二、林地利用原理54

三、草地利用原理55

四、水面利用原理56

第六节非农业用地利用原理56

一、矿地利用原理56

二、城镇地利用原理57

三、旅游地利用原理58

第七节土地利用的社会法制原理59

第三章土地调查与评价61

一、土地调查的概念、内容和原则61

第一节土地调查概述61

二、土地分类62

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63

第二节工作底图的准备64

一、基础图件64

二、航片调绘与外业补测66

三、航片转绘67

第三节土地面积量算68

一、面积量算方法68

二、量算工作中的控制、限差和平差70

第四节土地评价72

一、土地评价的概念及其依据72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73

三、土地经济评价74

一、苏联的土地评价75

第五节国外土地评价简介75

二、美国的土地分级76

三、德国的土地评价77

四、保加利亚的土地评价77

第四章地籍管理79

第一节地籍管理概述79

一、地籍管理的概念79

二、地籍管理的任务80

三、地籍管理的内容80

一、地籍测量81

二、地籍图81

第二节地籍调查81

第三节土地登记82

一、土地登记的法律依据82

二、土地登记的类型和内容83

第四节土地统计87

一、土地统计的任务和内容87

二、土地统计制度88

三、土地统计资料的计算机贮存与应用90

第五章非农业建设用地管理95

第一节非农业建设用地管理的意义、任务和原则95

一、非农业建设用地管理的意义95

二、非农业建设用地管理的任务97

三、非农业建设用地管理的原则98

第二节国家建设用地管理100

一、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程序100

二、征用土地的审批权限101

三、征用土地的补偿和安置标准102

五、城乡联营企业建设用地管理103

六、外商投资企业建设用地管理103

四、剩余劳力的安置103

第三节村镇建设用地管理104

一、村镇建设用地方向104

二、村镇建设用地的审批程序105

三、村镇建设用地补偿安置标准105

第六章土地规划107

第一节土地规划的产生107

第二节土地规划的内容和编制程序109

一、土地规划的内容109

第三节土地利用远景预测113

一、土地利用远景预测的必要性113

二、土地利用远景预测的程序和方法114

第四节建设用地规划115

一、居民点用地规划115

二、交通运输用地规划118

三、水利用地规划119

四、土地保护工程用地规划122

第五节农业生产用地规划123

一、确定农业生产用地的组成与比例123

二、耕地规划124

三、园林地规划124

四、牧草地规划125

五、水面规划125

六、土地规划的地区特点126

一、居民点的概念及其分类127

第一节村镇规划概述127

第七章村镇规划127

二、村镇规划理论128

三、村镇规划的准备工作130

第二节居民点的区域规划131

一、居民点区域规划的影响因素和基本要求131

二、居民点组群体系的布局类型132

三、村镇用地的发展控制指标133

第三节村镇用地内部总体布局133

一、村镇用地内部总体布局的内容133

三、生活区规划134

二、村镇内部功能分区134

四、生产区规划135

五、公共福利设施规划136

第四节村镇内部建设规划136

一、居住区规划136

二、工业建筑地段的规划138

三、仓储建筑地段的规划138

四、街道的断面设计139

六、各类市政公用工程的规划140

五、园林设计140

一、规划方案的评审141

第五节村镇规划方案的评审141

二、村镇规划中节约用地的途径142

第八章土地管理法规143

第一节土地法规概述143

一、土地法规的概念和制定权限143

二、土地法规与土地管理的关系144

三、解放前后的土地法制概况145

一、土地管理法的指导思想和特点146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基本内容146

二、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济管理权147

三、土地的利用和保护149

四、建设用地管理150

第三节土地利用的监督及其纠纷的调处150

一、监督的概念和作用150

二、土地纠纷的调处151

三、诉讼1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