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
  • (日)田村秀行等著;赫荣威,万军等编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03347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部总论·基础1

第一章总论1

1.1何谓计算机图象处理1

1.1.1数字处理和模拟处理1

1.1.2图象处理和计算机图形2

1.1.3其它有关的领域3

1.2计算机图象处理的特点及其应用4

1.2.1数字图象的优点4

1.2.2处理对象及应用领域5

1.3本书的构成7

2.1.1数字图象8

2.1计算机图象数据处理8

第二章基本概念8

2.1.2数字图象在计算机内的处理13

2.2直方图16

2.3图象处理算法的形式19

2.3.1图象处理功能19

2.3.2局部处理和大局处理20

2.3.3迭代处理26

2.3.4跟踪处理26

2.3.5位置不变处理和位置可变处理27

2.3.6在处理程序中输入图象用数组和输出图象用数组的设置27

2.3.7窗口处理和模板处理28

2.4.2二维离散的傅立叶变换29

2.4变换域内的处理29

2.4.1二维正交变换29

2.4.3其它的正交变换34

2.5图象的表示和数据结构35

2.5.1图象的数据结构35

2.5.2线图象的表示41

2.5.3图象的特征表示41

第二部处理方法45

第三章二值图象处理45

3.1 图象的二值化处理45

3.2.1邻域和邻接48

3.2.2象素的连接48

3.2二值图象的连接性和距离48

3.2.3连接成分49

3.2.4欧拉数(示性数)49

3.2.5象素的可删除性和连接数50

3.2.6距离51

3.3二值图象连接成分的变形操作52

3.3.1连接成分的处理52

3.3.2线图形化和点图形化处理53

3.4图形的形状特征59

3.4.1块状图形的形状特征60

3.4.2线图形的形状特征62

4.1 灰度变换和增强67

4.1.1对比度的增强67

第四章图象变换和图象质量改善67

4.1.2图象的锐化71

4.2平滑化和噪声消除72

4.2.1移动平均法72

4.2.2中值滤波73

4.2.3有选择的局部平均化73

4.2.4孤立噪声的消除75

4.3图象的复原75

4.3.1 逆滤波76

4.3.2维纳滤波77

4.4图象的重建78

4.5几何变换80

4.6.1辐射量校正83

4.6图象的校正处理83

4.6.2几何校正85

4.7图象的生成89

4.7.1 图象模型89

4.7.2图象的操作91

4.7.3线性坐标变换99

第五章图象的特征提取和分析·识别104

5.1 边缘检测104

5.1.1图象的微分105

5.1.2梯度105

5.1.3根据最佳适配的边缘检测106

5.1.4拉普拉斯算子107

5.2.1线检测算子109

5.2线检测109

5.2.2非极大点的抑制110

5.2.3边缘跟踪110

5.2.4 Hough(霍夫)变换110

5.3区域分割111

5.3.1区域扩张法111

5.3.2在特征空间利用群聚进行区域分割114

5.4纹理分析115

5.4.1纹理特征的计算116

5.4.2纹理区域的分割119

5.4.3纹理边缘的检测119

5.5多维信息的利用120

5.5.1多光谱信息的处理121

5.5.2深度信息的利用122

5.5.3三维形状的复原122

5.5.4运动图象分析(利用时间变化)124

5.6匹配125

5.6.1样板匹配126

5.6.2高速样板匹配127

5.6.3样板匹配的改进127

5.7分类方法129

5.7.1 监督分类130

5.7.2非监督分类133

6.1.1系统的基本构成和规模137

6.1 图象处理系统的构成137

第六章图象处理系统137

第三部系统137

6.1.2系统的利用方式138

6.2图象处理系统的组成部分139

6.2.1图象输入设备139

6.2.2运算装置141

6.2.3存储器143

6.2.4 图象输出设备144

6.3图象处理软件147

6.3.1图象处理系统的软件147

6.3.3交互式图象分析和命令语言148

6.3.2图象处理专用语言148

6.3.4图象处理算法库149

6.4图象处理系统构成举例和注意事项150

6.4.1 交互式系统的意义和实现的例子150

6.4.2系统构成需注意的问题151

第七章输入设备154

7.1 各种图象输入方法154

7.1.1图象输入的一般问题154

7.1.2图象输入的系统159

7.2各种图象输入设备161

7.2.1飞点扫描器161

7.2.2析象管161

7.2.4固体摄象器件167

7.2.5平台型扫描器179

7.2.6扫描鼓180

7.2.7传真185

7.2.8图形输入板数字化仪187

第八章输出设备189

8.1各种图象输出设备189

8.2软拷贝(显示器)192

8.2.1 CRT显示器193

8.2.2液晶显示器(LCD)206

8.2.3等离子体显示器(PDP)209

8.2.4场致发光显示器(ELD)209

8.2.5发光二极管显示器(LED)210

8.2.6其它显示器210

8.2.7大屏幕显示器211

8.3硬拷贝212

8.3.1绘图机技术214

8.3.2击打式打印机技术215

8.3.3光印刷机216

8.3.4热敏印刷机224

8.3.5喷墨式印刷机226

8.3.6静电印刷机230

8.3.7磁记录印刷机和其它231

第四部实例233

第九章医用图象处理和识别——细胞诊断的自动化233

9.1细胞诊断自动化234

9.2细胞诊断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和分析235

9.3特征提取和图象处理238

9.4 自动细胞诊断装置CYBEST的开发242

第十章工业用图象处理和识别——掩膜图案的检查243

10.1掩膜检查的自动化243

10.2掩膜检查数据和缺陷检查方式的研讨245

10.3形状缺陷检查的流程246

10.4掩膜图案检查装置的开发248

第十一章图纸自动读取250

11.1 引言250

11.2读取装置的处理步骤和构成250

11.2.1处理的内容和步骤250

11.2.2系统的构成250

11.3读取装置的主要构成部分251

11.3.1读取装置的输入部分251

11.3.2予处理部分252

11.3.3图纸的三种图形元素的分离……………………………………………………………………11.3.4识别处理253

11.3.5线段处理256

11.3.6综合处理257

11.4 手写图纸读取装置TOSGRAPH258

11.4.1硬件构成258

11.3.7编辑处理258

11.4.2处理功能260

7.2.3电视摄象机263

12.1 概论264

12.2 传感器264

第十二章遥感264

12.3灰度校正267

12.4几何畸变的校正268

12.5显示方法268

12.6分析和测量方法270

12.7识别分类271

12.8遥感图象处理系统271

12.9总结273

第十三章彩色图象处理274

13.1 概论274

13.2彩色图象的输入和校正275

13.3色坐标系的变换276

13.4彩色图象的显示278

13.5彩色图象的合成与编辑279

13.6彩色信息和图象处理系统280

13.7应用实例281

第五部展望285

第十四章今后的技术展望285

14.1 图象重建技术的应用285

14.2 与计算机图形学的交叉286

14.3计算机视觉——从图象到景物的理解286

14.4高速处理体系结构286

14.5图象数据库287

附录A标准图象数据格式289

附录B收集到的信息和资料295

附录C快速傅立叶变换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