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血液毒理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血液毒理学
  • 李建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90230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血液-毒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血液毒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总论3

第一章 概述3

第一节 血液毒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研究范畴3

第二节 血液毒理学展望5

第二章 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与血液8

第一节 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8

一、骨髓9

二、脾10

三、胸腺11

四、淋巴结12

五、胎儿造血组织12

第二节 血液13

一、红细胞14

二、白细胞14

三、血小板17

第三章 致血液损伤的外源化学物19

第一节 致血液损伤的外源化学物及分类19

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致血液损伤的特性22

第四章 外源化学物致血液损伤的毒性表现29

第一节 红细胞毒性表现29

一、对红细胞生成的影响30

二、对红细胞呼吸功能影响38

三、对红细胞存活期影响43

第二节 白细胞毒性表现47

一、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48

二、中性粒细胞质的异常改变50

三、白血病51

第三节 血小板毒性表现56

一、对血小板生成的影响56

二、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60

三、对凝血功能的影响61

四、出凝血障碍65

第五章 外源化学物致血液的毒性作用机制69

第一节 造血障碍69

一、对骨髓干细胞和微环境的影响69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70

三、铁粒幼细胞贫血72

四、巨幼细胞贫血73

五、红细胞增多症74

第二节 血红蛋白异常74

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74

二、碳氧血红蛋白血症与硫化血红蛋白血症75

三、Heinz小体(海因茨小体)75

第三节 溶血76

一、非免疫性溶血76

二、免疫性溶血77

第四节 白细胞减少77

第五节 血小板减少78

第六节 止血、凝血障碍79

一、毛细血管壁损伤79

二、血小板功能异常80

三、凝血酶原合成障碍80

第七节 白血病80

第六章 血液毒性研究与评价方法85

第一节 概述85

第二节 血液毒理学的研究方法86

一、动物实验与血液监测86

二、外周血指标87

三、骨髓的毒性研究90

四、危险性评价91

五、血液毒理学的一些特殊研究方法92

第二部分 工业(环境)毒物的血液毒性97

第七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97

第一节 铅及其化合物97

一、理化性质97

二、来源、存在与接触机会97

三、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98

四、毒性概述99

五、毒性表现103

六、毒性机制104

第二节 铜及其化合物106

一、理化性质106

二、来源、存在与接触机会106

三、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107

四、毒性概述107

五、毒性表现110

六、毒性机制111

第八章 砷及其化合物113

第一节 三氧化二砷113

一、理化性质113

二、来源、存在与接触机会113

三、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114

四、毒性概述114

五、毒性表现117

六、毒性机制118

第二节 砷化氢119

一、理化性质119

二、来源、存在与接触机会120

三、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120

四、毒性概述120

五、毒性表现122

六、毒性机制122

第九章 抗凝类杀鼠剂125

一、理化性质125

二、来源、存在与接触机会125

三、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125

四、毒性概述125

五、毒性表现与机制127

第十章 氮及其无机化合物 (亚硝酸盐)129

一、理化性质129

二、来源、存在与接触机会129

三、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129

四、毒性概述130

五、毒性表现133

六、毒性机制133

第十一章 芳香族烃类(苯)135

一、理化性质135

二、来源、存在与接触机会135

三、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135

四、毒性概述136

五、毒性表现142

六、毒性机制143

第十二章 芳香族氨基化合物145

第一节 苯胺145

一、理化性质145

二、来源、存在与接触机会145

三、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146

四、毒性概述147

五、毒性表现151

六、毒性机制151

第二节 甲苯胺类156

一、理化性质156

二、来源、存在与接触机会156

三、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156

四、毒性概述157

五、毒性表现159

六、毒性机制160

第十三章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162

第一节 硝基苯162

一、理化性质162

二、来源、存在与接触机会162

三、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163

四、毒性概述164

五、毒性表现168

六、毒性机制169

第二节 三硝基甲苯170

一、理化性质170

二、来源、存在与接触机会171

三、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172

四、毒性概述174

五、毒性表现与机制187

第十四章 稀土及其化合物191

一、理化性质191

二、来源、存在与接触机会191

三、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192

四、毒性概述193

五、毒性表现198

六、毒性机制199

第十五章 放射性核素202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介绍202

一、概念202

二、放射性强度及单位202

三、分类203

四、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203

五、放射性核素的应用204

六、放射性核素的生物转运205

七、放射性核素引起的损伤206

八、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医学处理207

第二节钚208

一、概述208

二、毒性概述209

三、血液毒性表现与毒性机制210

第三节氡211

一、概述211

二、毒性概述212

三、血液毒性表现与毒性机制214

第四节镭216

一、概述216

二、毒性概述218

三、血液毒性表现与毒性机制218

第五节 放射性磷219

一、概述219

二、毒性概述220

三、血液毒性表现与毒性机制222

第六节铯222

一、概述222

二、毒性概述224

三、血液毒性表现与毒性机制225

第七节锶226

一、概述226

二、毒性概述228

三、血液毒性表现与毒性机制230

第八节铀231

一、概述231

二、毒性概述232

三、血液毒性表现与毒性机制235

第三部分 药物的血液毒性245

第十六章 药物245

第一节 阿司匹林245

一、来源与理化特性245

二、吸收与代谢过程245

三、用途与药理作用246

四、毒副作用247

五、血液不良反应248

第二节 阿糖胞苷249

一、来源与理化特性249

二、吸收与代谢过程249

三、用途与药理作用249

四、毒副作用250

五、血液不良反应250

第三节 安乃近252

一、来源与理化性质252

二、吸收与代谢过程252

三、用途与药理作用252

四、毒副作用253

五、血液不良反应253

第四节 保泰松255

一、来源与理化性质255

二、吸收与代谢过程255

三、用途与药理作用255

四、毒副作用256

五、血液不良反应256

第五节 氮芥258

一、来源与理化性质258

二、吸收与代谢过程258

三、用途与药理作用258

四、毒副作用259

五、血液不良反应259

第六节 干扰素260

一、来源与理化性质260

二、吸收与代谢过程260

三、用途与药理作用261

四、毒副作用261

五、血液不良反应263

第七节 环磷酰胺263

一、来源与理化性质263

二、吸收与代谢过程264

三、用途与药理作用264

四、毒副作用264

五、血液不良反应265

第八节 甲氨蝶呤266

一、来源与理化性质266

二、吸收与代谢过程266

三、用途与药理作用267

四、毒副作用267

五、血液不良反应268

第九节 卡马西平269

一、来源与理化性质269

二、吸收与代谢过程270

三、用途与药理作用270

四、毒副作用271

五、血液不良反应271

第十节 链霉素272

一、来源与理化性质272

二、吸收与代谢过程273

三、用途与药理作用273

四、毒副作用273

五、血液不良反应274

第十一节 硫鸟嘌呤275

一、来源与理化性质275

二、吸收与代谢过程275

三、用途与药理作用276

四、毒副作用276

五、血液不良反应276

第十二节 氯氮平277

一、来源与理化性质277

二、吸收与代谢过程277

三、用途与药理作用278

四、毒副作用278

五、血液不良反应279

第十三节 氯霉素280

一、来源与理化性质280

二、吸收与代谢过程280

三、用途与药理作用281

四、毒副作用282

五、血液不良反应283

第十四节 青霉素284

一、来源与理化性质284

二、吸收与代谢过程285

三、用途与药理作用286

四、毒副作用286

五、血液不良反应288

第十五节 四环素290

一、来源与理化性质290

二、吸收与代谢过程290

三、用途与药理作用290

四、毒副作用291

五、血液不良反应292

第十六节 头孢菌素类293

一、来源与理化性质293

二、吸收与代谢过程293

三、用途与药理作用294

四、毒副作用295

五、血液不良反应296

第十七节 异烟肼297

一、来源与理化性质297

二、吸收与代谢过程297

三、用途与药理作用298

四、毒副作用299

五、血液不良反应300

第十八节 吲哚美辛301

一、来源与理化性质301

二、吸收与代谢过程301

三、用途与药理作用301

四、毒副作用301

五、血液不良反应302

第十九节 紫杉醇304

一、来源与理化性质304

二、吸收与代谢过程304

三、用途与药理作用305

四、毒副作用305

五、血液不良反应306

第四部分 生物毒素的血液毒性317

第十七章动、植物毒素317

第一节 皂角苷319

一、理化性质319

二、来源、存在与接触机会319

三、吸收与分布320

四、毒性概述320

五、毒性表现与机制321

第二节 相思子毒素321

一、理化性质322

二、来源、存在与接触机会322

三、吸收与分布323

四、毒性概述323

五、毒性表现324

六、毒性机制324

第三节 毒蕈324

一、理化性质324

二、来源、存在与接触机会325

三、吸收与分布325

四、毒性概述325

五、毒性表现328

六、毒性机制328

第四节 蛇毒328

一、理化性质328

二、来源、存在与接触机会330

三、吸收与分布330

四、毒性概述330

五、毒性表现335

六、毒性机制3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