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生态学 上【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胡志东,任继文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白山出版社
- ISBN:780687140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9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05页
- 主题词:环境生态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生态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1
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
二、环境问题的本质及其启示8
第二节 环境生态学的内容、任务与发展11
一、环境生态学的定义11
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12
三、环境生态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4
四、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和发展趋势15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20
第一节 生物及其进化20
一、生物的起源20
二、生物的进化22
第二节 环境的概念及分类23
一、环境的概念23
二、环境的类型24
三、环境的基本功能和特性31
四、环境因子和生态因子33
第三节 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35
一、光因子的生态作用35
二、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42
三、水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49
四、大气因子的生态作用56
五、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60
第四节 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规律66
一、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66
二、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68
第三章 生物种群72
第一节 种群的概念和特征72
一、种群的概念72
二、种群的特征73
第二节 种群的数量和结构74
一、种群密度74
二、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75
三、种群变动模型和生态对策81
第三节 种群关系93
一、种内关系93
二、种间关系99
第四章 生物群落121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特征和结构121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及其特征121
二、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125
三、生物群落的结构128
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演替136
一、生物群落演替的定义与类型136
二、引起群落演替的原因及控制演替的主要途径141
三、演替顶级学说143
四、演替实例147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149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149
二、生物多样性的测定153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156
第五章 生态系统158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概念158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158
二、生态系统的分类161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162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162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163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164
一、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164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66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74
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83
第四节 主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185
一、森林生态系统185
二、草原生态系统188
三、荒漠生态系统190
四、湿地生态系统191
五、河流生态系统195
六、海洋生态系统196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平衡200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200
二、生态平衡的标志201
三、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202
四、生态学的一般规律205
五、生态平衡的保持208
第六章 人类干扰与生态系统恢复210
第一节 干扰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10
一、干扰的概念和类型210
二、人类干扰的主要形式及后果220
三、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与特征223
四、我国退化生态系统的现状228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230
一、大气污染及生态防治231
二、水体污染及生态防治239
三、土壤污染及生态防治246
四、固体废弃物污染及防治250
五、噪音污染及防治255
第三节 生态监测技术259
一、生态监测的概念和特点260
二、生态监测的方法263
第四节 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270
一、生态恢复与恢复生态学270
二、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原则278
三、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目标和程序280
四、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途径和措施282
五、生态恢复的时间与评价标准286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287
一、自然保护区的意义287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288
三、森林自然保护的内容与管理原则290
四、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经营293
第七章 城市生态系统概述296
第一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96
一、城市生态学的概念296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297
三、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305
第二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315
一、城市生态系统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315
二、城市生态系统高度的人工化特性317
三、城市生态系统的不完整性319
四、城市生态系统的高度开放性319
五、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性321
六、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322
七、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323
第三节 城市环境325
一、城市环境的组成325
二、城市环境效应327
三、城市环境容量334
四、城市环境问题335
五、形成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338
第四节 城市植被的生态效应339
一、城市绿化的降温增湿效应340
二、城市绿化的碳氧平衡效应340
三、城市绿化、净化和美化环境效应342
第五节 城市生态建设与调控344
一、生态城市是城市建设追求的目标344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348
第八章 景观生态学概述354
第一节 景观和景观生态学354
一、景观的内涵354
二、景观生态学的学科定位355
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中的一般概念和理论358
一、尺度、格局和过程的概念358
二、景观要素的基本类型360
三、景观的总体结构367
四、景观的功能370
五、景观生态学中其他几个重要的理论观点372
六、人类对景观的影响376
第三节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376
一、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376
二、景观生态学的应用379
三、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规划382
第九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规划387
第一节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387
一、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387
二、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388
三、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390
第二节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内容与方法392
一、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392
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394
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398
四、生态风险评价403
五、城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408
第三节 生态规划411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与特点411
二、生态规划的原则415
三、生态规划的步骤和内容416
四、生态规划的方法425
五、生态绿地系统规划426
六、环境规划428
七、景观生态规划430
八、城市生态规划437
第十章 全球性环境问题441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及防治对策441
一、全球气候变化趋势441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后果442
三、控制全球变暖的对策446
第二节 臭氧层的破坏及防治对策448
一、臭氧层破坏与臭氧空洞448
二、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后果450
三、拯救臭氧层的措施453
第三节 酸沉降及防治对策455
一、酸雨的发现及其发展455
二、酸雨形成的原因457
三、酸雨的危害458
四、防治酸雨的综合措施461
第四节 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463
一、荒漠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463
二、土壤荒漠化形成的原因467
三、土壤荒漠化带来的后果471
四、荒漠化防治措施473
第五节 中国的环境问题477
一、地理因素分析477
二、资源相对贫乏、分布不均477
三、生态环境问题482
四、环境污染严重485
主要参考文献487
热门推荐
- 3228870.html
- 622737.html
- 2707460.html
- 3188559.html
- 1095717.html
- 829005.html
- 2011467.html
- 802492.html
- 435141.html
- 35811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62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06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6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55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1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42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31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80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26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2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