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中医信息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实用中医信息学
  • 秦玉龙主编;肖莹,李继明,李洁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80231931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中医学:信息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中医信息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绪论1

第一章 实用中医信息学概论1

第一节 信息泛论1

一、信息2

二、信息媒体8

三、信息技术13

四、信息系统14

五、信息科学14

第二节 实用中医信息学的概念15

一、中医信息的含义15

二、实用中医信息学的定义15

第三节 为什么要学习实用中医信息学16

一、中医信息的作用16

二、现代科技信息发展的特点18

三、中医信息的现况20

第二章 中医信息工作的回顾与展望21

第一节 中医信息传递方式的演变21

第二节 版本研究与校勘工作对中医信息的净化作用22

一、版本研究与中医信息的真赝22

二、校勘工作与中医信息的优劣39

第三节 中医信息工作的萌芽与发展48

一、目录书的产生与发展48

二、类书、丛书与集注的编撰50

第四节 中医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展望53

第三章 网络时代的中医信息58

第一节 跨世纪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58

一、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58

二、中国信息高速公路规划59

三、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64

四、数字地球66

五、数字中国70

六、数字校园72

第二节Internet——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73

一、Internet概述73

二、数据库122

三、数字医学131

四、远程医学134

五、远程教育139

六、虚拟现实142

七、数字图书馆144

八、电子期刊149

九、电子商务151

第三节Internet——中医信息的新载体157

下篇 各论165

第四章 中医信息媒体的类型165

第一节 纸质型信息媒体165

一、图书165

二、期刊205

三、会议文献228

四、政府出版物233

五、标准文献235

六、学位论文250

七、专利文献250

八、产品样本266

九、科技报告268

十、科技档案268

十一、广告268

第二节 非纸质型信息媒体270

一、缩微型信息媒体270

二、视听型信息媒体271

三、机读型信息媒体274

第三节 出土的中医药信息280

一、殷墟出土甲骨文中的医学知识280

二、汉墓出土的医书280

三、敦煌居延汉代医简281

四、敦煌出土的医学卷子281

五、黑水城出土的医书282

第五章 中医信息的寻找283

第一节 中医信息寻找的原则与方法283

一、中医信息寻找的原则283

二、中医信息寻找的方法285

第二节 利用图书馆286

一、分类目录的利用287

二、书名目录的利用315

三、著者目录的利用317

四、主题目录的利用318

第三节 利用二次文献323

一、怎样寻找图书文献323

二、怎样寻找期刊资料329

三、怎样寻找其他信息331

第四节Internet网上浏览332

一、注意力332

二、搜索引擎333

第六章 中医信息的选择339

第一节 中医信息选择的原则339

一、实用性原则339

二、系统性原则340

三、灵活性原则340

四、预见性原则341

第二节 中医信息选择的方法341

一、请教专家341

二、利用书评343

三、参考新书介绍343

四、参加学术会议344

第七章 中医信息的阅读345

第一节 目的与计划345

第二节 识字与读书346

第三节 精读与泛读348

第四节 分类与集中349

第五节 理解与记忆352

一、怎样加强理解力352

二、怎样提高记忆力359

第八章 中医信息的积累366

第一节 书写读书笔记366

一、提纲式笔记366

二、论题式笔记367

三、摘要式笔记367

四、心得笔记371

第二节 编写文献综述372

第三节 使用文献卡片375

第四节 数据库的建立377

第九章中医信息的评价378

第一节 可靠性的判断378

一、信息发布者的身份379

二、信息媒体的出版类型379

三、信息媒体的出版单位380

四、信息的有关资料380

五、信息的内在因素380

第二节 先进性的判断383

一、信息发表的时间383

二、信息发布的作者384

三、信息媒体的出版单位384

四、同类成果的对比385

第三节 适用性的判断385

一、信息资料的借阅频率385

二、专家的评论意见386

第十章 中医信息的发布387

第一节 中医论文的写作387

一、中医论文的特点387

二、中医论文的结构390

三、学位论文的标准394

四、写作论文的技法396

第二节 中医论文的交流398

一、非正式交流398

二、正式发表399

第三节利用Internet交流400

一、创建网站或主页400

二、开通博客401

三、参加新闻组讨论402

四、利用电子公告牌402

附录403

一、全国主要中医期刊简介403

二、台港澳及外国传统医学期刊选录414

三、现存医学丛书选目416

工具书、检索工具及主题索引422

主要参考文献4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