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东满族史【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广东满族史
  • 汪宗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ISBN:710402364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文学-作品综合集-中国-当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广东满族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温兰子1

出版说明1

概述1

附一:满族13

附二:广州市满族联谊会15

附三:广州有一个满族“部落”15

大事记18

第一章 政治状况1

第一节 驻粤原因1

第二节 组织形式4

第三节 来粤驻地5

一、清代满州八旗官兵旗民区示意图6

附:广州满族来粤源流考7

第四节 反正前后9

同舟共济的日子13

附:辛亥年广东满汉和平政变政体经过纪略14

第二章 经济生活16

第一节 粮饷制度时期16

附一:清代粮饷制度与广州满族人的生活19

附二:钱粮制度对满族的影响及其后果23

第二节 辛亥革命后期28

附一:广州满族经营水果的情况30

附二:广州满族妇女穿牙刷史话32

附三:广州满族邮政工人的生活状况34

附四:回忆第一支广州满族人办起的洋乐队37

附五:广州满族人经营米店的缘由40

第三节 享受民族平等权利41

第四节 改革开放政策指引44

一、广州市民族经济建设服务公司45

二、广州珠江印染化工有限公司49

三、沧桑五十话“大同”54

第三章 人物56

第一节 历史名人56

第二节 成功人士62

第四章 文化教育71

第一节 清代学府71

一、两翼清书总官学71

二、八旗清书官学72

三、义学72

四、明达书院73

五、同文馆73

附一:清朝同治年间奏摺及档案简介78

附二:广州同文馆81

附三:广州同文馆的开设82

第二节 开办学堂83

第三节 子弟学校85

附一:满族小学校歌92

附二:满族小学创办人——汪宗猷93

附三:对广州市满族镶红旗关于光塔路89号征地问题的复函94

附四: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文件关于回民小学、满族小学恢复校名的通知95

第四节 语言文学95

第五章 传统武术98

第一节 摔跤99

第二节 大刀100

第三节 长矛101

第四节 双抛102

第六章 民间艺术104

第一节 民歌、民谣106

一、民歌106

二、民谣115

第二节 操练乐曲119

附一:广州市代表队的音乐节目是这样发掘整理的120

附二:记一九五七年广东省少数民族艺术观摩会演的满族代表队123

第三节 粤剧、曲艺127

一、粤剧127

二、曲艺134

第四节 故事专辑138

一、历史故事138

二、民间传说144

第七章 信仰148

第一节 萨满遗迹148

第二节 观音古楼149

附:海珠中路观音楼的今昔观152

第三节 八旗宗祠155

第四节 传统节日156

第八章 风俗习惯166

第一节 祖宗袋考166

第二节 礼仪教养167

第三节 家属称谓168

第四节 主要禁忌169

第九章 家居171

第一节 房屋171

第二节 家具172

第十章 婚丧习俗174

第一节 嫁娶仪式174

附一:广州满族的旧习记闻176

附二:满族婚嫁风俗奇特178

附三:婚姻状况与家庭结构179

第二节 丧事特点180

附一:碑记183

附二:茔地184

附三: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1999年6月测的地图185

附四:广州满族坟场管理办法186

第十一章 服饰189

第一节 男装189

第二节 女装189

第三节 童装190

附一:旗袍的由来191

附二:满族服饰192

第十二章 饮食文化195

第一节 纪念祭品197

第二节 盛名点心199

第三节 家常食谱199

附包饽饽的回忆202

第十三章 历史文物205

第一节 文献205

第二节 家谱228

第十四章 历史遗迹230

第一节 天字码头231

第二节 八旗会馆233

第三节 接官亭(街)233

第四节 左都衙门234

附:八旗二马路得名考234

第十五章 今昔对比237

第一节 喜见曙光237

第二节 政策感召239

论证问题241

一、妙吉祥室观音像的考究241

二、满、汉八旗及“旗下”的区别242

三、八旗子弟的素质244

四、八旗二马路非旗民区245

五、萨其玛的来历245

名录存史247

第一部份 光辉的经历247

一、民族问题文献247

二、满族团结典范287

三、民间社团班子288

四、出版满族书刊290

五、传媒专访简介293

第二部份 与时俱进的篇章297

一、新时期开展及研究满族工作的探讨297

二、新时期 新机构 新任务306

三、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326

四、为广东满族工作创新篇344

五、2005年工作总结和明年设想361

编后语3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