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 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农学会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ISBN:7801670825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2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642页
- 主题词:小麦(学科: 遗传育种) 小麦 遗传育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 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小麦有效利用土壤磷的遗传和育种(英文)&李振声等1
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一个世界性难题&刘大钧4
小麦远缘杂交育种&董玉琛12
我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研究进展&李振岐等23
中国小麦品质遗传改良&何中虎41
基因差异表达与小麦杂种优势分子机理&孙其信等41
一个实验室的小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贾继增等62
小麦抗黄矮病生物技术育种进展&辛志勇等70
小麦产量育种研究进展&郭天财等71
河南省小麦育种策略的探讨&许为钢等76
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结合改良的实践和认识&卢少源等84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赵振东等91
杂种小麦育种的战略&张爱民101
大麦黄矮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广谱性黄矮病抗性的培育&张颜等102
中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成就、问题与对策&陆维忠等104
以生物多样性控制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研究展望&吴立人等117
淀粉特性发生变化的小麦突变体研究(英文)&Takeshi Yasui120
野生小麦醇溶蛋白的多态性遗传资源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英文)&D.Obreht,et al.133
利用组织与突变改良小麦(英文)&C.E.de O.Camargoet al.137
铝筛选技术在小麦耐酸性土壤育种项目中的应用(英文)&C.E.de O.Camargo146
利用转基因小麦提高耐霜性(英文)&H.K.Khanna,et al.150
约旦小麦地方品种苗期特性的表型遗传多样性(英文)&Adel H.Abdel-Ghani et al.155
德国改良小麦烘烤品质研究进展(英文)&K.Richter158
多年生小麦培育与多年生特性的遗传特点(英文)&Xiwen Cai et al.163
硬粒小麦和软质小麦对阿尔及利亚半干旱地区水胁迫的反应比较(英文)&A.Larbi et al.165
遗传资源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重要性(英文)&Mustafa Güler169
创造抗病性的异源细胞质小麦品系(英文)&N.A.Khailenko et al.174
春性软质小麦回交品系的产量因素研究(英文)&N.A.Khailenko177
冬小麦中醇溶蛋白位点与控制穗部性状基因的遗传连锁(英文)&R.A.Urazaliev et al.181
植物育种和栽培在改良籽粒品质中的作用(英文)&J.Akimaliev183
小麦贮藏蛋白中麦谷蛋白的遗传多样性(英文)&L.J.Vapa et al.185
南部冬小麦种质在北欧温带国家的应用(英文)&Vytautas Ruzgas et al.188
麦谷蛋白高分子量亚基7在冬小麦中的变异(英文)&K.M.Bulatova et al.191
小黑麦和小麦品种对酸性环境耐性的遗传分析(英文)&Zhang Xianguang192
大田和离体筛选出耐盐硬粒小麦基因型的比较(英文)&Sad-Alah Hoshmand et al.193
伊朗小麦品种的细胞、形态和表型比较(英文)&Ahmad Arxani et al.194
俄罗斯100年小麦遗传和系统发育研究(英文)&N.P.Goncharov.194
小麦×山羊草品系的分子遗传分析(英文)&I.G.Adoninaet al.195
四倍体小麦的重复序列克隆与分析(英文)&E.Khlestkina et al.196
用细胞流体仪研究小麦细胞遗传学(英文)&J.Vrána et al.197
小麦淀粉生物合成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英文)&M.K.Morell et al.198
新糯小麦“Tanikei A6599-4”淀粉特性的遗传(英文)&Chikako Kiribuchi Otobe199
约旦野生二粒小麦的时空遗传结构(英文)&A.A.Jaradat201
小麦遗传资源评价和保存的重要性(英文)&Zdenek Stehno202
硬粒小麦单倍体的培育(英文)&H.Chlyah et al.203
用AFLPs和贮藏蛋白研究葡萄牙地方小麦品种“Barbela”的遗传多样性(英文)&M.P.Nascimento et al.206
白粉病和叶锈病对春小麦产量和面粉品质的影响(英文)&Marco Maccaferri et al.206
硬粒小麦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SSR和AFLP研究(英文)&E.K.Havazvidi et al.208
小黑麦和硬粒小麦在马来西亚的适应性研究(英文)&Golam Faruq et al.212
普通小麦与高冰草体细胞杂种的遗传及性状研究&夏光敏等216
普通小麦——粗厚山羊草核质杂种的遗传变异与利用研究(英文)&刘春光等221
无磁空间对小麦生物学和遗传特性的影响(英文)&刘录祥等227
小麦族鹅观草属和披碱草属植物的RAPD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英文)&周永红等232
八倍体小偃麦新类型的创制及外源基因组的GISH分析(英文)&畅志坚等237
小麦-多年生簇毛麦双二倍体的细胞学和抗性分析(英文)&杨足君等241
小麦T型普质恢复系基因库的建拓(英文)&刘仲齐等247
用含隐性ph基因的小麦材料转移Aegilops variabilis遗传物质获得新种质TKL1&刘登才等251
K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及染色体定位(英文)&刘保申等254
中间偃麦草第二组染色体带有BYDV抗性的PCR标记(英文)&张增艳等260
应用综合标记辅助选择体系改良小麦淀粉品质&梁荣奇等264
利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特异PCR标记辅助选育优质面包小麦&梁荣奇等270
Ven、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春性F1杂种的优势表现及与叶绿素含量和同工酶谱的关系&魏亦勤等275
染色体消失法在小麦育种中应用的研究&李大玮等280
向普通小麦导入天蓝冰草优良品质基因的研究&何孟元等284
小麦显性矮秆基因Rht10“成长”的发现&傅大雄等288
小麦K、V型恢复基因的轮回选择&高庆荣等293
矮败小麦群体改良的方法与技术&刘秉华等297
黑麦细胞质对小麦抗旱生理及农艺性状的影响&杨起简等300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和亚基组合的遗传及在杂种后代的品质效应&杨学举等303
抗白粉病小麦-中间偃麦草八倍体小偃麦的鉴定&刘树兵等309
小麦三属杂种的细胞遗传学特点研究&李兴锋等312
热胁迫对小麦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毛雪等317
D2型细胞质光敏雄性不育小麦的同工酶研究&吴晓华等321
抗条锈病小麦新材料的选育及遗传分析&舒焕麟等325
中国高抗赤霉病小麦地方品种微卫星DNA多态性研究(英文)&魏育明等330
苗期预测矮败小麦育性的研究(英文)&刘思衡等334
条锈病多小种抗性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的研究&陈耀锋等339
小麦抗旱生态分类中的主要农艺性状&柴守玺等341
多小穗小麦主要性状的基因效应及其稳定性研究&孙东发等347
冬小麦抗(耐)旱种质基因库的建拓研究&李生海等354
应用STS-PCR标记研究四川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张志清等359
四川主栽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郑有良等363
生态不育小麦研究Ⅲ.生态不育小麦的杂种优势&何觉民等369
小麦F1籽粒Glu-1基因的共显、畸变及剂量效应&潘幸来等373
不同熟期小麦品种产量性状及生物学参数配合力研究&谢令琴等377
营养丰实的黑粒小麦育种(英文)&白云凤等381
用幼胚拯救法提高矮败小麦孤雌生殖诱导频率的研究&孙耀中等383
“八五”以来黄淮南片小麦高肥冬水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张清海等386
黄淮南片小麦高肥春水组育成品种产量结构及其提高对策&张清海等390
河南省小麦品种品质现状及今后遗传改良分析&郑天存等393
小麦新型化学杀雄剂BAU 9403诱导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研究&李慧敏等397
小麦耐热性的染色体定位与耐热性基因的遗传效应分析&陈希勇等401
小麦雌性不育系及其杂交F1育性研究&窦秉德等406
“冬麦北移”技术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赵玉田410
小麦冠层茎叶性状基因效应的岭估计&崔党群等423
甘肃河西灌区不同气候因子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孟宪刚等428
冬小麦水旱品种间杂交株高构成因素的遗传分析&张灿军等435
水、旱交叉选育抗旱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的研究&孙美荣等439
建国50年来河南省小麦品种农艺性状演变规律及21世纪遗传改良方向探讨&郑天存等443
云南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研究&于亚雄等448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1纯合与杂合个体的分子鉴定&柴建方等452
温光敏不育小麦C49S育性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基因效应分析&陶军等455
温光敏不育小麦应用研究及发展展望&陶军等458
冬小麦品种粒重叶比的遗传研究&谢令琴等462
冬小麦新种质“矮孟牛”的创造及研究利用的进展&李晴祺等465
平阳霉素诱发小麦农艺性状变异的研究&张秋英等470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创造抗赤霉病新种质的初步研究&张秋英等473
硬粒小麦与粗山羊草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叶部根腐病抗源筛选及其在抗病育种中应用&孙连发等477
蓝、紫粒小麦与白粒小麦种质资源籽粒品质的遗传差异&李杏普等481
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MS1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庞启华等484
小麦绵阳号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李生荣等487
1950年以来四川盆地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刘仲齐等491
贵州小麦抗病育种的成就、问题及展望&龙增栋等496
宁夏小麦遗传育种的回顾与展望&袁汉民等499
冬小麦抗旱高产育种的回顾与展望&方正503
关于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轮回选择几个问题的探讨&李军辉等506
超级小麦育种实践与探索&王德民等510
长江下游地区小麦超高产育种的探讨&姚金保等514
黄土高原干旱类型小麦品种12057单体系统的培育&张惠叶等518
离子束注入诱变选育小麦新品种研究进展&崔党群等522
中国小麦品质育种的回顾与展望&林作楫等527
“远中”号小偃麦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祁适雨等531
糯性春小麦选育进展&王涛537
小麦遗传转化研究进展&宋建民等539
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应用与食物安全&史冬平541
山西省中部不同水肥条件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育种方向研究&温辉芹等544
偃师4号在河南小麦育种和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及启示&高海涛等548
小麦品种豫麦13在育种中的应用及体会&顾正中等552
CIMMYT小麦在福建省的适应性及利用价值研究&郭媛贞等556
小麦株高、穗幅宽和植株展开度的研究&牟春生等559
江苏省小麦品种现状及21世纪小麦育种发展思路&苏宝琴等563
小麦超高产基因型产量因素、株型和冠层结构特征的研究&傅兆麟568
新时期毕节地区小麦育种构想&唐映军568
高产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淄麦12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陈祥梅等571
耐肥节水型冬小麦淄选903-1的选育与应用&谭德云等574
兼用型优质小麦新品种淄麦12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荆延东等576
捷克小麦特征特性观察及利用&景东林等579
豫麦48号的选育特点及抗旱育种技术研究&沈东凤等582
矮秆大穗、抗病小麦种质周8425(A、B)创造及利用&郑天存等585
小麦株高基因的SSR标记&孙希平等586
河北东部地区小麦冬、春杂种F1性状优势研究&乔亚科等589
植物雄性不育遗传机制的探讨&乔亚科592
小麦杂交育种的回顾与展望&史冬平598
小麦族抗赤霉病资源的鉴定与利用&刘思衡601
改良冬小麦生育期的遗传对策&高双成等607
小麦QTL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研究进展&贾晋平等610
合理利用小麦的种质资源——晋农207等新品种的育成&赵志立等613
从小麦双胚苗后代中选择三胚苗&陈集贤617
超级小麦育种理论与技术(摘要)&沈天民619
热门推荐
- 3312137.html
- 3269167.html
- 300561.html
- 2288810.html
- 1715598.html
- 2706302.html
- 251380.html
- 1622025.html
- 3333064.html
- 16768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82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21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1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94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15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00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41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23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56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2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