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军事学概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李效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 ISBN:780137807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98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5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军事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上篇 基础理论3
第一章 国际军事学的基本概念3
第一节 国际军事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3
一、什么是国际军事学3
二、国际军事学的逻辑起点9
三、国际军事学的研究对象10
第二节 国际军事学的地位与作用14
一、国际军事学是一门军事学科15
二、国际军事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17
三、国际军事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19
四、国际军事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20
第三节 国际军事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任务21
一、国际军事安全问题是国际军事学的重要研究领域22
二、外国军事问题是国际军事学的主要研究领域23
三、其他边缘学科是国际军事学的相关研究领域25
第四节 国际军事学的基本特性26
一、世界性:按住世界跳动的脉搏26
二、实践性:服务于现实军事斗争27
三、继承性:植根于历史与传统的肥沃土壤27
四、创新性:汲取先进军事文化的养分28
五、政治性:具有意识形态的深刻烙印29
六、时代性:追赶世界军事变革的潮流30
第二章 国际军事学的学科体系与理论体系31
第一节 构建国际军事学体系的依据31
一、遵循军事科学体系的指导原则32
二、符合当前外军研究工作的客观实际33
三、适应国际军事学的发展需求35
第二节 国际军事学的学科体系37
一、对学科体系划分的不同看法37
二、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38
第三节 国际军事学的理论体系42
一、基础理论42
二、应用理论45
三、对策理论47
四、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对策理论研究的相互关系47
第四节 国际军事学体系的完善与发展48
一、国别军事研究体系48
四、其他相关边缘理论研究体系49
二、地区军事安全研究体系49
三、军种理论研究体系49
第三章 国际军事学的形成与发展51
第一节 国际军事学形成的客观历史条件51
一、催生于战争实践51
二、植根于军事交往活动52
三、制约于经济发展水平53
四、取决于科学技术进步54
第二节 古代国际军事研究的萌芽56
一、古代中国的“知彼”研究56
二、古代外国的国际军事研究60
一、近代西方国际军事研究64
第三节 近代国际军事研究的形成64
二、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军事研究68
三、近代中国国际军事研究70
第四节 现代国际军事学的创建与发展72
一、国际军事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72
二、当代中国国际军事学研究成绩斐然74
第四章 国际军事学的研究方法79
第一节 国际军事研究的指导思想80
一、坚持以马列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80
二、坚持以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为指导82
三、坚持以江泽民国际战略思想和新安全观为指导83
第二节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国际军事研究中的运用86
一、归纳与演绎法86
三、具体与抽象法87
二、分析与综合法87
四、历史与逻辑法88
五、预测研究法88
六、比较分析法89
七、统计分析法89
八、数学模拟法89
第三节 军事科学研究方法在国际军事研究中的运用90
一、古今中外法90
二、因果分析法90
三、战例分析法91
四、实兵检验法91
六、虚拟实践法92
五、军事模拟法92
一、军事翻译93
第四节 国际军事问题研究的具体方法93
二、情况整编94
三、动向研究95
四、专题研究96
五、综合研究97
六、对策研究98
七、借鉴研究99
第一节 国际军事安全形势研究的基本范畴103
一、基本概念103
第五章 国际军事安全形势研究103
中篇 国际军事安全103
二、研究领域与层次结构105
三、与其他学科的国际形势研究的区别与联系110
第二节 影响国际军事安全形势的基本要素112
一、时代主题112
二、战略格局113
三、安全威胁115
四、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115
五、战略选择116
六、军事态势117
七、经济全球化118
八、国际组织118
九、国际法119
一、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120
第三节 国际军事安全形势研究的相关理论120
二、理性主义与建构主义123
三、多极稳定论与单极稳定论124
四、文明冲突论与新帝国论125
五、新干涉主义与预防性防务理论126
六、“世界稳定弧”理论127
第四节 战后国际军事安全形势的演变128
一、冷战时期国际军事安全形势的主要特点128
二、冷战结束后国际军事安全形势的特点133
第五节 21世纪初国际军事安全形势的基本特征136
一、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相伴并存136
二、单极与多极的矛盾和斗争更加突出137
三、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矛盾与斗争更加尖锐139
四、军事干涉与反干涉的矛盾与斗争更加频繁140
五、民族分裂与反分裂的矛盾与斗争更加复杂141
六、国际恐怖与反恐怖的矛盾与斗争更加激烈141
第六章 国际军事合作研究143
第一节 国际军事合作研究的基本范畴143
一、基本概念143
二、国际军事合作的基本类型145
三、国际军事合作的基本特性148
第二节 国际军事合作的基本动因151
一、国家间的相互依赖,是国际军事合作的深层背景151
二、国家安全利益的需求,是国际军事合作的根本动因152
三、国家间的共同利益特别是共同威胁,是国际军事合作的客观基础153
第三节 国际军事合作的基本原则155
一、主权独立原则155
四、国家间的政治互信,是实现国际军事合作的主观条件155
二、互利共赢原则156
三、相互信任原则157
四、互谅互让原则158
第四节 国际军事合作的基本规律159
一、国际军事合作是一种国际力量的重新整合159
二、国际军事合作的着眼点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160
三、国际军事合作是国际安全机制的一种重要形式162
四、国际军事合作是缓解“安全困境”的基本途径163
五、国际军事合作是某些大国谋局造势的重要工具164
一、国际军事合作异常活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166
第五节 冷战后国际军事合作的基本特征166
二、非联盟性军事合作明显增多,非对抗性增强167
三、全球性多边军事合作进展缓慢,地区性多边军事合作发展迅速168
四、国际军事合作的范围逐步向综合安全和非传统军事安全领域拓展169
第六节 案例分析170
北约和上海合作组织比较研究170
第七章 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研究174
第一节 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研究的基本范畴174
一、军备控制与裁军的基本概念174
二、军备控制与裁军的基本动因176
三、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的基本方式177
四、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的目的与作用179
一、核军备控制180
第二节 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研究的主要领域180
二、化学与生物武器控制183
三、常规军备控制186
四、外层空间军备控制188
五、防止大规模毁伤性武器的扩散189
第三节 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的现状与趋势192
一、美国带头破坏国际军控制度,严重影响全球战略稳定192
二、朝鲜半岛核危机一波三折,造成东北亚安全局势动荡195
三、伊朗核危机时紧时缓,可能引发中东新的冲突热点195
四、印巴核军备竞赛势头不减,南亚地区和平道路曲折197
五、利比亚放弃核武器研发计划,有利于缓和地区紧张局势198
六、多边生化军控领域的斗争仍在继续198
《美俄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是进步还是倒退199
第四节 案例分析199
第八章 国际武装冲突与战争研究202
第一节 武装冲突与战争的基本概念202
一、当代武装冲突与战争的内涵202
二、当代武装冲突与战争的分类206
三、战后未爆发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207
第二节 当代国际武装冲突与战争的主要根源209
一、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209
二、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211
三、领土争端212
四、经济利益矛盾213
五、地缘政治因素214
一、有限性215
第三节 当代国际武装冲突与战争的主要特点215
二、可控性216
三、频发性217
四、选择性218
五、多样性219
六、高消耗性220
七、发展性222
第四节 未来国际武装冲突与战争的发展趋势223
一、不确定因素增多223
二、规模缩小,进程缩短,强度减弱224
三、高技术化和信息化226
四、国际干预将进一步增强227
一、战争预防与控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228
第五节 武装冲突与战争的预防与控制228
二、努力预防与遏制战争229
三、科学运用和控制战争230
第六节 案例分析232
海湾战争爆发的主要根源232
第九章 国际危机管理研究237
第一节 国际危机管理研究的基本范畴237
一、基本概念237
二、国际危机的基本特征241
三、国际危机的基本类型242
第二节 当代国际危机的主要特点244
一、国际危机的扩展性越来越强244
二、非传统安全问题引发的危机日趋增多245
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诱发当代国际危机的重要原因246
四、军事力量在危机中的地位和作用依然重要247
一、国际危机管理机制248
第三节 国际危机管理的机制、方法和原则248
二、国际危机管理的方法250
三、实施国际危机管理应遵循的主要原则253
第四节 国际危机管理的主要理论254
一、“逐步升级”理论255
二、博弈论256
三、“战略理性”论256
四、威慑理论257
五、“确保战略”理论258
六、“战争边缘”理论258
朝鲜核危机透视259
第五节 案例分析259
第十章 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怖斗争研究262
第一节 国际恐怖主义的基本概念262
一、什么是国际恐怖主义262
二、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演变264
三、国际恐怖主义的主要手段265
四、国际恐怖主义的危害267
第二节 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基本类型268
一、民族极端型恐怖主义268
二、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268
四、极右型恐怖主义269
五、极“左”型恐怖主义269
三、邪教恐怖主义269
六、黑社会型恐怖主义270
第三节 国际恐怖主义的根源270
一、民族矛盾与冲突是国际恐怖主义猖獗的主要导火索270
二、宗教极端思想泛滥是国际恐怖主义恶性膨胀的原因之一271
三、“南北”矛盾不断扩大是国际恐怖主义滋生和蔓延的根本原因271
四、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恶性发展,为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推波助澜272
第四节 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272
一、恐怖主义活动更趋国际化273
二、恐怖手段更趋高科技化273
三、美国成为恐怖袭击首要目标274
一、提高对恐怖主义及其危害的认识,提升反恐斗争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275
第五节 国际反恐怖斗争的主要措施275
二、将反恐怖立法作为打击恐怖主义的有效武器和重要保障,逐步形成一套反恐法律体系276
三、建立反恐怖领导机构,确保统一高效地实施反恐行动277
四、加强情报侦察,严密掌握动向277
五、加强检查、监控,严防各种恐怖事件的发生278
六、赋予军队反恐怖职能,将军事力量作为反恐怖斗争的基本力量278
七、开展国际合作,实现国际反恐力量的大联合280
第六节 案例分析282
美国发动阿富汗反恐战争282
下篇 外国军事287
第十一章 外国战略研究287
第一节 外国战略研究的基本范畴287
一、基本概念287
二、基本结构与体系290
一、战略利益291
第二节 战略的基本要素291
二、战略威胁293
三、战略目标294
四、战略措施296
第三节 影响战略的主要因素298
一、政治因素298
二、综合国力因素299
三、地缘因素300
四、思想文化因素302
第四节 外国主要战略理论303
一、地缘战略理论303
二、威慑战略理论304
三、联盟战略理论306
四、核战略理论307
五、常规战略理论308
六、空军战略理论309
七、海军战略理论310
八、太空战略理论311
九、信息战略理论311
第五节 外国战略理论研究的学术前沿312
一、战略扩展论312
二、多元威胁论314
三、临时联盟论315
四、核常威慑论316
五、先发制人论317
美国的先发制人战略318
第六节 案例分析318
第十二章 外国国防建设研究321
第一节 外国国防建设研究的基本范畴321
一、基本概念321
二、主要研究内容324
第二节 外国国防建设的基本要素325
一、武装力量建设325
二、国防领导体制建设327
三、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建设329
四、军事法规建设330
五、国防预算331
第三节 外国国防建设的主要理论333
一、国防动员理论333
二、国防经济理论336
三、兵役制度理论337
四、后备力量建设理论339
五、民防理论342
六、国防教育理论344
第四节 外国国防建设研究的理论前沿346
一、关于国防建设的发展模式346
二、关于加强国防人才培养347
三、关于提高国防建设效益349
四、关于国防建设的领导与决策350
五、关于加强国防建设顶层设计351
第五节 案例分析352
以色列国防建设的基本经验352
一、基本概念356
第十三章 外国军队建设研究356
第一节 外国军队建设研究的基本范畴356
二、外国军队建设研究的基本任务358
三、外国军队建设研究的主要领域360
第二节 外国军队建设的基本要素367
一、人员367
二、结构369
三、战斗力371
四、战备372
五、职业化373
第三节 外国军队建设的主要理论375
一、质量建设理论375
二、合理够用理论376
三、均衡发展理论378
四、效率效益理论379
五、总体力量理论380
六、依法治军理论381
第四节 外国军队建设研究的理论前沿381
一、信息化建设理论382
二、系统集成理论383
三、虚拟实践理论384
四、军事转型理论385
五、能力建设理论385
第五节 案例分析387
美国军事转型387
俄罗斯军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389
一、基本概念395
第十四章 外国军队作战理论研究395
第一节 外军作战理论的基本范畴395
二、内容体系403
三、要素体系404
第二节 外军主要作战理论406
一、联合作战理论406
二、陆军作战理论409
三、海军作战理论411
四、空军作战理论412
五、太空作战理论414
六、特种作战理论415
七、信息作战理论416
第三节 外军作战理论研究的学术前沿417
一、战略瘫痪论418
二、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420
三、网络中心战理论422
四、空中太空一体化作战理论424
五、海军全球作战构想425
第四节 案例分析426
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军“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的运用426
第十五章 外国军事后勤研究433
第一节 外国军事后勤研究的基本范畴433
一、基本概念433
二、军事后勤的基本任务435
三、军事后勤的基本结构436
一、后勤建设437
第二节 外国军事后勤研究的基本内容437
二、后勤保障438
三、后勤指挥439
四、后勤管理440
五、后勤装备440
第三节 外国军事后勤研究的理论前沿441
一、联勤保障体制441
二、民力后勤保障444
三、精确化后勤保障447
四、配送型后勤保障448
五、后勤信息化建设448
美军战场后勤承包商保障450
第四节 案例分析450
俄军跨部门统一保障系统454
第十六章 外国武器装备理论研究457
第一节 外国武器装备理论的基本范畴457
一、基本概念457
二、基本功能与主要任务458
三、基本特征458
第二节 外国武器装备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460
一、武器装备的采办460
二、武器装备的管理461
三、武器装备的维修保障462
四、武器装备的法规463
第三节 外国武器装备管理体制464
一、武器装备采办管理体制465
二、武器装备保障管理体制466
三、武器装备采办机制467
第四节 外国武器装备发展的基本思路471
一、需求牵引,紧密围绕提高作战能力发展武器装备471
二、信息主导,着眼提高武器装备的信息能力473
三、更新观念,优化武器装备的体系结构473
四、突出特色,选择适合本国情况的武器装备发展模式475
第五节 外国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477
一、指挥控制系统:向网络化、综合化、477
集成化和卫星化方向发展477
二、作战平台:向信息化、隐身化、多功能化和无人化方向发展478
三、精确制导弹药:向远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480
四、太空战武器和导弹防御系统:将逐步进入部署阶段并具备实战能力481
五、信息战装备:重点发展综合电子战系统和计算机病毒武器482
六、核武器:向小型化、实战化方向发展482
七、单兵装备:单兵综合作战系统将装备部队483
第六节 外国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措施483
一、研改结合,注重武器装备的技术改造与技术储备483
二、国际合作,注重与其他国家分享技术和分担费用484
三、以商促军,注重利用“商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和管理方法485
四、实验演示,注重对武器装备的模拟论证487
第七节 案例分析488
外军武器装备维修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488
附录:490
主要参考文献490
热门推荐
- 21619.html
- 897103.html
- 2502332.html
- 3492470.html
- 1606550.html
- 448671.html
- 1262069.html
- 1440641.html
- 3354620.html
- 26260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93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83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90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68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38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6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1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4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45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8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