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女性皮肤病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女性皮肤病学
  • 曹元华,陈志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3625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950页
  • 文件大小:588MB
  • 文件页数:977页
  • 主题词:女性-皮肤病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女性皮肤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女性皮肤病学基础1

第一章 皮肤的构造及性别特点1

第二章 皮肤的功能5

第三章 皮肤的类型8

第四章 女性各年龄段的皮肤问题10

第一节 新生儿及婴儿期10

第二节 女童及青春期12

第三节 20岁年龄段12

第四节 30岁年龄段13

第五节 40岁和50岁年龄段14

第五章 女性皮肤的衰老过程15

第六章 各年龄段的妇科检查19

第一节 新生儿的妇科检查19

第二节 儿童的妇科检查21

第三节 青春期外生殖器的检查23

第四节 成年妇女的妇科检查24

第七章 皮肤病的发病原因25

第八章 皮肤损害的基本表现27

第九章 常用的皮肤试验31

第十章 皮肤病理的取材35

第十一章 女性皮肤病的护理36

第一节 皮肤科护士的素质要求36

第二节 女性皮肤的护理特点37

第三节 心理护理38

第四节 健康教育40

第五节 饮食护理40

第六节 皮肤科病房的设置要求41

第七节 皮肤科常用换药方法41

第八节 皮肤病性病护理常规43

第九节 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系统用药护理46

第十节 部分皮肤病和性病护理47

第二篇 主要发生于女性的皮肤病52

第一章 外阴阴道皮肤疾病52

女阴瘙痒病52

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53

外阴湿疹54

乳房外Paget病55

外阴接触性皮炎55

前庭大腺炎56

前庭大腺炎囊肿57

外阴丹毒57

外阴结核58

外阴阿米巴病58

外阴象皮肿59

外阴假性湿疣60

尿道肉阜60

外阴血管瘤61

外阴血管角化瘤62

外阴淋巴管瘤62

外阴大汗腺腺瘤63

Fox-Fordyce病63

女阴汗管瘤64

淋巴瘤样丘疹病65

外阴假上皮瘤样增生65

外阴乳头状瘤66

外阴软纤维瘤67

外阴纤维瘤67

外阴疣状黄瘤68

外阴疣状癌68

外阴平滑肌瘤69

外阴白色病变69

女阴黑变病71

女阴硬化性萎缩性苔藓71

原发性女阴萎缩72

老年性女阴萎缩73

女阴干枯症73

老年性阴道炎74

急性女阴溃疡75

慢性浆细胞女阴炎76

外阴痛与外阴痛综合征76

外阴阴道牙龈综合征77

Behcet病77

细菌性阴道病81

女性儿童外阴阴道炎82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83

初发性生殖器疱疹85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86

阴道毛滴虫病87

尖锐湿疣88

女性淋病89

非淋菌性宫颈炎91

女性梅毒与胎传梅毒92

女性艾滋病97

第二章 乳房皮肤病107

乳房湿疹107

乳头乳晕过度角化症109

乳头糜烂性腺瘤病109

乳房Paget病110

多乳房或多乳头症111

乳腺癌112

乳腺癌皮肤转移114

乳房切除后综合征115

第三章 与月经相关的疾病116

月经疹116

更年期角皮症117

绝经后痛性肥胖症117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18

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119

第四章 与妊娠相关的皮肤疾病121

第一节 受妊娠影响的非特异性皮肤改变和疾病121

第二节 妊娠的特异性皮肤改变或疾病125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25

妊娠期静脉血栓栓塞128

妊娠疱疹130

疱疹样脓疱病131

妊娠多形疹133

妊娠痒疹134

妊娠瘙痒性毛囊炎135

自身免疫性黄体酮皮炎135

妊娠线状IgM皮病136

妊娠股臀红斑136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妊娠136

系统性硬皮病与妊娠138

妊娠期间性传播感染的处理139

第五章 其他主要发生于女性的皮肤病144

颜面再发性皮炎144

口周皮炎144

色素性口周红斑145

淤滞性皮下硬化症146

头皮脓疱糜烂性皮病147

女性多毛症147

女性型脱发150

症状性黑棘皮病151

匍行性血管瘤152

圆柱瘤152

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153

妇女糖尿病性长须154

泛发性胃肠息肉154

垂体功能减退综合征155

缺铁性吞咽困难综合征156

局灶性真皮发育不良157

色素失禁症158

持久性色素失禁症和网状色素失禁症159

女性痛性挫伤综合征159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160

多囊卵巢综合征161

干燥综合征163

库欣综合征165

Sneddon综合征167

Graham Little综合征169

X-连锁显性的点状软骨发育不全169

CHILD综合征171

Morgagni综合征172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172

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173

青年女性主动脉弓动脉炎综合征175

第三篇 好发于女性及性别差异不明显的皮肤病第一章 感染性皮肤病177

第一节 女性多发疾病177

扁平疣177

鲍温样丘疹病179

风疹与先天性风疹综合征180

汗孔周围炎及多发性汗腺脓肿181

化脓性汗腺炎181

面部脓皮病182

婴儿坏疽性皮炎182

瘰疬性皮肤结核183

硬结性皮肤结核184

Whitfield硬红斑185

第二节 性别差异不明显的疾病185

水痘185

带状疱疹187

手、足、口病189

传染性软疣190

猫抓病192

川崎病193

脓疱疮和新生儿脓疱疮195

疖与疖病196

丹毒197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综合征198

头癣200

花斑癣201

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203

孢子丝菌病204

寻常狼疮205

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206

麻风207

第二章 物理性和变态反应性皮肤病214

第一节 女性多发的疾病214

冻疮214

寒冷性多形红斑216

冷球蛋白血症性股臀部血管炎216

冷凝集素综合征217

日晒伤218

光线性扁平苔藓219

多形日光疹219

泥螺-日光性皮炎221

植物-日光性皮炎222

光线性痒疹223

日光性荨麻疹224

季节性接触性皮炎225

足跟淤斑226

足跟压力性疼痛性丘疹226

第二节 性别差异不明显的疾病227

外源性光感性皮炎227

种痘样水疱病228

光线性肉芽肿229

着色性干皮病230

接触性皮炎231

湿疹233

荨麻疹235

药疹238

特应性皮炎243

第三章 结缔组织病247

第一节 女性多发的疾病248

红斑狼疮248

抗磷脂综合征267

皮肌炎269

硬皮病278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291

播散性嗜酸性细胞胶原病293

成人斯蒂尔病294

复发性多软骨炎296

第二节 性别差异不明显的疾病298

红斑狼疮与扁平苔藓重叠综合征298

重叠综合征298

嗜酸性筋膜炎299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300

第四章 神经精神障碍性皮肤病302

第一节 女性多发的疾病302

色素性痒疹302

结节性痒疹303

皮肤垢着病304

渗出性神经性皮炎304

灼痛304

皮痛305

拔毛癖305

人工性皮炎306

神经症性表皮剥脱307

寄生虫病妄想307

三叉神经营养性溃疡308

第二节 性别差异不明显的疾病308

神经性皮炎308

性病神经症309

疾病恐怖310

第五章 角化性皮肤病310

第一节 女性多发的疾病310

疏散性跖部汗孔角化症310

残毁性掌跖角皮症311

进行性指掌角皮症311

可变性红斑角化症312

腋窝颗粒状角化不全症312

疣状肢端角化病312

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313

进行性掌跖角皮症313

第二节 性别差异不明显的疾病314

毛囊角化病314

汗孔角化症315

弥漫性掌跖角皮症315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316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皮症316

鱼鳞病317

第六章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319

第一节 女性多发的疾病319

多形性红斑319

远心性环状红斑321

匐行性回状红斑321

自身免疫性环状红斑322

回状单纯红斑322

持久色素异常性红斑322

扁平苔藓323

线状苔藓324

黑色丘疹性皮病325

连圈状秕糠疹(远山)325

第二节 性别差异不明显的疾病326

银屑病326

玫瑰糠疹339

毛发红糠疹340

红皮病343

第七章 大疱和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345

第一节 女性多发的疾病345

IgA天疱疮345

疱疹样天疱疮346

瘢痕性类天疱疮346

角层下脓疱病348

掌跖脓疱病348

第二节 性别差异不明显的疾病349

天疱疮349

大疱性类天疱疮352

疱疹样皮炎353

线状IgA大疱性皮病355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356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358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359

第八章 真皮弹性纤维和萎缩性疾病362

第一节 女性多发的疾病362

弹性纤维瘤362

弹性假黄瘤样真皮乳头层弹性组织溶解症363

真皮中层弹性组织溶解症364

Jadassohn-Pellizari型皮肤松弛症365

Schweninger-Buzzi型皮肤松弛症365

虫蚀状皮肤萎缩366

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366

局部全层萎缩367

肢端早老症368

萎缩性慢性肢端皮炎368

颈部假性皮萎缩370

第二节 性别差异不明显的疾病370

弹性假黄瘤370

面部偏侧萎缩372

第九章 皮肤血管炎和脉管性疾病373

第一节 女性多发的疾病373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373

荨麻疹性血管炎375

结节性血管炎376

结节性红斑376

坏疽性脓皮病377

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大理石样皮肤379

泛发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38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80

老年性紫癜381

高球蛋白血症性紫癜382

巨球蛋白血症性紫癜382

冷球蛋白血症性紫癜382

白色萎缩383

红绀病384

肢端青紫症384

网状青斑385

胸腹壁血栓性静脉炎386

深静脉血栓形成386

雷诺病387

第二节 性别差异不明显的疾病389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389

过敏性紫癜389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391

红斑肢痛病392

小腿静脉性溃疡392

第十章 皮下脂肪组织疾病和非感染性肉芽肿393

第一节 女性多发的疾病393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393

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395

亚急性结节性游走性脂膜炎396

皮下脂肪肉芽肿病397

进行性脂肪营养不良398

硬化性脂膜炎398

结节病399

进行性慢性盘状肉芽肿病405

环状肉芽肿405

多形性肉芽肿407

环状弹性组织溶解性巨细胞肉芽肿408

油性肉芽肿409

第十一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410

第一节 女性多发的疾病410

石棉状糠疹410

高雄性激素性痤疮410

酒渣鼻411

臭汗症413

套叠性脆发病413

生长期头发松动综合征414

牵引性秃发414

Brocg假斑秃414

第二节 性别差异不明显的疾病415

寻常痤疮415

斑秃418

脂溢性皮炎420

毛囊虫病421

第十二章 内分泌和代谢营养障碍性皮肤病422

第一节 女性多发的疾病422

黏液性水肿422

特发性皮肤钙沉着症423

皮肤乳头瘤病424

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425

睑黄瘤426

斑状和结节萎缩型皮肤淀粉样变病427

网状红斑性黏蛋白病429

黏蛋白痣429

硬肿病430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431

烟酸缺乏症432

迟发性皮肤卟啉病434

第二节 性别差异不明显的疾病435

肢端肥大症435

胫前黏液性水肿437

Addison病438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439

黑棘皮病441

黄瘤病442

黏液水肿性苔藓444

糖尿病性皮肤病445

肠病性肢端皮炎449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X450

第十三章 色素障碍性与黏膜疾病452

第一节 女性多发的疾病452

Albright综合征452

Civatte皮肤异色病453

职业性黑变病453

Riehl黑变病454

摩擦黑变病455

蓝痣455

太田痣456

颧部褐青色痣456

家族性眶周色素过度沉着症457

色痣457

良性幼年黑素瘤458

雀斑458

接触性唇炎459

剥脱性唇炎459

腺性唇炎460

增殖性疣状黏膜白斑461

复发性阿弗他口腔炎461

舌痛症462

第二节 性别差异不明显的疾病462

白癜风462

无色素痣468

贫血痣469

特发性多发性斑状色素沉着症469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470

第十四章 皮肤肿瘤470

第一节 女性多发的疾病470

粟丘疹470

毛发上皮瘤471

毛囊漏斗部肿瘤471

毛母质瘤472

韧带样瘤472

增生性外毛根鞘瘤473

皮脂腺上皮瘤474

汗管瘤474

软纤维瘤475

上皮样组织细胞瘤475

黏液样囊肿475

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476

鲜红斑痣477

毛细血管瘤478

海绵状血管瘤479

多核细胞血管组织细胞瘤479

肢端血管角化瘤480

脂肪瘤480

皮肤淋巴细胞瘤480

皮肤B细胞淋巴样增生481

皮肤T细胞淋巴样增生482

血管球瘤482

颗粒细胞瘤483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483

疼痛性压力性足丘疹484

炎症性线状疣状表皮痣484

柱状癌485

神经鞘黏液瘤485

透明细胞汗腺瘤486

平滑肌瘤486

第二节 性别差异不明显的疾病487

脂溢性角化病487

多发性脂囊瘤489

皮脂腺痣490

肥大性瘢痕与瘢痕疙瘩490

神经纤维瘤病492

肥大细胞增生症494

Bowen病495

基底细胞癌496

鳞状细胞癌498

蕈样肉芽肿499

恶性黑素瘤504

成人T细胞淋巴瘤508

霍奇金淋巴瘤509

艾滋病相关Kaposi肉瘤510

皮肤白血病511

第十五章 与皮肤相关的综合征513

第一节 女性多发的疾病513

泛发性胃肠息肉513

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514

矮妖精貌样综合征515

黄甲综合征515

先天性骨性斜颈综合征516

皮肤异色-幼年白内障综合征516

假性痛风综合征517

腿部不安综合征517

过敏性肉芽肿综合征517

先天性营养性水肿518

第二节 性别差异不明显的疾病518

Bloom综合征518

Cockayne综合征520

糙皮病-小脑共济失调-氨基酸尿综合征521

巨唇-面瘫-阴囊舌综合征521

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522

骨肥大静脉曲张综合征523

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综合征524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525

歌舞伎化妆综合征526

Refsum综合征527

酒渣鼻样上皮瘤综合征528

结节性硬化症528

成人早老综合征532

第四篇 部分药物在皮肤科的应用第一章 皮肤科用药药理学基础533

第一节 皮肤科临床治疗药物的发展533

第二节 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534

第三节 经皮吸收542

第二章 皮肤病药物疗法最大安全性的原则543

第三章 皮肤病药物的相互作用548

第一节 药代动力学方面相互作用548

第二节 药物相互作用的危险因素552

第三节 药效学机制557

第四章 皮肤外用药药理学558

第一节 与外用药药理学相关的皮肤结构与生理558

第二节 外用药物在皮肤中的药代动力学过程560

第三节 药物作用的靶点562

第四节 影响皮肤外用药物作用的因素564

第五章 皮肤外用药物剂型及新的外用药物载体570

第一节 皮肤病外用药物剂型570

溶液剂570

洗剂571

酊剂571

醑剂572

涂剂572

搽剂572

药物香波573

乳剂573

软膏与乳膏剂574

油剂574

糊剂575

凝胶剂575

涂膜剂576

胶浆剂576

火棉胶剂576

膜剂577

栓剂577

散剂577

气雾剂和喷雾剂578

硬膏剂578

巴布剂579

第二节 新的外用药物载体579

脂质体579

纳米球580

微囊580

微球580

葡糖微球580

传递体580

第六章 皮肤科常用外用制剂及临床应用581

第七章 抗组胺药物在皮肤科的应用587

第八章 激素类药物的系统应用602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602

第二节 性激素618

第九章 糖皮质激素的外用621

第十章 抗生素在皮肤科的应用626

第一节 青霉素与半合成青霉素类626

第二节 头孢菌素类628

第三节 β-内酰胺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633

第四节 大环内酯类634

第五节 喹诺酮类636

第六节 四环素类638

第七节 利福霉素类及其他抗结核病药640

第八节 氨基糖苷类641

第九节 磺胺类643

第十节 其他抗菌抗生素644

第十一节 抗寄生虫药646

第十一章 皮肤科常用的抗真菌药物649

第十二章 免疫抑制剂在皮肤科的应用653

第一节 免疫抑制剂分类653

第二节 免疫抑制剂作用机制653

第三节 皮肤科常用免疫抑制剂654

第四节 新型免疫抑制剂657

第十三章 免疫调节与免疫疗法660

第一节 生物学制剂661

第二节 微生物产物665

第三节 拟胸腺药667

第四节 干扰素诱导剂667

第五节 单克隆抗体668

第六节 静脉内注射免疫球蛋白668

第七节 免疫毒素668

第八节 过继疗法669

第九节 脱敏治疗669

第十节 局部免疫治疗669

第十一节 其他670

第十四章 冲击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670

第一节 冲击疗法671

第二节 冲击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672

第三节 冲击疗法的不良反应676

第四节 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的预防677

第十五章 维A酸类药的系统应用与不良反应对策677

第一节 维A酸类药物的系统应用678

第二节 维A酸类药物的不良反应682

第三节 不良反应的药物水平的监测686

第十六章 维A酸类药物的外用686

第一节 临床应用686

第二节 不良反应及处理688

第十七章 维生素D类似物689

第一节 药理作用689

第二节 临床应用689

第十八章 雷公藤在皮肤科的应用691

第一节 资源与化学成分691

第二节 作用机制692

第三节 临床应用693

第四节 不良反应694

第五节 急性中毒与解救695

第六节 应用雷公藤的注意事项695

第十九章 氨苯砜在皮肤科的应用695

第一节 结构及代谢过程695

第二节 药理作用696

第三节 临床应用696

第四节 不良反应698

第二十章 曲尼司特在皮肤科及其他学科的应用698

第一节 作用机制699

第二节 曲尼司特在皮肤科的应用700

第三节 曲尼司特在其他学科的研究及应用702

第四节 用法与不良反应705

第二十一章 沙利度胺在皮肤科的应用705

第一节 药理作用705

第二节 临床应用706

第三节 不良反应708

第二十二章 妊娠和哺乳期的皮肤病用药708

第一节 孕妇的药代动力学特点709

第二节 与用药时间相关的危险709

第三节 妊娠期和哺乳期的皮肤科合理用药710

第二十三章 精神性药物在皮肤科的应用718

第一节 皮肤病伴焦虑时的诊断和治疗718

第二节 皮肤病伴抑郁时的诊断和治疗718

第三节 原发性精神性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719

第四节 皮肤病中的强迫和强制症719

第五节 精神性药物在非精神性皮肤病中的应用719

第二十四章 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的混合及稀释使用等问题720

第一节 皮肤科外用制剂混合及稀释使用的现状720

第二节 混合及稀释使用外用制剂的争议721

第三节 TGSP混合或稀释的研究721

第四节 影响外用制剂混合使用的其他因素723

第五节 结语723

第六节 展望724

第五篇 女性常见皮肤病的特殊治疗第一章 女性常见皮肤病的物理治疗725

第一节 光疗725

第二节 电疗731

第三节 冷冻治疗732

第四节 水疗734

第五节 放射线治疗735

第二章 女性常见的皮肤激光美容738

第一节 激光的基础知识738

第二节 激光美容的治疗原理740

第三节 强脉冲光的基础知识745

第四节 射频波的基础知识745

第五节 设备参数设置和术后护理及防护746

第六节 色素性皮肤病的激光治疗754

第七节 白癜风的激光治疗756

第八节 皮肤血管异常的激光治疗758

第九节 多毛的激光治疗760

第十节 皮肤老化的激光治疗761

第十一节 瘢痕的激光治疗765

第十二节 皮肤良性肿瘤的激光治疗767

第三章 女性的医疗美容皮肤外科学769

第一节 皮肤外科学与美容皮肤科学769

第二节 皮肤外科的基本原则与围手术期的处理770

第三节 皮肤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技术771

第四节 皮肤外科的基本手术772

第五节 常见皮肤外科手术治疗787

第六节 体表良性肿瘤的外科治疗792

第七节 体表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794

第八节 塑形美容手术797

第九节 文饰术803

第十节 眼部美容术806

第十一节 乳房整形美容术817

第十二节 面部除皱术824

第十三节 毛发移植术827

第十四节 女性外生殖器矫正术829

第四章 女性皮肤心理学及心理疗法831

第一节 女性皮肤美容心理学831

第二节 女性皮肤美容心理辅导835

第三节 心理治疗要点837

第六篇 女性皮肤的保健与养护第一章 皮肤自然老化与光老化及其预防840

第二章 防晒化妆品的选择与使用843

第三章 化妆品基础知识847

第四章 化妆品的使用及其作用863

第五章 化妆品不良反应的诊断、治疗及预防869

第六章 女性皮肤的养护877

第一节 皮肤养护的基本概念877

第二节 女性皮肤养护的技术与方法879

第三节 女性皮肤养护的健康教育890

第七章 女性头发的健美与养护891

第一节 概述891

第二节 头发的解剖与生理893

第三节 毛发病理性损害的识别与处理896

第四节 毛发检查和育发技术900

第五节 毛发养护技术901

第八章 女性指甲的养护与美甲905

第九章 女性抽烟的危害及对皮肤的影响909

第十章 女性饮酒的危害及对皮肤的影响913

第十一章 女性与毒品及其危害916

第十二章 女性性虐待的诊断与处理924

第十三章 变性手术及皮肤科医师的作用926

附录一 部分皮肤病鉴别诊断表931

附录二 皮肤科临床相关专用语936

附录三 中文病名索引944

主要参考文献9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