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新统计工作实用全书 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最新统计工作实用全书 下
  • 童一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11700729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24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6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最新统计工作实用全书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3

第一编 统计工作总论3

第一章 统计的产生和发展3

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3

一、政治算术学派3

二、国势学派4

三、数理统计学派4

四、社会统计学派4

五、社会经济统计学派5

第二节 我国统计的产生和发展6

一、先秦时期的统计6

二、秦汉时期的统计7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计8

四、隋、唐、五代时期的统计8

五、宋、辽、金、元时期的统计9

六、明清时期的统计10

七、中华民国的统计11

八、建国后的统计工作13

第二章 统计的组织管理机构及其职责16

第一节 统计管理体制的演变和现状16

一、统计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16

二、统计管理体制的现状17

第二节 统计组织机构19

一、政府统计机构19

二、部门统计机构19

三、企业事业组织的统计机构20

四、民间统计组织或称群众统计组织20

第三节 统计机构的主要职责20

第三章 统计的作用和任务23

第一节 统计的对象和特点23

一、数量性23

二、总体性23

三、大量性23

四、具体性24

五、社会性24

第二节 统计的作用24

第三节 统计工作的任务26

第四章 统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28

第一节 统计设计28

一、统计设计的概念28

二、统计设计的种类29

三、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30

四、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34

第二节 统计调查与整理37

一、统计调查的设计与方法37

二、统计资料的整理42

三、统计表和统计图49

第三节 综合指标53

一、总量指标53

二、相对指标54

三、平均指标57

四、几何平均数63

五、中位数和众数66

六、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的原则71

七、标志变异指标74

第四节 时间数列分析79

一、时间数列的概念和种类79

二、时间数列分析的基本问题82

三、长期趋势分析84

四、季节变动分析96

第五节 抽样推断101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和作用101

二、抽样设计与抽样调查方法103

三、抽样估计106

四、抽样推断111

第六节 相关与回归分析113

一、相关分析113

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118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122

第七节 统计指数126

一、统计指数的作用和分类126

二、个体指数及其指数体系129

三、综合指数及其指数体系132

四、指数数列139

五、平均指数141

六、指数体系分析基本理论144

第八节 统计预测146

一、统计预测的意义146

二、统计预测148

三、预测误差分析162

第五章 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164

第一节 聚类分析164

一、什么是聚类分析164

二、距离和相似系数164

三、系统聚类方法168

第二节 判别分析177

一、判别分析177

二、距离判别178

三、费歇尔判别182

四、贝叶斯(Bages)判别法187

第三节 主成分分析190

一、主成分分析及其基本思想190

二、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及几何意义191

三、主成分的推导及性质193

四、主成成分分析计算步骤196

第四节 因子分析199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199

二、因子分析模型199

三、因子载荷的统计意义200

四、因子旋转203

五、因子得分205

第五节 对应分析206

一、对应分析及基本思想206

二、对应分析方法的原理207

三、对应分析的计算步骤211

第六节 典型相关分析213

一、典型相关分析及其基本思想213

二、总体典型相关和典型变量214

三、样本典型相关和典型变量216

四、典型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217

第六章 统计的未来发展方向219

第一节 21世纪对统计的要求219

一、可持续发展对统计数据的需求219

二、经济发展对统计数据的需求219

三、社会发展对统计数据的需求220

四、科技进步对统计数据的需求220

第二节 “九五”期间统计工作的目标和改革方案220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目标220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220

三、改革的主要措施221

第七章 常用统计指标与统计术语222

第一节 常用统计指标222

第二节 常用统计术语237

第二编 统计工作分论249

第一章 农业统计249

第一节 农业统计的对象和任务249

一、农业统计的研究对象249

二、农业统计的任务250

三、农业调查组织形式251

第二节 农业生产条件统计252

一、农业劳动力统计252

二、农村土地资源统计255

三、农业其他资源统计258

四、农业基础设施统计260

第三节 农业生产统计266

一、种植业统计266

二、林业生产统计271

三、畜牧业统计277

四、副业生产统计288

五、渔业生产统计289

第四节 农业产值统计291

一、农业总产出统计291

二、农业增加值统计296

第五节 农业产业结构分析304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含义及影响因素304

二、农业产业结构的指标体系305

三、评价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307

四、农业产业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308

第六节 农业经济效益统计313

一、农业经济效益的概念313

二、农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315

第二章 工业统计321

第一节 工业统计的职能和要求321

一、工业统计的职能321

二、工业统计的基本任务322

三、工业统计的基本要求322

第二节 工业统计的范围323

一、工业的概念323

二、工业与其他部门的划分323

第三节 工业再生产条件统计324

一、工业再生产条件统计范围324

二、工业劳动力统计325

三、工业设备及其生产能力326

四、工业原料和能源统计328

五、工业资产统计331

第四节 工业生产和销售统计333

一、工业产品产量统计333

二、工业产品的质量统计334

三、工业产品的销售统计337

四、工业品的库存统计341

第五节 工业产值统计343

一、工业产值指标体系343

二、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商品产值345

三、工业附加值和工业净产值348

第六节 工业品价格统计352

一、工业品价格种类352

二、工业品价格水平统计353

三、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作用354

四、编制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公式的选择355

五、个体价格指数的计算356

六、代表产品的选择357

七、工业品价格指数的权数358

第七节 工业经济效率统计360

一、经济效率的概念360

二、工业经济效率统计的意义360

三、工业劳动效率统计360

四、工业劳动资料利用效率统计363

第八节 工业结构统计365

一、工业行业结构统计365

二、工业地区结构统计370

三、工业专业化统计373

四、工业联合化统计375

五、工业企业生产规模分析375

第三章 商业统计379

第一节 商业统计的任务和内容379

第二节 商品流转统计381

一、商品流转的概念和分类381

二、商品流转统计的基本指标383

第三节 商品总流转与商品纯流转383

一、总流转和纯流转的概念383

二、计算纯流转的意义384

三、纯流转的计算方法384

四、商品流转环节次数384

第四节 商品购销存的统计核算386

一、商品购销统计的标准时间386

二、商品的计量方法387

三、非购销收付业务的处理办法387

四、特殊购销业务的核算388

五、商品库存的核算389

第五节 商品流转统计分析390

一、商品流转统计分析的意义390

二、商品流转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390

三、商品收购质量的统计分析392

四、商品流转结构的统计分析393

五、商品流转速度的统计分析394

第六节 社会商品流转统计396

一、社会农副产品收购统计396

二、社会商品零售统计399

三、集市贸易统计400

第七节 市场商品供求统计分析404

一、商品需求的统计分析404

二、商品供应的统计分析410

三、商品供求平衡的统计分析412

四、社会商品供求主要比例关系分析417

第八节 物价统计420

一、商业物价统计的意义与内容420

二、价格调查与价格资料整理420

三、商品差价和比价统计422

四、编制物价指数的基本方法425

五、主要物价指数的编制430

六、物价指数的分析437

第九节 市场预测440

一、市场预测的意义440

二、市场预测的内容440

三、市场预测的基本方法441

第十节 商业机构和人员统计447

一、商业机构和人员统计的范围447

二、商业机构的基本分组448

三、商业机构数目的计算449

四、商业人员数统计449

五、商业机构、人员的统计分析450

第十一节 商业经济效益统计451

一、经济效益统计的意义和原则451

二、商业资金统计452

三、商品流通费统计457

四、商业产值统计459

五、商业利润统计461

六、商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465

第四章 建筑业统计472

第一节 建筑产品472

一、建筑业产品的概念及其特点472

二、建筑业产品的分类473

第二节 建筑业统计的目的、意义和任务473

一、建筑业统计的目的、意义473

二、建筑业统计任务474

第三节 建筑业统计指标体系、指标涵义及其计算方法474

一、建筑业统计指标体系474

二、建筑业统计主要指标涵义及其计算方法475

第五章 外贸统计498

第一节 外贸统计的范围与具体问题498

一、对外贸易统计的目的和意义498

二、对外贸易统计的两种体系498

三、外贸统计的范围499

四、对外贸易统计的两种记录制度502

五、对外贸易统计中的几个具体问题505

第二节 海关进出口统计507

一、海关统计的性质和特点507

二、海关统计的方针和任务507

三、海关统计的范围508

四、海关统计的基本内容508

五、海关进出口统计的标准时间511

六、海关统计商品目录511

七、海关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运用与管理512

第三节 对外贸易业务统计513

一、出口商品收购统计513

二、出口业务统计513

三、进口业务统计514

四、出口商品库存统计514

第四节 新技术引进和成套设备进口统计515

一、新技术引进的概念515

二、新技术引进的内容515

三、新技术引进和成套设备进口统计方法516

第五节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统计516

一、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统计的性质和任务516

二、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统计范围517

三、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统计原则518

四、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统计指标体系518

五、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统计报表体系520

六、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经济效益统计522

七、劳动合作经济效益指标523

第六节 对外货物运输统计524

一、对外货物运输的统计内容524

二、对外运输工具数量与能力统计524

三、运输量与货运收入统计525

第七节 对外货物保险统计526

一、对外货物保险的概念及类别526

二、保险金额与保险费统计527

三、赔付统计528

四、对外货物保险业务统计分析指标529

第八节 对外贸易统计综合分析530

一、商品结构分析和地理走向分析530

二、指数分析533

第六章 财政金融统计536

第一节 财政统计536

一、财政收支统计的作用、意义和任务536

二、财政收支统计的分组与指标体系537

三、财政分析547

第二节 中国金融统计的目的、意义和任务549

一、金融统计的目的549

二、金融统计的作用和意义549

三、金融统计的任务550

第三节 我国金融统计体系的内容550

第四节 金融统计资料收集、整理与金融统计报表553

一、金融统计资料收集的特点553

二、统计指标与会计科目对照553

三、金融统计报表553

第五节 货币与银行统计分析555

一、货币的定义555

二、货币与银行统计的一般结构556

三、我国货币与银行的统计结构558

四、货币与银行统计的特点559

五、货币与银行统计的基本要求559

六、货币与银行统计分析561

第六节 资金市场统计566

一、短期资金市场的统计566

二、中长期资金市场统计568

第七节 外汇市场统计572

一、外汇市场572

二、汇率574

三、汇率变动分析575

第八节 资金流量统计与分析582

一、资金流量核算的内容582

二、资金流量核算原则583

三、存量和流量583

四、部门的分类584

五、中国资金流量表结构及编制584

六、资金流量分析588

第七章 社会统计590

第一节 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统计590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种类590

二、土地资源统计590

三、森林资源统计591

四、矿产资源的统计593

五、水资源的统计593

六、人类生存环境594

七、生存环境统计595

第二节 人口统计597

一、人口数量统计597

二、人口构成统计598

三、人口的变动统计602

第三节 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统计605

一、婚姻统计605

二、家庭统计605

三、计划生育统计606

第四节 人民生活统计606

一、居民收入和消费统计607

二、居民生活水平统计分析610

第五节 文化生活统计614

一、文化活动发展规模统计614

二、文化活动发展水平统计617

三、文化活动成果效益分析620

四、居民文化生活质量评价622

第六节 教育与科技统计626

一、教育统计626

二、科研统计627

第七节 社会保障统计628

一、社会保障统计的范围和任务628

二、社会保障统计指标及其应用628

第八节 社会控制与社会秩序统计630

一、社会控制与社会秩序统计的一般问题630

二、社会控制统计633

三、社会参与统计636

四、社会秩序统计639

五、社会控制与社会秩序统计分析645

下册649

第八章 国际经济统计649

第一节 国际统计的意义、作用和任务649

一、国际统计的意义和作用649

二、国际统计的任务650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国际经济统计分类650

一、国家分类650

二、国民经济部门国际标准分类653

三、三次产业分类654

四、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655

五、标准国际贸易分类656

六、经济粗分类656

七、国际标准职业分类657

第三节 国际综合统计指标体系660

一、国民经济微观指标的国际统计660

二、国民经济宏观指标的国际统计663

第四节 国际收支统计669

一、国际收支统计意义669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统计内容669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672

第五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675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和作用675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两大体系676

三、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内容与方法679

四、国民经济统计分析681

五、我国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683

第六节 国际比较项目684

一、国际比较项目的工作阶段684

二、国际比较项目的意义686

三、国际比较项目成果的利用687

四、国际比较项目的基本问题688

五、用于国际比较项目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内容691

第三编 统计应用文写作697

第一章 统计应用文写作要求697

第一节 概述697

一、统计应用写作的概念697

二、统计应用写作的作用697

三、统计应用写作的特点698

第二节 选题和观点698

一、概念698

二、选题的原则699

三、观点的形成700

四、观点的要求700

第三节 材料701

一、材料的类型701

二、材料的处理702

三、材料必需与观点相统一703

第四节 表达和结构703

一、结构的特点703

二、结构的原则704

三、表达方式705

四、统计的表述要求706

五、数字运用706

第二章 统计调查报告708

第一节 统计调查报告的种类和特点708

一、统计调查报告的特点708

二、统计调查报告的种类709

第二节 调查分析研究710

第三节 统计调查报告的写法710

一、标题710

二、开头711

三、主体713

四、结尾714

第三章 统计分析报告715

第一节 统计分析报告概述715

一、统计分析报告的概念715

二、统计分析报告的特点715

三、统计分析报告与统计调查报告的比较716

第二节 统计分析报告的种类716

一、专题分析报告717

二、综合分析报告717

三、进度分析报告718

第三节 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程序719

一、选择分析课题719

二、拟制分析提纲719

三、收集加工资料719

四、分析认识事物719

五、构思内容形式721

第四节 统计分析报告的写法721

一、标题721

二、开头722

三、主体723

四、结尾724

第四章 统计公文726

第一节 公文的特点和格式726

一、公文的特点726

二、公文的格式726

第二节 常用公文的写法729

一、请示729

二、批复729

三、报告730

四、通知731

五、公函731

六、会议纪要732

第五章 统计文摘与统计简报733

第一节 统计文摘733

一、统计文摘的概念733

二、统计文摘的写法733

三、统计文摘的编写要求735

第二节 统计简报736

一、简报的概念736

二、简报的格式736

三、简报的写法737

四、简报的编写要求738

第六章 统计新闻739

第一节 统计新闻的结构739

一、统计新闻的概念739

二、统计新闻的结构739

第二节 统计新闻的写作要求742

一、熟悉新闻政策742

二、突出新闻价值742

三、精选报道角度743

第七章 统计评论744

第一节 统计评论的写作744

一、选择评论角度744

二、安排评论结构745

第二节 统计评论的写作要求746

一、统计短论的与作要求746

二、统计述评的写作要求746

第四编 现代科技在统计中的应用767

第一章 计算机在统计中的应用767

第一节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767

一、电子计算机中数的表示767

二、计算机基本结构770

三、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772

四、计算机语言773

五、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774

六、计算机通讯与网络的概念775

第二节 计算机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776

一、统计工作中计算机应用的有关概念776

二、数据录入778

三、数据编辑783

四、统计汇总制表789

第三节 流行统计软件及软件包简介794

一、TPL制表软件包794

二、CENTS制表软件包795

三、DET通用统计报表处理软件包796

四、SAS统计软件包796

五、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797

六、TSP时间序列软件包798

七、SP统计软件包798

八、SARP统计报表软件798

第二章 信息技术等新科技在统计中的应用800

第一节 新科技对现代社会的影响800

第二节 新科技对现代统计的影响801

第五编 国外统计法规及有关国际统计惯例借鉴811

第一章 联合国《国家统计体制的法律规定》的若干要点摘录811

第一节 关于中央统计机关811

第二节 关于统计协调机关812

第三节 关于统计资料813

第四节 关于统计人员814

第二章 统计国际惯例815

一、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的载体815

二、统计指标的设计原则815

三、统计工作过程815

四、社会经济统计的活动范围815

五、社会经济统计的调查方式816

六、关于普查方面816

七、关于工业普查方面816

八、关于人口普查方面817

九、关于商情普查方面的817

十、统计管理体制817

十一、统计分组818

十二、经济活动的分类818

十三、关于平均数分析的应用818

十四、关于经济指数分析的应用818

十五、时间数列资料的统计分析819

十六、年度资料推算819

十七、人口统计概述819

十八、代表性人口数的确定820

十九、“0.7法则”820

二十、家庭住户统计概述821

二十一、个人收入、消费、财富统计821

二十二、住房统计821

二十三、教育统计方面822

二十四、卫生保健统计822

二十五、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统计822

二十六、犯罪统计方面823

二十七、关于劳动力统计823

二十八、失业统计方面823

二十九、关于制造业的订货额和存货额统计823

三十、关于工业生产指数824

三十一、关于劳动生产率指数824

三十二、关于国际贸易统计中的总贸易统计和专门贸易统计824

三十三、关于国际贸易统计中的估价方法825

三十四、关于国际贸易统计的分类825

三十五、关于国际贸易条件统计825

三十六、关于消费者价格指数825

三十七、关于财政统计方面826

三十八、国民经济核算的原则826

三十九、关于国民收入计算的三种方法826

四十、关于固定资产的估价方法827

四十一、关于资金流量表数据表示方法827

四十二、关于国际收支核算中的内部单位和外部单位827

四十三、关于国内商业统计范围828

四十四、常用的国内商业统计的主要分组828

四十五、关于商品价格的调查828

四十六、关于计算国民收入指标的价格828

四十七、关于金融统计方面829

四十八、关于货币统计方面829

四十九、关于证券统计方面829

五十、关于社会指标综合评价方面829

第六编 典型统计案例分析833

案例1 益康制药厂四环素碱原材料消耗变动分析833

案例2 企业产销平衡分析839

案例3 沪光机械厂精密车间产品质量下降原因的分析843

案例4 纺织企业纯棉纱用棉量分析846

案例5 华光仪表厂债务状况分析854

案例6 企业最佳产品结构的测算与分析858

案例7 襄樊市消费者对市场上流行洗衣粉的满意度调查862

案例8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评价868

案例9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析871

案例10 黄河家用电器厂产品竞争能力分析877

案例11 珍珠泉啤酒第六年销售预测879

案例12 企业竞争能力分析883

案例13 企业消化能力分析885

案例14 华西机器公司利润统计分析890

案例15 产品价格变动分析893

案例16 企业亏损分析898

案例17 琴岛客车厂近10年经济发展中科技进步作用的统计分析903

案例18 天府内燃机厂财务安全状况分析907

案例19 企业职工结构与素质分析910

案例20 华钢轧钢机利用状况分析914

案例21 企业产品成本分析917

案例22 先达机床厂原材料消耗统计分析920

案例23 汉水酒精厂利润滑坡的原因与对策923

案例24 企业原材料供、耗、存平衡分析928

案例25 企业设备更新方案评估931

案例26 琴岛客车厂经济效益制约因素分析935

第七编 世界统计名人传略941

概率论的奠基人——帕斯卡和费尔马941

统计学的创始人——配第947

记述统计学派的鼻祖——康令951

贝叶斯统计的创立者——贝叶斯954

大量观察法的倡导者——苏斯密尔亚957

政府统计学之父——布欣961

国际统计会议的创建人——巴贝奇963

近代统计科学的奠基人——凯特莱967

“恩格尔定律”的创立者——恩格尔970

生物统计学派的创始人——高尔登974

抽样调查先驱——凯尔978

人口统计理论研究的开路先锋——克纳普982

描述统计学派的创始人——埃奇沃思985

现代统计科学的创立者——卡尔·皮尔生989

经验统计学派的创始人——米切尔993

哈佛晴雨表法——珀森斯997

统计质量控制的创始人——休哈特1001

经济计量学之父——弗瑞希1004

民意测验统计的创始人——盖洛普1009

博弈论的创立者——冯诺伊曼1013

国民账户体系的创建人——斯通1017

中国政府统计的开拓者——刘大钧1021

中国统计学会的主要创始人——李成瑞1025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领域的带头人——钱伯海1028

第八编 统计法律知识1035

第一节 统计法概述1035

一、统计法性质和概念1035

二、统计法的基本原则1035

三、统计法的基本形式1036

四、统计法的作用1038

第二节 统计违法行为1039

一、统计违法行为1039

二、统计违法行为的具体形式1039

第三节 统计法律责任1041

一、统计法律责任及其特点1041

二、统计法律责任的形式1041

第四节 统计执法检查1042

一、统计执法检查概述1042

二、统计检查机构和统计检查员1043

第五节 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的程序1044

一、立案1044

二、调查1044

三、处理1044

四、结案1045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1046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1052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1057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1065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次修正)1073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1080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1085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1095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1111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1116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1138

第九编1145

附录11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