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胡二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80135912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82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98页
- 主题词:环境质量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环境风险评价总论1
第1章 概述1
1.1 国内外进展概况1
前言1
1.2 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评价内容和程序2
1.2.1 基本概念2
1.2.2 研究重点2
1.2.3 评价内容和程序3
1.3 环境风险评价(ERA)与环境影响评价(EIA)的主要区别7
1.4.1 环境风险管理目的和内容9
1.4 环境风险管理(ERM)9
1.4.2 环境风险管理基本原则10
1.4.3 环境风险管理方法10
1.5 环境风险决策中的价值观、感觉和伦理11
1.5.1 价值观11
1.5.2感觉13
1.5.3 伦理14
参考文献14
2.1.1 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可靠性工程的任务16
第2章 可靠性工程16
2.1 概论16
2.1.2 可靠性、安全性与风险性17
2.1.3 可靠性工程的发展18
2.2 系统可靠性指标及典型系统可靠性计算19
2.2.1 可靠度函数19
2.2.2 常用的失效密度函数20
2.2.3 浴盆曲线22
2.2.4 典型系统可靠性计算的框图法23
2.2.5 参数估计概论25
2.3 事件树分析(ETA)29
2.3.1 引言29
2.3.2 事件树的建造30
2.3.3 事件树的简化31
2.3.4 事件树的定量化32
2.4 故障树分析(FTA)33
2.4.1 引言33
2.4.2 FTA的术语与符号35
2.4.3 故障事件的分类38
2.4.4 故障树的建造39
2.4.5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43
2.4.6 故障树的定量分析44
2.4.7 重要度分析46
2.4.8 通用多功能微机FTA程序包48
参考文献50
第3章 源项分析51
3.1 概述51
3.1.1 源项分析的内容及目的51
3.1.2 源项分析程序51
3.2.1 风险识别及其基础52
3.1.3 源项分析中的术语52
3.2 风险识别52
3.2.2 物质危险性识别56
3.2.3 化学反应危险性识别79
3.2.4 工艺过程危险性识别79
3.3 事故源项分析85
3.3.1 源项分析及其基础85
3.3.2 原因—结果分析(CC)85
参考文献87
3.3.3 最大可信灾害事故及其源项87
第4章 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弥散89
4.1 引言89
4.2 诊断风场89
4.2.1 概述89
4.2.2 客观诊断风场模式及方法90
4.2.3 客观诊断风场模式的应用和性能分析93
4.3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弥散估算100
4.3.1 大气扩散模式100
4.3.2 烟羽抬升103
4.3.3 大气稳定度分类与扩散参数105
4.3.4 混合层及其修正110
4.3.5 内边界层111
4.3.6 烟羽中污染物浓度的耗减过程113
4.4 污染物的干、湿沉积116
4.4.1 污染物的干沉积116
4.4.2 污染物的湿沉积116
4.5 天气取样技术117
4.6.1 应用预测值与观测值之比检验决定论模式的有效性120
4.6.2 用于检验概率模式有效性的预测值与观测值之比120
4.6 模式的有效性检验120
4.6.3 应用相关分析检验模式有效性121
4.6.4 应用符合度d并结合均方误差检验模式的有效性122
参考文献124
第5章 有毒物质在湖泊、河流、海洋的稀释扩散127
5.1 有毒物质在湖泊中的预测模型127
5.1.1 有毒物质在固/液相中的分配过程127
5.1.2 混合均匀的湖泊有毒物质浓度预测模型128
5.1.3 考虑沉积物时有毒物质的浓度预测模型131
5.1.4 恒定及非恒定模型的解析解133
5.2 有毒物质传输及反应机理参数的确定135
5.2.1 吸附作用135
5.2.2 挥发137
5.2.3 光解反应138
5.2.4 水解反应140
5.2.5 生物降解140
5.3 有毒物质在河流、河口的解析解及数值解141
5.3.1 有毒物质在河流的解析解141
5.3.2 有毒物质的数值解144
5.4.1 浅海水动力模型简介145
5.4 海湾、河口的油污染计算145
5.4.2 油(乳化油)的浓度计算模型146
5.4.3 油膜扩展计算公式147
5.4.4 油溢出事故中心的追踪模型147
参考文献148
第6章 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动态转移149
6.1 引言149
6.2 干、湿沉积截获与初始滞留150
6.2.1 植物表面的干沉积150
6.2.3 植物对湿沉积核素的截获与初始滞留151
6.2.2 湿沉积151
6.2.4 土壤表面的总沉积量152
6.3 易位152
6.4 因干、湿沉积和易位导致的收割时的浓度153
6.5 入渗与土壤表层的污染元素浓度153
6.5.1 入渗153
6.5.2 土壤表层的污染元素浓度153
6.7.1 沉积事件发生在当年耕作之前或上年收割之后154
6.7 耕作对土壤表层与根系区核素浓度的影响154
6.6.2 根部吸收154
6.6 根部吸收154
6.6.1 土壤根系区域的污染元素浓度154
6.7.2 沉积事件发生在当年耕作之后155
6.8 植物可食部分污染元素浓度155
6.8.1 沉积事件发生在当年耕作前(即考虑耕作的影响)155
6.10 食品加工过程中污染元素损失156
6.11 人体食入途径污染元素摄入率156
参考文献156
6.9 动物产品污染元素浓度156
6.8.2 沉积发生在耕作之后(不考虑耕作影响)156
第7章 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158
7.1 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158
7.1.1 引言158
7.1.2 大气污染与健康危害158
7.1.3 水体污染与健康危害160
7.1.4 土壤污染与健康危害161
7.1.5 微量元素与健康162
7.2 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163
7.2.1 引言163
7.2.2 危害判定165
7.2.3 剂量反应评估167
7.2.4 暴露量评估169
7.2.5 危险表征171
7.2.6 风险管理176
参考文献179
第8章 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181
8.1 环境风险评价指标181
8.1.1 个人风险181
8.1.2 社会风险181
8.2.1 环境风险评价标准184
8.2 环境风险评价标准184
8.2.2 各行业风险最大可接受水平历史统计值188
参考文献201
第9章 减少危害的防范措施与应急计划202
9.1 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的重要性202
9.2 工厂减少危害的防范措施和应急计划202
9.2.1 事故隐患分析管理202
9.2.2 工程项目应急措施205
9.3.1 社会救援的基本原则、任务和应急预案内容210
9.3 社会救援应急预案210
9.3.2 事故应急状态和应急响应等级及其基本应急措施211
参考文献214
第10章 环境风险影响报告书的编制215
10.1 编制原则和要求215
10.2 报告书编制内容及格式215
10.2.1 总则215
10.2.2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215
10.2.3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状况216
10.2.4 风险识别及分析216
10.2.7 风险评价结论217
10.2.8 应急措施预案217
10.2.5 后果预测217
10.2.6 风险管理及减少风险措施217
第二篇 行业与领域的环境风险评价219
第11章 化工、石化行业事故风险评价与管理219
11.1 化工、石化行业环境风险评价的特点219
11.2 评价程序220
11.2.1 评价等级划分220
11.2.2 技术工作程序225
11.3.1 风险识别227
11.3 工作内容与方法227
11.3.2 风险分析230
11.3.4 风险评价246
11.3.5 风险管理248
11.3.6 应急措施预案249
参考文献253
第12章 水环境污染的风险评价与管理254
12.1 导论254
12.2.2 水污染物的健康风险255
12.2.1 水质污染与水处理技术的限制255
12.2 水质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255
12.2.3 水污染物风险评价256
12.2.4 风险管理256
12.2.5 案例:饮用水中氯乙烯的风险评价258
12.3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及源项估计260
12.3.1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260
12.3.2 事故风险评价与管理体系264
12.3.3 事故源项定量估计267
12.4.1 风险评价框架与抑制浓度估算273
12.4 毒物排放对污水生物处理厂影响的风险评价273
12.4.2 预测污水处理厂内毒物归宿的动力学模型275
12.4.3 动态模拟及其应用281
12.5 突发性事故排放水质模拟及风险评估284
12.5.1 确定性水质模型284
12.5.2 随机水力—水质耦合模型288
12.5.3 风险控制对策与决策294
12.6 城市水源选址的对比风险评价297
12.6.1 对比风险评价原理和特点298
12.6.2 评价目标和工作程序298
12.6.3 案例研究299
12.6.4 结语302
参考文献302
第13章 农药生态风险评价305
13.1 引言305
13.2 生态风险评价的一般概念305
13.2.1 生态风险评价系统的结构305
13.2.2 生态风险评价的工作内容307
13.2.3 生态风险表征的一般方法308
13.3.3 评价工作内容311
13.3.2 评价系统311
13.3 农药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框架311
13.3.1 评价指标311
13.4 农药在环境中的浓度估算313
13.4.1 农药以颗粒剂形式施入土壤313
13.4.2 农药以种子处理剂进入土壤315
13.4.3 农药喷施被作物截获和散落到土壤315
13.4.4 农药喷施时飘逸至地面水316
13.4.5 从污水处理厂排放进入地面水体316
13.4.6 污水处理厂污泥施入到土壤317
13.4.8 农药自地面水的挥发318
13.4.7 农药自土壤中挥发318
13.4.9 饮用水体中的农药319
13.4.10 淋溶到作饮用水的地下水319
13.4.11 农药自作物上挥发320
13.4.12 作物对农药吸收320
13.5 农药对牛态环境影响的风险评价321
13.5.1 农药对鸟类(哺乳动物)危害影响的风险评价321
13.5.6 农药淋溶污染浅层地下水的评价324
13.5.5 农药在水体中行为评价324
13.5.2 农药对蜜蜂危害影响的风险评价324
13.5.3 农药对蚯蚓影响的风险评价324
13.5.4 农药对水生生物影响的风险评价324
参考文献330
第14章 核电厂事故后果评价331
14.1 基本概念331
14.1.1 核能发电及中国的核电发展331
14.1.2 辐射量和单位332
14.1.3 核电厂源项333
14.1.4 核安全与排放限值335
14.2 核电厂事故应急后果评价336
14.2.1 基本概念与国内外概况336
14.2.2 应用于核事故应急实时评价中的大气弥散及剂量估算338
14.3 秦山核电厂实时剂量评价系统的设计、模式、参数与程序344
14.3.1 实时剂量计算机评价系统的组成344
14.3.2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345
14.3.5 事故源项346
14.3.6 大气扩散、剂量估算模式及其程序346
14.3.3 评价计算机系统346
14.3.4 评价计算程序系统346
参考文献351
第15章 危险品贮运风险评价353
15.1 运输风险评价353
15.1.1 概述353
15.1.2 危险货物分类353
15.1.3 危险货物的危害特性354
15.1.4 危险货物的运输风险及防范359
15.2.1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风险特征365
15.2 石油化工储运风险评价365
15.2.2 石油化工储运风险分析369
15.2.3 石油化工储运事故后果估算376
15.2.4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计划384
参考文献390
第16章 中国煤电和核电环境影响与健康风险391
16.1 引言391
16.2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392
16.2.1 概述392
16.2.4 确定技术特点和排放量393
16.2.3 初步的筛选分析393
16.2.2 确定研究范围393
16.2.5 估算污染物浓度变化394
16.2.6 影响的估算395
16.2.7 把影响转换为经济损失396
16.2.8 确定外部成本397
16.2.9 不确定性和灵敏度分析397
16.2.10 结果综合397
16.3 煤电燃料链及其环境影响397
16.3.1 煤炭开采与洗选的环境影响397
16.3.2 煤炭运输398
16.3.3 燃煤电站399
16.4 煤电燃料链的健康风险400
16.4.1 电离辐射的健康风险400
16.4.2 化学污染的健康风险402
16.4.3 事故风险402
16.5.2 铀同位素富集和元件制造403
16.5.3 核电站的环境影响403
16.5 核电燃料链及其环境影响403
16.5.1 铀矿开采和水冶403
16.5.4 乏燃料后处理及高放废物的环境影响404
16.5.5 核设施退役404
16.6 核电燃料链的健康风险404
16.6.1 公众的电离辐射404
16.6.2 职业照射404
16.6.4 核能燃料链的辐射和健康风险405
16.7 结论405
16.6.3 事故405
参考文献407
第三篇 实用案例409
案例A 芳烃抽提装置项目环境风险评价409
案例B 潮汐河网条件下点源事故排放的风险评价426
案例C 应用分段烟羽模式估算秦山核电厂(二期)设计基准事故概率后果444
案例D 非核设施排放的气载污染物的健康危害风险预测450
案例E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果模式估算国际比对455
案例F 空气中多环芳烃致肺癌的风险评价461
案例G 某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废水排放健康风险评价467
案例H 高放废液处理与处置不同技术方案的放射性健康风险比较474
热门推荐
- 204970.html
- 36710.html
- 1152985.html
- 248267.html
- 3875148.html
- 2979975.html
- 2098986.html
- 1046911.html
- 2753114.html
- 23379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46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04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99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21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52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0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80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62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89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7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