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汽车修护技术 2 底盘部份【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林振江编著 著
- 出版社: 全华科技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ISBN: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汽车修护技术 2 底盘部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车轮、轴承、车胎之检修1
1-1 车轮之校正1
1-2 校正前之检查1
1-3 车辆做车轮校正检查前之准备2
1-4 校正高度隔离器2
1-5 在校正之前使之跳动3
1-6 在侧面最大摇摆处用粉笔做上记号3
1-7 後倾角4
1-8 检查後倾角6
1-9 後倾角不正常所引起之故障6
1-10 外倾角6
1-11 检查外倾角7
1-12 调整後倾角及外倾角8
1-13 转向轴之内倾角11
1-14 前束12
1-15 检查前束12
1-16 调整前束和方向盘之位置(转向之中心点)14
1-17 转向时之前展(回转半径)17
1-18 检查转向时之前展18
1-19 後轮的轮迹必须正确20
1-20 校正的工作必须彻底21
1-21 车轮校正是精密的工作21
1-22 前轮轴承21
1-24 车轮内轴承及护油圈之拆卸23
1-23 前轮之拆卸23
1-25 轴承之清洁和检查24
1-26 轮轴壳轴承瓦之拆卸及安装24
1-27 车轮轴承必须加装润滑油(黄油)25
1-28 在轮轴壳及防尘盖上加装润滑油(黄油)26
1-29 清洁刹车系统及前轴27
1-30 安装新的护油圈27
1-31 安装车轮和轮轴壳总成28
1-32 调整轴承之间隙28
1-33 使用扭力板手来调整车轮轴承的方法29
1-34 使用千分表来调整前轮之轴承30
1-37 安全垫片及开口肖最後之检查32
1-36 适当地安装开口肖32
1-35 车子使用前碟式刹车之注意事项32
1-38 车轮盖之注意事项33
1-39 车胎与车轮之尺寸33
1-40 车轮钢圈尺寸33
1-41 胎层之材料33
1-42 车胎线层的构造34
1-43 车胎之气压是很重要35
1-44 车胎之换位36
1-45 车胎之拆装37
1-46 安装前钢圈之准备37
1-47 修理车胎之穿孔38
1-48 车胎之装合38
1-49 车胎磨损形状39
1-50 车轮及车胎之平衡40
1-51 静平衡40
1-52 动平衡41
1-53 在做平衡之前检查车轮及车胎之偏摇度42
1-54 平衡试验43
1-55 後轮之平衡试验44
1-56 故障判断45
1-57 习题50
第二章 刹车修理53
2-1 刹车系统之操作53
2-2 刹车检查54
2-3 路试56
2-4 典型的刹车总泵(单缸式)57
2-5 双活塞串列式的刹车总泵58
2-6 刹车总泵之检查60
2-7 刹车总泵之修理61
2-8 使用变性酒精来清洗62
2-9 检查活塞在缸中之间隙62
2-10 进油孔及回油孔必须畅通和没有粗糙迹象63
2-11 使用刹车油来润滑63
2-12 在刹车总泵没有安装之前加满刹车油63
2-13 刹车油将会损坏油漆63
2-14 调整刹车踏板高度64
2-15 调整刹车踏板之空挡65
2-16 动力刹车66
2-18 动力泵之维护67
2-17 检查动力刹车之作用67
2-19 刹车分泵69
2-20 刹车分泵之拆卸69
2-21 小心观察69
2-22 刹车分泵之修理70
2-23 自动刹车蹄片之设计71
2-24 非自动刹车72
2-25 其他型式刹车72
2-26 自动调整中心的刹车73
2-27 普及使用的型式73
2-30 将刹车分泵夹住74
2-31 拆卸刹车蹄片74
2-29 在拆卸刹车零件时须了解其装置74
2-28 刹车蹄片之拆卸74
2-32 蹄片来令之再生76
2-33 使用品质优秀的来令78
2-34 为了适当的接触面来令必须光磨78
2-35 同圆心式光磨78
2-36 偏心式(轮廓)光磨79
2-37 安装刹车蹄片79
2-38 避免来令沾上油污81
2-39 零件必须装置於正确之位置81
2-40 轻微的刹车蹄片调整81
2-41 刹车蹄片之主调整82
2-42 单滑动锚肖蹄片校准中心83
2-43 单偏心锚肖蹄片校准中心84
2-44 当中心调整後蹄片必须与锚肖接触84
2-45 锚肖不需要经常调整84
2-46 自动调整式刹车初步的调整——量规法84
2-47 自动调整式刹车初步的调整——用手调整法85
2-48 刹车鼓之清洁86
2-49 刹车鼓之检查86
2-50 在加大的刹车鼓上使用厚的来令87
2-51 将刹车鼓成对车光87
2-52 尽可能车去少量之金属87
2-55 金属来令88
2-54 新刹车鼓之清洁88
2-53 使用刹车鼓车床和光磨机来车光刹车鼓88
2-56 驻车刹车(手刹车)之调整——传动轴式89
2-57 调整外张式传动轴之驻车刹车90
2-58 驻车刹车调整不当将影响换挡点91
2-59 驻车刹车之调整——後轮式91
2-60 刹车钢管和软管91
2-61 刹车灯开关92
2-62 刹车油92
2-63 刹车系统之放空气93
2-64 手动式放空气93
2-65 压力式放空气94
2-67 在串联和并联分泵的放空气95
2-66 压力式放空气罐95
2-68 动力刹车之放空气96
2-69 双回路刹车系统之放空气(使用串联总泵式)96
2-70 波浪式放空气将能帮助空气之放除97
2-71 刹车总泵装置於高温处能造成空气放除困难97
2-72 清洗刹车系统97
2-73 新装置之刹车来令之磨合98
2-74 在做刹车工作时要正确,否则乾脆就不做98
2-75 碟式刹车98
2-76 刹车夹之构造98
2-77 当摩擦垫更换时100
2-78 刹车夹之拆卸与修理102
2-79 刹车夹必须在中央和平行於刹车碟103
2-80 刹车碟104
2-81 碟式刹车注意事项104
2-82 压力限制阀104
2-83 故障诊断105
2-84 习题110
第三章 离合器检修113
3-1 基本的压板弹簧113
3-2 判断离合器失效之原因114
3-3 离合器之拆卸114
3-4 将离合器外壳与飞轮间做上记号115
3-5 松动离合器外壳固定螺丝时每次只能一点点115
3-7 砂光离合器之磨擦面116
3-8 飞轮之磨擦面116
3-6 零件之清洗116
3-9 压板总成117
3-10 压板总成大修119
3-11 离合器释放叉之调整121
3-12 更换飞轮响导轴承121
3-13 离合器外壳必须对准122
3-14 安装离合器片与压板总成123
3-15 机油污染124
3-16 使用新的离合器片124
3-17 不要触及油污124
3-19 使用离合器来令片校正杆125
3-20 安装新的释放轴承125
3-18 安装来令片正确面向飞轮125
3-21 润滑和安装离合器之释放叉杆126
3-22 当变速器尚未完全装合前不可踩压离合器127
3-23 当安装变速器时要小心127
3-24 装置离合器连杆128
3-25 踏板空挡或自由行程128
3-26 在调整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前做重点检查129
3-27 离合器踏板高度129
3-28 离合器踏板之总行程129
3-29 离合器踏板之复原作用129
3-30 调整离合器踏板之自由行程(空挡)130
3-31 液压连杆131
3-32 自动调整之离合器131
3-35 故障诊断133
3-33 离合器磨合133
3-34 蒸气清洗133
3-36 习题136
第四章 传动轴,万向接头之修理139
4-1 基本传动型式139
4-2 十字万向接头141
4-3 球驱动式万向节头142
4-4 等速万向接头142
4-5 传动轴之拆卸143
4-6 不可使轴承掉落145
4-7 传动轴之支撑145
4-8 中心支架轴承145
4-10 十字和U型轴承万向接头之修理146
4-9 保护滑动轭之表面146
4-11 清洁及检查148
4-12 十字万向接头之组合149
4-13 勿使传动轴及轭损坏151
4-14 等速万向接头之修理151
4-15 球驱动式万向接头之修理152
4-16 传动轴之装置154
4-17 传动轴之平衡155
4-18 传动轴之驱动角156
4-19 故障诊断158
4-20 习题159
5-2 三速变速器161
5-1 标准型(手动式)变速器之型式161
第五章 标准型变速器、超速传动之修理161
5-3 四速变速器162
5-4 联合传动163
5-5 车主的意见163
5-6 当可能时将车子做变速器之路试164
5-7 检查离合器和排挡连杆165
5-8 变速器之拆卸165
5-9 使用变速器千斤顶或响导螺栓166
5-10 清洗变速器之外部166
5-11 清洗变速器之内部166
5-12 检查齿轮、轴、同步式机构等167
5-13 变速器不同之分解程序167
5-15 一般分解的程序168
5-14 使用厂家修理手册168
5-16 彻底清洁所有的零件170
5-17 轮入轴之拆卸170
5-18 输入轴之检查171
5-19 更换输入轴轴承座护油圈172
5-20 後端壳172
5-21 输出轴174
5-22 输出轴和齿轮之检查175
5-23 副轴齿轮176
5-24 倒挡惰速齿轮178
5-25 同步式机构之检查及组合179
5-26 同步式机构之组合180
5-27 检查变速器壳和後端壳有无破裂及不平凸出物(麻点)181
5-28 变速器之组合182
5-29 使用新的卡环、止推垫片和垫片182
5-30 零件必须绝对清洁和在组合之前将其加以润滑182
5-31 密封及栓上梢子182
5-32 当遭受严重的损坏时182
5-33 倒挡惰速齿轮之安装182
5-34 副轴齿轮之安装184
5-35 输入轴及输出轴之安装186
5-36 当完全组合好之後187
5-37 安装换挡轴盖板187
5-38 变速器之安装188
5-39 调整换挡连杆188
5-40 添加齿轮油189
5-41 路试190
5-42 超速传动190
5-43 超速传动之修理191
5-44 工作时三思而後行192
5-45 超速传动机构之分解192
5-46 清洗和检查各部零件198
5-47 故障诊断200
5-48 习题206
第六章 自动变速器之修理209
6-1 在车上保养和故障诊断209
6-2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设计210
6-4 变速器之换挡作用213
6-3 前轮驱动式之自动变速器213
6-5 变速器之润滑油油面高度是非常重要的215
6-6 检查润滑油油面高度215
6-7 检查润滑油217
6-8 添加正确的润滑油217
6-9 变速器润滑油之更换217
6-10 放除润滑油之技术218
6-11 泄漏之探测219
6-12 引擎机油或是变速器润滑油219
6-13 除去灰尘和油迹220
6-14 检查有无泄漏220
6-15 修理铸造之砂孔221
6-16 更换後护油圈222
6-17 前护油圈之更换223
6-18 引擎的情况是很重要的223
6-19 工具是很重要的223
6-20 换挡连杆之调整224
6-21 节汽门连杆之调整225
6-22 节流阀连杆226
6-23 真空控制227
6-24 低换挡杆227
6-25 低换挡开关228
6-26 加速踏板之高度和连杆之作用228
6-28 空挡安全开关229
6-29 停阻试验229
6-27 防止停阻之节汽门关闭缓冲阀229
6-30 检查压力230
6-31 换挡点之检查231
6-32 制动带之调整232
6-33 後端壳和铜套之拆卸234
6-34 调速器235
6-35 控制阀体236
6-36 使用空气压力检查离合器及制动带之作用236
6-37 其他车上的检查和修理238
6-38 变速器之拆卸238
6-39 清洗润滑油冷却器240
6-40 变速器之安装241
6-43 装有自动变速器之车辆损坏时之拖法242
6-44 故障诊断242
6-41 铝质铸物之注意事项242
6-42 推车起动242
6-45 路试244
6-46 习题245
第七章 差速器、後轴、护油圈、轴壳之修理251
7-1 路试251
7-2 误认为驱动轴声音之响声252
7-3 驱动轴声音相关之特殊零件252
7-4 更换角尺齿轮轴之护油圈或凸缘253
7-5 将角尺齿轮轴、螺帽、凸缘作上记号253
7-6 使用特种固定工具253
7-7 护油圈之拆卸及安装254
7-8 检查角尺齿轮凸缘256
7-9 安装凸缘和调整角尺齿轮轴轴承之预负荷256
7-10 驱动轴之拆卸——末端凸缘式257
7-11 凸缘式驱动轴之拆卸——内锁式258
7-12 後驱动轴之拆卸——末端斜型式259
7-13 断的驱动轴之拆卸261
7-14 驱动轴之检查261
7-15 驱动轴护油圈之更换262
7-16 後轮轴承之更换263
7-17 驱动轴之安装266
7-18 驱动轴之端间隙267
7-19 差速器之拆卸268
7-20 在拆卸之前将零件打上记号269
7-21 差速器分解检查和修理271
7-22 检查差速器外壳有无磨损和偏摇度273
7-23 安装新的盆形齿轮273
7-24 齿轮比必须正确275
7-25 检查盆形齿轮之偏摇度276
7-26 驱动角尺齿轮之拆卸276
7-27 安装新的角尺齿轮轴之轴承277
7-28 检查和调整角尺齿轮之深度280
7-29 角尺齿轮之预负荷必须正确284
7-30 将差速器安装於座架——螺纹调整器式285
7-31 安装差速器於座架上——垫片预负荷调整式287
7-32 牙齿接触的形状289
7-33 特殊防滑之差速器291
7-34 试验防滑差速器之作用294
7-35 防滑式差速器之修理295
7-36 驱动轴之润滑296
7-37 保持通气孔畅通296
7-38 轴壳校准296
7-39 故障诊断297
7-40 习题300
第八章 转向及悬吊系统之修理303
8-1 手动式转向系统303
8-2 转向系统之检查304
8-3 检查手动式转向齿轮润滑油油面高度304
8-4 手动式转向齿轮305
8-5 手动式转向齿轮之调整306
8-6 扇形齿轮间隙之调整308
8-7 手动式转向齿轮大修309
8-8 正确安装钢珠螺帽311
8-9 动力转向系统313
8-10 动力转向——连杆式313
8-11 动力转向——自牵式315
8-12 动力转向齿轮之调整317
8-13 止推轴承预负荷之检查317
8-14 调整止推轴承预负荷318
8-15 检查蜗杆至齿杆活塞之预负荷318
8-16 调整蜗杆活塞之预负荷318
8-18 调整毕特门臂轴在中心之预负荷319
8-17 检查毕特门臂轴在中心之预负荷319
8-19 动力转向齿轮之大修320
8-20 注意事项321
8-21 转向齿轮之校准321
8-22 转向柱的故障321
8-23 调整方向盘幅条之位置323
8-24 方向盘之拆卸323
8-25 方向盘之安装324
8-26 动力转向泵325
8-27 动力转向泵之驱动方法327
8-28 动力转向泵大修327
8-32 检查转向齿轮330
8-33 检查动力转向泵皮带330
8-30 转向系统之检查330
8-31 转向连杆之检查330
8-29 换装动力转向油管330
8-34 检查动力转向泵及油面高度331
8-35 检查动力转向油管331
8-36 检查动力转向泵冷却器331
8-37 动力转向系统油压试验332
8-38 动力转向皮带调整及更换333
8-39 转向连杆334
8-40 拆装毕特门臂334
8-41 拉杆球头之构造及拆卸方法335
8-42 横拉杆调整螺丝套之安装336
8-43 转向惰轮杆之修理337
8-44 前悬吊系统338
8-45 球接头之构造338
8-46 球接头之磨损340
8-47 检查球接头之磨损342
8-48 测量主球接头之间隙343
8-49 主球接头之拆装343
8-50 副球接头之拆装347
8-51 前圈状弹簧之拆装347
8-52 有些时候需要使用弹簧压缩器348
8-53 扭杆之拆卸348
8-55 扭杆之安装351
8-54 扭杆之清洗及检查351
8-56 悬吊臂之拆卸352
8-57 更换悬吊臂铜套352
8-58 避震器354
8-59 检查避震器355
8-60 在工作枱上试验避震器356
8-61 避震器之安装357
8-62 後悬吊358
8-63 更换後悬吊控制臂或衬套360
8-64 後悬吊之净高361
8-65 片状弹簧361
8-66 故障诊断362
8-67 习题366
热门推荐
- 2253600.html
- 991682.html
- 2883533.html
- 1185496.html
- 1360343.html
- 1994677.html
- 2505935.html
- 129748.html
- 3195115.html
- 10455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87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42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06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95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46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84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90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2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4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