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府管理半径与成本的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政府管理半径与成本的研究
  • 何翔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6642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国家机构-行政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府管理半径与成本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政府管理半径3

第一节 政府管理半径的理论机理4

一 政府管理的空间半径4

二 政府管理的纵向半径8

三 在风险决策活动中政府管理半径理论的应用范围14

第二节 政府管理半径与政府成本18

一 政府成本客观存在及其不断膨胀的原因分析18

二 不规范半径与政府成本的客体揭示23

第三节 以半径为标志的政府成本理论模型的建立27

第四节 政府管理半径与治理政府成本的思路33

一 建立企业家政府管理体制,通过公共产品市场化硬约束行政活动33

二 从形成或扩大政府成本的要素出发控制政府成本36

三 从政府管理的半径与“密度”入手,限制政府成本范围38

第二章 政府管理半径与国际合作战略42

第一节 国际间交往的纳什均衡及打破纳什均衡的假设43

第二节 囚徒困境的劣战略启示45

第三节 打破囚徒困境纳什均衡的重要条件及新纳什均衡的建立46

一 如何在投票活动中不再是囚徒困境的理论模式46

二 局中人信息完全对称制度的建立47

三 满足重要条件的纳什均衡的建立48

第四节 政府管理半径与国际合作的战略选择49

一 必须明确国际合作是一种平等对应而不是机会选择49

二 国际合作对于合作者来说信息完全是相互公开的50

三 合作对象之间必须是真诚的50

第三章 政府管理半径对无限政府的挑战52

第一节 再解实例52

一 案例回顾53

二 两种管理成本的简单对比54

三 公民社会组织管理的不可替代性58

第二节 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政府管理半径的选择60

一 从理论上讲,无限政府难以体现公众的平等地位与权利60

二 公民社会组织是影响政府管理半径的重要内容62

三 发展公民社会组织的长远战略与短期对策63

第三节 政府管理半径与经营者利益机制的建立65

一 国有企业改革的教训与经营者“套牢”66

二 完全意义上的产权及“套牢”经营者制度的建立70

三 投资者“套牢”与“套牢”经营者的制度设想75

第四章 政府管理半径与事业单位改革78

第一节 事业单位改革的意义78

一 事业单位改革是解决公共管理不经济现象的战略举措78

二 事业单位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80

三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是政府管理半径合理化的标志之一82

第二节 事业单位改革的机理83

一 以政府管理半径为准则分析事业单位的改革83

二 以半径为尺度的实证检验91

三 事业单位改革是怎样规范政府管理半径的94

第三节 降低政府在公共事物领域的风险成本95

一 政府管理公共事物中的风险成本表现96

二 规范政府管理半径是研究政府管理公共事物风险成本的基本切入点98

三 控制政府管理公共事物风险成本的思路102

第五章 政府管理半径的实证研究105

第一节 政府管理半径与政府循环经济问题105

一 人口适度集中的政府管理半径与循环经济问题105

二 政府管理半径与循环经济对政府成本的影响112

三 规范政府管理半径的循环经济效应121

四 半径决定的人口密度引发循环经济效应的反差126

五 人口适度集中、循环经济效应及政府管理半径的确定131

第二节 农村城镇化与政府管理半径138

一 样本城镇农村城镇化指标确定138

二 对样本城镇农村城镇化的效应估测140

三 样本城镇城镇化改革试点中的综合发展情况概述145

第六章 政府管理成本理论概述151

第一节 与政府成本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151

一 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用151

二 政府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评价156

三 研究政府成本的载体158

第二节 政府成本机理160

一 关于政府成本160

二 政府成本种类162

第三节 政府成本解析170

一 政府成本的理论模型170

二 政府成本的抽象模型176

第七章 政府成本的影响周期178

第一节 政府短期成本178

一 政府短期成本的性质和特征178

二 政府短期成本造成交易复杂化179

三 政府“软赤字”与政府成本181

四 政府短期成本与政府政绩181

第二节 政府长期成本的问题182

一 政府长期成本的基本特征和范围分类182

二 政府长期成本的内涵186

第三节 政府长期成本的预测讨论187

一 政府长期成本的预测方法187

二 政府长期成本是怎样影响政府绩效的196

第八章 公共产品生产经营及政府预算成本实证分析200

第一节 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200

第二节 政府供给与公共产品结构的调整204

一 政府供给的适度204

二 政府管理半径明确了公共产品的结构调整207

三 政府管理行为对政府成本的影响209

第三节 政府失灵实证及其成本210

一 政府管理失灵实证211

二 政府失灵与政府管理半径及其成本因素216

第四节 行政预算成本问题实证分析219

一 行政管理成本的比较分析219

二 如何理性地看待当前行政预算成本227

三 几点启示231

第九章 政府高成本运转的原因235

第一节 国际间政府成本比较235

一 人员编制的国际比较235

二 管理费用的国际比较238

第二节 政府成本膨胀的主观原因240

一 公务员“占座”现象240

二 “帕金森定律”的启示242

三 揭示机关寻租246

第三节 政府成本的客观原因247

一 “情商效应”247

二 政府职能错位及责权的不对称249

三 政府决策的风险效用问题251

四 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影响253

五 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的分析254

六 经济全球化对政府成本的冲击256

七 政府腐败与政府成本的关系257

第十章 政府成本与市场效率259

第一节 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59

一 市场经济高效的特征259

二 竞争性市场的资源配置效应260

三 市场经济高效的机理在于政府角色的规范化260

第二节 政府低成本是实现市场经济高效率的前提264

一 政府成本与市场效率264

二 “金降落伞”的启示266

三 政府对市场的“侵犯”267

第三节 依据政府管理半径管理市场经济268

一 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管理范围268

二 由“死亡政府”引起的思考271

三 政府管理半径与税收273

四 政府成本转嫁的原理276

五 低成本政府的基本特征277

六 市场经济需要低成本政府的推动279

第十一章 控制政府成本的理论设想281

第一节 公共产品供给与政府成本281

一 公共产品供求均衡是控制政府成本的目标281

二 公共产品供求均衡的障碍287

第二节 从政府成本要素出发控制政府成本287

一扩大政府成本的若干因素288

二 案例警示:来自国家审计署的报告——为决策失误支付成本290

三 控制政府价格295

第三节 降低政府成本个案解剖298

一 政府管理半径和政府管理密度298

二 用农村城市化改革的实例证明政府管理半径与密度对控制政府成本的作用301

第四节 从个案看政府管理半径与政府管理密度309

一 政府管理密度与充分就业312

二 政府管理半径与经济增长313

三 政府管理半径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15

四 政府管理半径与生态环境的改善315

第十二章 政府管理半径与交易成本321

第一节 交易成本与生产成本321

一政府管理活动中关于成本的基本分类322

二政府管理活动中为什么交易成本永远为正323

三 政府管理活动中技术成本与交易成本之间的关系325

四 从技术成本与交易成本的关系出发降低政府管理成本330

第二节 交易成本与情商的影响332

一 情商及情商成功333

二 政府管理活动中的情商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影响336

三 情商对政府管理理论、经济理论及经济研究的影响339

第十三章 经济发展模式及选择342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问题342

第二节 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与发展经济学理论344

第三节 发展经济学与经济发展模式346

一 唯工业化主义模式346

二 刘易斯的城市扩张模式347

三 费景汉—拉尼斯的刘易斯改进模式347

四 工业化道路和城市化模式348

五 注重农村发展的托达罗模式349

六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西奥多·舒尔茨模式349

第四节 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与经济发展模式选择350

第十四章 乡镇政府的公共寻租与农村社会问题353

第一节 乡镇政府公共寻租的理性界定353

一 公共机构的生存与个人利益兑现的经济基础:税费标准的前景353

二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形成的两种不平等交易主体以及对政府管理半径的影响354

三 不同主体在交易活动中的博弈结果355

第二节 乡镇政府公共寻租与农村社会矛盾的形成357

一 财政独立后乡镇政府机构膨胀与刚性支出的增加:公共寻租的根源357

二 原因分析:农村社会矛盾产生原因的多维性359

第三节 乡镇政府与农村公众之间的正常、超常矛盾分析360

一 社会矛盾的不可避免性360

二 乡镇政府与农村公众之间的正常矛盾361

三 几点建议362

参考文献3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