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循环经济 建设模式与推进机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张思锋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6570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自然资源-资源利用-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循环经济 建设模式与推进机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载体篇15
1 生态企业建设15
1.1 引言15
1.2 生态企业的基本原理16
1.2.1 概念16
1.2.2 特征17
1.2.3 作用18
1.3 我国生态企业发展的进程19
1.3.1 发展的历程20
1.3.2 建设的成就22
1.4 我国生态企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原因25
1.4.1 存在的问题25
1.4.2 问题的原因28
1.5 我国生态企业建设的基本思路31
1.6 结论32
2 生态园区建设38
2.1 引言38
2.2 生态园区的基本原理39
2.2.1 概念39
2.2.2 特征40
2.2.3 作用41
2.3 我国生态园区发展的进程42
2.3.1 发展的历程43
2.3.2 建设的成就45
2.4 我国生态园区建设中的问题及原因49
2.4.1 存在的问题49
2.4.2 问题的原因52
2.5 我国生态园区建设的基本思路55
2.6 结论56
3 生态城市建设61
3.1 引言61
3.2 生态城市的基本原理62
3.2.1 概念62
3.2.2 特征63
3.2.3 作用65
3.3 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的进程66
3.3.1 发展的历程66
3.3.2 建设的成就68
3.4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及原因71
3.4.1 存在的问题71
3.4.2 问题的原因73
3.5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77
3.6 结论78
推进篇87
4 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87
4.1 引言87
4.2 循环经济动力机制的内涵和外延88
4.2.1 体制和机制88
4.2.2 循环经济机制88
4.2.3 循环经济动力机制89
4.3 循环经济动力机制的作用机理90
4.3.1 循环经济动力机制的动力源90
4.3.2 循环经济动力源的作用对象93
4.3.3 循环经济动力机制的作用原理95
4.4 构建我国循环经济动力机制的基本思路100
4.4.1 现状分析100
4.4.2 面临的困难103
4.4.3 对策措施104
4.5 结论105
5 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108
5.1 引言108
5.2 我国在循环经济政策供给方面的成就109
5.2.1 面向生态企业的政策109
5.2.2 面向生态园区的政策112
5.2.3 面向生态城市的政策113
5.3 我国循环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115
5.3.1 生态企业层面的问题115
5.3.2 生态园区层面的问题115
5.3.3 生态城市层面的问题116
5.4 我国循环经济政策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116
5.4.1 中央政府层面的原因116
5.4.2 地方政府层面的原因118
5.5 经验借鉴120
5.5.1 体制方面120
5.5.2 机制方面121
5.5.3 管理方面121
5.6 增加我国循环经济政策供给的对策措施123
5.6.1 改革行政体制123
5.6.2 完善推进机制125
5.6.3 转变管理方式126
5.6.4 加强宣传教育129
5.7 结论129
6 循环经济的法制保障134
6.1 引言134
6.2 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现状135
6.2.1 立法现状136
6.2.2 司法现状137
6.2.3 执法现状138
6.2.4 守法现状138
6.3 我国循环经济法制的需求与差距139
6.3.1 法制需求139
6.3.2 法制现状与法制需求的差距141
6.4 我国循环经济法制问题的原因分析142
6.4.1 各主体对循环经济认识不足142
6.4.2 各主体间利益难以协调144
6.4.3 循环经济法制建设人才缺乏145
6.5 经验借鉴146
6.5.1 提高思想认识方面146
6.5.2 协调主体利益方面147
6.5.3 培养专门人才方面148
6.5.4 加速法制进程方面149
6.6 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制保障体系的对策措施151
6.6.1 提高思想认识151
6.6.2 协调利益关系152
6.6.3 加强队伍建设153
6.6.4 加速法制进程154
6.7 结论157
7 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161
7.1 引言161
7.2 我国循环经济技术供给的现状162
7.2.1 面向生态企业的技术供给162
7.2.2 面向生态园区的技术供给166
7.2.3 面向生态城市的技术供给168
7.3 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170
7.3.1 存在的问题170
7.3.2 问题的原因173
7.4 经验借鉴177
7.4.1 政府制定政策推动循环经济技术的发展177
7.4.2 企业重视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与应用178
7.4.3 中介组织参与再生资源的回收和利用179
7.5 改善我国循环经济技术供给状况的对策措施180
7.5.1 政府积极推动循环经济技术的发展180
7.5.2 企业全面发展循环经济技术183
7.5.3 居民自觉促进循环经济技术的发展184
7.6 结论185
案例篇191
8 生态工业园生态效率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191
8.1 引言191
8.2 指标体系192
8.3 指标权重193
8.4 公式推导195
8.4.1 原始数据与基准能值变量195
8.4.2 评价指标公式196
8.4.3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公式197
8.4.4 评价目标与评价准则公式197
8.5 评价示例197
8.5.1 数据来源197
8.5.2 数据处理198
8.5.3 计算结果201
8.5.4 结果分析202
8.6 结论203
9 生态城市发展水平测度体系构建与应用205
9.1 引言205
9.2 评价指标206
9.3 指标权重和标准确定208
9.3.1 指标权重208
9.3.2 标准确定209
9.4 测度公式211
9.5 数据处理与分析212
9.5.1 数据处理212
9.5.2 数据分析214
9.6 结论215
10 基于条件评估法的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效益评估217
10.1 引言217
10.2 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效益评估模型218
10.2.1 支付意愿阐释218
10.2.2 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219
10.2.3 模型构建220
10.3 模型构建221
10.3.1 问卷设计221
10.3.2 调查实施222
10.4 调查结果分析223
10.4.1 社会经济特征分析223
10.4.2 认知与态度分析224
10.4.3 支付意愿分析224
10.4.4 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分析226
10.4.5 减量化效益估算229
10.4.6 偏差分析229
10.5 结论230
11 受损植被生态服务功能补偿评估研究233
11.1 引言233
11.2 研究方法235
11.2.1 HEA方法235
11.2.2 中国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236
11.3 方法改进与公式推导237
11.3.1 受损量评估公式238
11.3.2 补偿量评估公式239
11.4 数据处理240
11.4.1 生态服务功能水平240
11.4.2 受损量评估241
11.4.3 补偿量评估241
11.4.4 补偿规模计算242
11.5 结论243
12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陕西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247
12.1 引言247
12.2 文献综述248
12.2.1 国外关于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248
12.2.2 国内关于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249
12.3 陕西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250
12.3.1 建设的成就250
12.3.2 存在的问题252
12.3.3 问题的原因254
12.4 国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256
12.4.1 科学的管理体制为循环经济提供了有效保障256
12.4.2 先进的技术体系为循环经济提供了支撑手段256
12.4.3 健全的法律体系为循环经济提供了约束机制257
12.4.4 完善的政策体系为循环经济提供了激励机制257
12.5 陕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设想258
12.5.1 指导思想259
12.5.2 总体目标260
12.5.3 阶段目标260
12.5.4 建设重点261
12.5.5 战略措施264
12.6 结论267
附录275
附录1 龙门生态工业园主要生态流能量原始数据估算式275
附录2 生态工业园生态效率评价指标调查问卷279
附录3 环境满意度及生态工业认知度调查问卷表283
附录4 生态城市发展水平测度指标解释286
附录5 关于生态城市发展水平测度指标的调查问卷290
附录6 全国30个主要城市各项指标实际值、标准值294
附录7 西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研究调查问卷303
附录8 西安市生活垃圾减量化研究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结果308
参考文献311
后记334
热门推荐
- 2090967.html
- 2424038.html
- 123825.html
- 1269433.html
- 1411063.html
- 2318060.html
- 2148371.html
- 2929145.html
- 3312284.html
- 33131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36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41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12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35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3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94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02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55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2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