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法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民法学
  • 张翼杰,李鹃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6983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73页
  • 文件大小:235MB
  • 文件页数:591页
  • 主题词:民法-法的理论-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民法总论1

第一章 民法概述1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特点和调整对象2

一、民法的概念2

二、民法的特点3

三、民法的调整对象5

第二节 民法渊源8

一、民法渊源的概念8

二、民法渊源的种类8

第三节 民法的适用范围11

一、民法对主体的效力11

二、民法在空间上的效力11

三、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12

课后练习13

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则14

第一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15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15

二、民法基本原则的特征15

三、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16

四、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16

第二节 民法的各项基本原则17

一、平等原则17

二、意思自治原则18

三、公平原则19

四、诚实信用原则21

五、公序良俗原则22

课后练习23

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24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25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25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25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26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28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28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28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32

四、民事责任35

第三节 民事法律事实37

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特征37

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38

三、民事法律事实的构成39

课后练习39

第四章 自然人41

第一节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42

一、自然人与公民42

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42

三、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特征43

四、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44

五、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终止45

第二节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46

一、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46

二、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特征46

三、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种类46

四、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单独实施的行为48

五、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宣告49

六、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终止50

第三节 监护50

一、监护的概念50

二、监护的特征50

三、设立监护的目的51

四、监护的设立51

五、未成年人的监护51

六、精神病人的监护53

七、监护人的职责54

八、监护人的更换、撤换55

九、监护的终止56

第四节 自然人的户籍和住所56

一、户籍和身份证56

二、住所的含义57

三、住所的法律意义57

四、住所的确定57

第五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58

一、宣告失踪58

二、宣告死亡60

第六节 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62

一、个体工商户63

二、农村承包经营户64

三、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的财产责任65

课后练习65

第五章 法人67

第一节 法人概述68

一、法人的概念和特征68

二、法人的本质69

三、法人的分类71

第二节 法人的成立74

一、法人设立与法人成立的关系74

二、法人成立的程序75

第三节 法人的能力78

一、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78

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80

三、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80

四、法人人格否认制度81

第四节 法人的机关82

一、法人机关概述82

二、法人机关的构成及法定代表人83

三、法人机关与法人的关系84

第五节 法人的变更和终止84

一、法人的变更84

二、法人的终止86

课后练习87

第六章 合伙89

第一节 合伙概述90

一、合伙的概念与特征90

二、合伙的法律地位92

第二节 合伙的成立93

一、合伙成立的实质要件93

二、合伙成立的形式要件96

第三节 合伙财产关系96

一、合伙财产的概念96

二、合伙财产的归属97

三、合伙财产的管理和使用98

第四节 合伙事务的执行98

一、合伙事务执行人98

二、合伙事务执行人的权利与义务99

三、合伙事务的监督100

四、全体合伙人同意的合伙事务执行与善意第三人100

第五节 入伙、退伙与合伙的解散、清算101

一、入伙101

二、退伙102

三、合伙的解散、清算104

课后练习105

第七章 民事法律行为107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108

一、民事法律行为概念和特征108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110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114

第二节 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116

一、民事行为的成立116

二、民事行为的生效117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118

第三节 意思表示119

一、意思表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119

二、意思表示的分类119

三、意思与表示不一致121

四、意思表示不自由122

第四节 效力有瑕疵的民事行为124

一、无效的民事行为124

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126

三、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129

四、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131

第五节 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限制132

一、附条件的法律行为132

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135

课后练习137

第八章 代理140

第一节 代理概述141

一、代理的概念和特征141

二、代理与类似制度比较143

三、代理的适用范围144

四、代理的分类145

五、设定代理制度的意义147

第二节 代理权147

一、代理权的概念147

二、代理权发生的原因148

三、代理权的行使149

四、滥用代理权149

五、再代理150

六、代理权的消灭151

第三节 无权代理153

一、无权代理的概念和特征153

二、狭义无权代理154

三、表见代理155

课后练习157

第九章 诉讼时效和期限159

第一节 概述160

一、时效的概念160

二、时效的特征161

三、时效的种类161

四、时效的意义161

第二节 诉讼时效162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162

二、诉讼时效的特征162

三、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163

四、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163

五、诉讼时效的种类165

六、诉讼时效的起算165

七、诉讼时效的中止166

八、诉讼时效中断168

九、诉讼时效的延长170

十、诉讼时效届满的效力171

第三节 期限172

一、期限的概念和种类172

二、期限的意义172

三、期间的分类173

四、期限的确定与计算174

课后练习174

第二编 物权177

第十章 物权法基本理论177

第一节 物权与物权法概述178

一、物权的概念与特征178

二、物权法的概念179

三、物权法的调整对象180

四、物权法的功能181

五、我国物权法的体系182

六、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182

第二节 物权的效力184

一、物权的排他效力185

二、物权的优先效力185

第三节 物权的分类186

一、所有权与定限物权186

二、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186

三、动产物权、不动产物权、以权利为客体内容的物权187

四、主物权与从物权187

五、有期限物权与无期限物权187

第四节 物权的变动187

一、物权变动的概念187

二、物权变动的原则188

三、物权变动的原因191

四、物权的公示192

第五节 物权的保护194

一、物权保护的概念及意义194

二、物权的救济途径195

三、物权请求权195

课后练习197

第十一章 所有权198

第一节 所有权概述199

一、所有权的概念及特征199

二、所有权的权能200

三、所有权的行使202

四、所有权的取得与消灭202

第二节 国家、集体和私人所有权205

一、国家所有权205

二、集体所有权206

三、私人所有权207

第三节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208

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及特征208

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专有权210

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共有权211

四、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管理权213

第四节 共有214

一、共有的概念和特征214

二、准共有216

三、共有的分类216

四、共有财产的分割219

第五节 相邻关系221

一、相邻关系的概念及法律特征221

二、相邻关系的类型222

三、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228

第六节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229

一、善意取得229

二、拾得遗失物232

三、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隐藏物234

四、先占235

课后练习236

第十二章 用益物权239

第一节 用益物权概述240

一、用益物权的概念和特征240

二、用益物权与所有权241

三、用益物权的种类241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242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与特征242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承包方式243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定244

四、土地承包人的权利和义务245

五、发包人的权利和义务246

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246

第三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247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和特征247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248

三、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内容249

四、以转让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251

五、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251

六、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登记252

七、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252

第四节 宅基地使用权253

一、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与特征253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及限制254

三、宅基地使用权的消灭255

第五节 地役权255

一、地役权的概念与特征255

二、地役权的属性256

三、地役权的内容257

四、地役权的取得和消灭259

五、地役权的期限259

六、地役权与相邻关系的区别260

七、地役权登记260

课后练习261

第十三章 担保物权263

第一节 担保物权概述264

一、担保物权的概念与特征264

二、担保物权的属性266

三、担保物权的分类266

四、担保物权的消灭267

五、担保物权与用益物权的区别268

第二节 抵押权269

一、抵押权的概念与特征269

二、抵押权的类型270

三、抵押权的设立270

四、抵押权当事人的权利273

五、抵押权与租赁权、质权的冲突274

六、抵押权的实现275

七、抵押权的终止276

八、特殊抵押277

第三节 质权280

一、质权的概念与特征280

二、质权的属性281

三、质权的种类282

四、动产质权282

五、权利质权285

第四节 留置权289

一、留置权的概念与特征289

二、留置权的成立条件290

三、留置权的内容291

四、留置权的实现292

五、留置权与质权、抵押权的冲突293

六、留置权的消灭293

课后练习293

第三编 债权总论296

第十四章 债的概述296

第一节 债的概念和特征297

一、债的概念297

二、债的特征297

第二节 债的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298

一、债的主体298

二、债的内容299

三、债的客体300

第三节 债的发生原因301

一、合同302

二、无因管理302

三、不当得利302

四、侵权行为302

五、缔约过失303

六、其他原因303

第四节 债的分类303

一、意定之债与法定之债303

二、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303

三、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304

四、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306

五、特定之债与种类之债306

六、财物之债与劳务之债307

七、主债与从债308

课后练习308

第十五章 债的履行310

第一节 债的履行概述311

一、债的履行的概念311

二、债的履行主体311

三、债的履行原则312

第二节 债的履行规则314

一、债的履行标的314

二、债的履行期限314

三、债的履行地点315

四、债的履行方式315

五、债的履行费用315

第三节 债的不履行及其法律后果315

一、债的不适当履行316

二、债的不履行317

三、债的不履行的法律后果319

课后练习320

第十六章 债的保全和担保322

第一节 债的保全323

一、债的保全的概念323

二、债权人的代位权323

三、债权人的撤销权326

第二节 债的担保330

一、债的担保概述330

二、保证332

三、定金341

课后练习344

第十七章 债的移转和债的终止345

第一节 债的移转346

一、债的移转的概念346

二、债权让与346

三、债务承担348

第二节 债的终止349

一、债终止的概念和后果349

二、债的终止的原因349

课后练习351

第四编 债权分论352

第十八章 合同概述352

第一节 合同的概念和特征353

一、合同的概念353

二、合同的特征353

第二节 合同的分类354

一、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354

二、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354

三、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355

四、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355

五、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355

六、主合同与从合同355

课后练习356

第十九章 合同的订立357

第一节 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358

一、要约358

二、承诺360

第二节 几种特殊的合同订立方式362

一、悬赏广告362

二、招标投标362

三、拍卖363

第三节 合同的内容363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363

二、标的363

三、数量和质量364

四、价款或者报酬364

五、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364

六、违约责任364

七、解决争议的方法365

课后练习365

第二十章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366

第一节 合同变更367

一、合同变更的概念367

二、合同变更的条件367

三、合同变更的方式368

四、合同变更的效力368

第二节 合同解除369

一、合同解除的概念369

二、合意解除369

三、法定解除370

四、合同解除的效力371

课后练习372

第二十一章 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373

第一节 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概述374

一、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的概念374

二、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的特征374

三、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的种类374

第二节 同时履行抗辩权375

一、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概念375

二、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成立要件375

三、同时履行抗辩权制度的适用范围376

第三节 不安抗辩权376

一、不安抗辩权的概念376

二、不安抗辩权的成立要件376

三、不安抗辩权的行使377

四、不安抗辩权的效力378

第四节 先履行抗辩权378

一、先履行抗辩权的概念378

二、先履行抗辩权的成立要件378

三、先履行抗辩权的效力379

课后练习379

第二十二章 几种主要的合同380

第一节 买卖合同381

一、买卖合同的概念和特征381

二、买卖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382

三、标的物所有权转移与风险责任385

四、特种买卖386

第二节 赠与合同387

一、赠与合同的概念和特征387

二、赠与合同的成立和效力388

三、赠与的撤销与终止履行389

第三节 借款合同390

一、借款合同的概念和特征390

二、借款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391

第四节 租赁合同393

一、租赁合同的概念和特征393

二、租赁合同的种类和形式393

三、租赁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394

第五节 融资租赁合同396

一、融资租赁合同的概念和特征396

二、融资租赁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397

第六节 承揽合同398

一、承揽合同的概念和特征398

二、承揽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400

三、风险与侵权责任负担401

四、承揽合同解除的特别规定402

第七节 建设工程合同402

一、建设工程合同的概念和特征402

二、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403

三、建设工程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403

第八节 运输合同405

一、运输合同的概念和特征405

二、客运合同405

三、货运合同407

四、多式联运合同409

第九节 保管合同410

一、保管合同的概念和特征410

二、保管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410

第十节 仓储合同412

一、仓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412

二、仓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412

第十一节 委托合同414

一、委托合同的概念和特征414

二、委托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415

三、委托合同的终止417

第十二节 居间合同418

一、居间合同的概念和特征418

二、居间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418

第十三节 行纪合同420

一、行纪合同的概念和特征420

二、行纪合同与相关概念辨析421

三、行纪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422

课后练习424

第二十三章 不当得利之债426

第一节 不当得利概述427

一、不当得利的概念427

二、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427

第二节 不当得利的基本类型及其效力429

一、不当得利的基本类型429

二、不当得利的效力430

课后练习430

第二十四章 无因管理之债431

第一节 无因管理的概念和性质432

一、无因管理的概念432

二、无因管理的性质432

第二节 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432

一、为他人管理事务432

二、有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433

三、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433

第三节 无因管理的效力434

一、管理人的义务434

二、管理人的权利435

课后练习435

第五编 人身权436

第二十五章 人身权概述436

第一节 人身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437

一、人身权的概念437

二、人身权的法律特征438

第二节 确立人身权法律制度的意义439

一、人身权制度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440

二、保护基本人权的需要440

三、人身权制度是维护有序社会关系的需要440

四、人身权是构成权利制衡结构所不可缺少的制度440

第三节 人身权的分类440

一、自然人人身权和非自然人人身权440

二、物质性人身权利和精神性人身权利441

三、人格权与身份权441

课后练习443

第二十六章 具体人格权444

第一节 身体权445

一、身体445

二、身体权445

三、公民死亡后身体权保护的特殊问题446

第二节 生命权447

一、生命447

二、生命权447

三、生命权的内容448

第三节 健康权449

一、健康449

二、健康权449

三、健康权的内容450

第四节 自由权451

一、自由和自由权451

二、自由权的内容452

第五节 隐私权452

一、隐私与隐私权452

二、隐私权的法律特征452

三、隐私权的内容453

四、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454

第六节 姓名权和名称权455

一、姓名权455

二、名称权456

第七节 肖像权458

一、肖像458

二、肖像权459

三、肖像权的内容459

四、肖像权侵权行为的构成及责任方式460

第八节 名誉权460

一、名誉460

二、名誉权461

三、名誉权的内容461

第九节 荣誉权462

一、荣誉和荣誉权462

二、荣誉权的内容462

课后练习463

第六编 继承法464

第二十七章 继承概述464

第一节 继承的概念和特征466

一、继承的概念466

二、继承的特征466

三、继承权467

第二节 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471

一、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471

二、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471

三、养老育幼、照顾病残原则472

四、互谅互让、团结和睦原则472

第三节 继承法律关系473

一、继承法律关系的概念473

二、继承法律关系三要素473

课后练习474

第二十八章 法定继承475

第一节 法定继承概述475

一、法定继承的概念和特征475

二、法定继承的适用476

第二节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476

一、法定继承人的范围476

二、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479

三、法定继承人的遗产分配479

第三节 代位继承和转继承481

一、代位继承的概念和特征481

二、转继承的概念和适用条件482

三、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482

课后练习483

第二十九章 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484

第一节 遗嘱继承概述485

一、遗嘱的概念和特征485

二、遗嘱继承的概念和特征485

三、遗嘱继承的适用条件486

第二节 遗嘱的设立486

一、遗嘱的形式486

二、遗嘱的内容488

三、遗嘱的有效条件488

第三节 遗嘱的执行489

一、遗嘱变更和撤销489

二、遗嘱的执行490

第四节 遗赠491

一、遗赠的概念和特征491

二、遗赠与遗嘱继承的区别491

第五节 遗赠扶养协议492

一、遗赠扶养协议的概念和特征492

二、遗赠扶养协议与遗赠的区别493

课后练习493

第三十章 遗产的处理494

第一节 遗产495

一、遗产的概念和法律特征495

二、遗产的范围495

三、遗产不能包括的权利义务496

四、遗产的保管497

第二节 继承的接受和放弃497

一、继承的开始497

二、继承的接受498

三、继承的放弃498

第三节 遗产的分割和债务的清偿499

一、遗产分割499

二、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500

第四节 无人继承遗产的处理502

一、无人继承的遗产502

二、无人继承遗产的处理502

课后练习503

第七编 民事责任504

第三十一章 民事责任概述504

第一节 民事责任的概念和意义505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505

二、民事责任制度的意义505

第二节 民事责任与其他法律责任的区别506

一、产生的法律依据不同506

二、适用的对象不同506

三、责任性质不同506

四、承担责任的形式不同506

五、强制程度不同506

第三节 民事责任的分类507

一、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507

二、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508

三、单独责任与共同责任508

四、过错责任、严格责任和公平责任508

课后练习509

第三十二章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510

第一节 缔约过失责任511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511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511

三、缔约过失责任的表现形式及责任承担511

四、缔约过失责任与其他民事责任的区别512

第二节 违约责任513

一、违约责任的概念和特征513

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514

三、违约行为515

四、免责事由517

课后练习519

第三十三章 侵权的民事责任520

第一节 侵权民事责任概述521

一、侵权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521

二、侵权民事责任的意义521

第二节 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522

一、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的概念522

二、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522

第三节 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527

一、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概念527

二、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种类527

三、归责原则与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关系532

第四节 特殊侵权行为532

一、特殊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特征532

二、特殊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及民事责任533

第五节 共同侵权行为545

一、共同侵权行为概述545

二、共同加害行为547

三、共同危险行为548

四、教唆和帮助行为551

第六节 免责事由552

一、不可抗力552

二、正当防卫552

三、紧急避险553

四、受害人的过错554

课后练习555

第三十四章 民事责任的承担559

第一节 民事责任竞合概述560

一、民事责任竞合的概念560

二、民事责任竞合的特征560

第二节 民事责任竞合的表现形式561

一、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561

二、不当得利返还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563

第三节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564

一、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564

二、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567

课后练习571

参考文献5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