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气、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技术及设计实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电气、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技术及设计实例
  • 钱振宇,史建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06211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131MB
  • 文件页数:446页
  • 主题词: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气、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技术及设计实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电气、电子产品对电磁兼容测试的基本要求2

1.1 电磁兼容测试标准的标准体系2

1.1.1 基础标准2

1.1.2 通用标准2

1.1.3 产品族标准3

1.1.4 专用产品标准3

1.2 通用标准在电磁兼容标准体系中的地位3

1.3 通用的电磁骚扰发射标准3

1.3.1 试验端口的概念3

1.3.2 各试验端口的电磁骚扰发射限值4

1.3.3 试验中的注意事项5

1.4 通用的抗扰度标准5

1.4.1 试验端口5

1.4.2 各试验端口的抗扰度要求5

1.4.3 试验中的注意事项7

1.4.4 试品性能的评定准则8

1.5 电气、电子产品电磁兼容试验内容小结8

1.6 标准化试验及其可信度问题8

1.6.1 标准化试验的概念8

1.6.2 标准化试验的可信度9

1.6.3 试验方法的贴切性9

1.6.4 元件特性的分散性9

第2章 产品的电磁骚扰发射测量10

2.1 交流电源线的传导骚扰测量(频率范围为0.15~30MHz)10

2.1.1 试验布局10

2.1.2 测量接收机11

2.1.3 人工电源网络13

2.1.4 试验方法14

2.2 辐射骚扰的场强测量(频率范围为30~1000MH Hz)14

2.2.1 试验布局15

2.2.2 必要的试验设施16

2.2.3 试验方法17

2.3 用吸收钳法测量辐射功率发射(频率范围为30~300MHz)20

2.3.1 试验方法的提出20

2.3.2 测量线路20

2.3.3 功率吸收钳20

2.3.4 试验线路说明21

2.3.5 用吸收钳法测试辐射骚扰发射的点评22

第3章 谐波电流发射的测量23

3.1 谐波电流的产生与危害23

3.1.1 谐波电流的产生23

3.1.2 谐波电流的危害24

3.2 GB17625.1标准简介25

3.2.1 设备的分类25

3.2.2 限值要求25

3.3 谐波电流的测量线路与测量方法26

3.3.1 测量线路26

3.3.2 测量方法26

3.4 标准点评26

第4章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27

4.1 静电的产生与危害27

4.2 静电放电试验27

4.3 静电放电的模拟27

4.4 静电放电试验中的放电方式28

4.5 实验室的型式试验29

4.5.1 试验配置29

4.5.2 试验方法30

4.6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标准化方面的最新进展31

4.6.1 不接地设备的试验方法31

4.6.2 对试品的直接放电33

4.6.3 对水平耦合板的放电33

4.7 试验等级34

4.8 试验结果评估34

4.9 试验报告35

4.10 标准点评35

第5章 射频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36

5.1 射频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的由来36

5.2 射频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36

5.3 试验等级36

5.4 试验方法38

5.4.1 试验仪器38

5.4.2 试验场地及其校验39

5.4.3 射频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40

5.5 射频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标准化方面的最新进展43

5.5.1 标准修订的主要原因43

5.5.2 新标准的试验严酷度等级43

5.6 标准点评46

5.7 GTEM小室46

5.7.1 GTEM小室简介46

5.7.2 结构46

5.7.3 工作原理47

5.7.4 性能指标47

5.7.5 GTEM小室在电磁兼容测试中的应用50

第6章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52

6.1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的产生和对设备可靠性的影响52

6.2 脉冲群发生器52

6.3 试验配置和布局53

6.3.1 电源线耦合/去耦网络53

6.3.2 电容耦合夹54

6.3.3 其他必需的配置54

6.4 实验室的型式试验56

6.4.1 试验方法56

6.4.2 试验注意事项56

6.4.3 试验等级56

6.5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标准化方面的最新进展57

6.5.1 试验等级57

6.5.2 试验设备57

6.5.3 试验配置60

6.5.4 试验方法62

6.6 标准点评63

第7章 浪涌抗扰度试验64

7.1 浪涌试验的提出64

7.2 浪涌发生器64

7.3 浪涌抗扰度试验66

7.3.1 试验配置66

7.3.2 试验方法67

7.3.3 试验等级67

7.4 浪涌抗扰度试验标准化方面的最新进展67

7.4.1 综合波发生器67

7.4.2 10/700μs发生器69

7.4.3 用于通信线路和1/O线路试验的耦合/去耦网络69

7.4.4 试验配置73

7.4.5 试验条件75

7.4.6 试验方法75

7.5 标准点评75

第8章 由射频场感应所引起的传导干扰抗扰度试验77

8.1 由射频场感应引起的传导干扰的由来77

8.2 试验要求和试验等级77

8.2.1 试验的频率范围77

8.2.2 试验要求77

8.2.3 试验等级77

8.3 试验设备78

8.3.1 试验仪器78

8.3.2 干扰耦合设备78

8.4 试验方法79

8.4.1 试验电平的设定79

8.4.2 试验配置80

8.4.3 试验方法80

8.4.4 对试验发生器的要求81

8.4.5 试验记录与试验报告81

第9章 电压跌落、短时中断和电压渐变抗扰度试验82

9.1 电压跌落、短时中断和电压渐变的产生82

9.2 试验等级82

9.2.1 电压跌落与短时中断82

9.2.2 电压渐变(可选用)84

9.3 试验仪器85

9.3.1 试验仪器的基本形式85

9.3.2 对试验仪器的基本性能要求86

9.4 试验方法87

第10章 衰减振荡波抗扰度试验88

10.1 问题的提出88

10.2 试验仪器88

10.3 试验89

10.3.1 耦合/去耦网络89

10.3.2 试验配置90

10.3.3 试验91

10.3.4 试验结果评估92

10.4 试验等级92

10.5 衰减振荡波抗扰度试验标准化方面的最新进展93

10.5.1 高速衰减振荡波93

10.5.2 低速衰减振荡波在波形校验方面要求的变化94

10.6 标准点评94

第11章 用高频噪声模拟器进行产品的抗扰度试验95

11.1 问题的提出95

11.2 高频噪声模拟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95

11.2.1 高频噪声模拟器的结构框图96

11.2.2 高频噪声模拟器的脉冲形成原理96

11.2.3 高频噪声模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97

11.3 用高频噪声模拟器做被试设备的抗扰度试验97

11.3.1 设备的电源线抗扰度试验97

11.3.2 设备的信号线抗扰度试验98

11.3.3 局部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98

11.4 高频噪声模拟器与脉冲群发生器的比较99

11.4.1 试验波形的比较99

11.4.2 对试品试验结果的比较99

11.5 采用高频噪声模拟器的试验标准举例(日本计测控制机器的抗干扰试验法导则)99

第12章 电气、电子产品的接地问题104

12.1 关于接地问题的概述104

12.2 电子、电气设备接地的分类104

12.2.1 保护接地105

12.2.2 屏蔽接地105

12.2.3 系统接地106

12.3 系统接地(接参考地)与在设备中的实际连接方法106

12.3.1 浮地106

12.3.2 单点接地107

12.3.3 多点接地107

12.3.4 混合接地107

12.3.5 系统地接地的处理原则108

12.3.6 参考接地线的处理(搭接)108

12.3.7 单点接地处理实例109

12.3.8 搭接不良对设备的影响实例111

12.3.9 单点接地小结111

12.4 设备接地(接大地)和电力系统供电方式112

12.4.1 TN-C系统112

12.4.2 TT系统113

12.4.3 TN-GS系统113

12.4.4 TN-S系统114

12.5 接地线的处理114

12.5.1 独立接地系统114

12.5.2 共用接地系统116

12.5.3 接地系统与防雷保护119

12.5.4 计算机房接地系统的设计举例120

第13章 设备的屏蔽设计123

13.1 电场屏蔽123

13.1.1 电场屏蔽的机理123

13.1.2 电场屏蔽的设计要点124

13.2 磁场屏蔽124

13.2.1 磁场屏蔽机理124

13.2.2 磁场屏蔽的设计要点124

13.3 电磁场屏蔽125

13.3.1 电磁场屏蔽机理125

13.3.2 电磁屏蔽材料的性能125

13.4 机箱的屏蔽设计128

13.4.1 概述128

13.4.2 关于孔缝128

13.4.3 电磁密封处理129

13.4.4 显示窗口的屏蔽处理133

13.4.5 通风孔的处理134

13.4.6 控制轴的处理135

13.4.7 指示器、按键和灯的处理136

13.4.8 辅料136

第14章 电源线滤波器138

14.1 电源线上的干扰138

14.1.1 干扰的存在方式138

14.1.2 干扰的类型139

14.1.3 干扰对设备工作的影响139

14.1.4 设备电源线干扰的抑制技术139

14.1.5 专用线路的采用140

14.2 电源线滤波器141

14.2.1 概述141

14.2.2 线路构成141

14.2.3 性能测试142

14.2.4 安装143

14.2.5 滤波器的实际使用效果144

14.3 提高滤波器性能的一些措施145

14.3.1 带有地线电感的滤波器145

14.3.2 提高滤波器共模和差模滤波性能的方法146

14.3.3 采用多级滤波器146

14.3.4 滤波器在有浪涌电压场合下的使用147

14.3.5 新型软磁材料的使用147

14.3.6 加接有损元件来改进普通滤波器的高频特性147

14.4使 用滤波器的注意事项148

第15章 瞬变干扰吸收器件151

15.1 气体放电管151

15.1.1 概述151

15.1.2 结构152

15.1.3 工作原理152

15.1.4 主要特性参数152

15.1.5 参数分析154

15.1.6 应用154

15.1.7 气体放电管的质量问题156

15.2 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157

15.2.1 概述157

15.2.2 结构157

15.2.3 特性参数157

15.2.4 使用原则161

15.2.5 响应速度161

15.2.6 压敏电阻的失效方式163

15.2.7 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63

15.3 硅瞬变电压吸收二极管(TVS管)163

15.3.1 概述163

15.3.2 工作原理163

15.3.3 主要特性参数164

15.3.4 分析和应用167

15.4 固体放电管171

15.4.1 概述171

15.4.2 工作原理172

15.4.3 主要特性参数172

15.4.4 应用说明174

15.4.5 失效提示175

15.5 组合式保护器175

15.5.1 概述175

15.5.2 组合式保护器件176

15.5.3 应用说明176

第16章 铁氧体抗干扰磁芯的应用178

16.1 概述178

16.2 铁氧体抗干扰磁芯的工作原理178

16.3 铁氧体抗干扰磁芯的应用范围179

16.4 铁氧体磁芯的外形和尺寸选择179

16.5 铁氧体抗干扰磁芯的使用要点186

16.6 铁氧体抗干扰磁芯使用实例187

第17章 隔离变压器188

17.1 概述188

17.2 最简单的隔离变压器188

17.3 带屏蔽层的隔离变压器188

17.4 高性能隔离变压器(超级隔离变压器)190

17.5 隔离变压器的安装192

第18章 印制电路板设计193

18.1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193

18.1.1 单面板和双面板的设计193

18.1.2 多层板的设计196

18.2 关于电路设计的一些有益建议198

18.3 与印制电路设计相关的若干问题的说明199

18.3.1 逻辑电路工作时产生的干扰及其抑制方法199

18.3.2 脉冲的频谱问题200

18.3.3 信号传输中出现的畸变与解决方法202

18.3.4 信号线滤波204

18.3.5 与印制电路板连接电缆线的选择和使用211

18.3.6 由布线不当引起的电磁兼容问题213

18.3.7 印制电路板内部和设备内部的开关触点处理217

18.3.8 设备的操作按钮与电子线路的配合问题219

第19章 设备电气设计和装配中应考虑的问题221

19.1 设备电气设计的一般原则221

19.2 设备中元器件、电气配件的排布和安装原则221

19.3 导线的排布222

19.3.1 导线排布时应注意的问题222

19.3.2 汇流排设计、排布与安装的注意事项224

19.4 安全与可靠性224

19.4.1 绝缘与抗电强度224

19.4.2 电磁干扰与防护226

19.4.3 设备的可靠性227

19.5 机柜间的线缆处理原则227

第20章 电磁兼容故障的诊断与处理意见228

20.1 设备电磁兼容性的定性探测228

201.1 比较“正规”的配置方案228

20.1.2 定性试验的配置方案228

20.2 对设备电磁兼容故障定位方法的简述229

20.2.1 故障诊断方法230

20.2.2 故障信号的探测230

20.2.3 故障定位小结231

20.2.4 故障排查举例(变频调速系统故障的现场排查)231

20.3 电磁兼容故障的一般性处理意见234

20.3.1 辐射发射超标234

20.3.2 传导发射超标235

20.3.3 抗静电干扰不合格235

20.3.4 抗射频辐射电磁场干扰不合格236

20.3.5 抗脉冲群干扰不合格236

20.3.6 抗浪涌干扰试验不合格236

20.3.7 由射频场感应引起的传导干扰抗扰度试验不合格237

第21章 单片机、可编程序控制器和工控机的抗干扰问题240

21.1 单片机系统的抗干扰设计240

21.1.1 单片机系统的电磁干扰问题240

21.1.2 单片机系统的硬件电磁兼容性设计241

21.1.3 单片机系统的软件电磁兼容性设计247

21.2 可编程序控制器使用中的抗干扰问题250

21.2.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概念250

21.2.2 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中干扰的主要来源250

21.2.3 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的抗干扰设计和措施251

21.2.4 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中的软件抗干扰措施252

21.3 工控机使用中的抗干扰问题253

21.3.1 工控机使用中的硬件抗干扰措施253

21.3.2 工控机使用中的软件抗干扰措施(软件运行过程中的自监视法)254

第22章 智能化和电子化的低压电器产品电磁兼容问题259

22.1 国内低压电器产品的智能化和电子化情况概述259

22.2 我国低压电器国家标准对产品电磁兼容性能的要求260

22.2.1 GB/T14048.1-2000对低压开关和控制设备的电磁兼容要求261

22.2.2 GB18499-2001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CD)的电磁兼容要求264

22.3 低压电器产品中的电磁兼容故障处理和电磁兼容性设计情况举例265

22.3.1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使用中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意见265

22.3.2 智能脱扣器的硬/软件设计及其关键技术267

第23章 家用电器(包括电动工具)的电磁兼容性测试和处理方法270

23.1 概述270

23.2 家用电器设备电磁兼容性测试的国内标准化情况271

23.2.1 GB4343.1-2003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发射要求272

23.2.2 GB/T4343.2-1999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抗扰度要求274

23.3 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性处理实例277

23.3.1 电动工具的电磁骚扰抑制277

23.3.2 小家电产品电磁骚扰发射情况的改进281

23.3.3 变频空调单片机测控系统的抗干扰设计例284

第24章 医用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290

24.1 医用电子设备电磁兼容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290

24.1.1 概述290

24.1.2 医用电子设备的特殊性和复杂性290

24.1.3 对医用电子设备在电磁兼容性方面的要求291

24.2 医用电子设备和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291

24.2.1 对电磁骚扰发射的限制291

24.2.2 对公共电网的保护292

24.2.3 抗干扰能力方面的要求292

24.3 国内医用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现状293

24.4 医疗电子学专家对医疗设备安全与电磁兼容性问题的看法294

24.5 解决医疗电子设备的电气安全性与电磁兼容性的常用对策296

24.5.1 医疗电子设备的漏电流296

24.5.2 外部环境的电磁干扰对医疗设备的影响297

24.5.3 解决医疗电子设备电气安全性与电磁兼容性的常用对策298

24.6 医疗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设计举例301

24.6.1 心脏除颤器测试分析仪的电磁兼容设计301

24.6.2 B超设备抗电磁场干扰的对策303

24.6.3 医用自动洗片机控制器的设计304

24.6.4 医疗建筑中与电磁兼容相关的电气设计305

第25章 开关电源的传导骚扰抑制问题307

25.1 产品认证与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测试307

25.2 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试验307

25.3 开关电源的电磁骚扰发射问题308

25.3.1 输入整流回路309

25.3.2 开关回路309

25.3.3 次级整流回路309

25.3.4 控制回路309

25.3.5 由分布电容引起的骚扰309

25.4 开关电源的传导骚扰测试310

25.4.1 开关电源交流电源输入端口传导骚扰的限值310

25.4.2 测试传导骚扰发射的试验配置311

25.5 开关电源传导骚扰的抑制技术313

25.5.1 差模滤波的分析313

25.5.2 共模传导骚扰抑制分析314

25.5.3 开关电源输入滤波电路的基本参数和安全要求316

25.5.4 开关电源滤波器的实际线路317

25.5.5 开关电源输入滤波器中典型滤波元件的规格和性能介绍321

25.6 其他影响开关电源传导骚扰发射的因素341

第26章 变频调速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测试和处理措施342

26.1 概述342

26.2 测试变频调速系统电磁兼容性的国家标准342

26.2.1 标准的适用范围343

26.2.2 电气传动系统的抗扰度要求343

26.2.3 电气传动系统骚扰发射的限制345

26.2.4 变频器的电磁兼容性能摸底346

26.3 变频器的传导骚扰测试、结果分析及对策347

26.3.1 变频器的传导骚扰测试347

26.3.2 试验报告348

26.3.3 对传导骚扰测量结果的数值分析348

26.3.4 用电源线滤波器来抑制变频器的传导骚扰348

26.4 变频器的谐波问题及其对策351

26.4.1 变频器输入侧谐波的抑制351

26.4.2 变频器输出侧谐波的抑制354

26.5 变频器使用中的其他问题及其处理意见357

26.5.1 接地357

26.5.2 布线359

26.5.3 布局361

26.6 变频器输入部分常见故障的原因368

26.7 系统的防雷(防浪涌冲击)369

26.7.1 浪涌可能入侵的部位369

26.7.2 变频器的浪涌保护369

第27章 不间断电源的噪声抑制和使用问题371

27.1 不间断电源概述371

27.1.1 不间断电源的功能与作用371

27.1.2 不间断电源的主要应用领域371

27.1.3 不间断电源能解决的电网主要故障372

27.2 不间断电源的分类372

27.2.1 后备式不间断电源372

27.2.2 在线互动式不间断电源373

27.2.3 在线式不间断电源373

27.3 不间断电源工作时自身所产生的电磁骚扰抑制问题375

27.3.1 不间断电源工作时所产生的电磁骚扰及其限值375

27.3.2 不间断电源工作时所产生的电磁骚扰的测试方法380

27.3.3 不间断电源电磁骚扰的测试和超限处理实例385

27.4 不间断电源的选择390

27.4.1 不间断电源的一般选择390

27.4.2 大功率不间断电源的关键技术特性391

27.4.3 不间断电源主要性能指标及比较393

27.5 不间断电源的使用394

27.6 电池的维护和保养395

27.6.1 不间断电源常用电池的种类395

27.6.2 几种蓄电池的优、缺点比较396

27.6.3 与电池使用相关的几个问题397

第28章 机动车辆用电子、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性400

28.1 汽车的电子化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400

28.2 车载电子、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401

28.2.1 车载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定义401

28.2.2 汽车内部的电磁兼容复杂性401

28.2.3 适用于车载电子、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标准化情况介绍401

28.2.4 部分汽车电磁兼容国家标准介绍402

28.3 ISO7637标准介绍403

28.3.1 背景403

28.3.2 试验的温度和试验电压404

28.3.3 瞬变电压发射试验404

28.3.4 瞬变电压抗扰度试验408

28.3.5 改进设备对瞬变电压发射抑制及提高设备抗瞬变干扰能力的常用措施420

28.4 车载电子、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421

28.4.1 车载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的概念421

28.4.2 车载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的内容421

28.5 车载电子电气设备电磁兼容设计举例423

28.5.1 汽车数字式音/视频产品的抗干扰技术423

28.5.2 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抗干扰设计426

28.5.3 车载电子产品中考虑的其他有关措施4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