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世纪之交的环境科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世纪之交的环境科学
  • 李焰,李念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91313X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世纪之交的环境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环境科学简介2

1-1环境与环境问题2

一、环境的一般概念2

二、环境的特性6

三、环境问题8

1-2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9

一、环境科学及其特点9

二、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0

三、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11

1-3环境科学的分类12

一、环境科学在科学总体系中的地位12

二、环境科学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14

三、环境科学的学科分支14

第二章 环境科学简史15

2-1环境科学思想的萌芽15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人类活动的必然结果15

二、早期的环境科学思想萌芽15

2-2环境科学的形成16

一、环境问题开始渗入各学科17

二、环境科学的产生17

2-3环境科学的发展18

一、70年代环境科学进展18

二、80年代以来环境科学进展19

第三章 环境科学的方法论基础20

3-1自然科学方法论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20

3-2技术科学方法论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22

3-3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23

3-4共同的科学方法论24

一、系统论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25

二、信息论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26

三、控制论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27

第四章 环境科学中的主要学科29

4-1环境生物学30

一、环境生物学简介30

二、生态系统31

三、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44

四、环境污染的生物治理51

4-2环境化学54

一、环境化学简介54

二、大气污染56

三、水污染63

四、土壤污染71

4-3环境物理学75

一、噪声与振动控制75

二、微波和微波污染81

三、放射性污染82

4-4环境地学84

一、环境地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84

二、环境地学的分支学科85

4-5环境医学87

一、环境医学的主要内容87

二、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病88

三、环境与地方病90

4-6环境工程学91

一、水污染防治工程92

二、大气污染防治工程92

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应用93

四、噪声控制技术93

五、环境系统工程93

4-7环境经济学94

一、环境经济学的研究任务96

二、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97

第五章 环境科学文献检索99

5-1环境科学文献的手工检索方法99

一、环境科学文献的检索工具100

二、环境科学文献的检索方法和步骤104

5-2环境科学文献的计算机检索105

一、计算机情报检索的分类106

二、计算机检索的必备条件106

三、计算机联机检索方法107

第六章 人口与粮食的困惑111

6-1人口问题的基本概念111

一、线性增长与指数增长111

二、生物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113

三、人口增长的统计方法114

四、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117

6-2世界人口增长状况122

一、人类人口增长的总趋势122

二、当前世界人口变化的特点123

6-3生态平衡与人口增长124

一、生物圈中的人口环境容量125

二、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125

6-4我国的人口控制129

一、我国人口的现状和特点129

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130

6-5全球的粮食保障131

一、世界粮食供应状况132

二、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133

三、提高粮食产量带来的环境问题135

四、生态农业的兴起138

第七章 自然资源的警钟141

7-1自然资源的概貌141

一、自然资源的分类141

二、自然资源的特点142

三、自然资源的供求状况143

7-2能源与能源危机144

一、能源利用状况145

二、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146

三、其他能源的开发利用151

四、节约能源与能源政策154

7-3矿物资源问题157

一、矿物资源的储量和供应量157

二、矿物资源利用中的环境问题160

三、矿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161

第八章 全球气候变化的忧虑163

8-1全球气候变化163

一、全球地表气温变化状况164

二、温室效应164

三、全球变暖对世界的影响168

四、全球变暖问题的争论170

五、防止全球变暖的国际合作174

8-2臭氧层耗减178

一、臭氧在大气中的分布179

二、对臭氧层破坏原因的探索181

三、臭氧层变化对环境的影响184

四、防止臭氧层耗损的国际合作186

8-3跨越国界的酸性降水188

一、酸雨概况188

二、酸雨形成的原因189

三、酸雨的危害196

四、酸雨防治198

第九章 保护生物多样性200

9-1生物多样性与濒危物种200

一、生物多样性与濒危物种200

二、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现状202

三、物种绝灭的原因207

9-2生物多样性的作用213

一、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平衡的基础213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14

9-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216

一、对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保护216

二、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改善218

三、迁地保护218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合作219

第十章 城市化的挑战220

10-1城市的发展220

一、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状况221

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224

10-2城市生态系统226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227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28

三、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232

10-3城市发展战略235

一、城市发展战略的教训236

二、我国在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实践236

第十一章 环境法制问题238

11-1环境法的概念238

一、环境法的定义238

二、环境法的特点239

三、环境法的作用239

11-2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240

一、历史上保护环境的法律240

二、中国的环境立法工作240

三、中国已颁布的环境法及其他有关文件242

11-3中国环境法体系和相互关系243

一、中国环境法体系243

二、环境法之间的关系244

11-4中国环境法的基本制度245

一、中国环境法的基本制度及特点245

二、中国环境法的基本制度246

11-5自然资源保护法规253

一、自然保护及意义253

二、我国的自然资源保护法规254

11-6环境诉讼、责任与纠纷266

一、环境诉讼的概念及分类266

二、环境法中的行政责任267

三、环境法中的民事责任269

四、环境法中的刑事贵任270

五、环境纠纷的概念及有关法律规定270

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273

12-1国际环境发展战略273

一、人类环境问题的变化趋势273

二、国际环境发展战略275

12-2我国环境保护规划278

一、转变传统发展战略走持续发展的道路278

二、继续把防治工业污染和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279

三、强化政府在环境管理上的职能279

四、我国2000年环境保护规划的目标和措施280

附录一 汉英对照词汇表282

附录二 环境保护标准摘录291

参考文献3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