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陈昭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4518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石油天然气地质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内容1
一、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概念1
二、本课程的体系和具体内容1
三、本课程的特点2
第二节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形成和发展2
第三节 世界油气工业概况与资源现状4
一、世界油气工业概况4
二、世界油气资源现状4
第四节 中国油气工业概况与资源现状6
一、中国油气工业概况6
二、中国油气资源现状9
第二章 油气藏中流体成分和性质11
第一节 石油11
一、石油的化学组成12
二、石油的分类18
三、海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20
四、石油的物理性质22
第二节 天然气25
一、天然气的概念及产状25
二、天然气的化学组成28
三、天然气的物理性质29
四、天然气与石油的差别31
第三节 油田水32
一、油田水的概念32
二、油田水的产状32
三、油田水的来源33
四、油田水的化学组成34
五、油田水的类型35
六、油田水的物理性质37
第四节 油气的碳、氢稳定同位素37
一、同位素的概念及同位素分馏作用38
二、稳定同位素在自然界的丰度、比值、标准及表示方式38
三、油气中的稳定碳同位素39
四、油气中的氢同位素40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42
第一节 储集层物理性质42
一、储集层的孔隙性42
二、储集层的渗透性44
三、储集层的孔隙结构47
四、含油气饱和度49
第二节 储集层类型50
一、碎屑岩储集层50
二、碳酸盐岩储集层54
三、其他岩类储集层57
第三节 盖层59
一、盖层的概念及类型59
二、盖层的封闭机理60
三、盖层的评价63
四、盖层的相对性64
第四章 圈闭和油气藏66
第一节 圈闭和油气藏概述66
一、圈闭理论的形成与发展66
二、圈闭的现代概念及可预测标志67
三、油气藏的概念与工业标准69
四、圈闭和油气藏的度量70
五、圈闭和油气藏的分类73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74
一、背斜油气藏75
二、断层油气藏76
三、裂缝性背斜油气藏81
四、刺穿油气藏83
第三节 地层油气藏86
一、岩性油气藏86
二、不整合油气藏92
三、礁型油气藏98
四、沥青封闭油气藏100
第四节 水动力油气藏101
一、水动力圈闭形成机理101
二、水动力油气藏的特点和主要类型101
第五节 复合油气藏103
一、复合圈闭和油气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03
二、复合油气藏的主要类型104
第五章 油气成因理论与烃源岩108
第一节 油气成因理论发展与现状108
一、油气无机成因学说109
二、油气有机成因学说109
第二节 现代油气成因理论111
一、有机成因的证据111
二、有机成因的物质基础111
三、油气生成的理化条件122
四、成烃演化与模式127
五、油气成因理论进展130
第三节 天然气成因类型与判别134
一、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特点135
二、天然气成因类型判别140
第四节 烃源岩及其评价143
一、烃源岩的概念143
二、烃源岩的评价143
第五节 油气地球化学对比152
一、对比参数的选取152
二、对比结果的解释153
三、油源对比153
四、气源对比155
第六章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157
第一节 油气运移概述157
一、基本概念157
二、主要内容158
第二节 油气初次运移158
一、初次运移的介质条件158
二、初次运移的机制与模式161
三、初次运移的其他问题172
第三节 油气二次运移174
一、二次运移的介质条件174
二、二次运移的机制与模式175
三、二次运移的其他问题187
第七章 油气藏形成与破坏190
第一节 油气聚集190
一、油气聚集方式190
二、油气聚集机制193
三、油气聚集模式195
第二节 油气聚集过程197
一、油气充注过程198
二、油气混合过程199
三、油气富集过程201
第三节 油气藏形成的条件202
一、必要条件202
二、充分条件203
第四节 油气藏形成时间与期次209
一、地质分析方法209
二、储集层成岩矿物分析法212
第五节 非常规油气藏形成213
一、深盆气藏213
二、煤层气藏216
三、甲烷水合物218
第六节 油气藏的破坏与油气再分布219
一、油气藏的破坏219
二、油气藏的再分布222
第八章 油气聚集单元与油气分布225
第一节 含油气盆地的概念与分类225
一、含油气盆地的概念225
二、盆地分类概述226
第二节 含油气盆地的类型与特点228
一、裂陷盆地228
二、压陷盆地230
三、拉分盆地233
第三节 含油气系统234
一、含油气系统的基本概念234
二、含油气系统的组成234
三、含油气系统的命名237
四、含油气系统的地质内涵238
第四节 油气聚集带239
一、油气聚集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39
二、油气聚集带的主要类型240
第五节 油气田246
一、油气田的概念及分类246
二、构造型油气田247
三、地层型油气田248
四、复合型油气田249
第六节 油气分布及其控制因素251
一、油气资源概述251
二、油气分布253
三、控制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260
第九章 油气资源评价266
第一节 油气资源评价概述266
一、油气资源评价的概念266
二、油气资源评价的内容266
三、油气资源评价的对象267
四、油气资源评价的特点267
五、总体思路及一般程序268
第二节 油气资源评价层次及其方法272
一、含油气大区评价272
二、盆地评价272
三、区带评价273
四、圈闭评价275
第三节 油气资源评价系统276
一、盆地评价系统277
二、区带评价系统278
三、圈闭评价系统280
主要参考文献282
热门推荐
- 676062.html
- 1945044.html
- 36609.html
- 3370142.html
- 1817765.html
- 488726.html
- 3248019.html
- 2037232.html
- 1342053.html
- 20838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98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92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50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0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59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64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41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20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91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5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