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产动物免疫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肖克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6284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25页
- 文件大小:158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水生动物-免疫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水产动物免疫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免疫与免疫学的基本概念1
一、免疫的概念1
二、免疫功能1
三、免疫学的概念2
第二节 免疫学研究的主要内容2
第三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3
一、开创期3
二、传统免疫学时期3
三、近代免疫学时期4
四、现代免疫学时期5
第四节 动物免疫系统的发生与发展6
一、无脊椎动物半免疫防御功能的发生与发展6
二、脊椎动物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发生与发展8
第五节 我国水产动物免疫研究的主要进展10
一、贝类免疫10
二、甲壳动物免疫10
三、棘皮动物免疫10
四、鱼类免疫11
五、两栖动物免疫11
六、爬行动物免疫11
七、水栖哺乳动物免疫12
第六节 免疫学应用的主要范围12
一、快速诊断疾病12
二、防治疾病13
三、确定动物的亲缘关系和鉴定血型13
四、控制性别13
五、检测动物体内的超微量活性物质13
六、检测药物残留13
七、体内某些物质的定位14
本章小结14
复习思考题14
第二章 免疫学基础15
第一节 免疫类型15
一、天然免疫15
二、获得性免疫16
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及其形成机制17
一、屏障结构17
二、吞噬细胞18
三、自然杀伤细胞19
四、补体20
五、溶菌酶25
六、吞噬作用激素25
七、膜结合受体25
八、干扰素25
九、其他有杀菌作用的物质26
十、炎症反应27
十一、种的免疫27
第三节 抗原27
一、抗原的概念27
二、构成抗原的条件27
三、特异性与抗原决定簇28
四、抗原的交叉性29
五、抗原的种类29
六、主要微生物抗原31
第四节 免疫系统33
一、免疫器官33
二、免疫细胞35
三、淋巴器官和免疫细胞的进化39
第五节 抗体40
一、抗体的概念40
二、抗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40
三、各类抗体的主要特性与功能43
四、抗体的生物学活性44
五、抗体的分类45
六、抗体的基因及其表达46
七、抗体的进化48
八、抗体基因表达方式的进化48
第六节 细胞因子49
一、细胞因子的来源50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50
三、细胞因子的特性51
四、细胞因子的基因52
五、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53
六、细胞因子与疾病55
第七节 特异性免疫应答56
一、特异性免疫的概念56
二、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56
三、细胞免疫57
四、体液免疫58
第八节 免疫应答的调节61
一、免疫细胞间的调节61
二、抗原抗体的调节62
三、免疫的遗传调节62
第九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63
一、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和人白细胞抗原的基本概念63
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的结构、分布和功能64
第十节 抗感染免疫66
一、抗感染免疫的主要机制66
二、抗细菌感染的免疫67
三、抗真菌感染的免疫67
四、抗病毒感染的免疫68
五、抗寄生虫感染的免疫69
第十一节 异常免疫应答71
一、变态反应71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73
三、免疫缺陷74
四、免疫耐受74
五、移植排斥反应74
六、免疫监视和肿瘤免疫75
本章小结76
复习思考题78
第三章 贝类的免疫79
第一节 贝类及其免疫的特性79
一、贝类概述79
二、贝类免疫的特性80
第二节 贝类免疫的机制80
一、贝类的细胞防御81
二、贝类的体液防御因子87
第三节 影响贝类免疫的主要因素92
一、环境因子对海洋双壳贝类免疫系统的影响92
二、病原刺激对贝类免疫活性的影响93
三、免疫增强剂对贝类免疫的影响94
第四节 检测贝类免疫的主要方法95
一、贝类血细胞的分类和形态观察95
二、扇贝血细胞化学染色法96
三、贝类血细胞吞噬作用研究97
四、血淋巴中与免疫相关酶的测定97
五、扇贝血细胞活性氧的自由基检测99
第五节 增强贝类免疫的措施100
一、一般性措施100
二、使用非特异性免疫刺激物100
三、抗病育种100
本章小结100
复习思考题101
第四章 甲壳动物的免疫102
第一节 甲壳动物的免疫系统102
一、虾类免疫系统102
二、蟹类免疫系统104
第二节 甲壳动物的免疫机制105
一、屏障结构105
二、细胞免疫106
三、体液免疫107
第三节 影响甲壳动物免疫功能的主要因素120
一、自然节律对甲壳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120
二、酸碱度、盐度和溶解氧对甲壳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120
三、重金属与有机物对甲壳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121
四、营养对甲壳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122
第四节 甲壳动物免疫功能的检测方法123
一、总血淋巴细胞密度的测定123
二、血细胞吞噬活性的测定124
三、血清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124
四、血清凝集素活性的测定124
五、血清溶血素活性的测定125
六、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125
七、血清溶菌酶活性的测定125
八、血清磷酸酶活性的测定126
九、抗菌肽活性的测定127
十、血淋巴蛋白含量的测定127
第五节 增强甲壳动物免疫功能的措施128
一、免疫增强剂种类128
二、甲壳动物常用的免疫增强剂129
三、影响免疫增强剂效果的因素135
本章小结136
复习思考题137
第五章 棘皮动物的免疫138
第一节 棘皮动物及其免疫的特性138
一、棘皮动物概述138
二、棘皮动物免疫的特性139
第二节 棘皮动物的免疫机制139
一、细胞免疫139
二、体液免疫142
第三节 棘皮动物免疫的主要检测方法145
第四节 增强棘皮动物免疫的措施146
一、一般性措施146
二、使用非特异性免疫刺激物146
三、抗病育种146
本章小结146
复习思考题146
第六章 鱼类的免疫147
第一节 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147
一、体表防御屏障147
二、吞噬作用148
三、补体系统150
四、体液中的非特异性免疫物质155
五、种的易感性161
第二节 鱼类的免疫系统161
一、鱼类的免疫器官和组织162
二、鱼类的免疫细胞167
第三节 鱼类的免疫球蛋白169
一、鱼类产生免疫球蛋白的细胞和组织169
二、鱼类免疫球蛋白产生的基本过程和一般规律169
三、鱼类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及其类型170
四、鱼类免疫球蛋白分子及其基因的结构172
第四节 鱼类的细胞因子176
一、鱼类细胞因子的主要种类176
二、鱼类体内细胞因子的主要检测方法180
三、细胞因子和鱼类免疫细胞的关系180
四、鱼类细胞因子和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关系181
五、鱼类细胞因子和内分泌系统的关系181
六、鱼类细胞因子的应用182
第五节 鱼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83
第六节 鱼类特异性免疫应答184
一、特异性免疫的概念184
二、鱼类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184
三、鱼类细胞免疫184
四、鱼类体液免疫186
第七节 影响鱼类免疫的主要因素187
一、抗原方面的因素187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187
三、环境方面的因素188
四、免疫方法的影响189
第八节 增强鱼类免疫防御功能的主要措施190
一、消除降低鱼类免疫机能的各种影响因素190
二、实施免疫接种190
三、应用人工被动免疫制剂193
四、使用免疫刺激剂193
五、抗病育种193
本章小结194
复习思考题194
第七章 两栖动物的免疫196
第一节 两栖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196
一、两栖动物的皮肤及其分泌物197
二、两栖动物的吞噬细胞和红细胞198
三、两栖动物的组织和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200
第二节 两栖动物的特异性免疫201
一、两栖动物的免疫器官与组织201
二、两栖动物的细胞免疫204
三、两栖动物的体液免疫205
第三节 影响两栖动物免疫的因素205
一、环境因子对两栖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205
二、自身因子对两栖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206
第四节 增强两栖动物免疫的主要措施206
本章小结207
复习思考题208
第八章 爬行动物的免疫209
第一节 爬行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210
一、爬行动物的非特异性防病机制210
二、爬行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210
第二节 爬行动物的特异性免疫213
一、爬行动物参与免疫应答的主要器官和组织213
二、爬行动物的细胞免疫217
三、爬行动物的体液免疫218
第三节 爬行动物的抗体219
第四节 影响爬行动物免疫的因素220
一、个体因素220
二、环境因素221
三、免疫原221
第五节 增强爬行动物免疫的措施221
一、免疫增强剂的应用222
二、被动免疫222
三、疫苗研制与应用222
本章小结223
复习思考题224
第九章 水栖哺乳动物的免疫225
第一节 水栖哺乳动物及其免疫的一般特性225
一、哺乳动物225
二、水栖哺乳动物225
第二节 水栖哺乳动物免疫系统226
一、水栖哺乳动物免疫器官组织学226
二、水栖哺乳动物免疫球蛋白的特征228
三、水栖哺乳动物免疫球蛋白的水平229
四、水栖哺乳动物细胞免疫229
五、水栖哺乳动物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231
第三节 环境因素对水栖哺乳动物免疫系统的影响233
一、有机氯化合物对水栖哺乳动物表现出免疫毒害作用233
二、金属元素对水栖哺乳动物免疫的影响234
三、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对水栖哺乳动物免疫的影响234
四、紧张性环境刺激因素对水栖哺乳动物免疫的影响234
五、性别、饲料和激素等因素对水栖哺乳动物免疫的影响234
本章小结235
复习思考题235
第十章 水产动物免疫细胞及部分体液因子的检测236
第一节 免疫细胞及其功能的检测236
一、T细胞检测236
二、B细胞检测240
三、自然杀伤细胞功能检测243
四、吞噬细胞吞噬试验244
五、细胞增殖测定(MTT比色法)247
六、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249
第二节 水产动物免疫部分体液因子的检测250
一、血清补体测定250
二、C3含量测定253
三、血清溶血素测定253
四、溶菌酶测定254
五、白细胞介素检测255
六、干扰素检测260
本章小结261
复习思考题261
第十一章 水产动物的血清学技术及其应用262
第一节 抗体的制备技术262
一、免疫制备技术262
二、抗体制备技术263
三、抗体鉴定268
四、抗体的纯化和保存269
第二节 血清学反应的特性及类型270
一、血清学反应的特性270
二、主要血清学反应类型274
第三节 水产动物疫病的免疫诊断289
一、鲤春病毒血症289
二、白斑综合征290
三、草鱼出血病290
四、传染性脾肾坏死病292
五、锦鲤疱疹病毒病293
六、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293
七、病毒性神经坏死病293
八、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294
九、斑点叉尾鮰病毒病294
十、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295
十一、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295
十二、流行性溃疡综合征295
十三、桃拉综合征296
十四、黄头病297
十五、罗氏沼虾白尾病297
十六、对虾杆状病毒病298
十七、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299
十八、传染性肌肉坏死病299
十九、鮰类肠道败血症300
二十、迟缓爱德华氏菌病300
二十一、链球菌病300
二十二、河蟹颤抖病301
二十三、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301
二十四、鲍脓疱病302
二十五、鲍立克次体病302
二十六、鲍病毒性死亡病303
二十七、鳖腮腺炎病303
二十八、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病303
二十九、鱼疖疮病304
三十、鲑传染性胰脏坏死病304
第四节 某些化学物质的免疫分析307
一、外源化合物的特异抗体制备过程308
二、免疫检测新技术310
三、免疫分析方法学建立与评价326
四、生物活性物质免疫检测329
本章小结336
复习思考题337
第十二章 调节水产动物免疫功能的药物338
第一节 免疫抑制剂338
一、免疫抑制剂的药理作用特点338
二、免疫抑制剂的常用种类338
第二节 免疫增强剂339
一、免疫增强剂的作用特性339
二、免疫增强剂的主要类型340
三、水产上常用的免疫增强剂340
四、中草药的免疫作用和主要种类343
本章小结357
复习思考题358
第十三章 水产动物的生物制品359
第一节 生物制品概述359
一、生物制品的概念359
二、生物制品命名原则359
三、生物制品的作用机制360
四、生物制品的特点360
五、生物制品的分类360
六、鱼用生物制品的应用前景362
第二节 水产动物疫苗的主要类型362
一、传统疫苗362
二、新型疫苗364
第三节 水产动物疫苗的一般制造方法367
一、疫苗研制的一般过程367
二、用于疫苗研究的菌(毒)种及培养基368
三、疫苗原液生产工艺的主要技术参数369
四、免疫佐剂369
五、疫苗质量控制及检定的要求370
六、疫苗临床试验371
七、新生物制品临床研究申报与审批373
第四节 水产动物疫苗的生产和管理373
一、基本概念373
二、机构和人员374
三、厂房与设施374
四、设备374
五、生产管理375
第五节 几种水产动物疫苗的生产与应用377
一、草鱼出血病疫苗的制备及检验377
二、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制备及检验379
三、传染性胰脏坏死症疫苗制备及检验379
四、鱼运动性气单胞菌败血症灭活疫苗制造380
五、鱼疖疮病灭活疫苗制造380
六、鱼弧菌病灭活疫苗制造381
七、红嘴肠炎灭活疫苗制造381
八、爱德华氏菌败血症灭活疫苗制造382
九、细菌性肾病灭活疫苗制造383
十、国内几种水产动物菌苗的初步研制383
第六节 水产动物疫苗的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386
一、疫苗预防接种的类型386
二、疫苗的接种途径386
三、使用疫苗的注意事项388
四、制定免疫程序的科学依据389
第七节 水产动物新型疫苗的研制和应用390
一、核酸疫苗390
二、转基因植物疫苗393
本章小结395
复习思考题395
主要参考文献396
热门推荐
- 1618066.html
- 1511341.html
- 3030114.html
- 2346036.html
- 2644819.html
- 3631309.html
- 1700637.html
- 2677368.html
- 3095090.html
- 23721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05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24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29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89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86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30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90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13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8800.html